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85

  易风委徐德言为主簿,职位上是比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的排名低,但也算的上是排名靠前的主要官员了。特别是参与机要,总领府事这个职责分工,更是让主簿必然成为主官的心腹信任之人。
  对于易风的请求,徐德言并无意外,也没有推辞的打算。在徐德言看来,不得面前这个年轻人是叫元昊还是易风,他始终都是自己当年抱回的那个婴儿,是自己养育了十年的孩子,早已经视做了自己的儿子。六年前他丢失了这孩子,如今他终于又找回了他,而且这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有了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他当然是能帮就帮,岂会一边袖手旁观。至于说安排自己一个什么职位,这些他并不在乎。他如今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经历过国破家散,对于这些功名富贵早已经看淡了许多。主簿也好,记室也罢,就算只是一个录事也没关系。
  徐德言微微笑道:“只要你不嫌弃我这把老骨头,我还有什么可挑挑拣拣的。”
  看到徐德言答应的如此爽快,易风也十分高兴,连忙拉着徐德言的手,“徐叔正是年富力壮之年呢,以后还请徐叔多出力。”
  “好说好说。”徐德言点头,他目光直视易风,“只要我帮的上忙出的上力的尽管说就是了,你的要求我是都答应了,现在我也有一个疑惑,想问问你。”
  “你说。”
  “其实你应当知道我要问什么,就是阿婤那孩子的事情。”说到陈婤,徐德言叹了口气,“当年收养了你后,我是一直把你当亲儿子看的。阿婤比你小两岁,我也一直当成闺女对待。你也知道,我跟你婶娘一起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个一儿半女。早年的时候,也曾有过两个孩子,可惜你婶娘身子不好,每次还没出生孩子就掉了。这也许是我们命中没有子女的福气,好在有你们两个,倒也弥补上许多遗憾。等你们长大些后,我和乐昌曾经便想好了,等你们成年后,就把阿婤许给你。只是后来发生了突厥人袭击之事,你也因此失踪音讯全无。”
  易风点了点头,有些时候事情就是如此,这也正是所谓的世事无常吧。就如同他和季瑶一样,季瑶是他的未婚妻,可最后呢,却阴差阳错的他娶了浅雪。然后又有些被动的娶了蔷薇,季瑶反而一直因为某些原因而见不得光。岂料,如今又出来一个阿婤,对这事他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陈婤到他身边已经有段日子了,可易风一直与阿婤还保持着一个适当的距离。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对于和阿婤的这件事情,他是把选择权交给了阿婤的。今天徐德言开口,肯定是冲这事来的了。
  “世事难料啊,哎,那些事情我也不提了。我今天呢就是想问你一句实话,关于阿婤,你是怎么想的?”
  易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阿婤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而且还是一个公主。可易风又不是个集邮狂,他也需要考虑阿婤的想法。这些日子他故意和阿婤保持距离,其实就是想给阿婤一个认真思考的时间,让她能静下心来,仔仔细细的想一想,她究竟想要什么。
  “徐叔,阿婤是个好姑娘,我也知道徐叔和婶子过去曾想过要把我们俩安排在一起。可有些造化弄人,如今我的情况徐叔你也知道的。”
  “你是说高娘子和慕容娘子的事吧,我知道,阿婤也知道。你已经娶了妻,还有了二夫人。但我想问的不是这个,我只想问你对阿婤的想法。”徐德言丝毫不让,紧追着问。
  “其实我以前与一个姑娘立过婚约,她是我一个兄弟的妹子。六年前我在燕山被慕容老当家救下醒来后,以前的事情都忘记了,包括在纥便部生活的那十年的记忆。是慕容老当家救了我并收为我义子,让我在燕山安定下来。我此后一直追随着慕容老当家,后来老家当去了,我又与兄弟们一起追随蔷薇。后来我成了白马堂主,有了自己的一群生死兄弟。季虎就是一直跟我并肩作战的兄弟,我们无数次出生入死,我为他挨过刀,他也为我挡过箭,都是过命的兄弟。后来,他为我挡箭而死,临死前托我照顾他的妹妹季瑶。当时我曾跟他发誓,说以后要照顾季瑶一生一世……”易风缓缓把他在燕山猛虎盟的这六年经历述出,江湖绿林的争斗之余,还有与季虎等的兄弟之情,与季瑶的誓言约定,还有之后如何南下救季瑶,又如何受伤失忆为浅雪所救,再之后的一系列之事。
  许久之后,易风终于停了下来,徐德言也没有想到易风这些年过的如此的复杂。他终于能明白,为何当年契丹草原上那个很是天真的少年元昊怎么脱变成了如今威镇一方的怀荒之主易风了。
  沉默,许久的沉默,两人都许久没有说话。
  “季瑶姑娘,你打算怎么对她?”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这时易风和徐德言才发现,刚才一个讲的认真,一个听的入神,居然都没有发现什么时候陈婤居然已经进来了,而且就站在帐门口听了这许久。
  陈婤也是在此时,才知道了当年的昊哥哥离开之后的这些惊心动魄曲折跌宕的经历。听完之后,她忽然发现,原来除了高浅雪和慕容蔷薇之外,易风还与一个叫季瑶的姑娘有着婚约。
  易风也没有料到,陈婤居然会听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顿了顿,他又讲了季瑶如何被蔷薇救回,然后如何被安排在盐湖城。
  “当初因为渺小,所有只能委屈季瑶躲藏避世。但是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力量,我已经不需要再把季瑶藏着摭着了。等回去后,我就会把季瑶接到怀荒,回到身边一起生活。只是,我对不起季虎兄弟,对不起季瑶,本来说好要娶季瑶为妻,如今却给不了她妻子的名份。”
  “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有时就算没有名份又如何,重要的不是名份,而是感情。”陈婤眼睛早已经湿润,她觉得季瑶就是另一个自己,本来自己的心上人,最后却和别的女人成了婚,可偏偏自己却还无法离开。
  易风感受着陈婤望着自己的那炽热的目光,认真的问道:“可有的时候,不一定要坚持,放手转身,也许就是一片崭新的天空。”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陈婤毫不退让的回应,直视易风的眼神更加的热切,期盼着易风的回应。这段时间陈婤确实有些犹豫,当她得知元昊哥哥还活着的时候,她的心情是万分激动的,迫不急待的就策马南奔急切的与元昊哥哥重逢。等见到了易风后,她也终于确认了就这是她的元昊哥哥,紧接着也确认了许多信息。元昊哥哥原来是隋朝王子,元昊哥哥原来已经娶妻纳妾了……当易风刻意跟她保持距离的时候,她也想了许多许多,可最后,却终究是难以真的下决心放手。刚刚她来找易风,本就是想要确认易风的想法。却不料无意中正好听到易风与姑父之间的这场对话,也正好听到了易风讲起与高浅雪与慕容蔷薇,甚至还有她并不知道的元季瑶的事情。特别是当她听完季瑶的这一段后,她突然间心意就已经决定下来,认定了眼前这个男人就是那个这些年她放不下的昊哥,并且不再仅仅是往日的那个少女情怀里的少年郎,而是一个更加深刻的有担当值得依靠的男人形像。
  她终于认定了,这就是她要寻找的那个男人。
  徐德言叹了一声,“阿婤你是认真考虑后的决定吗?”
  “是的,我可以不在乎名份,不在乎妻还是妾,我只在乎昊哥的心里有没有我。”陈婤有些激动的道。
  看着激动中的陈婤,易风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了。陈婤是个好姑娘,一个美丽的姑娘,特别是她此时的这番话语,那句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种只要感情,而不在意名份不在意妻还是妾的真情流露,让易风感到有些汗颜。他很喜欢陈婤,但仅仅只是一些流于表面的喜欢,绝没有如陈婤对元昊的那么深的感情。
  拒绝她,他说不出口,那样会深深的伤害一个姑娘的心。可是答应她,他也一样说不出口,总觉得此时答应下来,有种偷心的感觉,是欺骗。他很想说自己并不是元昊,可这样的话说出来没有什么意义,只会让陈婤认为是个蹩脚的拒绝,只会更伤人心。
  易风竟有些无言以对。
  徐德言似乎也为陈婤感动了,他伸手拍着易风的胳膊,“你还在犹豫什么,难道真的要伤尽阿婤的心吗?阿婤是个好姑娘,我和你婶子看着长大的。既然她说不在乎名份,那么你还犹豫什么。既然你都不放开季瑶姑娘,那你为何又不能接纳阿婤?”
  说话到这个份上,易风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再多说什么了,再多说一句或者多犹豫一句,都是在伤害佳人。
  “我只是觉得这样对阿婤不公。”
  “我不在乎!”
  “哈哈哈,好。”徐德言大笑着道:“既然如此,我看不如直接把事办了吧,也不需要什么大操大办,反正有天地为媒,再有我跟你婶子为你们做证,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今晚就给你们成婚。”徐德言决定直接把事情办了,他这样做也是不想易风再犹豫,另外既然阿婤只能以妾的身份入易府,而且还是三房,那也没必要等回到怀荒去办了。毕竟他也知道,易风的两房夫人现在都回了怀荒,且都有了身孕,他也担心这事情夜长梦多,万一回去后,那两房夫人反对,要阻止阿婤入门这岂不是麻烦。既然如此,那就先在这里把事办了,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回去了,先斩后奏,两房夫人想反对也来不及了。而且在这里直接成婚,还省了要拜见正房的那一道程序,避免了可能的刁难。
  易风没想到徐德言居然提出这样的主意,而阿婤竟然也一副不反对,反而是激动过后,露出羞赧的表情来,有些小声的说了句,“这事全凭姑父和昊哥安排。”然后就如一阵风似的掀帐跑回去了,留下愣愣的易风。
  今晚就要做新郎了,这也太快了吧?
  “天色不早了,事不宜迟,我们得抓紧时间了。”徐德言满脸笑容,挥一挥衣袖,“我现在就回去跟你婶子为阿婤出嫁做准备,你也马上抓紧点,黄昏之时可得准时来接人。”说完,徐德言一路哈哈大笑不停的也出帐去了,易风呆立在那里,还能听到徐德言出帐后高声不断的正跟外边的侍卫们宣布今晚易风娶三房办婚宴酒席的喜讯!
第228章
吃醋
  黄昏时候,就在饶乐河边的盟军大营里,换上了一身大红礼服的易风骑着同样扎着红绸花的大白马,在秦琼、来整、单雄信、王保、窦建德五位大将的簇拥之下带着大队的亲卫亲往契丹营地迎亲。大贺咄罗听说了易风要迎陈婤入门之后,脸上比徐德言甚至还高兴。他当即表示,阿婤在纥便部生活了这么多年,也算是他的半个女儿。因此,当此喜庆之日,纥便部就是阿婤的娘家,纥便部一定得给阿婤好好准备。虽然咄罗也曾经希望自己的儿子摩会能娶阿婤入门,但如今他早已经没有了这个心,为怕因感情纠葛得罪易风,他还迅速的与奚族阿会氏部族的苏支联姻,让摩会娶了苏支二女依蓝。
  对于易风迎娶阿婤之事,咄罗倒是早预料到了。阿婤这么漂亮,又曾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出身,又对易风那般的情重,不论如何,易风也没有理由放开这样的女孩的。如今就如同他预料的一样,易风最终还是要迎阿婤入门了。咄罗便立即转变身份,要以阿婤娘家人的身份隆重送阿婤出嫁。当不成阿婤的公公,那就当阿婤的义父也是很不错的。咄罗脑子很活,也很会来事,时间虽然有些匆促,可咄罗办事的能力确实不错,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却已经很快把纥便部族开动起来,专门在营中为阿婤准备了一座大帐,按中原嫁女的习俗装饰的十分漂亮喜庆。而且咄罗还特别准备了在批的嫁妾,九十九十九匹骏马,加上九十九箱的金银皮裘绸缎珍珠,甚至还一口气从部族中选了九个最漂亮的契丹部族少女给阿婤做陪嫁。
  摩会今天也摆正了心态,完全收起了往日里对陈婤的那点旧情,他让妻子依蓝与母亲一起跟着乐昌公主为陈婤做最后的出嫁准备,帮她化妆。而他则率领着大队的纥便族勇士们,打扮一新,成为今天的送嫁卫士。虽然陈婤是给易风做妾,而且入门后还只能排在第四房夫人位置。在陈婤的上面,还有正室夫人高浅雪。不论是怀荒军这边,还是契丹那边,大家对于这位高夫人并不陌生。高浅雪过去在北方一直名气不小,不仅仅因为她白发白眉,更因为高浅雪也是一个公主,阿婤是南陈亡国公主,而高浅雪则是北齐末代公主。相比于陈婤的身份这些年一直隐瞒着,高浅雪这些年在东北方地区可是一直很有盛名的,白发公主这些年一直没有向大隋低头,带着那些忠心的旧臣一直奔走于辽地。基本上,奚、契丹、靺鞨甚至是高句丽、室韦等各东北部族,哪个没有跟高家暗中打着交道。当初江湖传闻,高家公主在江南折了,许多人还不相信。后来又传闻白发公主居然嫁给了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子,更引人难以相信。这些年,其实各大部族有不少的族长、少族长都曾想迎娶这位高家公主,毕竟哪怕就是亡国公主,可其身份也依然是很高贵的,特别是公主身边一直还有着一支忠心耿耿的不弱势力。只是不管谁打这主意,最后都没成功。后来确切消息传来,白发公主嫁的是燕山猛虎盟的白马堂主易三郎时,许多人还有些叹息,金枝玉叶竟然沦落给了一个马贼。
  不过现在,却没有人再那样想了。当初的马贼易三郎,如今已经成为了大隋的大将军总管,统领着一支精锐大军,连奚契丹霫三族如今都只能依附于尾。这不,易风如今又娶了一个公主,而且公主还只能成为第四房妾。公主之前,猛虎盟曾经的那朵荆棘花母老虎前盟主慕容蔷薇也都只能屈居妾位,又有一个元姑娘,据说是易帅以前兄弟的妹妹,如今是他的三房夫人。陈婤入门之后,反而只能排到第四位了。
  不过陈婤并不在意,她既然不在意妻妾之别,那第三房夫人和第四房夫人又有什么区别的呢。
  黄昏之时进行婚礼,虽然陈婤只是第四房妾入门,但整个盟军大营,数万人马还是欢腾起来。咄罗尤其高兴,他突然之间就成了易风的半个岳丈了。
  有人高兴,当然也有人不高兴,奚族阿会氏的苏支就有些闷闷不乐,本来他是早谋划着要当易风的老丈人的,可谁想到,这些天他转弯抹脚的费了不少的心思,终于跟女儿把话说明了。结果本来跟易风还往来的不错的女儿,这些天却突然再不去易风那里了。他跟女儿开了几次口,女儿都不让他把话说下去。用蛮月的话来说,那就是易风都是有了妻妾的人了,她是不会去给易风当妾,而且还是当第三房妾的。奚族也是一夫一妻制,不过是可以多妾的,和中原一样。妾的地位,和中原也差不多,地位极低。甚至在部落里,妾其实就等于是男人的财产,和牛羊一样,可以随意买卖甚至送人,就算是不高兴了打死了也是没有关系的。蛮月听说中原也差不多如此,特别是那些有地位的人家,家里的妾地位更低,经常相互交换小妾,甚至用小妾来招待客人,或者直接送人,要么等到年老色衰之时,就直赶出家门的。蛮月难以接受这种人生,她觉得就算自己刚死了未婚夫,也没必要到去给易风做妾。其实蛮月对易风印象不错,甚至很好,易风年轻勇武长相英俊,特别是他如此年轻,却能统领千军万马,屡战屡胜。在部族里,这样勇猛的男人总是最能吸引女人的。可惜这样的男人有了妻子,还有了妾侍。
  咄罗本来还打算先给女儿点时间,慢慢考虑。谁知道,女儿这边还没想好呢,这易风就已经迎娶陈婤入门了,而且这陈婤居然只是第四房妾,在前面还有一个他原先根本不知情的第三房夫人。
  这下好了,被人捷足先登了,一看到亲家咄罗那张笑起来跟朵菊花似的老脸,他心里就有些绞痛。这咄罗下手还真快啊,听说以前咄罗儿子摩会一直是娶这个陈婤的,谁知道这老狐狸如今一转头,立即就把陈婤当成了自己的义女,如今以义父的身份把陈婤嫁给易风,虽然送出去大把的嫁妆,但这一下子却和易风拉近了许多关系。
  不行,说什么也得让女儿嫁给易风。五夫人就五夫人,易风这样的好男人,就算是给他当五夫人,女儿也不会亏的。况且,女儿真要跟了易风,以后他在奚族中背也能挺的更直了。咄罗老狐狸没女儿都要认个女儿嫁给易风,我自己有这么一个现在的女儿干嘛不想办法嫁个易风。这个时候他又为女儿蛮月的那点固执而叹气,早知道如此,他就不把二女儿嫁给咄罗的儿子了,虽然摩会也不错,但如果直接把二女儿依蓝许给易风,也许也是个不错的主意的。
  大营里杀牛宰羊,到处都是肉香味弥漫,还有怀荒辎重营大车上卸下的大桶的美酒,更是让营中的蕃汉将士们都早流起了口水。
  以往苏支也是极喜欢怀荒产的烈酒的,喝一口下去,顿时腹中如下飞子一般,许多人都称这怀荒白酒为烧刀子,真的是很形像。可惜今天苏支没这心情了,他想着,无论怎么的,也还得再找女儿谈谈。
  在女儿的帐中找到蛮月的时候,有些出乎苏支意料的,蛮月有些失神有些落魄的坐在帐里,心情很低落。
  蛮月是个奚族姑娘,虽然她自小跟着部落里的汉人先生学习汉文化,但她依然是个奚族姑娘。
  严格的说,蛮月是个有见识的奚族姑娘。比起普通的奚人姑娘,她识文会算能写,还能弹琴做画。而比起真正的汉人少女们,她又多了汉人少女们没有的那股子天真洒脱甚至是野性,她并没有真正体验过汉人少女们的生活。从小到大,她都是生活在部落里,生活在草原森林溪流边,每年跟着车队牛羊转场放牧渔猎,她没有过个汉人姑娘尤其是那些大家闺秀那种足不出户的生活。在部族里,她和其它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女孩子一起玩耍,一起骑马一起打猎。只有在空闲之时,才会跟着汉人先生学习汉人的文化。她一朵花,但不是在暖房里长大的,而是受山风谷雨滋润长大的一朵美丽野花。
  她自小受到大家的钟爱,她有点撒野,又活泼伶俐,在大家的眼里,她是奚人少女们中那朵最美丽的花朵。学习汉文化的她,在小伙伴们的眼里,她有种独特的气质,超脱于其它的普通奚族姑娘。
  渐渐的长大后,这份气质越发的独特,可却让同龄的奚族姑娘们渐渐羡慕她,然后疏离她。而那些越来越喜欢他的男孩子们,依然对她抱着爱慕的态度,可是她的脱俗超凡,越发的让男孩子们不敢轻易靠近。
  这让她苦恼,更多的时候她只好跟着学习琴棋书画,她认真的读着汉书,反复的练琴学画。她的字写的越来越漂亮,画也越来越美丽,她的琴也越画越动听,可是在她的意识中,却总感觉到缺少了点什么东西,缺少了一种同龄的伙伴他所拥有的那种随着年龄成长的感情经历。
  她到现在还记得,三年前,那时他的父亲出去南下和汉人做交易,把她留在了部族里,却带了哥哥可度。家里只留下母亲和小妹依蓝还有父亲的几个妾。汉人先生也跟着父亲一起走了,一时间她突然有了许多空闲时间,没有人再盯着让她念书画画练琴。有了时间,她便偷偷跟着哥哥可度一起出去玩耍,那时他才十三岁,她认识了哥哥的一们伙伴,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奚族少年。那段时间,她给哥哥和他的朋友们弹琴,而他们则教她骑马、射箭。哥哥的伙伴里,他总是对她最好,他给她制了一张小小的角弓,手把手教她射箭,教她骑马,教她如何猎野狐,打地獭,他是那么的聪明。
  有一天,哥哥出去狩猎并没有带上她,她被留在家里教妹妹弹琴。可是那一天,她根本没有半点心情练琴,等教了半天,她就有些不耐烦的丢下妹妹,牵了自己的那匹枣红马去找哥哥们。那天,她骑在马上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她骑了许久,终于找到了哥哥他们。结果,她一时不小心,刚从一个小山坡冲下时,忽然就从马背上滑了下去,掉在草地上。然后,她就听到他从前面气急败坏的疾驰上来,她闭上眼睛,装着受伤很得的样子,他担忧的唤着她的小名,关切的询问她怎么了。一连问了几声,那紧张和关切,让她心里一时暖和无比。她睁开了眼,心跳的很快,脸上也火热火热的。将她拉起来后,他坚决不肯再让她自己骑马,他将她抱上自己的马,然后翻身上马将她抱在怀里,轻策着马儿一路送她回营地。那一路上,她感觉前所未有的安全。
  那是多么温馨的回忆啊,他的马骑的很好,箭也射的很好,哥哥的那一群伙伴里,他最有男子汉味道。他总是跟他们说,“我要成为部族最勇猛的战士。”然后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他会笑着对他说,“等他成为部族最厉害的勇士,就向族长提亲,迎娶她为自己的妻子。”她就会说:“你一定会成为最厉害的部族勇士的,我等你。”
  这些温馨的往事全都已经成了回忆,就仿佛游荡在水面上的浮萍,远远看着就在那里,可当你认真想要支抓住它时,它却总是飘飘荡荡的随波飘荡开去了。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他一天天的强壮起来,在部族中也越来越有名气,最终成为了年轻一辈中最勇猛的战士,然后他向父亲提亲,让她开心的是,父亲并没有反对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眼看着过了年他就要正式迎娶她为新娘了。
  可就在不久前,同罗人突然袭击,他带着部族的勇士们迎战,却一去再不复返了。
  当她披甲执锐,亲上战场砍下一个又一个的同罗人首级,满身染血的回来后,她突然发觉,自己竟然在渐渐遗忘他,遗忘她们曾经在一起的那些点点滴滴。不管她多么努力的想要保存那一切,可那记忆就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一样,越来越模糊了。这种遗忘让她感觉好害怕,然后,当今天她突然听到易风要迎娶陈婤的时候,在外面那喧嚣的闹腾声中,她突然才发现,自己的心里,模糊了他的许多记忆,却忽然多了许多易风的影子。之前父亲说要将她许给易风的时候,她没理由的就反对,可是现在听到陈婤嫁给易风,她却忽然觉得好像心爱的东西被人抢走时的感觉一样,好心痛!
第229章
汉王
  东征败归之后,杨谅在京师费尽周折,总算是把兵败的锅都甩给了高颎,仗着天子皇后的宠爱,成功的从东征兵败的责任中脱身出来,十一月初,他返回了自己的地盘并州太原。
  做为征东兵马主帅,三十万东征大军几乎全军尽没,却连高句丽兵的影子都还没见到一个,这样的败绩若是换成其它将领,不说自杀谢罪,起码也得降官贬职。但是做为皇帝皇后最宠爱的小儿子,汉王杨谅却几乎没受到任何相应的责罚。东征兵败已经许久,朝廷直到如今最终给出的结论,似乎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东征军三位最主要的将领,行军元帅杨谅、长史高颎、上柱国王世积三人,杨谅和高颎都没有受点半点惩处,只有上柱国王世积刚被朝廷调出京师,授任河西凉州总管一职。
  进入太原城中,终于再次回到自己的地盘上,杨谅心里也有由的长松一了一口气。今年对他来说真有些流年不利的感觉,东征之前,他还以为这会是一个大好机会,能统领三十万大军征伐辽东摄尔小小蛮国,正是他建功立业,扩大自己在军方中影响力的大好机会。想他二哥晋王杨广之所以在兄弟五人中,有如今这样的声望影响力,最主要的不还是当年平陈之时,他出任了三路平陈大军主帅,统领九十二位总管五十余万大军平灭了南陈吗。若非如此,他哪会愿意费那么大功夫跟阿么争夺这次东征统帅之位呢。
  当初晋王退出对东征帅位争夺之时,杨谅还很是有些得意,觉得自己终于从二哥手里夺得了这次重要的机会。可谁想到,一场东征,居然换来了这样的结果。三十万人几乎尽没,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从辽东败归进京的一路上,杨谅其实一直都是心中紧张不安的。毕竟东征不但失败了,而且败的还这么难看,这么惨。还好,担心了一个多月,终于还是成功的安然返回太原了。
  离开京师的那天,杨谅又不免有些得意起来。一次兵败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只要父皇母后依然喜欢他,他依然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一地镇守大总管。
  太原城门前,并州总管府的幕僚武将们站成一排,军师谘议参军王頍在前,主簿豆卢毓,随后是开府萧摩诃、开府王聃、宿勤武、宇文永昌,车骑将军元世雅、刘建、乔钟葵、茹茹天保、綦良等一众文武。此外诸曹参军、并州附近几州刺史等也都赶来迎接。
  做为大隋四大总管之一,并州总管杨谅的地盘是最大的。领地西起华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到黄河的五十二州。尤其是领地关东地区民风尚武,兵强马壮。去年杨谅出任并州总管,天子更是亲自送他到并州赴任,可见天子对这个小儿子的宠爱。而且还特别给了杨谅其它三个大总管没有的特别权力,特授杨谅遇事不必拘于律令限制,可自行行事的特权。一句话,法律管不到杨谅。
  回到总管府,各州刺史、以及总管府下各开府、车骑等将领和诸曹参军等早早的就站在下面,等杨谅落座了,他们才跟着落座。满厅之中,才二十三岁的杨谅是最年轻的,但是在这个厅里,除了杨谅外,其余人每个都是厉害人物。各个都是起码也是七品以上的官员。不到七品,你进都进不来。
  对这样的场面,杨谅早已经司空见惯,习惯而自然了。虽然是兵败而归,但此时的杨谅却表现的很放松,反而一副大捷凯旋的姿态。他亲热的和大家打着招呼,不以官职称呼属下而都只叫他们的名字,这显得亲切的多。
  这也是杨谅常年在京师混出来的经验,出镇并州以前,杨谅也一直挂着许多官职,不过实际上也只是挂名而已,大部份的时间他都是跟着天子身边,见多了父亲高超的御人手腕,杨谅依样画葫芦倒也有几分相像,赢得不少部下们的赞叹。
  一番会面之后,就是宴会。
  换了一个大厅摆宴,上百张几案摆成两大排,到处都是花团锦簇,每一张案席后面都是一名高官,旁边还有一名年青漂亮的侍女专门侍候着。杨谅居于上首主座,一张宽大的玉案。这张大玉案上放着鲜花、铺着金黄的台布,银光闪闪的餐具,配上大厅里红色的主色调,鲜艳的波斯红地毯,耳朵边传来的是下首乐伎们现场演奏的乐器声。整个宴会厅里的气氛,欢乐、浮华。这样的场面,还真让人以为是凯旋后的盛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