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697

  “皇帝来了。”刘修也站了起来,笑道,“我最近新练了一个乐班,排练了好几首新曲呢,还等着你给点意见呢。”
  刘钧便走到父亲身边坐下,又跟大家一一打招呼,都是一家的兄弟亲戚,倒不用那么客气。“谁不知父皇的这支乐班誉满京师,听说上周在京师大戏院受邀压轴演出,可是得到无数观看者的赞誉,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呢。”
  刘修有些得意的道,“那是当然,现在京师许多戏院都想邀请他们登台呢,出场费一次都得上千块呢。”
  太上皇养的并不止这个乐班,他还出钱建立了好些个乐班戏班,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戏班,就是如今大汉京师最有名的昆曲班子。昆曲本是起于元朝时的南方戏曲形式,到了明万历之时,已经进入京师,并成为了第一大戏种,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声腔剧种。而太上皇的那个戏班,更是汇集昆剧名家。尤其是这支戏班,并不仅在宫廷里演出给太上皇观看,刘修还出钱在京师建立了一个能容纳千人的大戏院,让戏班不定期登台演出,让京师百姓观看。
  刘钧的妃子陈圆圆以前唱戏,唱的就是昆曲中的弋阳腔,上次太上皇大寿之时,陈圆圆还和柳如事沈曼等人一起献唱祝寿。
  如今京师繁华,工商兴盛,也连带着引起了文化娱乐等来的兴起,比如昆曲,比如一些杂耍表演,一些乐器的表演,甚至还有了说相声的。京师现在不但有能容纳上千人的大戏院,也有了许多小场子。
  甚至在一些酒楼茶肆里,也会有为客人表演的艺人,或唱曲或弹琴。对于这些变化,刘钧也是持支持态度的,当人解决了口腹之欲后,便也会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享受,歌舞曲艺也并非都是靡靡之音,也不代表着就是追求享乐不思进取。
  “皇帝啊,我正打算建一所专门的戏剧学院呢,找一些大家来授课,招一些年轻有天赋的孩子,学习各种丝竹弦乐,以及各种戏曲腔调,你觉得怎么样?”太上皇问。
  “这是好事,我赞同父皇的打算,若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尽管开口。”
  陪太上皇听了一会曲子,刘钧便起身告辞,说先去拜见皇太后。
  “去吧去吧,那些娘们聚一起,除了打麻将就是打麻将,打起麻将来比听戏还来劲。”刘修笑道。
  刘钧起身出去,结果进西偏殿前,却看到嫂子梅氏早就那里等着。
  “你们先下去。”刘钧挥手让跟随的内侍退下。
  等内侍都远远散开,梅氏才带着不安走上前来。
  “陛下。”
  刘钧笑笑,“今天这个家宴也是嫂子安排的吧?”
  梅氏没有否认,“陛下,我真不知道我那本家兄弟居然如此胡来,居然惹下这么大的事情。”
  “你意思那事就全是你那本家兄弟的错了?”
  说着刘钧的脸色沉了下来,“看来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也不明白他的真正性质。你是不是觉得,不过是死伤了几个人而已?”
  “陛下,我没敢那么想。”
  “你不用说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嫂子,你知道你一向是个精明的人。我还记得,以前我惹外躲出去几年,家里爹和娘都是嫂子在照顾。但有句话也说的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现在的生活,难道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比起过去在麻城之时,总好了千万倍吧?”
  刘钧冷哼了一声,“仅是去年一年,我赏赐给你府上的银元就有二十万,还不包括各种金银珠宝之类的,况且我还给你在好几家矿产公司里分了干股,一年分红也起码有十万以上吧。你们这几年还买了不少地,加起来都不止一万亩了。”
  兄长刘钊一家有多少钱财产业,刘钧是很清楚的,不说什么巨富,但加起来肯定是有几百万银元的身家。而这些是哪来的?不全是刘钧赏赐给他们的。
  说实在的,兄长刘钊是个没什么能力的人,文不文武不武,样样不行,现在挂个侯爵位,在宗正寺还挂了个宗正寺卿的官职,已经很照顾他了。真让他去当官经商,绝对干不长久。
  其实刘钧也不是不照顾自己的家人,对于一家的兄弟、姐妹甚至是岳丈等亲戚,刘钧都给了他们一些福利,也就是在自己的那些产业里,给他们机会参了一些股份。刘钧的那些产业,哪个都是极赚钱的,能有机会参一股,随便多少那都是赚钱的啊,而且是包赚不赔的,还不用他们费心去管理,有一个职业经理代团队在负责,他们只要坐着分红就好了。
  这么好的事情,比买地收租都还赚的很。
  可惜精明的嫂子梅氏却居然还不满足,非要自己来开公司。公司这么好开的,经商这么好经的?一个完全外行的人要经商,还想一来就做很大,还要赚钱,这几乎是极难的。
  梅氏最终也不过是走官富权钱交易的路子,开建筑开发公司,从刘键那里拿条子,幕后操作拿项目,然后是二流的队伍,结果第一个项目开工就出事了。本来遇到土地开发肯定会有些拆迁之类的问题。这个年代,并不会有后世那么厉害的钉子户,条件稍合理些,对方肯定会接受的。
  可梅氏的那位本家兄弟,却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伏势欺人,强拆,还打人,结果反让人捅死三个。
  “嫂子,你别不以为然。你知道朝廷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商业秩序花费的努力是多大吗?可你却只为了一个顶多能赚个十万块银元的项目,搞幕后操作,权钱交易,搞仗势欺人,强拆,打人,这个事情一出,你把朝廷花费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建立起来的信用就给毁了。听说过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粥吗?”
  “你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头,做了一个极坏的榜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在朝廷辛苦建立的大坝上只是蛀了一个小洞,可最终却可能使得千里之堤决口。”
  梅氏原本心里确实有些不太以为意,觉得若是没有死人,这都算不上事。堂堂皇帝的哥哥的公司,虽有些幕后操作,但算什么事。
  但现在,被刘钧这样一说,她心里终于十分不安了。
  “这件事情已经交给了大理寺,另外都察院也已经介入,有东厂和锦衣卫负责调查取证,这事会有一个公正的审判。最后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我不会循私枉法,也不会法外开恩。”
  梅氏惊的眼睛瞪的大大的。
  “陛下,就不能饶过这一次吗?”
  “不会有特例,具体的判决得由大理寺决定,但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你的那家公司不但要被封查关闭,而且所有涉事之人都要受到惩罚。大哥将被免去宗正寺卿之职,你的那位本家兄弟将要承担主要责任,起码少不了十年劳改。此外,刘键的顺天府尹也要被免职,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将大哥和三弟两人的爵位降低。”
  “还有,这个案子最后会公开宣判,你的那位本家兄弟,还有大哥、你,以及三弟,你们所涉及的事情,所犯下的错都将公之于众,包括你们的处罚。”
  “皇上,我们是一家人,就算我错了,可你就不能念及下一家人的感情?”
  “别说了,这个案子影响极其恶劣,如果我不加严惩,根本无法挽回此事带来的极坏影响。”
  “若不是念及以前的感情,这次的事情,足以让我要求大哥给你一封休书!”
  刘钧一句话,让梅氏脸色苍白。她完全没有料到,这件事情皇帝的反应如此之大。
第七百一十九章
流放
  家宴过后,刘钧将兄弟刘钊和刘键一起召到上书房。
  虽是刘钊刘键都是刘钧一母同胞的兄弟,但在朝中,他们两人却反不如从兄弟刘允升三兄弟得信任。刘钊现在只任一个宗正寺卿,刘键也只是顺天府尹。比起刘允升三兄弟皆侯爵,两总督一舰队司令,明显还是有差距的。
  虽说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老话。但在皇族之中,却又往往是亲兄弟不如从兄弟得信任。究其原因,毕竟宗室里旁支几乎不可能威胁到皇帝,亲兄弟却总要多加几分小心。
  刘钧倒不是因为担忧两个亲兄弟会威胁到自己,刘钊太平庸,刘键还太年轻。就算刘键做了顺天府尹,可也毫无根基。
  对刘允升三兄弟的重用,但是符合打虎亲兄弟的意思,新朝初建,刘允升父子兄弟几个一来立功极大,二来也向来表现良好,既态度好又能能力,还是宗室,刘钧当然要重用他们。
  刘钧本来很看好刘键,刘钊他是指望不上,这个长兄也就是多给些赏赐,让他做个富贵闲人。但对刘键,他是很期待的。尤其是刘键在顺天府尹任上,城市经营这套搞的很不错,京师能有如今这样的繁华,他是有大功的。
  但他还是太年轻了,这次梅氏的事情,牵出了很多问题。表面看是些小问题,但却又是大问题。刘钧打算敲打一下这个兄弟,也算是让他好好反省一下。若是他能过了这一关,将来肯定还能担任更重要的职责,若是他想不通,那他的仕途也许就此终止了。
  “青主在安南统兵征讨南蛮,目前进展不错。南征部队已经在红河口等沿海岸处建立了数个前进据点,朝鲜军团还在海军的支持下攻占了安南中部的蓝江入海口。青主上奏,拟将安南之地划为三省,北部的广南海,中部的日南省,以及更南面的越南省。目前暂时还不会发起对越南省的进攻,主要以对安南北部进攻为主,并以部份兵力进攻安南中部地区,以牵制升龙府兵力。”
  刘钧对刘键说道,刘键还有些疑惑,他只是顺天府尹,目前既没有总理参政衔也没有参赞军机衔,这样的军国大事根本不够资格参与吧。
  “朝廷打算采取青主的建议,除越南省先不设立外,将在安南北部和中部分别设立广南省和日南省,朝廷派出巡抚、总兵、巡按、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负责两省事务。”
  “安南总督将兼任广南巡抚,日南巡抚一职,我决定调你前往就任。”
  “我调任日南省巡抚?”刘键惊讶的问道,目光中充满不敢相信的神色。巡抚和府尹哪个大?
  顺天府虽是一个府,但是国都,还是首都。大汉五京都是直辖府规格,府长官不称知府而称府尹,品阶是与省巡抚相当的。甚至因为顺天府是首都,其重要性还超过一般的省巡抚。
  日南省说好听点是新设省,说难听点,那里现在只有一个据点而已。这样的巡抚,还不如一个知县管的地盘大呢。
  “陛下,是因为富安建筑公司的那件事情吗?这是惩罚?流放?”
  “确实与这事有关。”刘钧没有回避,“但算不上是惩罚,更谈不上流放。你如今还不满二十岁,却已经是顺天府尹,一路过来太顺了,这对于你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过于一帆风顺,缺少适当的磨砺,这对于你的将来只会是坏事。你站在高处久了,也需要沉到下面好好看一看听一听。”
  “眼下南方是朝廷重点,更需要精兵强将。朕的左右枢密使都先后去了南洋和安南,你莫不以为朕也是将他们流放了?不,那是重用。安南之地,虽秦汉之时已是华夏疆土,但此后叛服不常,秦末叛出,汉时收复,五代之时又叛出,明初曾收复,但此后又无法有效控制不得不退出。这次朝廷发兵征讨,朕对于拿下安南并不担忧,但如何实行有效而稳固的控制才是最难的。”
  刘钧把话说的很明白,刘键在顺天府任上虽然表现不错,但也展露了不成熟的一面。而且他又如此年轻,皇帝准备让他到下面去沉淀一下。但不算流放,从顺天府尹到日南巡抚,看上去是平调。
  虽然现在日南还一无所有,但正因此,才能磨砺锻炼刘键。若是刘键能在日南有所作为,那就说明他是真成熟了。
  “日南现在只有一据点,但朝廷发大军不下二十万征讨安南,你真以为日南永远只是一个据点?朕若不信任你,又岂会派你去日南。要知道,日南巡抚可是还兼提督军务粮饷的,是能够调兵管军的。你到了日南,到时麾下起码数万兵马,朕若不信任你,岂会让给你如此大权?”
  按现在朝廷三权分立的制度,其实巡抚这个职务和总督一样,都是有违三权分立制度的。巡抚管军又管民,虽然按现在军制,巡抚其实没有真正的军事决策权,但他依然是明面上的一省军政首长。
  尤其是在战时,日南巡抚肯定比一般的巡抚反而要权重不少。
  “我不想去日南。”
  刘键有些脾气,他觉得给嫂子写个条子又不是什么大事,皇帝却要把他调去日南,哪怕说的好听是加担子,但他就是觉得是贬谪是流放。
  “你去不去日南,顺天府都没有你的位置了。我已任命郑三俊为顺天府尹,你要么去日南上任巡抚,要么就安心在家呆着,还有,你的武昌侯爵位,也已经贬为通山伯,大哥的爵位也降为华容伯。”
  刘钧没有给刘键讨价还价的余地,若是他闹脾气,不肯奉旨,那说明他太不成熟。
  不说刘钧是朕即国家拥有无上权威的开国皇帝,就照制度来说,刘键这位皇帝的兄弟,本就已经是候爵还是顺天府尹这样的高官要员,他这样级别的官员升迁贬谪那都是归属皇帝决定的。
  吏部管文官,兵部管武官,但他们管的都是五品以下官员升转。五品以上三品以下,须得经总理会议决定,内阁首辅都无权单独决定。
  至于三品及以上官吏任免升降,那完全操之于皇帝之手。而七品以下低级官吏,知县等正印官的任免权在吏部,其余地方七品官任免权在总督,八品官任免权在巡抚,九品官任免权在知府。
  军队则另有一套系统,但低阶官员已经不再完全由吏部选拔任免了。
  可刘键的升降完全是由皇帝说了算的,皇帝要让刘键去日南,他就得去。去了还得好好干,若是玩忽职守,消极怠政,刘钧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罢免他。这么不成熟,早撤早省心。
  刘键苦着脸不说话了,虽然还不太服气,可已经不敢再敢皇帝二哥顶牛。他一直都有些怕这个二哥,有时脸一沉,让人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我去还不成,可没必要削我爵位啊。”刘键苦着脸道,堂堂皇帝胞弟,只封一个侯爵,现在居然还一下子降成伯爵,找谁说理去。
  “爵位不过是一名号而已,既无采邑又无封民,一年爵禄也没多少,降你爵位,是要让你明白这次事情的严重性,也是要让天下官吏百姓们知道这事朝廷的态度,你受点委屈,等你在日南表现的好了,到时再给你升回来就是。”
  刘钊一直都低着头坐在那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