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1072

  根据内史府的通报,如今渭河南岸热闹非凡的秋市大集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摊位费和税收加起来也不过两千万钱的样子,而这是一次几乎集中了整个大秦还有周边三个诸侯国四十余个西域藩国的商贾参加的商业盛会,参加的商贾超过三万,参与的民众超过百万,而报馆仅仅凭借每份不过十钱的报纸,数年时间竟然积累了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这个挣钱的速度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但今天,报馆竟然一次性的将这笔钱拿出来准备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
  虽然文武百官也都知道清河侯有这个打算,但一直都还在私下里讨论,清河侯并没有将这件事奏请皇帝同意,更没有在朝堂之上提出来讨论,也就是说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的事情还并没有任何官方的说法,文武百官也都还在私下讨论和观望。
  但今日看到这篇策论,所有人都感觉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特别是冯去疾和少府令赵威,最近几天一直都有些提心吊胆,生怕陈旭将这件事奏请皇帝之后拿到朝堂之上讨论。
  根据清河侯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他要么不说,只要说出来皇帝必然应允,然后就会拿到朝堂之上讨论,讨论不是修不修的问题,而是怎么筹钱的问题,而这么大体量的一个建筑群耗费的钱财必然数千万计,最后全都要少府和财政署筹措,虽然眼下大秦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多,但开支也越发的阔绰,以前因为资金少紧紧巴巴的各项开支如今都变的大方多了,水泥马路,灌溉沟渠,铁制农具工具的推广,五年计划无论哪一项都要大把花钱,因此虽然眼下朝廷钱挣的多了,但实际上府库依然有些捉襟见肘不太够用。
  而如果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冯去疾和赵威都还不知道该怎么去筹措或者挤出来这笔钱。
  都说时间如同乳沟,挤一挤总会有,但钱这种东西是硬通货,没有就是没有,挤出血来也没有。
  但就在两个替秦始皇执掌钱袋子的管家愁的吃不好睡不好的时候,咦,今天发现清河侯竟然非常非常的上道,还没提交修建计划竟然就已经把资金搞定了,因此此时朝堂之上,冯去疾和赵威看陈旭的眼神那个甜啊,那个媚啊。
  而陈旭在两个胡子拉碴的老男人泪光连连暗送秋波的勾引下,一连打了好几个摆子。
第1079章
一飞冲天
  “大秦都市报一直都是我大秦朝堂之喉舌,宣扬的皆是我大秦治国的律法策论和仁德礼仪,起有教化天下万民的责任……”
  “从当初齐东两郡赈灾起,大秦都市报就一直在为推动我大秦的繁荣富强不断努力,传播谕令,解释律法,推广新式农业,推动东方道修筑,汇集天下名士策论,为朕提供了许多治国方略,为大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年,报馆也从未从内库和朝廷支取过一钱的开销,作为一个作用如此巨大的署衙,朕感觉对报馆的关心太少了……”
  “今日,报馆拿出三千万钱的巨资,丝毫不求回报的投入到图书馆和京师大学的建设中,朕甚欣慰,若是我大秦再多几个报馆这样的署衙,再多一些陈秘书这样的大贤者,何愁我大秦不富,何愁我大秦不强,苏府令……”
  秦始皇毫不吝啬的狠狠把大秦都市报夸奖了一番,转头看着中车府令苏越。
  “臣在!”苏越赶紧拱手行礼。
  “速速宣报馆陈秘书上朝,正要重赏!”
  “是,陛下!”
  苏越赶紧走到后殿入口,招来一个谒者吩咐几句,谒者很快就转身了去。
  “少师!”秦始皇微笑着转头看着陈旭。
  “陛下,臣在!”陈旭赶紧站起来拱手行礼。
  “朕也一直隐有听闻爱卿准备在被焚毁的那片地上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但爱卿却一直未曾和朕商议此事,但事到如今,报馆已经决定拿出如此大笔巨款资助修建,难道爱卿还打算瞒着朕耶!”秦始皇很畅快的站起来。
  “陛下恕罪,臣岂敢隐瞒陛下,只是臣知道要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一旦陛下应允之后,必然大量应该投入民生和其他方面的资金会被抽调挤占,这不符合朝堂开支的法度,也会破坏许多本该正常推行的朝堂政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臣的打算也不过是临时起意,岂敢因为此事让冯相和赵府令为难,而且臣让科学院估算过臣的规划,所需资金至少需要四千万之巨,这笔钱太过巨大,少府和财政署根本就无法筹措和调用,因此前日臣与陈秘书说起此事,陈秘书便毫不推脱的提出将报馆这数年积存的资金全部投入其中,报馆虽然不是朝堂署衙,但却担负着陛下和朝堂的重托,担负着教化万民的责任,是如今大秦不可或缺的思想前沿阵地,臣虽然是报馆的筹建者,但这些年主要的精力也都放在科学院和中书省,报馆诸多同仁和陈秘书有如此胸襟,臣甚感欣慰,我大秦百家门徒和学士,始终还是我大秦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时刻都在想为大秦的发展添砖加瓦尽绵薄之力……”
  陈旭对着始皇帝深深一揖到底,“臣也是方才才看到陈秘书这篇策论,感动的同时也为陛下贺,大秦有陈秘书这些大贤之士辅佐,繁荣昌盛指日可待也!”
  “臣等为陛下贺!”朝堂之上呼呼啦啦几乎所有人都站起来一起拱手行礼,整齐的声音在朝堂之中不断震荡回响。
  “哈哈,好,好,朕之理想,就是天下太平,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衣,居者有其屋,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此乃大同盛世也,这图书馆和京师大学堂,朕应允了,筹建之事全权交于少师负责,但朕之江山社稷,朕岂能不尽一份力量,少府令何在……”
  “臣在!”少府令赵威菊花凉凉的站出来。
  “筹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所缺钱粮均由少府开支,可以挤占后宫甚至朕的日常开销,但这件事务必办好,若是无故推脱拖延,朕必不轻饶!”
  “是,陛下!臣必然全力配合左相,绝不敢推脱半分!”赵威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一千万……一千万少府也挤不出来啊,您怕是不知道您的后宫有多大?
  赵威如丧考妣,在心里嘀咕着坐下来,但冯去疾和财政署丞两人不约而同的同时摸了一把额头的虚汗,把砰砰乱跳的心却瞬间放到了肚脐眼儿上,这次皇帝仁义,竟然没让朝廷出钱,而是全部掏自己的腰包。
  虽然天下一切都是皇帝的,但毕竟内府和朝廷开支对象各不相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事儿虽然都没少干,但一千万的开支也能让人大伤脑筋。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是由陈旭把自己规划的图书馆和京师大学以及大礼堂都大致介绍了一遍,因为具体要修成什么样子,陈旭还需要回去之后和科学院的一群人仔细商量,特别是建筑的样式,到底是采用陈旭后世常见的钢筋水泥的后现代高楼,还是采用传统斗拱飞梁的宫殿式集群,这些都需要商量后决定。
  “综上所述就是臣的大致规划,如今资金到位,臣回去让科学院的工匠先制作出沙盘,到时候必然邀请陛下和诸位同僚一起前去观摩,也还希望得到陛下和诸位同僚的建议和指点……”陈旭说完之后再次对着皇帝拱手,“陛下,城南那片地眼下虽然焚毁,但却都是有主的宅地,臣也不敢擅自处置,如果要全部征用,还需要给齐府令和高阳侯等人一些补偿……”
  内史令齐宕还没等到秦始皇开口便赶紧站起来,脸色严肃认真的开口:“左相言重了,齐某那宅院已经数年不曾居住,如今烧也烧了,空无一物何敢要求补偿,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乃是利国利民之大举,臣愿意捐献出来支持!”
  “哈哈,好,齐府令果然是朕之肱骨,既然齐府令愿意无偿捐赠宅地,朕也不能让你平白损失财物,听闻你尚有一位幼子还挂职中郎,朕便为其安排一个实缺官职,封爵五大夫,你看如何?”
  “多谢,多谢陛下!”齐宕激动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一块烧成白地的宅院换来一个实缺的六品官职,一步踏入大秦中级官员序列,而且还得了一个五大夫的封爵,这简直是平日花钱都买不来的好事,而且还是皇帝亲口封赏,实缺自然是一个好差事。
  “陛下,老臣的老宅也在此次大火中焚毁,愿意捐赠出来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另一个快老掉牙的四品官员也激动无比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高太仆忠心可嘉,朕会一视同仁,稍后让吏部核查空缺,在你儿孙之中补缺一个六品的实职,同样赏爵五大夫!”秦始皇微笑着点头。
  “老臣多谢陛下!”
  高太仆激动的差点儿脑溢血,他在大秦朝堂混了一辈子,服侍过四位秦王,但一直快到老死也才混到四品,几个嫡出的儿孙一个个也都混的凄惨,最好的如今也才七品,而且大部分都是得他照顾在礼部这种清闲部门上差,如果他死后,估计高家都要彻底没落了,但如果能够补缺一个六品的实职和九级的爵位,日后加官进爵的机会必不可少,高家说不定还会再次崛起成为卿侯……
  高太仆越想越激动,身体一阵接一阵的哆嗦,然后眼前一黑身体一软就坐了下去。
  “高太仆……高太仆……”
  “陛下,高太仆昏迷过去了!”
  一群相邻的官员检查探视一番之后,确认高太仆喜极生悲昏过去了。
  朝廷之上一阵哗然,很快就响起各种窃窃私语的议论。
  秦始皇也楞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摆摆手站起来说:“速速把高太仆送去卫生院,召太医御医精心诊治!”
  朝堂之上一阵忙乱之后,几个宫人和谒者抬着高太仆离开,而因为此事打搅,皇帝的心情也似乎差了许多,坐下来安排吏部和户部把陈旭看上的城南那块地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每户宅地征收都按照方才的策略,在子孙中补一个六品的实缺官职,赏爵五大夫。
  “报~报馆陈秘书到!”随着朝堂之外谒者一声长喝,陈平在忐忑之中跟着宫人来到了朝议大殿的门口。
  “宣!”秦始皇站起来。
  “臣参见陛下!”陈平进来之后,隔着皇帝十丈距离站定,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
  “哈哈,陈秘书替朕执掌报馆,数年兢兢业业不曾有丝毫差池,今日又为大秦繁荣富强刊发策论,还捐赠报馆数年积攒的财富用于修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朕心甚慰,来人,与陈秘书看座!”
  “喏!”几个宫人很快就有搬来一张大椅放在了官员临时奏事区,陈平连连感谢之后偷偷看了陈旭一眼,看见陈旭面带微笑之后这才心中略安的坐下。
  “报馆是朝廷喉舌,为大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陈秘书和报馆诸多贤士功不可没,今日朕召陈秘书前来,就是想当庭感谢陈秘书此次义举,也感谢陈秘书和报馆再次为天下民众做出表率,朕知陈秘书非是商贾,不喜钱财,也不重功名,但如此慷慨义举朕岂能不赏,苏府令拟制……”
  苏越赶紧在案桌上摊开帛书提起毛笔。
  “封报馆总务秘书陈平中卿爵,赏粮田十顷,宅院五十亩,庄园一处,奴仆五十,骏马二十,珠宝绸缎五车……”
  苏越手提毛笔刷刷书写,朝堂之上无数官员全都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偷偷打量陈平,而陈平此事也激动的微微打着摆子,明显被这突然而来的幸福冲击的有些魂不守舍。
  “报馆虽然非是朝廷署衙,但鉴于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朕今日将报馆提升为三品独立署衙,归中书省管辖,署丞由陈秘书担任,下设总编主编责任编辑等一众同僚,皆都按三品署衙提升品阶和官职,此事由吏部和户部操办,安排之后报朕批阅!”
  “哗~”朝堂之上一阵哗然。
  陈平代表报馆捐赠三千万钱,封赏是肯定的,而皇帝也的确不吝啬,直接就是中卿,中卿是什么概念,那就是过去的九卿之位,眼下执掌三省的大BOSS是上卿,等同侯爵,三省下属的府衙长官就是中卿,爵位等同少上造至大庶长这种高爵,再次一级的署衙主官就是下卿,几乎都是三品四品官职,下卿最次的爵位也等同左庶长,在军中可以担任校尉以上高级将领,在地方则可以担任郡尉郡守等主官。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陈平只会空得一个中卿的爵位而不会有实权,但眼下想错了,皇帝竟然硬生生将报馆这个算是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机构直接提升为了实权的三品署衙,也就是说陈平随时都可以转调三省六部担任至少三品署衙的主官,这已经不是一步登天的节奏了,而是一飞冲天的速度。
第1080章
初心还在否
  大秦眼下到了如今的地步,官员阶层已经固化的非常严重。
  以往靠个人能力前来投靠皇帝的百家门徒已经没有了任何市场。
  举荐当官更是不可能。
  自从执行九品官职之后,官员考核升迁已经慢慢成为了主流,无论是谁,除开皇帝之外举荐的人才都不会直接被安排重要职务和高级职位,都需要从基层官员干起,这也变相的控制了那种裙带式的家族官员出现,让大秦的官员有了一种可以遵守的升迁制度,让许多基层官员看到了升迁的希望,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会在一个职位上呆一辈子。
  而皇帝这个决定似乎也是临时起意,但还是有所保留,一个中卿去担任三品署衙的主官,算是一种变相的降职,但无论是不是降职,皇帝的这个任命还是让满朝官员着实骚动了足足数分钟才慢慢平静下来。
  就连陈旭都嘴巴张的大大的许久才合拢,至于陈平更是呆坐在大椅上如同被野猪拱了一嘴,满脑袋都在嗡嗡作响,完全听不见朝堂之上的喧哗。
  “陈秘书,还不赶紧谢恩!”距离陈平最近的一个官员非常讨好的用笏板把陈平从呆滞中戳醒过来。
  “哦,是是……”陈平手忙脚乱的擦着口水站起来,对着皇帝深深一躬到底,“臣多谢陛下!”
  “爱卿免礼,今日朕既授你官爵,还希望爱卿以后能够更加努力,替朕执掌报馆,体察民情教化万民,为大秦之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秦始皇微笑着点头。
  “臣一定为不负陛下所望!”陈平激动的打着摆子坐回去。
  半个时辰之后,朝议结束,很快关于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就如同龙卷风一般席卷整个咸阳,消息传到报馆之后,整个报馆瞬间喧嚣声响彻整条大街,从总编主编到普通校对文吏,全都兴奋的在报馆相拥欢呼。
  昨日陈平做出捐出三千万钱的决定之时,上到总编下到普通管事,全都迷惑不解心疼的吐血,辛苦几年好不容易挣了这点儿家底,没想到一天就被祸祸掉了,不过当陈平说出这是侯爷的意思的时候,所有人又都只能含着眼泪花儿躲在茅房抠墙皮。
  报馆都是侯爷的,当初如付安丘乘庞雀计通等一群文化流氓跟着侯爷辛辛苦苦操心操劳,终于让大秦都市报有了今日的地位和规模,虽然工资奖金非常高,但鉴于报馆的尴尬地位,他们都只挂了一个郎职在身,总是还有一些小小的期盼,他们眼下这批人都不缺钱,哪怕是报馆的一个普通记者都不缺钱,每年收入至少都有上万钱,绝对算是大富之家,家中房产车马奴仆皆都齐备,但毕竟他们是有追求的文化人,不是彻头彻尾的商贾,他们希望有一天也能穿上真正的有品位的官袍,成为人人羡慕的大秦官僚贵族,那样才会更加得到平民的恭敬和礼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