赤色黎明(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628

  金刚号最先中了鱼雷,却也因为如此有最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在这时候大日本帝国的海军怎么可能选择撤退,金刚号向着中国战列舰方向全力冲去,力图加入战团。这种选择却带来了错误的结果。金刚号认为自己的行动可以靠速度摆脱偶然遇到的中国潜艇,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种想法没错。错就错在金刚号指挥官认为中国潜艇数量不多,自己只是运气差。
  实际上金刚号的运气很不错,在金刚号附近就只有两艘潜艇,其中一艘距离金刚号的距离还颇远。这一转向,就直奔四艘中国潜艇的位置而去。四艘潜艇的指挥官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按照3度角的差距,四艘潜艇都向着猛扑过来的金刚号在600到900码的距离发射了鱼雷。等金刚号的观察员发现鱼雷轨迹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八枚鱼雷中有五枚鱼雷击中金刚号,其中四枚被引爆。金刚号水线中了鱼雷的左侧登时又被炸出了四个大口子,海水滚滚而入。
  金刚号是一战前的老战列舰,还是英国技术,在防鱼雷攻击方面本来就差,更不用说连中五枚鱼雷。看着金刚号快速倾斜的模样,英国舰队司令心里面百感交集。他屁股底下做的这艘厌战号同样是一战前建成的老战列舰,经过改装后增加了防鱼雷的凸出隔舱。日本原本也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日本失去了铁矿来源之后,钢铁产量大跌,最后这样的计划也就化作泡影。如果进行了改装的话,或许会好一些吧。
  金刚号现在已经没办法作战了,甚至航行都无法维系。一侧进水问题已经超出了损管的控制范围,在船体倾斜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勉强开炮的结果就是加速沉没。
  在金刚号失去战斗力后十分钟,比睿号的运气也走到了尽头,中国潜艇部队在烟幕的辅助下靠上来补刀。六枚鱼雷击中比睿号,三枚爆炸。比睿号在于中国战列舰对射的时候本就遭到了三发高爆近失弹,又挨了三枚鱼雷,在一阵震动之后,比睿号竟然从中断为两截,船首与船尾高高翘起,就这样沉向大海。英国海军的观察员目力很好,甚至能够看到比睿号屁股上插的那枚没爆炸的鱼雷。
  此时还能继续炮战的就剩了榛名号,榛名号的运气不好,被打坏了螺旋桨,动力受损极大,然而榛名号并没有放弃。因为榛名号收到了电报,追赶中国运输船队的其他战舰接到电报后正在玩命赶过来。
  日本联合舰队得到中国舰队登陆台湾南部的消息之后立刻启程,一部分军舰在北部卸下陆军马粪,以三艘金刚级为核心的舰队南下寻找中国舰队。结果还真的让他们给找到了,中国的战列舰稍一迎敌,看局面不对头立马抛下运输船队逃窜。
  毕竟对手是战列舰,轻型巡洋舰以及驱逐舰护卫舰挨上一炮就顶不住了。轻型巡洋舰与驱逐舰更合适对付中国正在逃窜的运输船队更合适。日本海军三对一,只要展开缠斗,自然胜券在握。这才出现了最初英国人看到的追击局面。
  接到了战列舰遭到鱼雷袭击的消息,追杀中国运输船队的日本舰队也管不上追赶逃出中国控制的岸炮范围的那几艘运输船,转而向着战场奔来。虽然面对的是中国战列舰领头的舰队,那些轻型巡洋舰与驱逐舰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值得怀疑,但是此刻哪怕多一门炮多一具鱼雷发射管也是好的。
  “上好的靶子啊!”英国舰队司令心中叹息着。日本海军的运气太差了,如果不是榛名号竟然被打坏了螺旋桨,整个局面很可能会大大不同。然而不管怎么感叹造化弄人,现实则是比睿号已经沉没,金刚号正在倾斜沉没的过程当中,榛名号舰体以及舰体前后左后不停有炮弹爆炸。被工农革命军的战列舰猛烈轰击了十分钟之后,榛名号突然从甲板下腾起一条上百米的巨大火焰,那应该是火药库被炮弹击中后爆炸的结果。看着这上百米的巨大火柱,以及被炸上天的两座炮台划出的轨迹,所有人英国与荷兰的海军官兵都倒吸一口凉气。
  然而中国战列舰并没有而停止射击,完全失去动力的榛名号又接连挨了几发360口径的炮弹,转眼间就断成四节沉没在海水中。
  “太残忍了!”英国与荷兰联合舰队的官兵大多都是第一次看到战列舰之间的战斗,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战列舰被击沉的景象。除了那位正在热切期盼金刚号快点完蛋的上尉之外,其他海军官兵都感到很不安。大家都是吃海军这口饭的,又和日本比较亲近,兔死狐悲的感觉根本无法排除。
  然而接下来他们终于看到了这次海战中真正的“罪魁祸首”们,中国的潜艇部队按照预先的计划浮出水面开始撤出战场。
  “这里有一艘!那边还有一艘!”
  “东北出现三艘!”
  “……上帝啊!中国到底有多少潜艇!”
  一艘艘黑灰色的潜艇浮上海面,开始向着西北方向开去。依旧被没被海风驱散的烟雾所笼罩的海面上,仿佛到处都有中国潜艇的身影。英国与荷兰的官兵终于明白日本舰队覆灭绝不是运气差,而是被中国海军给骗进了潜艇布下的杀阵。别说三艘日本战列舰,就是英国与荷兰的大舰队闯入了这个阵地,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已经有负责摄影的官兵开始对着中国潜艇一同拍照,特别是对那几艘距离英国荷兰联合舰队距离很近的那几艘潜艇。这几艘潜艇上浮的时候可是吓住了英国荷兰联合舰队的官兵。他们可没想到水下的死神们竟然能够距离自己这么近。
  人民海军的潜艇上浮倒也不是为了吓唬一下英国人与荷兰人,潜艇在水下航速很低。想达到最高航速就必须得浮上来在水面航行。此时战斗已经结束,到了大撤退的时候了。即便是要再次战斗,也先得换掉潜艇内部污浊的空气才行。
  并没有专门去打击正在不停倾斜,此时甲板几乎要接近水面的金刚号。中国舰队向英国荷兰的舰队发出建议他们拯救日本落水部队的信号。然后以战列舰为核心,驱逐舰与潜艇跟在战列舰后面向着西北方向脱离战场。
  “中国战列舰没有被击中么?”英国舰队司令问身边的参谋。
  “呃……是的。”参谋从震惊中清醒过,思忖了一下才答道。这本该是一场值得仔细研究的战斗,然而英国海军参谋的心中却充满了负面的情绪。原本他认为不管中国人到底如何努力,在陆地上战斗力如何强大,在海上都不是一支值得认真对待的力量。现在这种想法已经消失。神出鬼没的潜艇部队从来都是令水面部队十分头痛的存在,而那些中国潜艇的庞大身姿来判断,这些军舰的吨位至少都在500吨以上,有些看着格外庞大的只怕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一千吨。这样的潜艇如果从北越甚至柬埔寨出击,整个南中国海就都在它们的攻击范围之内。这对英国远东舰队绝非好消息。
  英国与荷兰舰队也没有贤者,等中国舰队离开之后,他们开始派出驱逐舰打捞落水的日本海军官兵。打捞行动刚接近尾声,就见到北面来了大批日本军舰。也就在此时,金刚号完全倾覆,甲板部分沉入水面之下,船底露出水面。又过了片刻,这艘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就沉没在台湾南部海水之中。
  那位赢了钱的英国上尉嘴都咧到耳朵边去了,他压了5英镑在这场赌博上,现在他将收入2500英镑。哪怕是对与英国海军军官,这也是一笔巨款。
第六十八章
飞去的黄雀(一)
  围观结束之后,英国与荷兰的舰队也觉得没必要再继续看下去。既然人民党的陆军已经大规模登陆台湾,解决本来就不太难猜测。日本海军遭到不小打击之后,战争就更没有值得考虑的胜负。留下一支小舰队继续围观,英国与荷兰的联合舰队主力南下回港。
  这次不用在派遣联络人员,新加坡总督与荷属东印度总督亲自会面。荷兰总督很认真的提出,战略这玩意不是玩笑,如果中国用陆军打击英国,同时用海军打击荷兰,整个东南亚都会遇到危险。
  对这种高度对抗意识的观点,英国的新加坡总督倒没有真的往心里面去。外交上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啥你就信啥,荷兰人说的仿佛明天中国就会进攻英国一样,这摆明是不现实的。新加坡总督笑道,“荷兰方面不妨降低对中国出口石油的总量好了,这样中国的海军就开不动了。”
  这话听着仿佛很有道理,可荷兰总督不是傻瓜,一听就知道这是调侃。荷兰人可以不卖石油给中国,美国人却会大量的卖。不仅美国人会卖,眼前的英国也会大量的卖。在大萧条这么一个的可怕时期内,各国对大宗物品的出口都采取了极为惨烈的竞争。荷兰与中国的敌对状态,也是荷兰总督想尽力捞一笔,并不是荷兰真的吃饱了撑的要和中国来一次军事冲突。荷兰与中国的石油贸易并没有遭到任何影响,该卖的卖,该买的买。
  见英国方面并没有任何要替荷兰背书的意思,荷兰总督明白自己这次真的被英国人给耍了。原本跳的最欢的日本现在眼瞅着要战败,英国力量最强,做法却是最温和的。荷兰现在手里面还扣着中国的王启年,就当时荷兰那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定要把王启年给绳之以法的姿态,就这么灰溜溜的放弃,荷兰当局的面子也顶不住。
  这么做倒也没什么,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军事争端不过是最近几十年连续不断爆发的事情,两个国家打没什么奇怪的,真的完全和平才会令人感到奇怪。同样,荷兰与中国这么突然关系恶化才是看似比较奇怪的事情。
  王启年的事情也不能总是拖着,荷兰本想高调处理王启年,此时也没办继续高调下去。即便王启年态度如同茅坑里面的石头,而且颇为高调的始终反对荷兰的关押。在英国与荷兰观战后的第四天,荷属东印度的法院匆匆开庭,以空前的“效率”把一堆案子都给办了。
  关于所谓“偷税漏税”的案子,采取了罚金的判决。至于王启年,给罗织了一些罪名之后,将王启年定为“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境。至于中国的银行,荷兰方面则改变了最初的办法,不再勒令中国银行交出所有资料,而是禁止中国银行在荷兰的私人存款业务。限期四个月内,让中国的银行把所有储户存款都给交接清楚。
  这看似缓和了不少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让中国方面有任何满意,银行存款是要贷出去的。中国方面并没有把在荷属东印度银行的钱弄回国内,而是在荷属东印度进行投资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华人企业,现在突然要中国方面停止私营业务,短期的贷款根本收不回来,只能从中国赶紧运钞票过去。
  这中间的麻烦与遭受的损失根本没办法短期内做出判断,中国银行业早就开始实施金融营业的独立,陈克最怕的就是他曾经见识过的领导批个条子就能去银行贷款的事情重演,在银行业的制度上有着严格规定。在国内即便谈不上是牛气冲天,也算是重要部门的银行业遭到荷兰与英国如此对待。连银行业中非军人出身的同志也开始出现了对荷兰宣战的态度。只是此时中国和日本打得热闹,所以这种声浪才不算是太明显。
  中日围绕台湾的战争并没有在短时间内结束,这倒也不是中国想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台湾的战役,中国方面是想快速解决战斗。但是日本却大有倾全国之力也得保住台湾的意思。既然日本如此坚持,工农革命军也就不在乎和日本把战争给长期化。
  即便沉没了三艘金刚级,日本海军依旧没有收手的打算。日本硬是派遣了舰队从日本把十几万日本陆军给运上了台湾岛,试图用人数优势解决已经控制了台湾南部的6万多工农革命军部队。
  但是双方装备差距太大。台湾多山,在山地作战更适合的武器就是自动火力。31式自动步枪是模仿59式冲锋枪与81杠枪族的一个产物,也是中国以后的步兵制式武器。子弹采用7.62毫米口径,使用了后世著名的钢芯空腔设计,钢芯头部还有铅套的延伸部分,击中人体后虽然不会像达姆弹一样碎裂,空心弹尖很容易变形弯曲,弹头减速后钢芯前面的铅套发生位移,促进弹头进一步失稳和翻滚,人体将承受几乎全部伤害。与日本那一枪两眼的38步枪一比,人民党的31式自动步枪简直就是恶魔设计。
  日本陆军与工农革命军在山区作战,日军的38步枪打出去一枪,这边工农革命军已经打出去最少三枪,火力上占据了全面优势。31式栓动步枪采取的是精准射击的路子。有了新的镀膜工艺之后,2倍光学瞄准镜替换了传统瞄准镜,精度上也压倒了日军。工农革命军被子弹击中,只要不是致命要害,包扎一下就能继续战斗。日军被击中后重则死亡,轻则骨折,立马就失去了战斗力。
  争夺不了山区,日军就不敢长驱南下。激烈的战斗进行中,日军很快就伤兵满营。
  人民海军也没有尝试与日本来一场大决战的打算。一般来说,处于心理弱势的一方总是希望能够通过某些“奇迹”完成决战胜利。这与民族性无关,例如陈克玩游戏的时候是个休闲玩家,他与职业选手之间对战的时候,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够超水平发挥,职业选手突然犯浑。这等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奇迹这种事情只要肯尝试,尝试的基数够大,总是会出现的。问题是海战没有那么多机会反复尝试,就如同人民海军在一对三的时候选择了掉头就跑。
  日本所谓民族性,就是这个国家上下的心态始终是心里弱势,高达这种决战兵器的动漫在日本长盛不衰,就是这种传统心态的原因。
  人民海军知道自己实力弱,却没有日本这种心理弱势。大家每次战斗都会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积小胜为大胜。
  台湾海峡比较浅,不适合战列舰这种级别的战斗。人民海军就发挥“空潜快”的模式。鱼雷快艇四艘伴行一艘补给舰,在台湾海峡里面游荡。遇到可以一战的对手,鱼雷快艇是冲上去就是一通鱼雷,接着掉头就跑。于是不可以一战的对手,立刻呼叫空军出动,轻型巡洋舰级别的军舰有鱼雷轰炸机对付,驱逐舰则由中型双发轰炸机对付。其他的深海区域,日本人随便去,那里有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在游弋,潜艇部队采取瞅机会打了黑枪就撤退的模式。
  日本最怕的不是短期决战,而是长期消耗战。在陆地与海上都打成了这个模式之后,日本的损失直线上升。
  战斗从6月打到了7月,中国损失了两千多吨的舰艇,日本海军的损失是中国的两倍还多。毕竟中国被打沉的是鱼雷快艇,日本损失中不少都是驱逐舰护卫舰级别的。陆战中日本损失了近三万兵力,工农革命军损失不到四千。
  日本咬着牙死撑的那股子劲头令中央军委感到很是不解,日本到底是吃错了药?还是根本没吃药?可战争一起,日本严密封锁了内部消息,弄得人民党的情报部门根本找不到思路。除了每天连绵不绝的战斗之外,也就只能等到最后的消息出来。
  到了7月,中央军委做出试探性的工作,命令空军在日本台湾驻军处投放劝降传单。里面都是日本人民生活如何艰苦,日本财团军阀如何横征暴敛,逼迫日本人民来送死。
  陈克一直觉得,历史证明毛主席关于日本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者要区分的态度总体上没错,但是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日本人民本身也支持战争,除了战争这个途径之外,日本没有任何能够解决本国压力的手段。
  所以他也就是按照宣传战的方式执行了一下,他对二战那段时期的宣传战没什么信心。在延安时期,党甚至收集了印刷着诸多领导干部的悬赏纸作为书写用纸。撕了这种玩意卷烟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那时候的革命者与红军可不是不识字的人。
  然而事情却大大出乎中国方面意料之外,传单大量投放后的第三天,就开始有日本军人投奔到中国这边来了。带来的消息更是令人惊讶。日本国内发生了大规模的政治斗争!
第六十九章
飞去的黄雀(二)
  毛主席说过,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陈克一直没有做先生的觉悟,孔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即便到了五十三岁,陈克所意识到的自己的天命,那就是始终抱着做学生的态度,每天不断向前走。做先生当革命导师什么的,他是从来没想过。
  不用说别的,每次读《共产党宣言》,陈克都为革命导师马克思同志那深邃的观察归纳能力,那高度凝练的思想,以及建立在历史唯物观的高度所倾倒。总是感叹马克思这些前辈真的是大学问家。至于陈克本人,他只能每天尽力跟着时代向前走,并且把他现在所处的时空的生产力以及社会制度向着陈克以前的那个时空努力推进。他要做的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努力追随巨人的步伐往前跑。
  但是陈克本人不想当革命导师不等于这个时代别的人不这么看陈克,毕竟陈克比这个时代多出了整整一百年的见识,马克思没办法准确的把握未来的发展,陈克却是亲眼看到过“未来”的人。
  不用说别的,陈克在他现在所处的时空中,对“反封建”这件事上的贡献也算是一种贡献。他见识过农业国的“封建制度”,也见过工业时代的“封建残余”。斯大林同志提出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是当时需要一个理论指导时候出现的。陈克提出的“封建制度”从土地分封到权力分封乃至工业化体制下的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的混合体也是暂时需要一个理论指导的时候不得不提出的“临时理论”。
  这个理论在中国是作为反官僚体制而存在的,日本却引发了相当的反响,日本这个封建制度浓厚的国家,很多眼前一片漆黑的日本学者突然就看到了一线光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引入了工业化体系,旧有的封建制度并非是被全面打破,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中央权力的扩大的确消灭了一些旧制度,然而封建制度并没有在日本被消灭,很大一部分封建专制反倒因为工业化而被强化了。
  北一辉在日本公开行动,有他的宣传与介绍,同时有大正民主时代的背景,还有日本国内因为扩张主义失败导致的矛盾激化,不少走投无路的知识份子把陈克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当成了新的指引。他们虽然还不能支持共产主义,却希望建立一个国家资本主义。或者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混合经济体。
  社会主义制度也好,资本主义制度也好,这是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歧,这两种制度理论上都是要反封建反垄断的。所以日本革命意外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横在日本反封建主义者面前的敌人就是日本上层,特别是逐步统一日本上层的军部统制派。
  中国革命的成功树立了一个样板,一个国家不仅可以依靠本国普通民众的支持获得解放,还能在获得本国独立解放的基础上开始扫荡封建制度。即便陈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在日本国内的进步势力看来,这就是一场货真价实的伟大革命。
  日本国内政治思想随即出现了巨大变化。对明治维新后期的“倒退”感到十分痛苦的进步势力们“找到”了明治维新失败的原因。即便是引进了工业化改变了日本的生产力方式,明治维新却没能在反封建的方面继续维新下去,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倒退。马克思主义在“转了几道手”之后,特别是转了陈克这个时空穿越者这道手之后,在日本革命者的寻求下,竟然与日本革命需求结合起来了。
  田中义一引发的贿选本意是为了强化军部在国家的发言权,可这厮毕竟批了一张“普选”的皮,向日本民众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与妥协。这道门缝打开之后,很多政治势力不敢提出社会主义这个纲领,就把社会主义纲领裹上“反封建”的外衣出现在日本政坛上。在1933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上,打着反封建旗号的政党占据了一半以上的规模。
  这个变化可是把日本上层给吓住了,资本主义制度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制度有社会主义民主,封建制度披上了工业化的皮之后,甚至也可以抄袭利用一下普选。问题在于日本的本质还是封建制度,能搞血统议员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让派系中“暴发户”出身的资产阶级成员获得同等权力。能维持封建派系统治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支持资本主义的有产阶级民主。更不用说能认同代表劳动人民诉求的议员进入议会这个权力机构。
  议会的中期选举中,将近100个议员席位落入了明确支持反封建的议员手中,其中20个竟然是有比较明确的社会主义倾向的议员。当资产阶级以及劳动群众在“反封建”之上达成了统一战线的时候,日本上层的恐惧感实在是无法形容。
  然后日本内部政治斗争立刻激化了。日本军部统制派们也没干出什么具有新意的事情,他们开始疯狂的给那些反封建的议员扣上了“红帽子”,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这帮人是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
  日本武力镇压乃至杀戮共产主义以及社会主义者是有传统的,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意图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以至于这帮议员们立刻展开了反击。统制派背后有海军,反封建的议员们就把目光转向了陆军,转向了最早的反封建主义者,组建了“日本反封建联盟”的北一辉。
  这个时期犹如天助一般,出现了中日围绕台湾的军事冲突,日本上层一面表现出绝不妥协的态度,不顾一切的强化了死战到底的宣传。同时把可疑的陆军部队送上台湾。同时开始宣传日本战争局面的不利是因为有国内的叛国势力存在。
  李润石领导的外交部负责国外的情报收集。在出现了日本陆军投奔人民党的事情之后,李润石亲自负责,终于把日本局面的变化给分析清楚。
  “这不就是麦卡锡主义么?”陈克心里面一阵好笑。他原本的时空中,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麦卡锡在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派眼里就是变态、疯子。但美国媒体对麦卡锡先生的盖棺语是:了不起的勇敢的灵魂,伟大的爱国者。
  至于麦卡锡主义所用的手段无外乎弄出些“卖国者”的名单,给人扣红帽子,对于民主的极度憎恨。日本竟然进化到这个地步了,陈克觉得太有趣了。
  不过陈克所处的是蒸蒸日上的中国,他当然可以对这个变化感到好笑。对日本国内来说,这可一点都不好笑。除了战争疯子之外,日本国内没人认为日本能长期的霸占台湾。这从日本官员宁肯留在日本国内不晋升也不想去台湾当官就能看出来。
  日本陆军愿意在中国入侵日本本土的时候与中国作战,但是日本陆军根本不把台湾当成日本本国国土,甚至被统制派控制的海军也是如此。除非是一场唾手可得的胜利,或者是东乡平八郎老元帅亲自领军,否则的话日本海军也没有打一场九死一生战争的打算。
  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陈克作为历史下游的存在者,这些激烈的变化在陈克看来根本没什么冲击性。傻瓜重复历史,聪明人精确的重复历史,大概也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倒是日本国内反封建运动是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可在中国,陈克又是反封建的旗手。所以李润石同样没感到这件事有什么奇怪的。在李润石参加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时候,他只是询问陈克应该怎么应对这个问题。
  陈克笑道:“日本人明显不得其法,搞这运动的水平也太低下了。”
  “怎么讲?”政治局常委都知道比阴谋诡计,陈克实在是能称为人才。大家对此都很有兴趣。
  陈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想抹黑反封建的进步势力很容易,弄些玩民粹的出来就行了。民粹主义看似是支持民主的,但是民粹主义有极为短视的特点,虽然善于鼓动群众,本质上基本等于反科学,一定会会闹出很多大笑话。通过支持民粹来分化争夺民主派的群众基础,通过打击民粹来给民主派抹黑。等到这帮民粹弄出不可收拾的大蠢事之后,群众就会追求稳定。此时把握住科学的封建统治者就能以保守主义者的面目出现,轻松的把民主派给干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