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1072

  不过这个希望非常渺茫,要当官,就只能离开报馆,但所有人有都舍不得报馆。
  这是一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让所有人都很纠结。
  当初报馆初创不久,赵高倒台之后朝堂各署衙空出来不少实缺,当时陈旭还是强行忽悠了几个家伙去当官,如今几年过去,这些人也都各自在署衙混的人模狗样儿,平日聚在一起吃酒把妹,报馆的人总是感觉有些低人一等,无它,钱这个东西一旦多了之后,其实就没什么吸引力了,此时再回想,似乎当官才是正途。
  但就在所有人都感觉此生当官无望的时候,今日这个消息一下就将所有人砸懵了头。
  皇帝竟然将报馆提升为三品署衙,更是要将所有的编辑都要按照三品署衙的配置提拔成为官员。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至陈平以下,三品直至九品的官员共计达到二十多个,也就是说当初跟着陈旭创办大秦都市报的所有元老几乎都会跟着一步登天,从此成为大秦正规的官员,甚至五品以上还能上朝参与参奏政务。
  “啧啧!”散朝之后,坐在马车上的陈旭还在不断咂舌,这种一窝蜂式的封官,普天之下也只有皇帝干得出来了,不然计通庞雀等人要想升到四品五品的官阶,或许要二三十年时间才行,而且还不能呆在报馆,但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给力,不仅封官,而且还把报馆划归中书省管辖,依旧处于陈旭的掌控之中。
  这份信赖和殊荣,也只有陈旭自己体味的最深。
  几年过去,陈旭终于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和努力,真正得到了皇帝毫无保留的支持。
  “侯爷……平是不是在做梦?”与陈旭同车的陈平坐在旁边还处于半呆滞之中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呵呵,平日看你沉稳,为何会如此失态?”陈旭忍不住笑着开口。
  “侯爷,非是失态,的确……的确是没想到,平原来不过是阳武县一穷汉罢了,家无半室,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嫂嫂还不待见,要不是兄长接济早已落拓不堪,何曾想到会有今日成为公卿的一天……”陈平激动的回答。
  “对你来说,公卿非是尽头,你的目光应该放的更加远大一些,你之才能,封侯拜相也不为过!”
  “嘎~”陈平如同被捏住了脖子的鸭子,眼珠子一下凸出来一大截,直勾勾的看着陈旭使劲儿喘粗气。
  “当初你跟着我开始,我便说你将来一定会位列朝堂,你学识渊博,又喜黄老之术,办事沉稳有度,本侯才放心把报馆交给你操持,但报馆如今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以你的才能继续呆在报馆已经有些屈才,本侯本想借这次修建图书馆的事情让陛下给你封赏一个高爵,然后再推荐你去六部任职,积累数年之后或许就能担任署衙主官,但没想到你头脑如此灵活写下这篇治国策论,陛下欣喜之下竟然将报馆提升为朝堂署衙不说,还让你担任了三品的主官,这的确是本侯也没有料到的结果,不过如此也好,也省了你几年的时间锻炼和积累,以你中卿爵位,他日担任三省六部的府衙主官也绰绰有余……”
  “侯爷,那……那前日您说捐赠钱财修建图书馆之事也是早有打算?”陈平结结巴巴的问。
  “修建图书馆本侯的确早有打算,把报馆这些年挣的钱拿出来也的确是有安排,这次赵高宅院失火,刚好让我弄到了这块足够大的地皮,因此这一切也都顺利成章了……当时本侯说出来,你是不是颇为舍不得?”陈旭转头看着陈平笑着说。
  “是,当时的确心疼之极,但后来还是想通了,联想到侯爷说的那番话,平颇为惭愧,心有感悟一蹴而就写成这片策论,但没想到竟然会让陛下如此欣喜……”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多少名士大贤报国无门,非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机会,眼下的大秦已经不是昔日七国争雄之时,想要靠举荐和投靠封爵当官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只有两条路,一是军功,二是贡献,眼下大秦正是经济腾飞之时,贡献就是要让陛下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像以前一般写一篇夸夸其谈的策论就行,策论谁都会做,但这三千万钱可不是谁都拿的出来,这就是资本,这就是你报效大秦舍利取义的决心,当初本侯曾经说过,天下财物,当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陈旭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沉默了许久才接着说:“报馆挣的每一钱几乎都是天下读书识字的百家门徒贡献的,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都想通过报纸来了解大秦和朝堂的动向,他们时刻都在关注大秦的发展,这些钱本侯只是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用于大秦的发展,而图书馆和京师大学,就是那些本来无法出人头地的百家门徒将来进入朝堂的一个机会,一个往上攀爬的阶梯……”
  “京师大学,将来就是大秦官员的摇篮,所有的官员都会从里面选拔,陈秘书起于寒末,当知道平民晋升为官吏的难度,如今本侯在全国推行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将来京师大学就是所有郡县寒末学子的机会,他们只要能够考入京师大学,必然就能功成名就,只有这样,大秦官僚阶层才不会被世家门阀掌控,才会源源不断有来自于底层的新鲜血液注入,这样大秦的朝堂才能保持足够的活力,大秦也才能健康的往前发展,不然大秦的官僚体制就会逐渐僵化,大量世家门阀的子弟充斥于官场,百姓和平民永远都没有上进的机会……”
  “本侯听闻陈秘书少年素有大志,为乡邻分肉颇为公平,得到乡邻赞扬,当时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知可曾还记得?”
  陈平双眼瞪的溜圆,满脸惊恐的看着陈旭,许久许久之后猛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似乎想起了陈旭真正的身份乃是仙家弟子,这才收起惊恐之极的神情擦着额头的虚汗点头:“侯爷竟然还能知道平年少时的狂言,当时平的确不知天高地厚,言他日为相,便会像分肉一般称职,对天下民众一视同仁一般无二……”
  “时移世易,不知陈秘书如今初心还在否?”陈旭脸色平静的问。
  “侯爷……”陈平犹豫不敢开口。
  “但说无妨,此处只有你我!”陈旭摆手。
  “是,属下出生寒微,总想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公平无二,此念从未改过!”
  “那便好,今日陛下赏爵封官,你权且当做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这也是你实现当初抱负的万里征程第一步,他日为相,望你切莫忘记了那番初心!”
  “平绝不敢忘!”陈平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
  “回报馆之后,仔细观察看看哪位适合接替报馆总务秘书的职位,等京师大学修好,本侯推荐你去京师大学担任副校长,到时候希望你无论学子出身如何都能够一视同仁,不为钱财外物利诱而失去了公平的本心!”
  “多谢侯爷赏识,平一定不负侯爷重托!”陈平激动的一下站了起来。
  京师大学就是将来培养大秦官员的地方,而担任京师大学的校长,就相当于是天下百官的老师,在这个尊师重道的时代,传播老师的理念和言论,几乎就是门下弟子的责任和义务。
  “侯爷……那您……您会不会是京师大学的校长?”陈平激动之余结结巴巴的问。
  陈旭微微摇头:“本侯志向不在朝堂,何况本侯已经爵至上卿,官拜左相,已经位极人臣,本侯所想,就如你今日的策论一般,希望大秦能够成为道德、法律、文明、经济全面发展的富强国度,到那时,你便接替我的位置,实现你的初心!”
  “那侯爷您……您又去何处?”
  “本侯自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今日先不说这些,先去报馆安排一下……”
  ……
第1081章
同盟商会
  半个月的秋市大集终于在无尽的热闹欢腾之中落下帷幕,同时一个消息也在大集的最后一天从朝堂传播出来。
  明年咸阳将取消这种鱼龙混杂的春秋集市,取而代之的是春季的大宗商品批发交易会和秋季的万国商品博览会。
  这个消息在让许多商贾黯然伤神的同时,也有许多财大气粗的商人开始打听其中更加具体的细节,许多东胡匈奴月氏西域的胡商也纷纷茫然失措,不知道明年的集会该如何参加。
  而在这个消息出来后不久,朝堂就有详细的谕令发至商务署衙,许多商界领袖和胡商使臣都前去打听,然后得到了朝廷将把咸阳眼下的春秋集市改成一些专业集市,分别在不同的郡县开设,并且征求各地商贾的意见,这一下让许多商人喜不自胜,纷纷奔走相告,一旦形成专业集市,大家聚在一起交易可比这样杂乱不堪的汇聚在一起好多的,也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咸阳来打挤。
  但许多商贾在为这个消息欢呼雀跃的时候,还有许多思虑深远的商人和一些平日人望比较好的商界领袖人物却都有些焦虑起来。
  大秦何其大,而且如今还要算上岭南和三个诸侯国以及西域数十邦国,但这些专业集市到底要开设那些门类,开在哪些地方才最好最合适?
  为此许多经营同类商品的商贾便开始扎堆聚集,更有财大气粗的商贾包下整栋整栋的曲园茶舍,呼朋唤友开始商量明年专业集市的应对之策。
  但整整一天过去,各地的商贾还是在吵嚷,曲园杂舍的灯火也彻夜不息,里面无数衣衫华丽大腹便便的商贾聚在一起吵闹不休,脸红脖子粗的撸袖子互相吐口水,不同地方的人甚至开启了地域攻击模式,反正这些专业集市开在自己所在的郡县才是最好的。
  就比如羊毛皮货,几乎是仅次于粮食和盐布的商品门类,西北等地来的商贾大多数都是经营匈胡和月氏等地的皮货,因此有的要把羊毛皮货集市开在辽东,有的要求开在渔阳,有的要开在上郡雁门,有的要开在陇西北地等等,总之争吵之下哪个地方都不满意,一夜吵闹之后有人干脆放弃,认为还不如上书陛下,依旧仿照春秋集市开在咸阳算了。
  继续在咸阳开这样超大规模的杂货铺集市肯定不行,这是陈旭力求要避免的事情,而民间的这种争吵很快就通过一些商界领袖和灵通人士传递到商务署衙甚至其他衙门,直到西月侯也感觉此事继续争吵下去可能无法平息之后,只能跑到清河侯府寻求帮助。
  “此事简单,商务署衙在商贾聚集地张贴通告,号召这些商人成立各自不同门类的同盟商会,这些商会推选一位正会长,两位副会长作为商界代表和商务署衙进行沟通,并且西月侯要告诉他们,这些专业集市并非一定会开起来,而是要看各个商会达成协议的商贾人数,一个专业集市最少参加的商贾不能低于三百,朝廷要保证不能花费了巨额的宣传费用和无数人力物力筹备之后,最后集市不了了之,这样不仅会造成当地的损失,也会让前去参加集市购物的民众失望……”
  “侯爷,您说的我也略懂,但操作起来恐怕不能让这些商贾满意,要不这次您帮我出面压一下阵脚!”康乞忐忑不安而又极其期待的看着陈旭。
  他是商务署衙的主官不错,但筹备如此多的大规模专业集市对他来说太复杂了,而且大秦各地条件复杂,他一个外族人也不太了解,何况此次逗留咸阳的商贾上万,几乎都是全国实力不错的商人,不然也没能力组织一个商队千里迢迢跑到咸阳来,要把专业集市推广到全国,这是皇帝在朝堂之上明确下发的谕令,谁都不能马虎,而这件事要办的顺畅,让天下商人都满意,恐怕也只有始作俑者清河侯能够搞定。
  “嗯,也好,此事的确有些复杂,你先回去把本侯方才说的那件事办好,先让这些商人把商会组建起来,选出会长和副会长等代表人物,明日巳时本侯在清河剧院召集他们开会一起商讨!”陈旭点点头答应下来。
  “多谢多谢,多谢左相,下官这就去办!”康乞千恩万谢急匆匆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随着一群禁军策马冲出商务署衙,很快就在商贾聚集的曲园杂舍和咸阳人流密集的公交车站等显眼的位置张贴出来商务署衙的通告,让经营同类商品的商人组建自己的同盟商会,选出一到三位德高望重的领袖为代表,参加明日巳时清河侯在清河剧院召开的专业集市研讨会,并且通告下方还明确写明召开专业集市需要达到的商贾人数和规模,如果凑不齐这么多入会商贾的,朝廷就不会支持开设专业集市。
  这个通告一出,吵嚷喧哗的商贾瞬间就安静下来。
  作为商人,天生就是为利而生,他们可以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吵,但绝对不会放弃挣钱的机会,更不会放弃朝堂给他们的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因此虽然所有人都吵的脸红脖子粗,但却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参与集市的筹备,毕竟一旦将集市开办起来,以后就可以掌握许多该行业的主动权,而放弃也等于将自己关在了门外。
  特别是这个所谓的商会,一下就让所有的商人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会从通告上简单的构成看来,已经具有了一些商行股东类似的权利,以后各个行业可能就需要商行代表和朝廷署衙进行沟通,这是一个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商人团体,一旦加入进去,或许还能得到朝廷的庇护。
  商人的想法并不一定是陈旭的想法,但商会出现的确有他的好处,至少商会可以将全国各地经营同类商品的商贾都统属起来,不至于像现在一样完全胡子眉毛一把抓,至于商会会不会慢慢形成一种行业垄断的官僚机构,这些都需要以后慢慢通过法令和行业协会的自律协议来进行规范和引导。
  商贾聚集的曲园杂舍很快就安静下来,为了达到朝廷开设专业集市的条件,全国各地前来的商界同行之间也不断的妥协,争斗博弈之中选出了认为可以代替自己表达心声的商会会长。
  商会成立之后,很快就有会长副会长带着商会同道签字画押的商会同盟书到商务署衙备案,根据通告,这些成立达到了要求的商会明日就可以参加清河侯的专业集市研讨会会,连人都凑不齐的那就算了,因为眼下全国财大气粗的商人几乎大部分都聚集在咸阳城,上万摊位的规模足以傲视整个地球的任何集市甚至大部分邦国。
  第二天上午,清河园内外人头攒动,进进出出全都是衣衫华美的富豪商贾,商务署衙十多个官吏在园内忙忙碌碌负责接待,辰时末,随着皇宫方向传来几声悠扬的铜钟声音,清河侯的四驱马车也踢踏踢踏而来,很快就进入清河园。
  在无数商贾的欢呼之下,清河侯下车与所有人打过招呼之后进入清河剧院。
  而剧院内,西月侯早就根据陈旭的要求安排好了会议的准备工作。
  十多个商会的会长和副会长,临时应邀而来的一些商界领袖,还包括三省六部官员,华夏钱庄的主管、财政署的主管以及中央钱庄的杨堃、大秦都市报总务秘书陈平和一些记者,所有参会的人员加起来近两百人,挤挤攘攘全都是和商业发展有关的精英人物。
  又是一番寒暄之后,陈旭走上舞台中央,翻开放在木桌上的一叠商会备案书看了一下之后笑着说:“不错,速度很快,如今大秦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本侯推行的各项商业改革也得到了各商贾同道的大力支持,从今年的春市到眼下的秋市,无论参加的规模和人数,还是货物的品种和数量都有十倍的增长,诸位千里迢迢带着许多货物来咸阳参加集市,看得出来大家都很踊跃和热情,想把自己的商品卖的更远,想把自己的商品卖的更多,还想了解更多的商业信息,结识更多的商业同道……”
  陈旭花了近半个小时,把当初开办集市的初衷和如今的情况还有自己对于集市的各种认识和想法详细讲了一遍。
  虽然陈旭讲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都还是听的非常认真,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本来咸阳的这个集市就是清河侯提出来筹办的,所有的商人都是其中的受益者,如今要把这些集市分散到全国开设成为专业集市,实际上会让他们更加受益,远比这样鱼龙混杂乱糟糟的情况要好得多。
  “但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分散到全国开办不同行业的专业集市,既可以让这些集市更加有效,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诸位都是商界精英,代表的是我大秦数十万商贾,如今成立各自的同盟商会,需要配合朝廷和各地官府管理好各自的行业,更要严格自律,做到公平和公正的处理各自行业内的事务,好好协调同行之间的矛盾,商会的目的是为所有的同行服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设置行业门槛,胡乱插手商业发展……本侯会在以后推动成立一部管理商会的专属法案,以此规范商会的发展,但诸位也无需紧张,商会将来的发展大有可为,将会成为我大秦商业繁荣的一个巨大动力,所以本侯希望诸位回去之后好好宣传朝堂政令,把这些专业集市打造成为各地的繁华盛事,不仅要让商贾受益,还要让当地平民百姓得到实惠……”
  陈旭的演讲前后加起来足有一个小时,讲完之后剧院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接下来各个不同的商会代表还上台宣读了自己协会的一些理念和章程,表达了对朝廷举办这些专业集市的感谢和支持。
  热热闹闹的专业集市研讨会一直持续到午时末,然后参与研讨会的各界代表齐聚清河酒店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庆功酒宴,以此庆贺此次专业集市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
第1082章
谁都不能抹杀
  研讨会结束之后,参会的商界代表和各界人士很快就将清河侯的讲话透露出去,而且把商讨的结果也各自带回商会内部进行交流。
  虽然时间很短,但在一大批有实力有眼光有魄力的商界领袖推动之下,有了各种不同的商会领导,大大小小的商贾都有了主心骨一般,汇聚在各自商会成立的曲园馆舍交流补充,就连辽代凉西域等地的胡商也都不甘示弱,各自成立了自己的胡商联合会开始和大秦这些对口的同盟商会进行接触。
  三天之后,商务署丞把整理出来的开设专业集市的奏书上报尚书省,冯去疾召集六部和财政署主官开会讨论此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