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1605

  难。
  唐立国不到百年,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相继就崩溃了。
  根本就是田的问题,越到后面兼并越多,田越少,百姓授田越少,那么以田为核心的这种种基本的制度也就实行不下去了。
  现在说来说去,又绕到了田上。
  三万常备军,虽说不是府兵兵农合一了,但也得给他们保障啊。朝廷的意思是这些常备军粮饷得发,但田也得分。毕竟普通百姓都均田,难道这北衙禁军天子亲卫反而不分田了?分了田,朝廷也能把薪水定的低点,减少点开支。
  而且分田,也不是发薪水就能取代的了的,毕竟田能让将士们更稳定。
  可二百万亩地,还要从京畿里划出来,怎么划?
  关中平原地不少,但百姓更多啊。
  朝廷此前迁出不少百姓到陇西、朔方去,又把不少贵族的封地换到边疆,但关中依然还是地少人多。
  朝廷收回来的许多土地,给关中百姓补足均田都远远不够。
  “陛下,对于北衙禁军和讲武堂的开支来源,我有三个解决方案!”
  “三个方案?”
  李世民脸上露出了笑容。
  说到赚钱,果然还是李超最厉害,一来就三个方案。
  “快说!”
  “其一,是朝廷提前推行新钱贞观通宝,尽收天下旧钱,改铸新钱。铸新钱有半成之利,以朝廷现有的铸币技术,只要有足够的铜料,一年可铸千万贯新币。陛下,半成之利,铸千万贯新钱,可得利五十万贯!”
  五十万贯!
  连陈叔达等人都不由的吸气,五十万啊,长安城里家财五十万的大贵族估计并不在少数,但对朝廷来说,五十万也依然还是个很大的数字。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五十万啊,早想到的话,太仓又多五十万了。现在,这五十万肯定落入皇帝之手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
  “这个可以有,少府监铸钱局,已经建成了数个铸币坊,钱模、水力冲压机这些都好了,嗯,朕可以下诏,让天下百姓限期将手中旧钱拿到官府兑换,逾期不兑的就做废!”
  “文远,快说这第二个办法!”
  一个办法就弄了五十万贯,这后面肯定也很不错。
  “陛下,其实铸币坊还可以把朝廷和官府收集的金银改铸为金银币,这个也同样是有半成之利的,臣估计,若是施行的好,一年还可再添十万贯左右。”
  “这个也算是第一个方法里的吧?好,你继续!”李世民捻着胡子笑道。
  李超点头。
  “这第二个扩收方法,是贸易。”
  “贸易?”
  “没错,贸易,不仅仅是开放贸易,而是朝廷也要主动积极的加入其中。现在我们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也有刚刚开通直往天竺的西南丝茶之路,还有通往漠北草原的茶马之路,这三条,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的线路了,朝廷可以自己组建商贸队,运输商货前往外番贸易。陛下,货物贸易越远,这利润也就越大。”
  “在长安,可能要十斤黑茶换一张上好羊皮,可在宁远,一斤黑茶就能换一张上好羊皮,到了草原上,一斤黑茶直接就能换一头大肥羊。若是到了那漠北极远之地,一斤黑茶甚至能换好几只羊。陛下,这就是贸易之利啊,朝廷完全有能力组织许多大型的商队远走四番。”
  “而且,这种远途国际贸易,不但能赚很多钱,也能为大唐及时的了解周边番国的底细实力,与他们增加友好,加强联络。向他们宣扬我大唐之名,带去圣人之言,传播我汉之文化!”
  让朝廷直接建商队,跑国与国之际的国际贸易,这个李世民以前真没想过,顶多是别的番国商团来朝贡,朝廷接受他们的贡品然后回赐,这其实算是一种与番国的贸易,但主动去外国贸易,还真没有过。
  听李超一说,好像很有搞头。李世民对于传播大唐威名,传播汉文化很感兴趣,但同样对于赚钱更感兴趣。
  “文远,这个贸易一年能赚多少?”
  “陛下,国际贸易利润是极大的,若抛去成本,就是十倍之利也不是没可能。一开始可能利要少些,但等路线和市场打开了,不多说,一年三五百万贯的利我敢说肯定有的。”
  “三五百万?”李世民震惊了,三五十万他都满足了,别说三五百万了。
  “好,那就搞这个国际贸易!”李世民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迫不急待的就答应了。
  “文远,还有第三个方法呢?”
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
  李超两个办法可以让朝廷一年增收百万,其中的国际贸易若是操作的好,几年后还能更多。
  这大大超出李世民的预期了,毕竟原本他只想要一百万贯钱养北衙,宰相们肯给五十万,他还差五十万而已。
  但哪有人嫌钱多的。
  皇帝也一样不嫌钱多啊。
  五十万贯能办五十万贯的事,有一百万那就可以办一百万的事情,若是钱更多,还能办更多的事情。
  “文远,第三个办法是什么?”
  李超民万分期待,两个办法能增收一百万,那这第三个办法肯定更好。
  “陛下,这第三个办法,能让朝廷立马得财三千万贯以上,得土地千万亩,新增人口近千万!”
  李超的话一出,政事堂中,皇帝和宰相们都面色各异。
  他们一下子知道了李超说的这第三个方法是什么了。
  灭佛!
  之前李超就已经上书万言书,但李世民看过之后,只是交给一众宰相们看过,并未给其它官员看。这件事情,算是顶层在议论。
  不过玄武门之前,太上皇李渊当时和裴寂封得彝等宰相们,可是已经达成了一致,要灭佛的。当初政事堂上同意的那些人中,现在还有好几个在今天的政事堂中,萧瑀、陈叔达、杨恭仁他们都曾经是表态同意的。
  能让李渊他们君臣都达成灭佛一致态度的,并不是说佛法有怎么怎么不对,原始佛教的教义,是引人向善,还有让人修炼,人人成佛等。佛教比较温和,虽也有弥勒教等是邪教,在乱世中搞造反等,但毕竟少数。
  对朝廷来说,百姓信佛,这本不是坏事。
  和尚们一心念经崇佛,崇拜偶像,也不是坏事。
  但坏就坏在规模失控,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朝廷。
  历史上甚至也有不少皇帝崇佛,比如南梁武帝,还出家,甚至要大朝们出巨款把他从佛寺里赎回朝堂,然后没多久又来一次。大规模的出资修建佛寺,等等。
  结果留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这样的诗句,还有梁很快就亡国了。
  唐朝初年,朝廷不断的灭掉一个个反王,逐渐一统天下。可李渊却发现,自己大唐的户籍少的可怜。
  隋朝的近九百万户,差不多五千万人口,到了他一统天下,结果只剩下三百万户,一千五百余万人口,课丁更只剩下二百余万。
  这点户籍人口,不过隋的三分之一。
  可隋乱才十几年而已。
  不可能死了这么多人。
  人哪去了?
  逃了,隐了。
  朝廷搞均田,使不少逃丁回籍或就地安置,但隐户却依然极多。
  被世家豪族隐了,被寺庙和尚们隐了。
  李渊没能力直接对着世家豪强们开战,便只有拿和尚们开刀了。
  谁让他们那么的肥呢。
  李渊摸过底,道教的势力远远不及佛教,大唐天下各地,大小寺庙尼庵有四万余座,僧尼数十万之多,而他们占有的田地、隐匿的人口,却是极为的惊人。
  打压佛教,李唐立即就能过个肥年,甚至能壮上一圈。
  只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让这件事情停了下来。李世民上台之后,考虑到自己得位不正这些因素,想着安稳,就暂停了这事。
  而现在,李超又提出来了。
  “四万余座佛寺,近百万僧尼,不下千万隐匿寺庙下的隐户,数千万亩土地,还有几千万贯的寺产,陛下,佛教毫无管束,已经如同一个巨大的毒瘤,深深的危害着大唐。必须管管了!”
  李世民心里也在不断的念着那一个个的数字。
  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啊。
  他还在为一百万贯跟宰相们争来争去,为了两百万亩田地而无法安置北衙禁军,可那些和尚们,却占有如此多的田地,隐匿了那么多的人口,拥有着那么多的财产。
  他知道,其实世家豪门们拥有更多的田地,隐匿着更多的人口,也拥有更多的财产,但那个动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