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697

  这也不错,刘钧点头。
  分封诸侯、划分领地、赐婚联姻,若是再加上一个文化同化,那就更好了。如果草原诸侯贵族们都学习汉文化,接受汉文化,那他们就会如北魏鲜卑贵族一样,很快就会被汉化。以后他们说汉话写汉字穿汉服,甚至可能还会改汉姓取汉名再娶汉人妻子,这样下去,几代之后,他们不就彻底的是汉人了吗。
  儒教的同化能力是相当惊人的,历史上那些曾经强盛一时,但南下入主中原的胡族,最终许多都被汉化了。历史上,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对于蒙人是大力联姻加上推广佛教,大兴寺庙,让许多蒙古男子都做了和尚,使得蒙古族的人丁几百年里不但没增加,反而不断的减小。
  刘钧觉得推行佛教劝人向善自然是可行的,但如果同时大力推广儒教,那才是真正把他们同化的有力武器。
  现在蒙古人还有多少?漠南漠北加起来也就两百万左右,如果让蒙古人接受了儒教,只怕他们就真正的完了。
  通过赐婚联姻这个契机,把那些蒙古贵旗召到京师来,让他们学习汉文化,接受儒教,这是好计划啊。
  “臣以为,选秀赐婚确实是一记妙招。一般勋戚名门不愿意让女儿去草原,可一般的百姓,却肯定有许多人愿意有个蒙古贵族女婿。”张国栋笑道。
  刘钧也面带微笑的点头,就算是在后世,不也有许多中国女子组团去中东与土豪们相亲吗。蒙古诸侯可是贵族,哪个不是有钱有势。
  这个计划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得蒙古诸侯们自己愿意,还得他们主动请求赐婚,并且愿意接受这些汉人平民女子。要不然,大汉也不能硬塞给他们。
  “臣以为,等到时从民间选出这些秀女后,可以由陛下赐给品阶,比如如果嫁给蒙古县公的女子,可以赐以县主或者郡主身份,如果是嫁给蒙古侯爵的,可以赐给县主者郡君等,嫁给骑士、武士的,可以赐给女士身份等等。”
  又是一个好计谋。
  这时刘钧终于拍板,“此事可以开始操作。”
  接着他转头向冯胜。
  “冯胜,你说一下女真那边的情况。”
  “是陛下。”冯胜立即开始转到女真人这边,“陛下,根据我们的情报,代善死后,两红旗已经由多尔衮掌握,连带着两黄两白以及正蓝,都由他掌控,就是济尔哈朗手里的镶蓝,也完全听从于多尔衮。多尔衮现在晋封摄政王,是真正的满清朝政掌控者。”
  “多尔衮在蒙古诸侯进攻科尔沁前,就曾令科尔沁诸部随他北迁黑龙江,不过科尔沁没同意。”
  刘钧点了点头,若当时科尔沁跟着女真人北上,形势又会不一样了。
  “多尔衮目前在黑龙江边的瑗珲,而济尔哈朗已经转驻沈阳。”
  “辽阳呢?”张国维问。
  冯胜一脸笑意,“济尔哈朗移驻沈阳时,把辽阳的兵都带走了,事实上,现在辽阳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女真人放弃了沈阳以南地区吗?倒是很果决。”张国维道。
  刘钧却摇了摇头,“女真人要真的够果决的话,那他们就应该把沈阳也放弃,把哈尔温以南的兵马和人口物资,全都转移到哈尔温与瑗珲等北地,并且把南边的所有城池村庄一把火烧光,只有这样,才能对我们的东进有些阻碍。现在这样,一面放弃了辽阳等地,一面却在主力北上瑗珲后,还留下兵马守着沈阳,这样犹豫不决,算什么果决。”
  张国栋等几员大将也赞成刘钧的看法,要么就打,坚守一战,要么就撤,撤的果决。如今清人的这种反应,十足的就是犹豫不决。
  “陛下,直接发兵围了沈阳,把辽东拿下。”
  “不急,蒙古诸侯不是对于东征女真人很感兴趣嘛,就让他们去打好了。”
  张国栋砸巴着嘴,“辽东现在空虚啊,若让蒙古诸侯去打,打下来的钱粮人口可就都是他们的了,太便宜他们了。”
  刘钧笑笑,“这不过是朕故意给他们的一点好处罢了,既要马儿跑,又怎么不让马儿吃草呢。何况,就现在辽东那点着家当,有什么值得我们盯着的。”
第五百七十一章
斩草除根
  楚虎终于达成心愿,他成为了大汉神圣皇帝册封的骑士。
  在辽西省朝阳城,神圣皇帝的行在木宫前,三百六十名新册封骑士和一千零八十名新册封武士,在这里一起向神圣皇帝宣誓效忠。
  楚虎心头激昂,他跪在皇帝御前的校场上,身着一身华丽的大汉军礼服,红蓝交错,威武无比。
  红蓝军袍外,甚至还特别佩带上了大汉天子赐予的金色鎏金胸板甲,锃亮的金色胸板甲上还雕绘着一只九头鸟。
  狮蛮带,镀金的金狮带扣。还有头上的镀金盔上,插着艳丽的雉羽。
  锃亮的马靴,同样锃亮的马刺。
  “对天起誓,以明我志;不凌弱小,谦度时日;
  所经之战,莫畏强敌;凡所邪谬,吾伐其帜!
  妇弱童长,战所为之;囹圄相求,鼎力助之;
  妇人娇弱,终当不犯;同僚道合,竭力相携;
  诚待友人,以为君子;
  吾所挚爱,忠贞不渝!”
  楚虎和一千多名接受册封的骑士、武士们一起,高声向着皇帝宣誓。为了背会这段话,楚虎这些天是废寝忘食,今天终于能够勉强把这一段完整的说完。
  神圣皇帝坐在御座上,听着这一千余在科尔沁之战表现最出色的勇士的效忠誓言,面带微笑。
  誓言宣读完,刘钧起身,他今天同样一身华丽的铠甲。
  皇帝走到台前,从腰间拔出了自己的宝剑。
  手臂握剑平举,刘钧朗声喝道,“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勇,你们当牢记,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这是一名帝国受封骑士和武士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楚虎儿从皇帝的话中只听懂了前面的十个字,这些天,他们集中接受礼仪培训,其中就有讲过这十个字,也明白这十字的真义。
  至于皇帝所说的其它的,他则并不明白。
  他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等回头一定得好好学习汉文化。
  册封仪式很隆重,此前楚虎儿等人就已经经过了七天的礼仪培训。在接受册封并向皇帝宣誓前,大汉还赏赐了他们许多东西。
  身上的金板甲金盔,狮蛮带马靴马刺战衣,还有一支长矛。
  当他们宣誓过后,皇帝亲自向他们授给骑士剑和武士刀,每名骑士还获得一枚骑士勋章,每个武士获得一个武士勋章。
  此外,他们还得到了一张册封证书,表明他们得到的骑士和武士身份,另外还有一枚铜印,是他们的印章。并还有一份文书,上面详细的标示了他们所获得的勋爵位以及其获得的采邑封地的位置。
  楚虎儿的骑士采邑在原科尔沁右翼后旗境内,文件上有一副地图,标明了采邑的位置。采邑在一座叫火山的火脉附近,边上有一条骆驼河,是绰尔河的支流,骆驼河汇入绰尔河,最后汇入嫩江。
  这里是哲里木盟的最北端,西面和北面都是两片连绵的大山脉,东南面则是嫩江的大平原。虽然离他现在的部落很远,但楚虎儿倒不太在意。
  兀良哈人在草原上游荡数百年,甚至千年,居无定所,逐草而牧,他们曾经还在更遥远的北方放牧过。
  而且在楚虎儿看来,这块采邑位置还不错,起码是没到黑龙江边去,也没到贝加尔湖去。这里还紧靠着朝廷新设的辽北省。
  采邑并不小,毕竟这里不是辽西,这里远离中原数千里,因此骑士武士们封的采邑都不小,估计能够一支三五百人的小部落放牧。
  做为一名册封的帝国直属骑士,以后这块地方都是他的封地了,虽然他不能和诸侯一样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税收权,但这块地却等于是他私人的了。
  成为骑士的同时,他也成为了帝国的一名预备役军官。
  按朝廷的制度,他的采邑上并不限定牧民数量,但如果朝廷征召,他需要自备战马和武器,同时还得提供四名骑士扈从,以及五十名民兵。
  骑士的等级比武士高,但武士不是他们的下属,并不隶属于他们。武士也是预备役军官,受征召后,也要自备武器,但他们只需要提供两名骑士扈从和二十五名民兵。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楚虎儿觉得这个规定并没有过份之处,他愿意随时接受帝国的征召,虽需要自备武器战马,但征召后,朝廷会负责粮草,并会发给军饷津贴,作战有功还有赏赐。
  拿到了皇帝所赐下的骑士剑,楚虎儿想到了一个麻烦事情。
  骑士封号有了,采邑也有了,但他的采邑还没有人。经过皇帝与诸侯们的协商,所有册封的直属骑士、武士们,都可以脱离原来的部族,迁到采邑上生活,以后也不再接受部族的统领,而是直属于帝国,由帝国在地方的省府县管理。
  他们能够带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一起离开原部落去受封采邑。
  不过楚虎儿算了一下,自己这一家子人加一起,也不到五十口人。这点人,实在是有些太少了。他的采邑,起码能容纳下五百人,甚至更多。
  才五十人,他勉强能凑起四个扈从骑士,可一旦朝廷征召,他很难凑起五十个民兵。
  也许自己应当想办法去那里吸引一批牧民到自己的领地去,这时他有些后悔,要不是之前打科尔沁时多抓些青壮俘虏回去做奴隶就好了。
  等去辽东打女真时,一定得想办法多抓几个俘虏回去。
  刚刚受封成为了骑士,楚虎已经迫不急待的想要杀入辽东了。等这次战后,就能迁到自己的采邑去,如果能多有些俘虏奴隶,那在采邑上就能很快安顿下来。
  当天的册封仪式很隆重,也很成功,皇帝一下子册封了三百多骑士一千多武士,全都是原来各部中在上次战斗中表现极佳的勇士。各部虽然都很肉疼,但有皇帝给出的补偿,也全都放人了。
  蒙古诸侯们拿着皇帝给出的赐封名额,紧接着也册封了不少部下为骑士和武士,他们属于诸侯的封臣,但同时也一样是帝国的预备役军官,一旦朝廷征召,同样得自备战马武器出征。
  册封仪式过后,就意味着诸部可以结束休整,诸侯们终于可以磨刀霍霍杀进辽东了。
  仪式过后,刘钧在行在召见了冯胜。
  刘钧示意赶来的冯胜坐下,“科尔沁四部完了,我们斩草也得除根,各部交给朝廷的那些俘虏,大约还有将近二十万吧,全都立即押送到西南去,让他们去修路开矿,把他们全都打散了,分的散一点。”
  “四部十旗之前送来女子和质子呢,如何处置?”冯胜问。他知道,现在科尔沁的那批俘虏,许多蒙古诸侯都想要。打仗的时候,都急着砍人头,好多换些赏钱。可打完仗后,却又觉得俘虏也很有用。
  “一个俘虏也不要给他们。”刘钧很果决的道。科尔沁等俘虏也是蒙古人,若这二十万人到了诸侯手里,只怕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变成了诸侯的人口,甚至是成为他们的战士了。刘钧不想留这样的后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