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697

  田虎道,“也不能说是狂妄和愚蠢,两军相遇,他们能的掉吗?与其一路逃跑,还不如倚山而战,这些人还是有些勇气的,不愧为曾经在辽东痛打鞑子的官军。他们选择在这山上布阵,看样子是要下马而战,这估计就是要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可惜他们遇上了我们!”旁边的闯将哼道。
  田虎也点了点头,对手虽然很可敬,但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吹响号角,弟兄们,跟我一起上,踏平这些狗官兵!杀啊!”
  田虎丝毫不打算给楚军过多的准备时间,刚一冲到,就带着骑兵一股脑的冲向山坡。
  在一片铁蒺藜的后面,是一道简易的拒马墙,后面就是由四个空心方阵组成的大空心阵。在他们后方高一些的坡上,是营里的十几门炮。
  刺刀已经套上,每个步兵阵,就如同是一朵绽放的钢铁玫瑰,在阳光下是那么的灿烂耀眼。
  闯军在冲锋,喊杀震天,脚下的土地在轻微的颤动。
  可是楚军的阵地,却一片宁静。这都是些久经训练,久战沙场的老兵所带领的部队,就算是那些后来新招募的士兵,他们没经历过战火,却也经历过无数次实弹训练和实战演习。
  他们对于战斗并不陌生。
  敌军还在交锋,楚军的士兵们却只盯着自己旁边的士官们。这些拥有丰富沙场经验的老兵们,是楚军的骨干,是战斗的核心。
  他们清楚的掌控着士兵们的情绪,一直在盯着敌我之间的距离。
  不到射程,绝不开火。
  “炮手准备!”
  闯军已经冲入三百米范围内,这个距离已经进入了骑兵炮的射程之内,山地榴也可以打击到敌军。
  炮手们先装填的是实心铁弹,一个个数斤重的铁弹装入炮膛,这些实心弹的杀伤力并不是最强的,但他们的射程是最远的。
  随着一声声命令,炮手校正方向,调整角度,点燃引线,炮弹呼啸着出膛。
  冲锋的闯军骑兵很密集,这增加了他们被炮火杀伤的数字。
  火炮装填的速度很快,一发接一发不停的射击。
  “二百步!”
  有炮兵参谋高喊,“换榴霰弹!”
  榴霰弹一直是楚军炮兵的大杀器,优秀的金属圆盘定时引信,加上炮壳的整筑技术,使得这种炮弹的杀伤力极大,尤其是在近距离,对付密集的敌人,效果更佳。
  一枚枚榴霰弹呼啸着出膛,带着定时引信上的尾焰,飞到冲锋的闯军上空,然后凌空爆炸。瞬间数百的小铁弹四射,这种覆盖式的杀伤,让冲到近前的闯军遭遇灭顶之灾。
  “一百步!”
  各连的连长们都拔出了指挥刀,向前挥动,高声喝令,“射击!”
  方阵正前排的步兵们,纷纷举起齐射。
  百步距离,燧发步枪密集齐射,和榴霰弹的效果一样,都是覆盖式的范围杀伤。与炮弹不同之处在于,火炮数量有限,而方阵的步兵齐射,却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的不间断连射,百步距离,他们能射出好几轮的齐射。
  闯骑好不容易冲到了近前,遭受到的火力打击却是成倍的提升,骑士不断的从马上栽落,更要命的是那些布置在地上的铁蒺藜和那拒马墙,使得他们冲锋的速度被减慢了,许多战马伤了蹄子摔倒,骑士被摔落。
  好不容易冲到阵前,结果又为拒马所挡,速度一缓,密集的炮弹铅子打来……
  闯军气势汹汹的进攻,在更加猛烈的枪林弹雨中,被打退了。
  田虎看着纷纷转身败退回来的骑兵,面沉如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不是他的部下太怕死,实在是楚军的炮火太猛烈。
  但田虎不甘心就此撤退,他有三千人马,而楚军只有六七百人。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分批轮流进攻,不给楚军休息的时间。他相信,楚军的炮火虽猛,可火炮总得冷却,弹药总是有限的。
  一旦楚军的火炮用不了,或者弹药打完,那就是他们被踏灭之时。
  从早上一直打到午后,田虎的部队发起了数十次冲锋,战死的骑兵超过五百之数,可他们却始终没拿冲上去灭了这支楚军。
  有好几次,他们都冲上了山坡,可楚军的火铳方阵,就如同一只张起了全身长刺的刺猬,让他们无从下嘴。
  而这方阵的楚军,却还能不断的开枪,甚至直接拿枪上的长刺捅马上的骑兵。
  最为致命的是,田虎一直期待的楚军火炮停火,一直没有停过。这些火炮,起码已经打了上百炮,结果还在开火。虽然开火速度减慢了一些,但他们冲到近前时,这些火炮直接发射散弹,威力依然惊人,杀伤力十分厉害。
  眼看着楚军终于有不支之势,结果属下报告,东面发现了一支楚军骑兵。
  另一支楚军轻骑兵营赶到了,来的是湖广镇曹雄率领的一个轻骑兵营。他们迅速赶到,没有直接向张煌言的山坡增援,而是直接从侧面包抄。
  楚军的胃口很大,准备直接把他这两千多骑给吞了。
  田虎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不想冒险被包抄。
  楚军来的援兵虽同样只有六百余骑,但既然第一支援兵已经出现,那么更多的后续援兵也可能随时到来。
  百般无奈与不甘之中,田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第四百四十九章
是你逼我的
  喀喇河屯。
  这里距离古北口镇不过百余里,吴三桂的军队却在此停驻不前。
  吴三桂此时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几天时间里,他接到多个报告,数支斥候队在越过滦河,靠近长城百里之内后失踪。
  现在基本上能断定,这些斥候并非投降了长城的守军,而是被长城北的巡哨给歼灭了。同时他还接到报告,长城以北百里内,早已经是彻底的坚壁清野,一片焦土。真正的一片焦土,一个百姓都看不到,一只牛羊也找不到,所有的村庄部落都被迁移了,剩下的房屋帐篷都被烧毁了,连水井都全给填掉了。
  现在辽军还能半抢半买,半依靠清军提供粮草支撑。一旦进入这片百里无人区,那辽军想弄到补给就太难了。
  他必须在进入无人区之前,先把粮草补给先准备好了。
  可吴三桂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弄粮草了,豪格对于吴三桂一次次索要粮草,也早就不耐烦了,事实上,不是豪格不顾大局,而是豪格也缺粮草。
  清军当初被刘钧洗劫,损失了大量人口以及田地,现在境内同样各种物资紧缺,这次豪格出兵的粮草,都是好不容易凑起来的,为了凑集这些粮草,清人对各旗的旗丁压榨的很厉害,已经是四处怨声载道了,现在豪格还得把这好不容易弄来的一点粮草,从嘴里节省下一半来给吴三桂,结果吴三桂到现在都没半点进展,反而不时的劫掠大清子民蒙古兄弟,豪格岂能高兴。
  吴三桂现在被迫在喀喇河屯停止前进,一面等待着豪格救济的粮草到来,一面派人四处去搜寻粮草。吴三桂甚至亲自组织部下,到附近的山林里打猎,到河里捕鱼。
  带着一身的疲惫,吴三桂刚带着一队人马打猎归来,结果就遇到一名士兵上前迎接。
  “大帅,祖帅请大帅立即去大帐。”
  吴三桂今天出去没打到什么猎物,春天之时,猎物很少,好不容易打到的一点,也都是皮包骨。
  “祖帅有什么急事?”
  “是南边有使者前来,好像是新任的兵部右侍郎,过来要谈判的。”
  听到这个消息,吴三桂心头一阵激动。
  他连忙加快了脚步,往中军大帐赶去。
  吴三桂一入帐,就看到了坐在帐中谈话的祖大寿和另一人。
  “你总算是回来了,快来,我为你引见一下,这位是朝廷新任的兵部右侍郎冯元飙冯大人。”
  吴三桂拱手行礼,“三桂拜见冯大人。”
  “不必客气,冯某也久仰吴帅大名,今日终于得见,三生有幸。”
  吴三桂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看了下四周,见帐中只有祖大寿和冯元飙,并无他人。看来,这次会面比较重要而机密。
  祖大寿望了吴三桂一眼,“冯大人辛苦前来,是代表皇帝和朝廷前来,说是有些误会。”
  冯元飙开门见山,“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往,今天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对于你们起兵,皇上和朝廷非常不高兴,尤其是你们联合清虏,更让皇上失望。”
  “冯公,我等起兵非是反叛皇上,实是刘继业奸佞小人,蒙蔽圣听,我等为大明祖宗之基业,身为大明忠心耿耿之臣子,不得不出兵清君侧。”
  “吴帅,陛下和元辅也都明白你们的心意,但是有些事情呢,你们也有些误解。总之呢,到了如今这结果,都非大家所愿。正所谓,回头是岸。陛下和元辅差冯某前来,就是来化解这误会的。”
  “只要两位能够迷途知返,朝廷也会既往不咎,不会为难你们。”
  “一个月内,率领本部返回辽西,以后吴帅依然是广宁总兵,祖帅也依然是锦州总兵。宁远与锦州镇以女儿河为界,界西归宁远镇防区,界东归锦州镇防区。你们两镇兵马也都保留,继续为国镇守辽西。”
  吴三桂有些震惊,没料到居然是这个结果。
  他疑惑的问,“这真是陛下和元辅之意,朝廷百官也同意这个决定?”
  “是的,总理会上做出的决议。”
  “刘继业也同意?”
  “陛下和元辅、百官都同意了,郡王自然没有异议。”
  他还是有些不相信,他都举起反旗了,而且还一路到了这里,朝廷居然能当这事没发生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