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874

  三人都是一笑,赵然道:“大师好雅兴,此所谓小中见大,无中生有乎?若是将来大师离了天龙院,不妨写些话本出来,里面改头换面,换个人名、换个事件,我金波会所请人说书也好,直接售卖话本也罢,都是一桩留名的美谈。”
  明觉笑着摇了摇头:“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不过说起来,我的确曾经想过写话本的事,如果要写,你们知道我最想写谁么?”
  性真和赵然哪里知道,都催着明觉快讲。
  明觉冲性真道:“我最想写的,是你的座主长老,虚谷大师。”
  性真有些意外:“这有什么好写的?虚谷长老很慈祥的一位大师,为人处世平和率直,性情温和,也没什么可写的啊。要说履历,我也是拜读过的,十岁时在乌丝光寺出家,做过僧值,做过典座,接过衣钵,然后做到西堂首座,继而为住持,四十多年一直在乌丝光寺修行,未见有何独特之处。两年多前,龙怀大师离开天龙院回寺,虚谷大师入咱们天龙院西堂为首座……”
  一边说,性真一边回味,摇了摇头:“没什么出奇的地方。要说修为,也不过罗汉境而已。”
  这可是天龙院金针堂西堂长老的简历,赵然连忙用心默记,就凭这一点,今日就算来着了。
  明觉眼睛眯了眯,嘿嘿道:“这便是不看卷宗档案的结果。”端起茶盏细细品啜。
  毕竟谈论的是自家座主,见他卖关子,性真耐不住了,问道:“快说说!”看了看赵然,追了一句:“成东家不是外人,些许轶事,不必隐瞒。”
  赵然苦着脸道:“二位大师尽管自家谈论便是,成某如听天书。”
  明觉道:“这些东西说出来也没什么,就算道门知晓了,拿了去也无用,成东家听了无碍的。性真师兄,我只问你两句,头一个,乌丝光寺在哪里?”
  性真疑惑道:“虎尾山,那又怎样?”
  明觉道:“四年前若尔盖大雪山,虎尾山诸寺齐出,阎浮提寺摆出三十六鬼道世界,将道门大炼师楚阳城等七名高手困于阵中。此事你还记得?”
  性真道:“当然记得,那楚阳城不到四十岁就入了大炼师的门槛,是道门这些年来最有希望证就大道的天才人物,当时天龙院弹冠相庆,都说若是能将他剿灭于阵中,咱们佛门可二十年无忧。只是后来为朱七七破了三十六鬼道世界,将他救走,实在殊为可惜。”
  明觉道:“朱七七那盏宝灯,专克六道轮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说这些,这些都无关紧要,我只问师兄,你道楚阳城是什么人物?咱们佛门设计围杀他多少次?有哪次成了?如此精明果决,又怎会轻易入此大阵?他又不是没吃过这阵法的苦头!”
  性真若有所思:“楚阳城中计,与虚谷大师有关?”
  明觉自得一笑,又掰着手指头道:“再问师兄第二个问题,师兄可知虚谷大师何时破境证得罗汉果位?”
  性真怔了怔:“这却不知。”
  明觉晒燃一笑:“三年前!刚刚破境!我查阅过西堂历任长老的卷宗,百年来,这是金针堂西堂修为最低的长老。为何西堂会选择虚谷大师为长老,我也有所研究,但至今不确定,说出来与师兄见证一番。”
  性真大感好奇,道:“还请师弟明示。”又看了看赵然,道:“成东家,此乃我师兄弟闲谈妄测,当不得准,你就只当听故事便了,佐佐饭食,添添胃口,听过就忘,不要传出去。”
  赵然道:“那是自然,若是两位大师为难,或者成某先出去走走?”
第五十八章
继续听和尚讲故事
  说着,赵然就欲起身。他当然是做做姿态,其实是非常想听的。
  刚刚站起身来,就被明觉一把拦住,重新坐下。明觉道:“今日宴请成东家,怎么能把主客赶走?不妥,不妥,这些都是一家之言,如性真师兄所言,成东家听过忘了便是。”
  众人坐定,明觉继续畅谈:“刚好那段时间,我收到了皇城司一份任务失败的报告,说是在川省的长宁谷遭遇道门围攻,不敌而退……”
  赵然不动声色的含笑听着,心里却咯噔一下,手中的茶盏轻轻一抖!
  性真插话道:“你是说皇城司李副使发的那份报告?我记得当时看过,没有任何出奇之处,没见到虚谷大师的名号。”
  明觉道:“我查阅了卷宗,虚谷大师破境之前那段时间,皇城司请他前去讲论佛法。”
  性真笑道:“你这也是无可考据之谈,便当故事一听就是了。”
  明觉也笑了:“本来就是说的故事。但我总觉的虚谷大师很有意思,绝非明面上履历那般简单,否则也不会莫名其妙出任西堂长老了。”
  谈着谈着,报恩寺的菜肴也陆续递了上来,除了青菜以外,还有各种豆类,尤其是以豆腐做成的素鱼、素鸭等等,不仅品相美观,而且口味极佳,的确是名不虚传。
  在这方世界中,佛门并不禁食荤腥,夏国还好,吐蕃那边天寒地冻,极其寒冷,初入修行的僧人不吃荤腥根本抵受不住。只有那些戒律极严格的流派才有类似禁令。
  但既然有这样的噱头,报恩寺又刚好素斋做得极好,于是便渐渐成了大家游玩的胜地。
  尝过了报恩寺的素斋,把盘碗撤下,重新泡上香茶,性真便开口向赵然道:“成施主,上次我在施主这里得了一幅山间客的字,回到天龙院后与明觉师弟一起赏玩,明觉师弟甚喜……”
  赵然点头道:“下次若有机缘,再着人去趟大明,看看能不能向山间客求来字幅,也好转赠给明觉大师。”
  性真点头道:“这次请成施主来,也非是为了山间客的字。我这师弟平生酷好书法一道,可算是痴迷了,以贫僧观之,其实写得极好的,成施主是此中收藏大家,今日请出来,是想请成施主给鉴别鉴别,指点指点。”
  原来如此,赵然秒懂,当即笑起来:“好事啊,来,今日能够见识高僧的书法,成某的幸事!”
  明觉谦虚了两句,就从袖中抖出几幅书法卷轴,这袖子肯定是储物法器了,赵然装作惊异的样子羡慕了两句,然后在桌上铺开卷轴验看。
  论起书法,赵然是行家,虽在穿越前那方世界不值一提,但在这里,他凭着独特新颖的书法创新已经成了顶尖名家。当然,他现在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但不影响他以超越世界的眼光来评判。
  三幅都是小楷文,却是三篇文赋,赵然都没有读过,不知是谁写的,猜测是明觉和尚自撰,但他不好信口开河,免得露怯,便只是品鉴书法。
  一见之下,赵然微微有些惊异,果然是好字!
  在性真和明觉期盼的目光下,赵然沉吟片刻,道:“如空空中来,从空空中去,果然好字,深得佛中空无真义……明觉大师这字,与唐时永禅师也不相上下了。”
  明觉顿时满面春风,谦逊道:“成施主过誉了。”
  性真赞道:“成施主果然好眼力,贫僧这位师弟,自小习的便是二王,最崇慕的便是永禅师。”
  赵然道:“原来如此,的确深得其中三位。成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不当说。”
  性真道:“成施主有话便说,不用见外。”
  赵然点头:“这三幅字,明觉大师能否割爱?金波拍卖行再过两天要举办秋季字画拍卖会第六次专场,惜乎没有压台之作。成某想请这三幅作品登台,也好为拍卖会增色。”
  性真和明觉哪会不乐意?他二人请赵然出来吃素斋,就是为了这个。
  事情谈成,三人间的关系又近了几分。
  既然谈到书法,三位爱好者自是有着广泛的共同话题,你一言我一语,谈着谈着便说到现今正大红大紫的山间客。
  明觉对山间客的“山间体”是很佩服的,居然也收藏了一幅,就带在身边日常揣摩,说着,便从袖中又摸出一幅卷轴来,展在桌上一看,却是一幅字中画。
  画中一位女子背负荷锄,走在山泉流淌的沙洲之畔,渐入云雾之中。上方留白处写着十六个隽永的行楷小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明觉手指画卷,解释道:“这是山间客为画中女子的题字,当为早期的作品。”
  赵然心头大震,望着这幅书画久久不语。
  见赵然看着书画沉默了良久,明觉诧异道:“成施主见过这幅书画么?莫非这幅作品乃是伪作?”
  赵然见过这幅书画么?太见过了!
  当年赵然初入无极院,时任龙安府知府的周峼在笔架山庄举办雅集。同好书法的门头于致远邀请赵然共赴笔会,在那里遇到了雍容华贵的女冠周雨墨,当时惊为天人。
  周雨墨取出自作的山水让赵然题字,赵然便提笔写下了这十六个字。
  仔细辨认,赵然心里震惊。哪里是什么伪作,这绝对是真迹!真得不能再真的真迹!
  问题是,这幅字画怎么到了明觉的手里?
  赵然稳住心神,道:“确属真迹无疑,不会有假。只不知明觉大师从何处得来?”
  这幅字画是他和周雨墨两个人之间心灵默契的开端,如今竟然落在了天龙院执事僧明觉的手上,真是令人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赵然想来想去,最有可能的理由有两个,其一是周雨墨将这幅字画转送了别人,然后辗转流落到了兴庆府;其二是周雨墨人在夏国,被佛门所擒甚至所杀,这幅字画便成了佛门僧人的战利品。
  如果是前者,那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就实在太令人伤心了;而若是后者,赵然简直不敢想象……
第五十九章
故事环中环
  只听明觉道:“贫僧出家修行的寺庙是白银山曲空寺,七天前,正是贫僧四十岁的整日子,家师转托了一份礼物给贫僧,就是这幅字画。家师知道贫僧最好书法,说这画上的题字大有可观。因着之前贫僧曾经去成施主的会所观摩过柔安郡主办的山间客书法展,当时也曾认真揣摩过……”
  性真补充道:“明觉师弟的传法师父是曲空寺方丈智诚大师,智诚大师佛法深厚,是位堪破了身识界的菩萨。智诚大师为人最是谦和,书画一流,乃吾辈弟子楷模。”
  赵然道:“原来那次书展大师也去了,失礼之至,成某因为他事正巧不在,倒是错过了与大师的相见。”
  明觉道:“……成施主客气了……我当时认真揣摩过山间客的真迹,故此识得,这些日子便将字画留在身边把玩。”
  赵然追问:“那智诚大师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字画呢?”
  明觉一笑道:“说起来也是有趣,师尊前些日子擒住了一位擅闯山门的道门女修,这字画便是女修随身储物法器中所带。道门也不知怎的,竟是些低阶修士过来送死……”
  赵然听得心头一紧,忙问:“这女修姓甚名谁,何等样貌?”
  明觉道:“这却不知,师尊也未曾提过。”
  赵然很紧张,解释道:“这幅字画我曾有耳闻,其中有段山间客的轶事,不知二位可有闲情听听?”
  文人雅士其实最好八卦,若是一幅书画、一支曲目、一件古物中藏着什么故事之类的东西,那真是喜欢得不得了,东西的档次也立刻提升无数倍。他这么一卖关子,二僧的兴致立马就上来了,尤其明觉,一个劲催着赵然快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