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85

  “制作长弓!”
  “制弓不是得用柘木桑木这样有弹性的木头吗,这榆树这么坚硬,能行么?”尉迟恭敬也在一边怀疑。
  凌云有些得意的笑道:“你们等着看就行了。”凌云拿起半片榆木斗眼打量了一会,然后继续,他取了偏中间的那部份,一半为木心,一半为边材。这样做的原因是木心相对柔软而且耐压,放在内侧,坚硬抗拉的边材则作外侧。然后拿斧子继续修改,将这柸材修整成中间厚,两头略薄的样子,最后再则两个侧面将两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担。
  “我知道了,师傅一定是在削扁担。”年纪最小的徐世绩在一边大声叫道。
  “认真看你的书,一会要是背不出来刚让你背诵的,一会这根木头就成了打你手心的教鞭了。”凌云对徐世绩语带威胁。
  说完,他继续修改这根木头,把两端用刨子修整成了八边形,削出形状后,又不断的试验各段弹性是否均匀。把硬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几次调整后,终于是两边相当。弓背调好后,凌云又在两端各两寸处锉出弦槽,弓背外侧比内侧要深一些,这是挂弦的地方。
  “师父,这就好了?”尉迟敬德虽然相信凌云确实在制弓,可这弓也太长了,六尺多长的弓,和凌云一般高,他很难想象,竟然有这么长的弓,这要如何开弓?
  “快好了,还差最好一步,驯弓。”凌云满意的打量着这根榆木弓背。最后一步,弯弓。这种长弓并不需要如反曲弓一样反弯,只是简单的圆弧形就好。不过不能直接上弦,还得慢慢驯弯,冒然用力弯弓,弓就废了。也不能用火烤,得在弓背松弛状态将绳子绑住两端,把弓背的正中架在托架的凹槽上,均匀用力,慢慢拉弦,挂到第一弦槽里,弓背就被略略弯曲了。这时,要仔细检查弓背的曲线是否流畅均匀,标出过于强直的地方,把弓背放松后进行修整微调,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再将绳拉开,逐次加大开度向下挂槽,并不断修整弓背,直到形成一条令人满意的均匀弧线。每加拉三、四个弦槽的开度,就可以将绳收紧些。这一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每次加大开度之前,最好让弓背“休息”两刻钟,使内部应力得到释放,以免木质损坏。每次上紧也不可太多,最好一次收紧一寸。
  如此反复,凌云乐此不彼,每次弓休息的时候,他就开始制作另一把弓背。敬德和咬金这时也跟在后面一起制作,三人拿着斧子刨子忙的不亦乐乎。等到天黑时,凌云的第一张弓已经驯好了,他拿来了一条弓弦栽好挂上,拉弦,弓如满月。
  心里感受了一些,弓力大约百斤,一石左右。一石的弓力,已经超出许多复合步弓了,凌云十分满意,如此简单就制成了一石弓力的长弓。
  “徒儿,给为师拿箭来!”凌云大笑。
  尉迟恭连忙取来一壶箭,凌云张弓搭箭,松弦,羽箭离弦而出,飞向远处。
  凌云连射十箭,方感手臂微酸。举弓观看,弓依然完好如初。
  这时尉迟恭和程咬金已经如飞奔向羽箭落处,好一会,远处传来两声高声惊叹:“两百五十步,师父,两百五十步远,你刚制的这把弓射了两百五十步远!”
  两百五十步,大约三百七十五米远,这射程,已经相当惊人了。虽然这并不算是有效打击射击,可也要远高于普通复合弓了。况且,这把弓刚刚制成,还没有经过上漆等最后步骤呢。这一刻,凌云自己也是充满惊喜。
  成功了,他成功的制作了一张长弓,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天内就完成了一把长弓。而且说起来,其实一天内,可以制成很多把弓。特别是这长弓根本不需要什么太复杂的技术,可以说,每一个弓箭手都能自己动手制弓。
  制作工艺如此简单,材料更是普通,只要有足够的材料,完全可以大批量生产。怀荒军人手一把长弓,完全不是问题。甚至一人两弓三弓都没问题,长弓最麻烦的弓背成了最简单的部份,反倒是弓弦稍复杂些。可是长弓的弓弦甚至只需要用麻绳就能搓成,太简单啊。简直就是弓箭的革命啊。
  而且这弓的射程还如此的远,他这把一石的弓射程两百五十步啊,就算有效打击的距离减短一些,哪怕减少一半,也有一百多步啊。要说唯一有些不足之外,恐怕就是这弓真的很长。
  这种长弓一般都是按弓手有多高就做多长,凌云这把,足有一米八,放在那里,很是显眼。不过他转念一眼,需要的是弓的威力,还有他简便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廉价,这种性价比超级高的长弓,还有什么可嫌弃的。
  “好弓,好弓,好弓啊!”凌云拿着这把长弓,连连赞叹。而尉迟恭和程咬金几个学生,此时还处于莫名的震惊之中,若不是他们亲眼看着凌云一点一点的用一根榆木制成了这张大弓,他们是死也不会相信,长弓居然可以如此制作简单,可以如此低成本的制成,而且就是这样一把材料简单,工艺简单,制作时间又短的弓,居然威力这么大!
  “啪!”程咬金伸手在徐世绩的脸上扇了一巴掌。
  莫名其妙挨了一巴掌的徐世绩捂着脸痛道:“为什么打我?”
  “痛吗?”程咬金问。
  “好痛。”
  “哦,很痛啊。”程咬金点了点头,“那样说,我这不是在做梦啦。”
  凌云在程咬金头上敲了一个爆粟:“要想试下痛不痛,干嘛不掐你自己。去,给我把王三郎请过来。”
  过了一会,王伯当火急火了的冲了过来,跟在他的后面,还有高伯等一大群人。原来,程咬金找到王伯当后,王伯当问凌云找他做什么。结果,程咬金立即忍不住卖弄,把凌云一天时间做出了一把能射出二百五十步远的一石长弓的消息说了出来。王伯当可是有名的神射手,家里更是制弓名家,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笑程咬金吹牛。程咬金当即大声赌咒发誓,说如何如何。结果高伯等人听见,都觉得稀奇,一时便纷纷赶来。
  “盟主,那弓在哪,快给我看看!”王伯当一来就大声喊道。
  凌云这个时候已经又弯好了两张弓,当下便手一指,“地上这三把都是,你是制弓行家,你来看看我这长弓如何?”
  王伯当看到地上的长弓,先是有些皱眉,这弓也太长了,而且还不是反弯的,另外这弓确实是新制的,连弓背都是新削的,油漆都没有。不过他还是俯身拿起一张弓,手指拉动弓弦,立即就感受到,这弓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松,反而很硬,全力拉开,竟然需要一石的力,这可是强弓的标准了。此时他心中充满了震惊,但还是忍住搭起一支箭,向远处的箭靶射去。
  啪,羽箭应弦而中,百步外,羽箭竟然直接将那个箭靶给射炸开了。
  这一下,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每个人的嘴巴都张的大大的,良久忘记了收回。
第133章
杨广
  江南扬州,总管府。
  杨广这几天有些心神不宁,开皇十八年转眼已经过了半年,大隋的征辽大军也终于是誓师出征。三十万大军出征,这是朝廷数年来的最大军事行动,一个亲王挂帅,一位宰相统兵,水陆三十万人马,可见天子对此战的关注重视。这一战,本来是应当由他挂帅出征,由右仆射杨素辅佐,大帅史万岁和贺若弼分统水陆兵马。但他最后相信了凌云的话,最终没有出任此次统帅,同样的,经过暗中的运作,已经与他达成同盟的杨素也没有参与此战当中。
  筹码已经全都推进了赌池,买定离手。
  这是豪赌,赌的是杨谅高颍此次东征必败。若是赌中,杨谅高颎兵败,那么太子和汉王这两个兄弟,就将受到沉重打击,而他,将坐收渔利。可万一事情并不如预测般的发展,若是高颍东征胜利,那将承受重大打击的就是他杨广。他不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立功提升威望的机会,也同样会在夺储之战中受到重大打击。
  今年对杨广来说并不是一个顺利的年份,费大力拉拢的大将史万岁被太子和蜀王给联手打压,贬为平民。连着拿了他大把礼物的贺若弼也开始退缩,变的首属两端摇摆不定起来。
  受此影响,朝中与地方上许多官员和豪强都心存观望起来,对自己的态度也有些暧昧不明。此次东征,最终由杨谅挂帅出征,又由太子一系的高颎实际统兵,连带出征的将领也多是汉王和太子一系的,越发的让许多人以为,晋王已经失宠。全他娘的是一群墙头草,杨广带着怒意心中骂着。可是就算自己是统领江淮四十四州的亲王,面对这些墙头草时,亦无可奈何。
  杨广坐在榻上,想起昨天与张衡段达的对话。
  “殿下,易风在怀荒动作太大,有野马脱缰之忧。短短三月时间,他已经控制了猛虎盟,这本是好事,可他大肆编练兵马,人数多达两万余,这却不得不早做提防。否则,一旦失控,到时悔之不及。”张衡当时道。凌云做为杨广安排在北方的一颗棋子,自然也是十分关注。每隔几天,就有消息传回。一开始,杨广对于凌云一路上拉拢结交地方豪强,还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可随着凌云到达怀荒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杨广就开始有些态度不明了。凌云的势力扩张的太快,快的完全超出预估。谁能想到,他三个月的时间,从江南到塞北,转眼就已经拉起了两万人马?虽然他心里也清楚这两万人马也只是听起来吓人,实际上还是些乌合之众,可就算如此,这个苗头也有些让他担忧了。
  “凌云确实有些扩张过快,孤也有些担心,若引得阿客注意,也是个麻烦。”
  “某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段达在一边道。
  “但讲无妨。”
  段达问,“那么敢问殿下,究竟是担忧易风行事过急会引得汉王注目,还是殿下心里担忧易风会不受控制?”
  杨广记得当时自己犹豫许久也没有答上话来,他自己问自己,他担忧的究竟是什么?是怕这个私生子在北方行事太急进,引得汉王注意,从而失去这颗棋子的作用。还是说,他对这个私生子并不放心,怕他实力扩张迅速,因此失去对他的控制?这使他又想起了被劫走的元季瑶,他此时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些后悔。当初并没有把一个绿林出身的女子放在眼中,明明已经知道了这个女人是私生子的女人,可自己却依然没有把她追回来,任由手下继续将她送往长安。偏偏最后,人还没进长安,却已经半路被劫。他一直怀疑人是被易风劫走的,可又找不到证据。因此,他心里对这个私生子开始多了几分戒备之心。这导致他听到易风在猛虎盟的一系列手段时,首先不是高兴,而是担忧。
  “如果殿下是担忧易风会失控,属下倒以为有些过于担忧了。易风如今虽掌控了猛虎盟,可也不过是一绿林头领,手下虾兵蟹将一群,乌合之众尔。他若敢有二心,不说如今他的两个女人都在殿下手里,殿下真要对付他,随便抬根手指,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一句话就能灭了他。因此属下以为,只要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他有二心,其实还是应当笼络为上。毕竟,殿下是他的父亲,随便给些恩惠,他都会感激不尽。再说,易风表现确实超出预计,但也大可不必担心,反倒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正好可以多发挥些作用。还请殿下三思。”
  正在那里思考间,侍卫都督鱼赞轻轻走了过来,“殿下,宇文化及回来了。”
  鱼赞是个勇猛的侍卫,他是高唐县公柱国丰州总管鱼俱罗的弟弟,当年鱼俱罗和鱼赞兄弟俩都曾经随他平陈,表现极佳。尤其是鱼赞,做为他的亲卫都督,十年平江南叛乱时,有一群叛军刺客突袭入营,鱼赞临危不乱,亲率侍卫死战,没让刺客越过他半步。因此,杨广对于鱼赞十分依赖,哪怕鱼赞好几次被人上告性情残暴,好饮酒打骂士卒,可他也最终没有深究。
  “卑职叩见殿下。”宇文化及上前参拜。
  “起来吧,这一路辛苦了。”杨广温和笑着扶起宇文化及,虽然宇文化及有个轻薄公子的名头,可毕竟宇文述和宇文家族是自己的坚定支持者,这次宇文化及前往北方,也是辛苦了。
  宇文化及站了起来,连忙道:“为殿下效力,是某的荣幸。”
  杨广给宇文化及赐坐,正容道:“孤听说凌云在怀荒事情办的很顺利,很是欣慰高兴啊。只不过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你能给孤详细说说凌云这一路北上以及到了怀荒之后的事情吗?”
  宇文化及又站了起来,“卑职正要向殿下禀报详情,不过容卑职先把这张礼单交给殿下。”他南下回来的时候,凌云不但让他把一千匹战马和一大批的珠宝等物带回扬州送给杨广,还特别给宇文化及父子准备了一笔厚礼,一百匹战马,以及奚人年青女奴婢百名,还有一笔金银珠宝。这让宇文化及很是满意,因此一回来,马上就先把凌云给杨广送的礼单拿了出来。
  “一千匹上等优良战马,金银器物东珠貂裘人参等十车!”杨广接过礼单一看,也不由的吃惊。这倒不是杨广没见过钱,而是他对于凌云才刚到北方,立即就已经给自己送了这么多礼物而吃惊。一千匹战马啊,战马和普通的马可不一般,尤其还是战马上缴获的是经过训练后的战马,一匹普通的马可能就值个二三十贯钱,一匹优秀的未经训练的战马可能值四五十贯,而一匹是经过训练的优秀战马,有时却能价值翻番。一千匹这样的优秀战马,拿来直接就可以装备骑兵,而不用再另费大量时间训练。况且,还有十车的礼物。
  “殿下,那十车财物,都是好东西,价值不下十万贯。”宇文化及适时的在旁边补了一句。其实听起来十万贯很吓人,但实际上在凌云那里却不值这么多钱。很多东西,都是猛虎盟的库存之物,一些金银首饰器物玉器珍珠等等,虽然价值不低,可却是贼脏,并不好卖,拿给商人们出售,十分之一的价钱都卖不出,还有那些人参貂皮等物,在中原很贵,在北疆其实不贵。要不是如此,凌云也不会这么大方的送给杨广了。反自留着也换不到多少钱,不如送给杨广。
  一千匹战马,十车财宝,明面上的标价是价值二十万贯。
  这确实是笔大礼,杨广对于易风的观念一下子改变了很多,原本还一直对易风心里有些猜忌,此时全都随着这张礼单烟消云散了。凌云若真有二心,岂会送这么多礼物给自己。要知道,凌云虽然掌控了猛虎盟,可猛虎盟又能有多少钱。再说了,凌云如今编练了两万多兵马,盟中还有十来万人口,所需钱财也肯定不少,却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财来给自己,这就是态度啊。
  “哎,这孩子初掌怀荒,也处处要用钱,怎么一下子把家底都送给孤了。”杨广一高兴,嘴里已经直接把凌云叫做孩子了。“快说说凌云在怀荒的事情。”
  “是,殿下。”宇文化及也是得了凌云大把好处的,因此这个时候,汇报之时也是尽量帮着凌云说话。
  杨广坐在那里静静的听着,听凌云在河南河北结交朋友,在怀荒与张晟等人斗法,又如何率领着一伙山寨绿林,大败了漠北的拔野固精骑,如何击败那些奚人奴兵,还有如何撤寨并堡,以及凌云打算在怀荒建立一个边市,并禁止手下再抢劫等等。
  “殿下,凌云来时让我转告殿下,怀荒地处几方势力之间,训练一支精兵,将有极大作用。不论是监视并州汉王,还是屏护北疆,都有大用。不过练兵养军都需要大笔钱财,凌云说他知道殿下这边也需要用钱,因此不打算找殿下要钱,而是自己解决。他打算利用怀荒所处于几家势力之间的独特位置,把怀荒建立成为一个边境集市。如此一来,集市所得的钱财不但能用来养怀荒兵马,每年还能给殿下提供一笔财源。凌云说,怀荒边市若能建成,第一年至少能提供十万贯钱,以后每年还能逐年增加,三年之后,每年甚至能为殿下提供二十万以上财入。”
  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凌云想要从杨广这里得到支持,当然就得让杨广看到好处。一千匹马和那笔财物,只是敲门砖,真正要打动杨广的,还是未来的美妙前景。一年十万二十万的进项,杨广岂能不心动。要知道,谋反三要素,兵马、钱财、舆论,最重要的还是钱,没有钱哪来的兵马,没有钱,哪来的舆论。
  果然,杨广听到这里,已经悄然心动。为了拉拢杨素,他前后花了几十万,为了拉拢史万素,也花了不下十万,还有贺若弼等,哪个不是动不动就上万贯的礼送出去。真真是花钱如流水,还有洪州那里的基地,训练私兵,打造器械,这钱花的海了去了。要不是宇文家族还有妻子的萧氏家族等的全力支持,再加上上次成功的把沈氏家族也给拉了过来,有这些豪门的金钱支助,他哪能有这么顺利。可钱,总是越多越好的。所谓有几分钱就能办几分事,若是手上有足够多的钱,他就能拉拢到更多的官员和贵族们的支持。
  不过杨广也是精明之人,很快就把情绪冷静了下来,他缓缓的打量了宇文化及几眼,然后道:“凌云有什么需要孤支持的地方吗?”
  宇文化及连忙道:“易兵曹托卑职恳请殿下,帮忙调度些粮食给他,另外,怀荒建立边市,还需要得到朝廷这边的支持。哦,易兵曹说了,不需要麻烦殿下拔给粮食,他们只需要殿下能帮他们打通粮食出关的关节即好,粮食他们会照价付钱采买。”
  “粮食。”杨广点了点头,“也是,怀荒不事屯垦,粮食确实需要不少。”听到凌云要粮食,杨广并没有不高兴,心里反而很高兴。他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个掌控凌云和怀荒镇的武器,那就是粮食。怀荒不产粮食,草原上的人当然也不产粮食,怀荒十多万人,若是以后建立了边市,训练了兵马,他们的粮食需求会更多。凌云想自己从关内买粮很难,关内的粮食没有朝廷的准许,是很难出关的。凌云只能求自己帮忙买粮,别无他法。
  “这倒没太大问题,孤给幽州总管燕荣写封信,你让凌云去幽州拜见燕荣,粮食之事自然就能解决了。”杨广提笔给幽州大总管燕荣挥信一封,如果凌云要他提供粮食,这会是个麻烦的事情。但如果凌云有钱买粮,那就不是问题了。幽州做为北方军事重镇,囤积粮草无数,有他的书信,凌云想要买粮,毫无问题。
第134章
战争之王
  白虎台下校场上,怀荒城众人早已经把这里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凌云的榆木长弓,此时在这里进行各种性能的测试。本来这只是王伯当震惊之下出于一个神箭手和制弓行家的个要求,结果凌云制出了神奇长弓的消息很快就已经如风一般的传遍了怀荒三连城,大家闻风而来,都要来争先一睹这种神奇长弓的风采。
  “你知道吗,听说盟主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制成了十把长弓。”有人兴奋的对旁边的人道。
  “我听说,易盟主的这长弓能射一里远呢!”
  “你们还不知道吧,这长弓一把成本只有几十文钱呢。”又有一个兴奋的叫道。这引来几个弓敀的反驳,“不可能,一把骑兵的角弓起码三贯起,而一把步兵长弓也得两贯。再便宜的弓,也不可能几十文一把。”此时的弓,都用干、角、胶、筋、丝、漆六种材料复合而成,使用的木材都是柘木桑木这些,且基本上一弓制作时间长达三年,几十文钱一把的弓,你当是弹弓呢?
  众人都对这传闻中盟主新制成的弓很是好奇,除了各种夸大其辞的传言外,其实大家心里更多的是不相信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