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97

  赵诚转头向梅之焕道,“梅公,想不到你麾下还有如此了得的年轻人,却还藏着掖着不向朝廷举荐,这可有些不厚道啊。”
  梅之焕虽是致仕在乡,可他毕竟原来也是进士出身,还是庶吉士,又当过两任巡抚,因此在赵诚面前却还是一副前辈的姿态,挥了挥手笑道,“鄂东人杰地灵,如此有为青年可是众多。”
  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那梅公可得替我好好介绍一下。”赵诚笑着道。
  “老夫也正想向赵兵宪引荐几位年青俊秀呢。”
  梅之焕开始为赵诚一一介绍厅中之人,厅中一众人中,有乡团中的几位军官,其中正兵营坐营官,是有举人功名的胡公国,以及有着秀才功名的几名队长,秀才鲁元孙、鲁元让兄弟俩和秀才周木营,这四人都是麻城本地人。
  此外,又有黄冈秀才王光淑、杨继善、易道三、易名甫,马士英、王之经、戴瑾、樊维章,黄安的程继善、吴载瑜、江中清、吴国宇、耿应衢、周从县、秦自辉、何彬然,张相飞等等。
  这些人来自鄂东两府八县,既有如鲁元孙这样直属保生堡乡团的乡团军官,也有一些是编外的乡团首领,不过这些人都有相同的身份,不是举人就是秀才,要么就是监生、武生,而且都是各地的大家族子弟,全是当地豪族乡绅,他们的乡团,也都是以各自的家丁为主。
  赵诚亲自赶来指挥剿匪,梅之焕立即派人把这些统领着大小乡绅武装的士绅们请了过来。
  看着这些人,刘钧真是有些咋舌,这还只是赶来的一小部份,还有许多人路远一时没赶来。原来他觉得梅之焕的乡勇有上千人,实在牛逼,现在才知道,那不过是冰山一角。鄂东地区豪绅众多,乡绅武装也是惊人,他们早就有一个松散的联盟,蕲黄二府八县的乡绅武装真要全统计起来,可能早超过万人。
  不过想想也觉得并不稀奇,大明的卫所早已经糜烂,尤其是像湖广这样的内地地区,更是糜烂不堪,武备松驰。而鄂东一带本就富裕,又邻着大别山以及勋阳一带,早在多年以前,勋阳地区就爆地过流民叛乱,勋山的山区曾经聚集了上百万的流民,最后朝廷平定了叛乱后,甚至不得在那里设立了一个新的府,并派设巡抚。
  不过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叛乱不断,盗贼也是蜂起,乡绅们依靠不了朝廷的军队,最终只能依靠自己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土地还有人身安全。到如今,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家丁队,稍大些的家族甚至建立了乡团,小的几十,大的数百上千。
  而朝廷对于这些情况,也完全是默许甚至是支持态度。
  乡绅们自己掏钱掏粮,招募家丁乡勇,购买军械,装备乡勇,保境安民,也替地方官员们减少了许多负担。
  赵诚对满厅的乡绅们满脸热诚,稍后,也开始介绍自己这边的人。
  第一个就是一个大胖子,长的跟个屠夫似的,但却有五品的官阶,乃是黄州卫的千户,名叫朱宠,这次奉命带着二百人跟随赵诚前来剿匪。不过他的二百人,其实只有五十名家丁是能打仗的,其余的一百五十,根本只是他的佃户而已,连个像样的队列都排不好,不是缺甲就是少刀,每人扛着一个竹枪穿着一身布衣就过来了,纯粹就是凑热闹。
  虽说他是五品武官,可武官远不如文官,更何况他还是个卫所武官,因此在赵诚这个正经进士出身的兵备道员面前,就表现的跟个护卫头领似的。
  甚至朱宠在面对着刘钧等一众乡勇的头领时,也表现的很谦卑。虽然他是正经军官,而在座的只是群没品没阶的乡勇头目,可他们却又都有着举人秀才等功名在身,还是各乡的大族豪绅,朱宠并不敢失礼得罪。
  其余的几人,则是张诚的家丁队头,此外还有几名吏员,外加黄州府的几名小官。
  朱宠满脸笑意的跟人打招呼,可在座的人却并没有几个真的愿意认真搭理他,大明的卫所军官,在那些乡绅们眼中,真的跟陀狗屎一样惹人厌。
  倒是刘钧对他很是热情的回应。
  “刘钧见过朱大人。”
  朱宠一见刘钧如此好态度,不由的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可有一人愿意正眼瞧他了。
  “真是后生可畏啊,刘队副是我们黄州卫武学的人,说来我们还是一家人呢。”
  刘钧笑道,“是啊,见到朱千户,就感觉见到自家人啊。没有黄州卫的栽培,我刘钧也没有今日的。”
  这话让朱宠十分受用,“你如此优秀,留在乡勇之中实在是可惜啊,回头,我向指挥使大人进言,推荐你进入咱们黄州卫任职如何,只要你愿意,老哥我敢跟你保证,来我的千户所,我保一个百户之职。”
  刘钧对他的这种保证丝毫不相信,百户虽小,可也管着百余号人呢,岂是他一个千户说许就许的,何况,卫所,那种糜烂的地方,他才不想去。
  “多谢朱大人美意了,只是春江公子拉着我帮他管理九头鸟马队,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啊。”
  “也是,也是。”朱胖子一听到李春江的名字,连忙打消了挖人的主意,这可是李春江啊,李家他可惹不起。
  这时赵诚见双方相互认识了,笑着道,“好了,现在人已经都到了,我们也来商议一下如何进攻贼穴,一举灭贼之事。公辑和继业两位俊杰,不如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有大人与诸位前辈在,我们两个只是晚辈后进,哪敢鲁班门前弄大斧,还是请大人安排部署,我们九头鸟遵令而行就是。”
  在这么多人面前,刘钧是不想再出风头了,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了之前那一战的胜利,九头鸟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威风。接下来这一战嘛,他们只需要在后面打打酱油就好。反正有这么多的兵马,不管怎么部署指挥,这场仗都不会出问题。
  明天的出兵,九头鸟就把他当成是一场长途拉练,行军演习而已。管他们怎么打,九头鸟只是去做啦啦队而已。
  顺便,还能赚一笔开拔银和行粮。
第五十四章
白花花的赏银
  明代军队惯例,军队开拔要发开拔银,同时外出行军作战还有行粮。聚集在保生堡的各支兵马,既有卫所军也有乡团还有县中的三班捕快和民壮。可是不管如何,这开拔银和行粮的旧例是少不得的。
  按赵诚的部署,这次他们要调动一千五百人马前去围剿底柱子的老巢。虽然之前九头鸟百余人就歼灭了底柱子率领的五十三名悍匪,可是赵诚明显还是觉得稳妥更重要,或许是明军普遍的战斗力低下,让他不得不保守一些。
  不过一千五百人数量是足够了,可要调动他们也是得不少钱的。
  “每兵开拔银一两外加行粮四斗。”
  贼人老巢相距不到百里,官兵出动兵力四倍于贼,可开拔银和行粮依然一点不能少。
  最后决定,这一千五百两的开拔银和六百石的行粮开支,将由八县分摊部份,再由各县乡绅和商铺助捐一部份。总之,这次出兵是为了剿灭灭绝人性的底柱子等悍匪,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散会之后,刘钧就先领到了梅之焕赏下的一千二百两银子,那是之前他承诺的每人赏银十两。九头鸟有一百零九人,不过梅之焕直接按他们一百二十人下发赏赐。
  赵诚赏下的那二百两银子刘钧也拿到了。此外陆知县也代表县里,给九头鸟发了一百两赏银。
  一千五百两银子进帐,加上之前的缴获的八百多两银子,还有价值五百多两银子的金玉首饰绸缎等,这次的收获不菲。
  不过这前对九头鸟队员们颁下了赏格,杀、擒一贼赏银二十,头目四十,匪首一百。五十三个贼,赏银就得发出去一千余两。另外梅之焕的那一千二百两银,也得每人十两发下去。
  如此一来,三千两的收获,最后能余下千两左右。
  也还是大赚了一笔,尤其是他们还缴获了五十三匹好马,还有一批兵器。
  对于他们的这些缴获,不论是梅之焕还是赵诚,都没有提出上交的意思。这算是他们九头鸟的战利品,全归他们所有,虽然有人羡慕,但没有人提出异议,这是九头鸟自己拼命换回来的。
  “把队员集结起来,现在就把所有赏银发下去。”刘钧知道战士们都在等赏赐。
  “现在就发?”
  “嗯,现在就发,发下去后,我们可以再帮他们保管起来,等这仗打完,再让他们领回去。这赏银拿到了手,大家才会心里踏实满足。”
  “那好吧。”李春江没有反对。
  队员召集起来,刘钧把几箱子银子让家丁抬到队伍前面,打开,一片银光灿烂。
  “现在,发赏银!”
  队员们看着那一锭锭的银子,都不由的激动起来。大家其实早就在默默计算着自己的赏银了,个个患得患失,生怕最后队长反悔,这银子拿不到了。毕竟大家计算下来,每个人都有好大一笔赏钱。
  “现在,先发第一笔赏银,这是梅公给大家的赏赐,每人十两,一视同仁。叫到名字的,上来领赏画押。”
  “左旗甲队左伍伍长常安!”
  “到!”
  “这是你的银子,十两,收好,这里签字。”两个五两的小银锭从箱中取出,然后放到了称上称重,让常安过目。
  常安激动的手都在发抖,眼里全是那十两银子。他还从没有拥有过这么多银子,从没有过。
  “傻笑什么,签字!”刘钧笑骂道,引来一众队员们的哄笑。
  队员们一个接一个的上来,领银子签名,不会签名的按手印画押。
  “那边在干什么啊?”
  “发银子呢,一人十两!”
  “开拔银不是一人一两吗?”
  “那是九头鸟马队,人家发的不是开拔银,是梅公给他们的赏赐,每人十两呢。操,老子要也是九头鸟马队的就好了,十两银子,都抵我他娘的一年的饷钱了。”一个其它队的乡勇羡慕地说道。
  “可不止十两呢,我听说他们队长之前许诺杀一个贼子就有二十两赏银,一个头目四十两,一个匪首一百两呢。听说有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一人就杀了三个,还有一个是匪首底柱子,他娘的,他一人就有一百四十两的赏银,哦,这还又有十两呢。”
  “他娘的,都是乡勇,怎么九头鸟这么牛逼呢!”
  “那是当然,你也不看看那是谁家的马队,那可是李家的马队,春江公子亲自组建的,听说前后不过月余,已经花了一万多两银子了。”
  “你们知道那个刘队副是什么来头吗?”
  “我听说好像是麻城一个秀才的儿子,原来在黄州卫武学里是武生呢。”
  “不可能,一个秀才儿子,怎么可能,我估计可能是锁口河刘家的吧。”
  无数人羡慕的看着九头鸟马队的队员一个个上前领赏,签字按手印,然后就领着两个银锭下来。
  “下面,是昨夜战斗的赏钱。事先说明,现在要发的只是昨晚的斩杀擒获赏钱,至于作战表现功劳等,要等下回头再计算,到时会另有赏赐。现在只发首级军功赏赐。”
  “张冬狗!”刘钧大叫一声。
  冬狗子立即挺胸抬头,“到!”
  “九头鸟右旗鸟铳手张冬狗,在兴安寺剿匪一战中,表现出众,一人斩获二贼和贼首底柱子,现在,特赏赐白银一百四十两,以酬其勇猛。张冬狗,上来领赏。”
  冬狗子往前面走去,可脚都有些在打抖。一百四十两啊,刚才拿了十两银子在手里,他就已经激动的心怦怦直跳了。现在要领一百四十两,虽然他自昨晚战斗结束后,就一直在念着这个数字,甚至今天大家休息时,他都根本睡不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