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697

  锦衣卫诏狱。
  如今锦衣卫不再负责陪驾侍卫,主要负责情报方面,但下面的北镇抚司依然保持有诏狱,他们依然有侦辑审讯和关押犯人的部份权力。
  “弄一桌席面来,要上等的。”冯胜对手下说。
  狗剩笑笑,自己坐下。
  “送行酒么,多谢了。”
  冯胜心里很复杂,可看着狗剩这么态度,火腾腾的止不住就往上冒。
  “蠢卵!”
  冯胜用的是麻城话骂的,大家都是麻城人,最早跟着皇帝的那批人。冯胜是皇帝的结义兄弟,当年的西湾十三太保之一,而狗剩是皇帝最早招的那批部下,也是后来得皇帝赐名的三十六国之一。
  甚至他在三十六国之中,还是资格很前的。
  栋梁柱柄,他是皇帝最早赐名的那一批,仅比张国栋排后一位,比张国柱还前一位。冯胜和他也很熟,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可如今却看着走入了歧途。
  狗剩脸上也没了笑容,“我知道,我辜负了陛下,我丢了我们勋臣的脸。我一时鬼迷心窍,事到如今,也是罪有因得。我给朝廷损失了百万公款,我……”
  “放你娘的狗屁!”冯胜大骂。
  “你以为陛下会在意那一百万?告诉你,你亏空的一百万,陛下早用内帑给你补上了。陛下气的是你眼皮子居然这么浅,居然想要开地下钱庄,挪用公款就为了放高里贷,收点利息钱,你他娘的跟着陛下打天下,就他娘的这么点觉悟?你他娘的缺吃了还是少穿了,还是没用度了?你他娘的放高里贷一年能赚几个利息钱?”
  “值得吗,为了点蝇头小利,把自己的前途都给搭进去了?”
  冯胜越说越气,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天响动。
  “你今年二十几?”
  “二十。”狗剩老实答道。
  “二十。”冯胜摇头苦笑,二十岁的开国伯,前将军衔的整编镇总兵官,前途无量。皇帝还准备升他为提督,让他移驻辽北。可这王八蛋却困为一点点银钱,栽了。
  “你今年才他娘的二十岁啊,比陛下还小几岁,你就已经是开国伯了,再过十年,你难道还混不上一个开国侯?过个十年,你早就是提督了,到时升为上将军也是早晚的事情,也许过二三十年,封个国公都有可能。”
  “别说了,我辜负了陛下,辜负了大家。”狗剩痛苦的道。
  酒菜上来,冯胜陪着狗剩说了许多酒。
  狗剩心里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才一岁多的儿子。
  “放心吧,陛下已经说了,罪不及你的家人,你的儿子还能破例袭封勋爵,你的财产也都会留给你的妻儿。”
  “多谢陛下。”狗剩跪在桌边,向着北面磕头。“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还为陛下冲锋陷阵,我愿再做陛下的马前卒。”
  冯胜的眼圈有些红,忍不住扭过了头。
  许久后,酒喝尽。
  冯胜长叹一声,“陛下也想保你,可国法难容。依据国法,你将被午门处斩,但陛下念你这几年的功劳一场,想保全你最后一丝体面,陛下特赐你一壶金屑酒,免你午门受刑,保你全尸。”
  说着,冯胜把一壶酒放到桌上。
  这也是君臣一场,皇帝给他最后的恩赐了。
  “谢陛下!”狗剩又向着北跪拜谢恩。
  “狗剩,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可以替你转达,有什么未尽的心愿,也可以告诉我。”
  “请陛下替我照顾我的妻儿老小,我先走一步了。”
  冯胜点了点头,起身走了。
  过了片刻,手下来报,狗剩已经饮下金屑酒自尽而亡。
  长叹一声,冯胜挥挥手,“去通报一声三法司,让他们来验尸吧。”
第五百七十七章
殖民教育
  赵国梁自尽的消息送到行在的时候,刘钧只是点头应了一下,然后沉默了许久。赵国剩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最早跟着自己的那批人,够勇敢也够聪明,而且也够运气好。
  打了好几年仗,大小仗打了不下百场,伤没少负,但却一直活下来了。虽然年纪比刘钧仅小一点点,可刘钧一直是把他和张国栋这些麻城出来的老部下,当成了自己的门生心腹的。他以往也没让自己失望,可谁知道,等到新朝一立,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已经迷失了自己。
  赵国梁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走上歧途的人。
  “给他在英烈寺中立一个牌位吧。”刘钧最后有些落寞的道。虽然他犯了错,走了歪路,还被赐死,可毕竟是随他打天下的勋臣,立过不少汗马功劳,一码归一码,刘钧还是破例下旨让赵国梁死后得以入军人死后的荣耀殿堂英烈寺。
  刘钧也是挥泪斩马谡。
  希望这次的事情,能给所有的人敲响一记警钟。
  天一天比一天冷,辽海再一次结冰,辽西也开始下起了雪。
  随驾的官员们再次奏请皇帝返京,马上就要到年关了,皇帝不可能还留在关外。而且各地的举子都已经入京,今年科举的会试马上就要开始,到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得由皇帝亲自主持,还要御点士子,这都离不开他。
  关外的事情,则很顺利。
  蒙古诸侯在瓜分了科尔沁大草原后,一个个都是胃口大开,现在都想要再大抢一把。就算天已经冷起了来了,他们也顾不得这些。
  刘钧对于他们的热情很满意,反正蒙古诸侯的军队又不需要他提供粮草和弹药武器,他连军饷都不需要提供。
  相反,蒙古人攻入辽东打下的地盘,最后还都得是他的,就是抢掠到的钱粮,也得分他一部份。
  他最多只需要派出一支参谋顾问团,再派出情报人员提供情报,派出部份炮兵火炮,提供下火炮支援而已。
  蒙古诸侯新胜之时,气势正盛,而女真却是主力北上,辽东之地防守空虚。
  就如枢密院所预料的一样,蒙古诸侯的进攻很是顺利,他们轻松的就越过了辽河防线,女真人根本不敢出来野战,他们龟缩在沈阳、辽阳等一些城池据点之中。
  结果蒙古诸部干脆分成数部,多路出击,切割包围,先扫荡外围,最后再合围城下。
  辽东的许多城池,都曾经被汉军的火炮轰过,彪悍的蒙古诸侯骑兵,加上汉军犀利的火炮,这个组合对付那些兵力薄弱的清军那是绰绰有余。
  短短时间里,他们已经接连拿下诸多城堡,最后清军只得被包围在辽阳、沈阳等几座大城之中。
  蒙古诸侯听取了汉军参谋的建议,没急着马上发兵攻城,而是一面围城,一面继续扫荡外围。
  这次蒙古诸侯比较聪明,虽然刘钧依然开出了每个女真青壮首级二十块的赏格,还把俘虏和首级价格定在一样,但他们依然不再如上次一样急匆匆的四处屠杀。
  他们现在开始四处搜捕,不论男少,发现了就追击抓捕起来。除非是遇到抵抗激烈,无奈之下才杀几个震慑一下。
  蒙古诸侯现在都重新划分了领地,又新瓜分了东部大片草场,特别是朝廷也册封了许多直属骑士、武士,诸侯也分封了许多骑士、武士,这些新的小贵族们,有了自己的领地采邑后,都急需要人口。
  没有牧民,那就只能抓女真人做奴隶。
  许多汉商紧随着蒙古诸侯的后面,蒙古兵每攻破一个城池、村庄,他们就紧随而至。他们挥舞着银元券,向蒙古诸侯、士兵们收购一切战利品。
  同时,他们也向诸侯出现许多物资,粮食、刀剑,等等都有。
  不过这些商人都是获得过大汉朝廷特许经营证的,他们获得这个资格付出的本钱不小,而且经营这个买卖,利润虽多,可税务也高昂,尤其需要极大的本钱周转。
  但这毕竟是个极丰厚利润的买卖。
  人都说拆迁充满商机,实际上战争全是最富有商机的。
  现在关外,最紧俏的商品已经不再是武器,排在最热销商品第一名的是战俘。一个青年女真战士,可以卖到五十块银元,如果是一个优秀的骑士,甚至会有人出到一百块。一年年青的女真妇人,也起码有值四十块。
  这个价格超出大汉给出的收购价,因此再没有哪个蒙古战士舍得砍杀女真人,他们会十分小心的用套绳或者网来捕捉女真人,然后也不会虐待他们,相反,还会给他们穿暖吃饱。
  有的人会把俘虏交给商人们负责暂时照顾,付一笔寄养费,他们就会帮你把女真俘虏收养下来,替你养的好好的,等回头你有空了再来接走。
  也有些蒙古战士自己并不需要女真奴隶,他们捕捉到俘虏后,立即拿来与汉商交易。女真俘虏已经成了抢手货,一拿出来就有许多商人争着抢买。
  虽然大汉帝国有法律,禁止奴隶制度,禁止奴隶买卖。但这里是关外,因此这项买卖活动也就没有人管束了,相反,商人们还得交纳一笔极贵的税费。
  对于这种变化,刘钧思虑了一阵之后,就随他去了。
  落到蒙古贵族手里成为奴隶的女真人,翻不了什么浪花。而就算得到了女真奴隶,可奴隶成本也不低,他们的实力也一样不会增加太多。
  在十一月底,呼啸的寒风中,刘钧终于起程,从辽西经辽西沿海走廊从山海关入关,返回京师。
  坐在车中,刘钧倒不辛苦。
  马车很大,车厢里的空间也极大,倒是一间移动的房车,刘钧甚至还可以在车上会见臣子,召开会议。
  这一次的出塞北巡,效果极好。
  第一次与蒙古诸部会盟,正式明确了与蒙古的关系。朝廷虽然出动了十万兵马,但也只是到了北方耀武扬威一番,并没有真正的用兵。
  朝廷利用蒙古诸侯直接就灭了五十万人的哲里木盟四部,漠南漠北蒙古一下子减丁五分之一,更断了女真一条臂膀。
  朝廷还把势力拓展到了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下,又通过册封千余骑士武士,从蒙古诸部中挖过来了千多精锐战士,若是把他们的家人属下都算上,那就相当于一下子挖了几万人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