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628

  “我的意思是扩大军队规模,我认为有必要组建一些新部队。借古代军屯的模式,我们组建一支垦荒部队。就算是让人走,我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的留下精壮。而精壮们能够留下,老弱自然也不会轻易离开了。”
  “军屯?现有的部队里面,三连四连先拿来军屯如何?”华雄茂问道。他对于官兵家属的负担很有些担心。
  “我的看法是,现在咱们的军队数量不是过多,而是太少。就现在看,我们有必要组建一个两个团的正规旅。规模在八千人左右。而且要进行屯田的并不仅仅是新部队,到时候整个旅必须一面种地,一面打仗。既要保护根据地,又要养活自己。”
  现在保险团大概有一千人,这就已经是众人从未想象过的规模了。而八千人规模的军队,更是远超同志们的想象之外。虽然与会的不少人都想想过百万大军,不过在这种想象中,百万大军仅仅是模糊的影子,只是单纯的人员集合体。实际上管理这一千人,就已经让军委的同志们忙的四脚朝天了。规模扩大到八倍之后,现有的管理能力能跟上么?有过领兵经验的同志们都神色郑重。倒是那些没有领兵经验的同志,各个面露喜色。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只要觉得自己的人够多,很多事情就变的完全不同了。
  随着陈克讲述了对于未来的观点,党内同志们对于张有良的态度逐渐一致化。既然干掉张有良并不是为了私人恩怨,而是一个政治争斗的范畴。更何况未来可能有一支八千人的队伍,不少人就认为张有良的死活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大家的讨论焦点放到了夺取岳张集之后,到底要怎么安排生产自救的问题。
  “不用等以后才开始,现在马上就开始。这个问题我们让尚远同志来介绍一下。”陈克把问题推给了负责生产自救的凤台县县令尚远。尚远这些天来负责接触逃进县城的地主,张有良地主的态度或强硬,不过县城里面的地主态度就完全不同。中国的地主们并没有足够的阶级自觉,他们把地主当成一个职业而不是一个阶级来看来。这样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生命而并非对于永远占有土地的理想。这种态度在天灾面前的表现就是,那些小地主们并没有强烈反对土地的临时耕种权的转移。这些小地主们也需要能够尽快脱离一无所有的状态,水灾是公平的。小地主们也没有余粮了。
第六十七章
  经过一天的讨论,人民党扩大会议达成了救灾决议。会议安排了工作,各个部门都分到了自己任务,陈克主抓军事委员会的工作。军事委员会刚在屋子里面做好,游缑推门进来。虽然身为女性,但是游缑资格老,加上人民党内部早就提出了“男女平等”的主张。所以同志们也没有什么歧视在里面。只是不知道分配到民事工作上的游缑有什么事情。
  “我希望军事委员会考虑一下建立女性部队的意见。”游缑抛出了重磅炸弹。
  男人们面面相觑,这年头军队里面不是没有女性,那都是营妓之类的。游缑是绝对不会组建这种“部队”的,那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一支女性组成的正规军。而这个念头冒出来之后,所有男子们都傻了。别说其他人,就连陈克也有些发懵。解放军里面倒也不是没有女性军人,不过野战部队里面并没有。至于红色娘子军,陈克的唯一印象还是从影视当中得到的。游缑这么坚持组建这等部队目的何在呢?难道游缑准备从军不成?
  华雄茂知道游缑脾气其实挺激烈的,他试探着问道:“游缑同志,请问你这个提议目的何在?这么一支女性军队的使用地方在哪里?”虽然最里面这么问,但是华雄茂下定决心,如果游缑提出把这支军队用于军事目的,那么他第一个就会出来反对消游缑。
  “既然是屯田军,里面有女性也是应该的吧。”游缑问。
  “屯田军也要打仗的,你不会让那些女性也去打仗吧。”华雄茂立刻起来反对。
  “文青不是说这些部队以后才会打仗么?现阶段只是进行军事训练而已。”游缑还是觉得有建立女性军队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还是等下次开会在党委会上说吧。”陈克也跟着说道。天知道游缑到底被那个任启莹怎么忽悠的,当年红军里面有女性军人,那也是逼不得已。现在兵员足够,而且是水灾时期,弄女性进军队,那真的是百口难辨的事情。
  “那我们妇联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训练队伍,不行么?”游缑依旧在做最后的挣扎。现在是灾时,实行的是男女分开居住的模式,女性们居住区的外围有保险团的武装力量巡逻守卫。而且巡逻队距离女性营地很远。游缑从这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一,我不同意发枪支给女性。第二,既然女性没有枪支,你们的巡逻队没有办法承担守卫工作。”陈克的话一说完,军委的男性们都表示同意。
  “但是营地里面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好管。没有军事力量,我认为并不合适。已经有了几次冲突发生,保险团的卫队也不能开进去执法吧。我觉得有必要组建女性卫队之类的。”游缑说道。这不是她找的借口,毕竟灾民们在营地里面待了这么好久,小摩擦已经积累起来。水退之后心情也有所放松,冲突自然是激烈起来。不仅仅是女性营地,男营里面更是如此。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会针对性的组建警察部队,而不会组建女性部队。”陈克依然不让游缑有丝毫的可乘之机。
  “那么就请尽快组建警察部队吧。我告辞了。”游缑说道。陈克看着温和,他下了决心的事情,那就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等游缑离开了会场,陈克跟没有发生过这些事情一样,神色认真地说道:“现在就开始讨论扩军问题。”
  在军队问题上,保险团规模将扩大到八千人的规模。现有的武装力量不变,新部队全部是农垦军团。陈克的意思就是依照历史上359旅的模样来建设军队。
  “百姓们都觉得法不责众,人多了,就算是出了事情也不会被统统追究。总有人会逃脱问题,而自己逃脱惩罚的可能随着人数的增加,几率都会很大。这是个一般的认识。虽然这个认识对不对我不想评价,不过既然咱们以后要起义,军队数量意义重大。”陈克如此评价到。众人也都是曾经当过百姓的,倒也能接受这个说法。经过讨论之后,拿出了一个章程。在大家讨论的时候,陈克观察了一圈,好像没有人真正理解这次扩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勇于承担这个责任的,是华雄茂与何足道。其他人对于新军的组建都缺乏足够的兴趣。
  这不稀奇,现有的军事力量在建设中间,就遇到了很多麻烦事。农民想成为合格的军人,需要太多的训练。把他们拉上战场前,需要进行太多太多的训练了。
  拿出了一个扩军方案之后,征兵工作就是大头。陈克拿了计划书去找民政工作的头子尚远。尚远拿了这个计划书看完之后,眉头竟然皱了起来。“文青,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来尚远已经看出端倪来了,陈克试探着问,“望山,你这是何意?”
  “你为以后整肃做准备,不觉得有些早了么?”尚远问的直截了当。
  尚远果然看出来了,陈克觉得尚远实在是个很了不起的家伙。莫非这厮也是穿越的?陈克甚至有这样的疑惑。在新军组建当中,陈克已经做了准备,新军队的军事班子几乎是另起炉灶。军官的选择都是些循规蹈矩的同志。
  肃反和整风是一种必须,这不是以陈克本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只是期望尽可能的控制这种事情的规模。所以新的部队一方面是预备队,一线部队即便遭到了比较大规模的肃反,但是只要能够留下基干,补充进二线部队,训练几个月就能恢复到很强的战斗力。所以二线部队现阶段必须和一线部队进行很大的隔离。距离是非之地越远,以后整肃这些二线部队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当然,陈克完全没有现在就动手肃反的意思,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事情早做准备更加好些。军委的同志们政治嗅觉实在是太低,他们对于组建二线部队的热情不高。热情高的华雄茂与何足道完全是针对陈克个人的忠诚心表的态。在一线部队尚且要加强的今天,陈克可不敢把他们抽调到二线部队来。那么陈克能够选择的都是些循规蹈矩的同志,他们很难在新军队里面树立个人的威信,而且既然循规蹈矩,那么也不那么容易带出些坏习惯来。
  但是尚远现在既然看出来了,而且尚远没有装傻不吭声,而是如此直言,陈克也只好直接与尚远摊牌了。在这种事情上不是同志就是敌人,立于中间阵营是不可能的。尚远也许是想通了这点,才会如此直截了当吧。
  “望山兄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陈克神色严肃,此时装作温和已经没有意义,此时再笑起来那就真的是没心没肺了。
  “文青,你在北京的时候就曾经和党小组的同志们虚以为蛇,我那时候就说过,你以后别这么做了。我觉得同志们总是能够教育过来的吧。”尚远的回答也直截了当。
  “望山兄,阶级立场这东西根本不是你说改就改的。我只是做个准备而已。”陈克倒是苦口婆心的在劝说望山。
  “文青,我并不是说你做的不对。有些时候就是要受些委屈才行,正是受了委屈,才知道谁是忠诚的。这点我知道的。”尚远只是有些不忍的神色。
  是不是我现在这么布局有些早了?陈克突然有些疑惑。他倒不是担心别的,尚远应该不会傻到胡乱说话的地步。这种事情尚远不敢和别人说,他敢和别人说的话,陈克不管什么代价都会除掉尚远。而且尚远说的这么直白,肯定有什么还要继续说的事情。
  “望山兄,整肃这种事情么,我觉得还是不要发生的好。但是你也知道,有些事情也不由我的。”陈克试探着说道。
  “文青,你也知道有些同志并不希望如此对待地主吧。”尚远说的有些缓慢,好像在选择用词。陈克深知肯定有不少同志是如此想的,如果他们不这么想那就怪了。所以陈克也不得不去做些准备工作。军队必须服从党组织的决定,绝对不能乱。党的历史早就证明了这点的重要性。
  “你做些准备没错,不过我觉得能不能选择些别的方法。你下不了手杀这帮同志,这点我是能肯定的。但是他们知道我们的想法,他们走了之后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我这些准备仅仅是对军队的准备。对于其他的文职同志,我可是没有下杀手的打算。强扭的瓜不甜,他们要走,我也只能让他们走。这屁股决定脑袋,屁股没有做到人民这边,那就绝对不会为人民做事。留着这些人,也未必是好事。”陈克终于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望山以为自己要一股脑的清洗所有人,这绝对不是陈克的想法。肃反主要是针对军队这种武装力量,军队必须纯洁才行。至于民政部门,从来都是没有办法弄得清澈透明。太祖那么大能,面对中宣部这个“阎王殿”,最后不也没有办法。
  听陈克说明了不是要无差别的肃反,尚远就不再说法了。聪明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知道什么时候不说话。尚远无疑是个聪明人。
第六十八章
  如果有人能够以全知全能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话,肯定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例如,张家的子弟携带着张有良的状纸登上船只,华雄茂与徐电也几乎是同时登上了保险团的船,两方分别从岳张集和县城启程,目标则是县城和岳张集。
  保险团一连的两位青年都在大乌篷船头很随意的坐下,现在是顺风,后面的船帆吃了风,船头人民党的红色镰刀锤头旗反倒只是在风中轻轻摆动。
  “正岚兄,你怎么会想起要革命的?”徐电虽然是一连的政委,但是一直没有和华雄茂谈过太多。徐电学习法律的,他已经认为自己的思路颇为细腻了,可他从不知道,真正的革命工作居然如此繁杂。而每次习惯了工作强度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工作压过来。今天能和华雄茂一起前往岳张集,天气很好,路上也没有太多事情。徐电很想和华雄茂聊聊天。
  “这天下迟早要革命,遇到文青后,就跟着他开始干。”华雄茂对这个问题从来都是这样回答的。
  “正岚兄,你觉得咱们能搞起来革命么?”不知怎么的,徐电说出了心里话。
  “怕到了岳张集,那个张有良对咱们动粗么?”华雄茂问。
  徐电只是心里面有种不安,他倒也没有详细考虑过这种不安来自何处。突然被华雄茂一问,徐电竟然张口结舌的答不上来。
  “徐政委,你怎么看文青。”华雄茂根本没有嘲笑徐电的意思,他倒是很想开导一下徐电。
  “文青的确非常能干。在我见过的人里面无人能及。”徐电答道。所有人都知道华雄茂是陈克的铁杆,所以徐电说的有些保守。
  “你也不用用这话来糊弄我,文青这个人做事极讲规矩,甚至有些刻薄寡恩的意思。我决定跟着他干,因为文青从来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做事的。”华雄茂回答了徐电前面的问题。
  “刻薄寡恩也谈不上,文青总是干的最多。要说刻薄,他对自己最刻薄。”这是徐电的真心话,他对陈克的自律很是佩服。
  “文青心中只是为了革命,为了拯救中国的百姓。虽然他的道理我还没有全弄明白,但是这方面我是能够确定的。对了,徐政委,你为什么要革命?”
  “我啊,我希望中国能够崛起,能够不受外国人欺负。所以我才要革命。我们在北京遇到文青之后,觉得他说的工业化建设十分有道理,就跟着他来了安徽。”
  “百姓们这么苦,整天受欺负啊。”华雄茂答道。
  “是啊,百姓除了被官府和地主们欺负,还被外国人欺负。就是因为中国弱,等中国强了,一定要把洋鬼子打出中国去,让他们再也无法欺负中国人。”徐电说起外国人就来气。
  华雄茂试探着继续问道:“徐政委,你觉得满清和外国鬼子谁更可恶?”
  “一样可恶。洋鬼子们蛮横无理,但是满清丧权辱国,只怕是更可恶些。”徐电义愤填膺。
  “若是百姓都能够强大起来,那么我们肯定能够把洋鬼子打出中国去的。”华雄茂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人民革命,首先要解放的就是人民,只有人民得到了解放,中国才能解放。这是老党员们被陈克灌输最多的概念。但是华雄茂却发现,陈克对于新党员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就少得多。当然,华雄茂认为这或许是自己的错觉。所以他也不愿意对此说的太多。
  “百姓们,怎么说呢。得有一个能干的政府,才能拯救百姓。”徐电的观点其实是人民党现在相当一批人的态度。特别是在高学历出身的党员们中间,这种态度其实算是主流。当然,尚远从来不这么说。徐电之所以来安徽,很大原因就是对尚远很佩服,现在尚远反倒看着和大家有些“不合群”起来,对这个情况,徐电颇为意外。
  徐电并不清楚陈克和尚远针对整肃党内问题早就有了共识,这两个人都认为人民党必须以解放人民为核心思想。但是现在根本没有能够展现出人民的威力,如果一味的强调这个问题反而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只有华雄茂这些老党员才能感受到陈克一些细微的变化。
  华雄茂平日里并不太喜欢谈论革命,这不等于他对于革命的理解要比徐电这些人差。陈克就算是有了整肃的打算,这种算计现在也绝对不能说出来。党内的路线矛盾远没有到了需要图穷匕见的地步。所以华雄茂并不知道陈克的计划。华雄茂能够感觉到的是这些新党员与老党员之间的微妙差别。老党员跟着陈克时间很长,好歹都跟着陈克学了点“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在人民党和保险团当中,军官干部必须为下级和士兵服务。说是这么说,但是实际上能做到的都是老党员。新进党员干部里面,顶多就是平等对待下级和士兵。
  现在建军已经几个月,华雄茂完全明白陈克为什么要建立士兵委员会,如果没有士兵委员会的制衡与对抗,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新党员都是些外地人,加上陈克和老党员们的强力压制,只怕陈克提出的“官兵一体,待遇一致”的建军方针早就会走样了。既然和徐电搭班子,华雄茂希望徐电能够更加以身作则。
  政委是政治代表,徐电不是不够自律,但是他骨子里面露出来的那种高人一等的味道,与陈克那种严格要求士兵是完全不同的。这从士兵们对待两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陈克经过士兵身边的时候,士兵们是敬爱,为了让敬爱的陈克营长满意,士兵们都显出更加有规矩的模样。而徐电经过士兵身边的时候,士兵们则是为了避免徐电的责备而显露出些规矩的样子。华雄茂并不认为徐电在军队里面更有号召力。但是华雄茂自己并不太擅长言辞,所以心里面虽然知道这点,却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对徐电说。
  想了想,华雄茂才说道,“徐政委,你是不是觉得我是很忠于文青?”
  “呵呵。”徐电对这个问题只是笑而不答。现在人民党里面公认的陈克四大铁杆,华雄茂、尚远、游缑、何足道。华雄茂排名第一。徐电听说过在外面的三个重要干部,齐会深、陈天华、武星辰,对于陈克同样忠心不二。作为陈克的铁杆,华雄茂这样说,自然是要为陈克拉拢人心。徐电并不想对谁效忠,虽然他一点都不讨厌陈克,对陈克的能力也颇为认同,但是让他对陈克屈膝是完全做不到的。
  “我忠于文青,是忠于文青做事的方法。就我看,文青要大家做的事一点都没错。”华雄茂觉得自己已经说到了极限,再多说就不合适了。
  徐电听了这话之后,不仅没有生气,倒是点点头,“文青的确很不一般。说真的,若是让我遇到这大水,我肯定是束手无策。那里能像文青这样,总是能够找到办法。”
  听了这话,华雄茂倒是真的没办法再说什么。徐电这话如此冠冕堂皇,完全符合人民党追求正理的路数。如果华雄茂再反对,反倒显得他自己不地道了。其实华雄茂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对陈克的忠诚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什么人和他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和徐电说了这么一阵子,他反倒有些想明白了。对于徐电等人来说,只有完全或者基本上认同了陈克的想法之后,才会服从命令听指挥。而华雄茂首先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然后才去考虑陈克命令是不是能更好的执行。至于陈克说的对不对,华雄茂并没有太在意过。
  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华雄茂突然疑惑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对陈克如此服从的呢?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他索性放弃了对这件事情的追究。“徐政委,咱们再把这次要怎么和张有良交涉理一遍吧。”华雄茂说道。
  张有良得知这次华雄茂又来了,而且还是来了两条大乌篷船,立时就警觉起来。上次保险团的船并不算大,还只有一只。这次大张旗鼓而来的保险团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知道自己已经派人去县里面告状,所以特地来示威不成?
  不过想了想,最近围子把守的很严,根本不让人随意进出。想来应该没有问题的。而且上次保险团放话,也就是这时候再来岳张集。看来这群蟊贼土匪们并不死心啊。
  越是危机时候越不能露怯,这是张有良从战场上得出的经验。他让人带保险团前来拜访的人进来。连保险团的人都不敢见那可就太丢人了,此时恰恰要恐吓一下这些不长眼的小毛贼才行。
  狗腿子出去不太久,就带了两人进来。前头的这个人,身材高大,容貌秀丽,留了辫子。后面的这个人,身材中等,看上去颇为结实。而且此人竟然是头假洋鬼子那种中分短发。两人举止从容镇定,神色间毫无土匪那种流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