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874


第十五章
天雷
  赵然正在翻阅新一期的《八卦》,第一篇文章的题目便是《素履子古今对照》。
  《素履子》是道门一篇重要经典,从道之本源讲起,由此生发出德、忠、孝、仁、义、智、信等等做人做事的道理,实际上,道门通过这部典籍,将儒的思想纳入了道的范畴,实现了道上儒下、道本儒末的思想体系。
  所谓古今对照,是指这两年兴起的一股考据热潮,考据的重点,便是这部经文。有一部分儒学生不知从何处掏出一本“古本《素履子》”,将其与道藏中收录的《素履子》进行比对,声称今本《素履子》并非张弧原典,其中有很多地方进行了修改,不是唐本原文。
  赵然对《素履子》很熟悉,他任白马院方丈的时候,公推升座讲法时,就讲过这部经文,故此也对这种说法比较关注。在深入了解之后发现,所谓的“唐本《素履子》”,删增的那些部分,恰恰是对道为本源的统领性文字。
  所谓古本《素履子》的出现,其目的何在,已经昭然若揭。赵然还听说,这两年各地乡试已经开始纳入大量《素履子》中的上述内容,纳入是没关系的,但不能这么纳入进去。
  赵然知道现在道门中关于路线的分歧,虽然就全局来说,他的影响力不大,说不上什么话,但在松藩地区,他是能够说得上话的,至少在这里的县试、府试、院试三关,他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牢牢把握住思想关。
  所以赵然与白腾鸣沟通后,天鹤宫经堂的布道事务研究室开始组织人手,研究并撰写了这篇古今对照的文章,对所谓古本进行了批驳,并指出其核心思想并非“还原经典”,而是篡改经典。
  赵然对文章基本满意,但对文字中的部分内容不太满意,于是让主笔的两个道士到自己书房中相见。
  “文章写的不错,总体上是清楚的表达了我们想要表达的想法,批驳的这些话语也很有力度,对你们的辛苦,我要说声感谢。”
  两个主笔道士认真听着,连忙谦逊了几句。
  赵然接着道:“按理说,你们布道事务研究室是由蒋高功负责,再往上还有都讲,轮不到我多说什么……”
  两个主笔忙道:“都管说哪里话,谁不知道研究室的设立是出于您老的提议,谁不知道您老对经义的研究才是行家里手,还请您多加指点。”
  赵然点了点头,道:“那好,我就说一点意见仅供参考。你们在举例的时候,要好好拿捏其中的分寸,不要过多受到原文的影响,像那些天人感应和谶纬之说,要认真区分,未经证实的道听途说,一定要严格把关,证实之后才能写进去。”
  “您老是指……”
  “你们看,比如这一条,霍山部头人之子出生时天雷阵阵、无云而雨,这是哪里听来的?你们考证过么?松藩四十余部,总有千奇百怪的传言,很多传言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头人贵族的权威,愚民可以,咱们道门中人应该心里有数,不要一起被愚了……所以我的意见是,未经证实的传言一定是慎重。”
  说完之后,见两个主笔道士面面相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察觉有异,于是问:“有什么话尽管说,我的为人你们接触多了便知,是愿意虚心纳谏的。是我说的有错么?”
  两个主笔道:“都管所言,的确是真知灼见,我们回去后一定仔细证实,重新修改。”
  过了两天,新改出来的文稿又被送到了赵然的书案上,赵然翻看一遍,修改之后,删掉了两个例子,但霍山部的例子却依然在留在上面。
  赵然先是有些不快,继而又有些诧异,自己说的话什么时候不管用了?莫非是蒋高功故意的?按理说不应该啊。蒋高功便是原来无极院的高功蒋致标,当年赵然打着楚阳成的虎皮内定无极院上下职司时,蒋致标也在名单之列,“被他安排”到西真武宫做高功去了。
  白腾鸣被公推为方丈后,蒋致标被提为西真武宫都讲,他是白腾鸣的心腹,这次又随着白腾鸣来到天鹤宫为高功,是只等现在的都讲辞道之后便要准备递补的第一人选。
  赵然回忆了一下,蒋高功去年来天鹤宫的时候,对自己表现的很是尊敬,这两个月彼此间也算相处融洽,并没有犯少数人会犯的那种心态不平衡的低级错误,何况他想要晋都讲之位,还必须拿到三都议事上议决,万万不敢得罪自己。
  所以,蒋高功的因素可以排除,至于现在这位都讲,身体不是很好,除了参加三都议事之外,已经很少过问具体事务了。
  想到这里,忽然又自失一笑,以他在松藩的地位,不论馆阁也好、十方丛林也罢,谁那么不开眼,敢和自己硬扛?真是过去的习惯使然,完全想多了。
  于是将两个主笔叫来了过来,开诚布公的问:“霍山部这个例子的确属实?”
  其中一个忙不迭点头:“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之事,故此写了进来。去年三月,我去永镇部族中调研,正逢霍山部大头人霍童的夫人产子,当时万里晴空,平地惊雷,伴着雷声还有不知何处形成的大雨,足足下了一炷香时分。”
  赵然愣了:“你亲眼所见?”
  “万死不敢哄骗都管。”
  “原来如此……”将身子靠在椅背上沉吟片刻,赵然道:“你带我去。”
  霍山部位于永镇县西北,距离松藩县不到二百里,都是草原和缓坡,骑马而行并不难走。赵然带着那主笔道士,各自乘马,向着霍山进发。
  南归道人在天空盘旋,因为无聊而主动和申姜子换了岗的黄山君陪伴在数里之外,两位灵妖严密保证着赵然的安全。
  行了两个时辰,前方出现大片沼泽,各种灌木、小树、池塘密布其间,在连绵起伏的缓坡间铺上了黑绿色的“毯子”。
  那主笔常往永镇方向奔波,地理较熟,指着眼前的沼泽道:“这片沼泽方圆十余里,当地人称黑口子,说是进去了就出不来的意思。咱们需要向南绕行。”
第十六章
妖修的一点小心思
  南归道人从天空上盘旋两圈,听了赵然的响指示意后落了下来,那主笔也不是第一次见灵雁了,此刻依旧满是崇拜畏惧之情,讪讪的后退了两步。
  赵然道:“这就是灵鹿雨阳的地盘么?你进去跟他说,我要去霍山,不想绕道,让他带路穿过去,顺便看看他的精金矿。”
  雨阳正在一处灵泉旁和盘丝合体双修,冷不防头顶一声雁鸣,抬头看时,当即认出是大君山中的南归道人。
  在大君山灵妖体系中,雨阳的地位排在后面,比灵雁要低得多,有时候奉蟾宫之令前往大君山的时候,见了灵雁都要小心翼翼的说上几句讨好的话。南归道人不仅是有官职的,而且还经常陪伴在赵行走的身边,像这种护驾之妖,一般都是赵行走的心腹,肯定不是他能相比的。
  而且他也很羡慕灵雁的职司,听上去是叫做什么交什么尾主任,雨阳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但顾名思义,他对这一部门很是向往。
  想要加入这个叫做交什么尾的部门,当然必须竭诚讨好部门主任南归道人,于是连忙起身,将法器收了,毕恭毕敬向灵雁道人道:“主任大驾光临,小鹿当真是蓬荜生辉啊。”
  盘丝对什么主任不感兴趣,如果来的是灵狼月影,想必会使出浑身解数上前逢迎,但灵雁嘛,还是算了。她也有作为特约记者和自由撰稿人的傲娇,冷哼了一声,表示了对雨阳的不满,和灵雁点点头打了个招呼,转到灵泉中去泡着了。
  南归道人不小心撞破了人家的敦伦好事,有些尴尬:“雨阳,你们也不搭个棚子,你说你们这……”
  雨阳仙人赔笑道:“我的不是,我的不是,有碍主任清眼,恕罪恕罪。”
  “嗯,是这样,赶紧随我去恭迎赵行走,他人就在沼泽之外。”
  雨阳一惊,有些慌了四蹄,连忙将皮裙在腰间重新整理了一番,不知所措道:“哪儿呢哪儿呢?赵行走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哎呀,这都没准备呢……盘丝,盘丝,快些把这里收拾收拾,赵行走来了!”
  盘丝大仙从泉水中哗啦冒出头来,慌不迭的爬上岸边:“稍等稍等,我吹干净。”又从肚脐处吐出蛛丝,将灵泉周遭的落叶和枯枝、灰尘等等全部扫去,然后用灵泉之水洗地。
  灵雁催促:“快些随我来。”
  雨阳和盘丝都紧随其后,向西北方向出了沼泽。
  天鹤宫那位主笔正在恭恭敬敬等候着,冷不防看见沼泽中一头雄壮的梅花鹿纵跃而出,后面还跟着只巨大的蜘蛛,顿时吓得腿一软,差点没跌倒在地。若非赵然在,他怕是已经转身就逃了。
  这主笔战战兢兢往后退了一段距离,远远看着雄鹿和蜘蛛在赵然面前乖巧得如同小猫小狗一般,也不知聊了什么,赵然说一句,鹿角就低下来一回,后面的蜘蛛也是不停眨着眼睛。
  那主笔好奇心逐渐战胜了恐惧,这才小心翼翼凑了上去,这时赵然纵身骑在雄鹿背上,又转头招呼一声,让他爬上蜘蛛的背。他哪里爬得上去,被蜘蛛强行拽了上去,开启了奇妙的沼泽之旅。
  这是他一生都在不停吹嘘的壮举,被记入了家志之中,在后辈子孙中世代流传。
  赵然考察了沼泽中的植被,寻找到几种不错的药材,随雨阳去看了那处精金矿脉,然后在灵泉边小坐了片刻,这段旅程才算告一段落。
  其间,雨阳壮着胆子道:“赵行走,您老人家看看,不知我这情况,有没有机缘得入交尾会?”
  赵然有些不明所以,雨阳指了指灵雁:“小修很是羡煞南归主任,甘愿在南归主任手下做事。”
  “哦,你想加入交委会啊……”赵然看了看雨阳的身姿,雨阳连忙扬起脖子。
  “果然雄壮!”
  赵然又望向雨阳四腿,赞道:“遒劲有力!”
  雨阳连忙要去解开皮裙,却见赵然已经转头去和南归商议,只好遗憾的叹了口气。
  和南归道人商议之后,赵然道:“你既是有这份心,那就收纳吧,看你身子骨也结实,应当吃得消,便授你交委会委员之职,在南归主任麾下当差,好生做,做得好了,贫道不吝奖赏。”
  雨阳大喜,连忙谢恩,又凑到了灵雁跟前,打听近期有没有什么任务,躇踌满志的表示,自己的身体完全不是问题,哪怕连轴转加夜班也完全可以吃得消。可惜灵雁还真没什么活儿可以派给他的,最近赵行走已经越来越低调了,不是事情紧急,基本上都是骑乘普通马匹,雨阳只好遗憾作罢,耐心等待着给他派活的机缘。
  盘丝大仙也上前寻找机缘,扭着屁股娇声道:“赵行走,小修想晋为大神级撰稿人,这样可以开个专栏,不知赵行走能不能照顾一二?”
  赵然笑道:“这可不是我做得了主的,编辑部自有一套规矩,你们怕是还不清楚,《君山笔记》如今又引入了龙虎山、阁皂山、武当山、青城山、霍童山等战略合作伙伴,这些规矩更加严格了,否则年末时无法向股东交待。能不能成为大神,主要是看你的资格,资格达到了,再去找月影他们评定,我说了不算。”
  这一串山名报将出来,顿时将雨阳和盘丝震得不轻,两个妖修的小心肝儿扑腾腾乱跳,对赵行走更加恭敬了。
  虽说没有达成心愿,盘丝大仙依旧全力讨好赵行走,在灵泉畔各种娇喘嗔怪,又洒下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等陪着赵行走穿过沼泽之后,盘丝大仙看了看自家的身子,满是遗憾的想,自己若是化形,怕就能和赵行走有一番机缘了吧,也不至于今日的一番努力都给了“不解风情”。
  直接穿越沼泽,路程就近了不少,一路上和那主笔议论着准备启动松藩县至永镇县的官道修筑事宜,讨论着取直道还是绕过沼泽等几种方案,行至晚间,便赶到了霍山之下。
  霍山和霍童山只差一个字,但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霍童山是道门洞天福地,堂堂金丹南宗的本山,霍山却只是松藩边陲的一座普通山脉,世代居住着霍山部的部民。
  霍山部是松藩地区归化最早的部族之一,对大明和道门的向心力也最强,明夏白马山八年大战中,霍山部出人出物,全力协助大明一方,战后得了丰厚的赏赐,其头人霍安被加了团练副使,是松藩四十多部族中,仅有被加官衔的两个头人之一。
  而在两年前叶云轩巡视松藩各部的时候,霍山部的表现也很是乖巧,压根儿没有表现出什么非分之想,很得时任监院的杜腾会欢心。
  赵然的到来,令霍安极为重视,亲自下山恭迎道旁。
第十七章
来自大师兄的鸡汤
  夜晚,霍山部大小头人聚集在一处,欢迎远道而来的宗圣馆道门行走、天鹤宫都管赵然。对这些部民来说,赵然就是能够决定他们举族命运的大人物,更何况面前这位还干净利落荡平了红原三部,对于这样的煞神,谁敢随意糊弄?
  烤全羊、奶酒、山中特产的珍奇果蔬、油锅炸的各种虫子、蛇汤,一道一道全部摆了上来,以欢迎最尊贵客人的礼节招待赵然。
  畅聊许久,赵然将话头转到正题上,打听霍安刚出生的那个孩子的情况,当下就有许多席间的头人纷纷说起那天的异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