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391

  “陈先生,这是车间里刚刚生产出来的鞋子,您还满意吧?”一个中年男子开口问道。
  这个中年男子名叫贾里德,波兰裔犹太人,在战争开始之前便逃来了美国,他也算是运气挺不错的,早早的就来到了美国,如果等到战争爆发以后还待在波兰的话,说不定就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了。
  贾里德曾经在一家制鞋工厂担任车间主任,于是便被陈强挖来做了制鞋厂的厂长,陈强毕竟不是企业家出身,他并不懂得工厂的管理,他也不可能天天在鞋厂里待着,所以便请来了贾里德这个专业人士,负责鞋厂的管理和正常运营。
  犹太人在商业方面的确很有天赋,这个贾里德也颇有能力,虽然鞋厂是新的,员工也是新的,但是在贾里德的管理下,整个工厂却是运营的井井有条,很快的就投入到正式生产当中,生产出了第一批的“耐克一号”。
  面对贾里德的询问,陈强笑着点了点头:“这鞋很不错,穿起来很舒服,投放到市场上,肯定能够跟匡威的JACK
PURCELL运动鞋一较高下!”
  “但是陈先生,我认为关于这个‘耐克一号’,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贾里德开口说。
  “你有什么建议?”陈强马上问。
  “陈先生,经过我的研究计算,我发现如果取消侧面那个标识的话,我们的制鞋成本会大大的降低。”贾里德一边说着,一边瞄了一眼陈强,发现陈强正在认真倾听,这才接着说道:“在鞋的侧面增加一个这个大的公司的标志,其实有些得不偿失,我们不仅仅要多花费一块布料,还要花费人工把这个标志缝在鞋上。如果没有这个标志的话,我们可以节省原料成本,也可以节约人力。”
  陈强点了点头,然后重新拿起球鞋,仔细的摸了摸球鞋侧面的耐克标志,这个标志缝的很工整,也很结实,可以看出来不是糊弄上去的。
  那个时代,运动鞋上面的商标都是额外缝上去的,这需要额外花费专门的材料,还得花费人工,这些可都是成本。而很多运动鞋为了节约这部分成本,干脆就连商标都没有,当时穿上一双运动鞋,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
  那个时代的人毕竟没有品牌意识,只是单纯的生产处一个产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售卖,卖光了就再生产一批,根本就想不到去培养一个品牌,为后续推出新款做准备。
  这一点匡威就做的比较好,即便是1917年所推出的最原始款式的Chuck
Taytor
ALL
STAR运动鞋,也在鞋帮的位置缝上匡威的标志,美国人看匡威的标志看多了,渐渐的熟悉了匡威的标志,买运动鞋自然就会首选匡威,也因此匡威才能称霸美国市场几十年。
  陈强是打算把耐克做成顶级运动品牌的,当然不可能取消运动鞋上的耐克标志,就算是要花费更多的成本,陈强也必须要将那个大大的“对号”标志保留下来。
  然而站在厂长贾里德的立场上,他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所以像是标志这种东西,在贾里德看来完全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必要存在。
  陈强明白贾里德的想法,他心中也佩服起贾里德的精打细算。
  未来陈强在做大学教授的时候,曾经接受过某个国内体育品牌的委托,去研究过国内运动鞋产业发展。陈强还记得当时调查后得到的数据,以耐克的篮球鞋为例,福建的代工厂为耐克生产一双球鞋,只能在利润当中分到2%,余下的都被其他环节分走了。而代工厂的制鞋工人,只能在利润当中获得0.7%,也就是说耐克卖一双球鞋所获得了利润,生产球鞋的制鞋工人连1%都分不到。
  从这数字看,生产代工环节的成本,只占据一双球鞋很少一部分。
  可即便是这样,耐克公司仍然觉得制鞋工人获得那0.7%都有些多了,所以将工厂搬到了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那里的制鞋工人获得的,可能只有0.4%或者0.5%。
  资本都是贪婪的,从这方面来说,贾里德是一个合格的犹太人。
  于是陈强只好开口解释道:“这个公司标志肯定是不能取消的,我开办制鞋工厂,并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是打算做一个伟大的运动品牌,一个世人皆知的运动品牌,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让人熟知的标志。我希望有一天,当人们看到我们的标志是,便能够脱口而出‘耐克’的名字。”
  “但是这个标志的确是给我们增加了很多的成本,面对匡威的JACK
PURCELL运动鞋,我们或许会丧失售价方面的优势。”贾里德开口说。
  “没关系,这是我们第一款运动鞋,我们要做的是打响公司的招牌,是抢占运动鞋的市场,至于盈利方面,我可以适当的做出让步,我愿意用我们的利润去交换市场占有率。”陈强开口说道。
  “市场占有率?”贾里德听到这个词,然后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在商业方面有着足够敏锐的直觉,所以很快的理解了陈强的意思。
  陈强则接着说道:“至于这个标志会增加我们的生产成本,我想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解决,比如在帆布面料上上办法。”
  “陈先生有主意了?”贾里德马上问道。
  “目前我们生产两种颜色的运动鞋,黑色和白色,我们的所采购的帆布面料也是黑色和白色两种,我们可不可以让生产帆布的厂家,直接在布料上印上我们耐克公司的标志,到时候只需把印有标志的位置剪裁到运动鞋的侧面,不就省去了重新缝上一个标志的烦恼!”陈强开口说道。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只是不知道织布厂那边是否愿意为我们生产这种带有标志的帆布面料。”贾里德开口说。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去找询问一下我们的原料供应商,看看有没有可能为我们特制帆布面料,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加一点钱,当然要比我们自己缝标志上去更便宜才行。”陈强开口说道。
  ……
  第一批“耐克一号”运动鞋,率先被送到了纽约尼克斯队,每一位球员免费获得了十双“耐克一号”运动鞋。
  有免费的鞋子穿,球员们当然非常高兴,在第二天的比赛里,纽约尼克斯队的球员们就都换上了“耐克一号”运动鞋。
  紧接着是搬迁到纽约不久的皇室队,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陈强那里拿到了篮球鞋。
  随后便是波士顿凯尔特人、费城勇士、韦恩堡活塞、华盛顿奇才等球队,纷纷受到了陈强送的“耐克一号”运动鞋,就连刚刚键入的芝加哥齿轮队也没有被落下。
  在1969年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篮球鞋,那个时代的篮球运动员,即便是乔治·麦肯、比尔·拉塞尔、维尔特·张伯伦这种超级巨星,穿的也都是普通的运动鞋,就跟刚开始学打篮球的樱木花道一样。直到阿迪达斯的Superstar问世之后,才有了真正的篮球鞋。
  所以“耐克一号”虽然是普通的运动鞋,但是却能够被各队的球员所接受,毕竟大家平时也都是穿普通运动鞋打球,如今有人免费送鞋上门,那当然是来者不拒,快快乐乐的收下,开开心心的穿上。
  若是放在后世的话,但凡有点名气的篮球运动员,都用不着自己买球鞋,那些大型运动品牌也不差那几双鞋,他们很乐意去赞助篮球运动员,另外球队的自己赞助商也会可以提供专门的篮球鞋。稍微大牌一点的篮球运动员,那都签了品牌代言,像是勒布朗·詹姆斯那样的,高中就能拿到耐克的巨额代言合同。
  顶级的超级巨星,会推出专属的签名篮球鞋,就比如科比,作为球员的时候,耐克累计为他推出了11代专属签名战靴,等到科比退役了,耐克仍然要榨干科比的剩余价值,推出了Kobe12篮球鞋,鞋跟专门弄了个超酷的曼巴蛇镀金LOGO,可以多卖不少钱。
  最巅峰的,当然就是乔丹大神那种,不仅仅有专门的品牌,连专门的山寨品牌都有。
第三四三章
扩大生产
  约翰逊提着一个大箱子,来到了纽约大学的运动场上。
  “约翰逊先生,你又来了,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过来。
  “鲍尔教练!”约翰逊赶紧放下了手中的箱子,与鲍尔教练打招呼,随后打开了大箱子。
  “鲍尔教练,我这次带来了一种新款运动鞋,这种鞋穿起来很舒服,很多篮球运动员在穿它。”约翰逊说着,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简易的纸袋,然后从纸袋里面掏出了一双运动鞋。
  四十年代商品的包装都很简单,除非是那种昂贵的皮鞋才会有一个像样的鞋盒,普通的运动鞋价格便宜,能有个纸袋作为包装就挺不错了,很多运动鞋连包装都没有,都是几十双鞋放在一个麻袋里运送给商家。
  比如耐克公司的创始人菲尔·奈特,他在六十年代创立了蓝带体育,也就是耐克的前身,蓝带公司代理的是日本鬼冢会社的鞋子,而在当时,菲尔·奈特直接用旧报纸作为鞋子的包装,有人来买鞋,拿一张旧报纸将鞋子一卷,就交给顾客拿走了。
  鲍尔教练拿过一双“耐克一号”,一边端详着,一边开口问道:“这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耐克公司,虽然是去年才刚刚成立的新公司,但是他们的鞋子真的很不错。”约翰逊赶紧说道。
  “耐克公司?我好想听说过。”鲍尔教练仔细想了想,随后开口说道:“他们公司是不是还卖篮球,前不久那个户外篮球,就是这家耐克公司的产品吧?”鲍尔教练开口问。
  “没错,那个户外篮球就是这家公司的产品,现在这家公司又开始生产运动鞋了,我拿来了几双,您要不要试一试?”约翰逊开口问道。
  “好吧,我先试一试。你那里应该有我的尺码吧?”鲍尔教练说着脱下了自己的鞋子。
  约翰逊将一双“耐克一号”递给了鲍尔教练,鲍尔教练穿上以后,试着跳了跳,然后又跑了两步。
  “这运动鞋挺不错啊,穿在脚上很舒服,帆布的面料也很透气,非常适合做运动。”鲍尔教练将鞋脱下了,拿在手上仔细的观察了运动鞋的材料和做工,结果也是非常满意。
  “这鞋多少钱一双?”鲍尔教练开口问道。
  “您放心,咱们都是老相识了,我给您的价格,绝对比商店的价格低廉。”约翰逊赶紧说道。
  “那好吧,我会向我的运动员推荐这双鞋的。”鲍尔教练点头说道。
  ……
  约翰逊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杜克大学,然后向着另一所大学走去。
  约翰逊是一个推销员,主要是推销运动鞋,偶尔也会推销其他的体育用品。
  这种上门推销产品的推销员,在当时的美国遍地都是。而推销员也分为厂家推销员和独立推销员,厂家推销员类似于我们现在企业里的业务员,就是负责把自家企业的产品卖出去,按照卖出产品的数量获得相应的提成,这种推销员算是企业的正式员工。
  而独立推销员是自己从渠道进货,然后把商品卖出去,相当于是一个二道贩子。这种独立推销员往往要自负盈亏,如果进了货卖不出去砸在手里了,那么亏本的就是自己。而且这种推销员不算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比如好莱坞黑人影帝威尔·史密斯主演过一部电影,叫做《当幸福来敲门》,在里面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就是一个卖骨密度扫描仪的推销员,今年能卖出一台骨密度扫描仪,那么他就有钱吃饭,明天要是卖不出去,就没有钱吃饭。
  在五十年代以前,美国的商业还没有那么的发达,那个时代美国的商场连“黑色星期五”的购物日都还没有搞出来,普通老百姓购买商品的渠道也有限,上门推销员就成了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在当时,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身穿西装,佩戴礼帽,手里拿着一个大箱子的人挨家挨户的敲门,见到主人开门立刻脱帽致敬,这种人十有八九就是一个上门推销员。上门推销员所售卖的商品也是包罗万象,不过基本都是一些日用品。
  这些上门推销员往往都是从厂家直接拿货,他们的进货价格也比价低廉,但是他们没有实体店,不需要支付房租,卖货纯靠自己一双腿跑,完全就是个体力活,所以他们的商品售价往往要比商店里低一些,价格优势也是推销员赖以生存的保障。
  因此很多家庭主妇都养成了习惯,那就是等待推销员上门,因为推销员的商品比商店里的价格更低,甚至很多推销员都跟自己片区内的家庭主妇混熟了,定期了会把商品送来。
  体育用品推销员也是众多推销员中的一种,而且他们的推销还占据了美国体育用品销量的很大一部分。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美国特殊的体育氛围和环境。
  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校园体育,每一个美国人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始终是处于校园体育的环境当中,学校的体育教练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运动员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就是学校里体育教练的慧眼识英和悉心培养。人家的体育教练也是正儿八经的想把有潜力的学生培养成才,而不是咱们学校里的体育老师,上课就跟放羊似得。
  因此很多体育用品推销员都会去直接找学校的教练推销产品,只要一个学校教练认可了产品,那么这件商品就算是在这所学校推广开来。
  同样以耐克公司为例,菲尔·奈特刚刚成立蓝带体育的时候,有一个合伙人名叫鲍尔曼,这个鲍尔曼正是菲尔·奈特大学时代的田径教练,鲍尔曼教练对蓝带体育初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靠着鲍尔曼教练的人脉关系,蓝带体育才能够在短短的五年内卖出100万双运动鞋。
  除此之外美国众多的体育俱乐部,也是体育用品推销员最常去的地方,直接跟体育俱乐部的老板或者教练联络,便能够将这种产品卖到整个俱乐部。
  体育比赛的现场也是体育用品推销员常去的地方,去现场观看比赛的都是体育运动爱好者,他们必然会用得上运动鞋一类的产品。
  ……
  第一批“耐克一号”只生产了两万双,陈强还没有来得及给“耐克一号”打广告,体育用品推销员便将这两万双鞋全都卖掉。
  陈强手中的橡胶原料,可以生产大约八十万双鞋,八十万双鞋子听起来像是很多的样子,但实际上是一点儿都不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福建是中国制鞋基地,福建泉州的某个鞋子批发市场,淡季的时候一天的销量差不多有二十万双,淡季的时候一天的销量要超过四十万双,仅仅这一个批发市场,一年卖一亿双鞋子绝对不是问题。这么算起来的话,陈强这里一年的产量,也就够泉州一个批发市场卖两天的。
  四十年代的美国好歹也有一亿三千万的人口,一年消化掉一千万双鞋子绝对不是问题,陈强这两万双运动鞋投入到美国市场,连半点水花都没有溅起来,光是纽约市场,就轻轻松松消化掉了这两万双运动鞋。
  ……
  工厂的办公室内,贾里德正在向陈强汇报最近的生产情况。
  “我们采购的这一批帆布材料可以生产五万双鞋,等到这五万双鞋生产完毕之后,想要继续生产就需要继续去采购帆布材料了。”贾里德开口说道。
  “那就采购吧,目前看来,我们的运动鞋根本不愁卖,所以生产不要停,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可以再提高一些产量。”陈强开口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