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874

  另外,最重要的是安全。
  但也有另外一个瓶颈,就是功德力的瓶颈。他现在能够影响到的区域差不多都影响到了,整个松藩,整个龙安,再加都府北部的几个县,总人口一百二三十万左右。功德力的可靠来源就是这么多,想要获得更多,就超过了他的职权影响力范围。
  将来想要更进一步做玄元观的方丈,至少还有两年,除了时间问题,更需要面对玉皇阁这道坎。两年后的玉皇阁会不会同意由自己来主导川省的十方丛林,虽然可能性很大,但赵然对此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与之相对的,则是玄坛宫方丈这个职司,虽说庶务大权正在向官府,具体来说就是应天府转移,但身为方丈,不管权力如何转移,他都肯定能够影响到整个应天府的治政策略。而通过持续的施加影响,他的一些想法就能够在应天府十二县有所体现,这八个县的人口,则是三百万!
  这是个相当于川省三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因为基数如此之大,就算做一些轻微层面上的好事,所收获的功德力也将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一想到有三百万人可以成为功德力来源,赵然就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再加上应天府是大明两大核心之地,指射影响之强,绝非别处可比,仅仅是南直隶周围的几个州府相加,人口就几乎能够赶上川省,如果能影响到整个南直隶,那就是一千六百万人!
  这是个将近两倍于川省的数字,让赵然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需要认真考虑的是,在这里当方丈,面对的情况远远复杂于别处,至少就眼前来说,就面临着上三宫这帮宵小的威胁,不仅仅是人身安全上的威胁,更在于这帮菜菜们成事不足坏事有余的威胁。
  除了上三宫外,这里还处于司马天师的势力范围,周围有河南的郭弘经、浙江的游龙馆等等,都不怎么和自己合拍,所以,如果要在这里做方丈,陈善道的支持就是最重要的条件。
  忽然想起来,当年元福宫议事结束后,黎大隐也曾经提起过,说他老师陈善道想要请自己吃饭?
  那要不就去吃一顿?
  当然,必须征得大家的同意才行。这个“大家”包含的人可不少,但主要集中在三条线上。老师江腾鹤,这是师门;玉皇阁东方礼,代表三清阁和东极阁;鹤林阁许真人,这是坐堂真人。
  另外,还需不需要和九姑娘沟通呢?赵然想了想,决定不和她说了——凭什么你们可以左右摇摆,贫道我就不能骑一回墙?
  回到抱月山庄后,赵然分别向上述三方发出飞符,详细禀告了黎大隐的提议,询问这三位的意见,或者干脆就是等候这三位的态度。
  这是一个很突兀的提议,也许最初的动机不过是来自于黎大隐对修行球彩票事业的热爱,但到了陈善道的层面,其中的意味就完全不同了。
  从飞符回复的时间上也能看出上面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和纠结程度。
第九十八章
案情通报
  一直过了整整三天,到了正月初四,赵然才收到了老师江腾鹤和许真人的飞符,两张飞符同时抵达。老师表示,让他听许真人的,而许真人表示,原则上同意赵然出任玄坛宫方丈,同意他去见一见陈善道。
  之后没多久,东方礼亲自来了一趟抱月山庄,和赵然认真彻谈了一番。
  东方礼显得有些疲惫,见了赵然之后,坐下闭眼调息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话:“最近压力很大,考虑事情也比较多,不瞒致然,当真有些累了。”
  赵然知道他说的累,肯定不是身体上的疲倦,而是劳心的缘故,于是道:“礼师兄该给自己放个假,休沐一段时间了,十天半个月,或许就能缓过来。”
  东方礼笑了笑,道:“放心吧,没太大的事情,当年在西夏天龙院的时候更累,不也挺过来了?等这起案子查完,我就歇上半年,把耽误的修行功课补上。”又摇了摇头:“其实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你说过的那句话很好,大道千条,我选其一,这或许就是我的道,不然也不会闭关两年,连破两境吧,或许在这一点上,我们其实走的是同一条路。”
  赵然道:“不管再累,还是要劳逸结合才好,回头我带师兄去宗圣馆,体验一下我们楼观的洗心亭。”
  东方礼点头:“早听说过洗心亭的大名,到时候一定去。言归正传,你说的事情,武天师、李天师、赵真人他们都同意了,特地让我过来当面告诉师弟,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这是一个信号,师弟去做方丈以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想太多,不用瞻前顾后,按照你的方法去做你的方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明白对方到底想要干什么。”
  赵然松了口气:“我的确怕大家误会,以为我要投向对方,禀告的意思,就是听令行事的意思,如果大家不赞成,那我就不去,如果大家都认为可以试一试,那我就去。礼师兄,我还有一句话,如果真的接下这个职司,不管干多久、干到什么程度,只要上边认为不能再继续了,那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退出来。”
  东方礼道:“放心吧,就是担心你有这样的想法,到时候去了也束手束脚,反而不如不去。武天师让我给你带一句话,‘大家都是相信你的’。当然,究竟能不能去做这个方丈,还要看你和陈善道谈话的结果,这一点需要你自己把握。武天师说,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飞符联络他,或者许真人,都没有关系。”
  说完了这件事,东方礼向赵然通报了审讯结果,“春风和观云都没听说过什么灵台山道人,也不认识姓古的修士,当年的事情,他们是听蓝田玉的命令行事,至于灵狐青丘的来历他们也不知道,但他们说,都是蓝田玉在负责。但他们听蓝田玉提到过一个姓顾的,称其为‘顾道友’,或许这个古修士便是‘顾道友’。”
  赵然道:“恐怕就是同一个人了……东极阁追查的关键人犯和这个顾道友会不会有联系?”
  “这就不知道了,我们当然希望有联系,更希望两个人就是同一个人,但目前还没有证据。东极阁已经开始想办法查找画像中那个顾道友的线索,但有一定难度,因为不能将画像公之于众,只能私下查找。”
  “那,蓝田玉……”
  “没法抓捕,他到目前为止没有牵涉进任何一桩案子中,本人又是上三宫炼师级的大供奉,实在没有理由抓捕。而且还不敢轻易招他来问询,否则会有消息败露之忧。”
  赵然有些失望:“这么找人不是办法,得找到什么时候去,已经半个月了,好在现在还是年节,我怀疑元宵之后,上三宫还见不到春风和观云的人影,怕是就要有所动作了。”
  东方礼道:“我们这些人自诩为办案老手了,却当真没见过这种情况,两个软骨头什么都招认了,偏偏就是不招他们去那间屋子的原因,看上去似乎是真不知情。可如果他们真是巧合之下误打误撞,说出来又很是匪夷所思,无法令人信服。”
  赵然想了想,问道:“一直有个问题,东极阁是怎么找到关键嫌犯下落的?”
  东方礼道:“他们不愿意透露。”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愿意透露?”
  “能够理解。以我的经验来看,多半是暗桩所为。之前捣毁的两处秀庵,应该就是来源于这个暗桩的消息,但更多更深的消息,这个暗桩所知也不会很多,给出的线索很少,因此才会有现在这种情况。”
  “现在怎么办?”
  “我们商议了一下,决定改变策略了。以前着急是为了抢时间,现在看来春风和观云所知有限,因此决定拖一拖,打草惊蛇,看看对方有没有什么反应,有些人会不会着急蹦出来。”
  “不怕上三宫强行要人?”
  “有孟言真的案子在,完全可以让春风和观云配合调查一年半载,他们想要也要不着。”
  有时候打草惊蛇并非上策,因为等于将自己放在了明处,但有时候却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相当于进入一场心理战。如果对方沉得住气,压根儿没有任何举动,三清阁和东极阁在这场心理战中就可以算是失败了,撑死了能将两个道人绳之以法——这还不一定,想要寻找关键人物的企图注定泡汤。
  赵然沉默了片刻,忽然问:“有个问题很想知道,咱们两阁如此专注于秀庵一事,是完全因为这件事情违背了道门戒律、天下公义,还是说目的在于掀翻上三宫?先说明,我并非正义感爆棚的清律修士,也并不反对拿下藏污纳垢的上三宫,我就是想知道大家的想法。若是真让我做了玄坛宫的方丈,下一步怎么做,才会更有针对性。”
  东方礼点了点头,神情严肃,道:“……还记得上次说过,皇帝可能在修行的事么?”
第九十九章
礼遇
  赵然年前那几天就和东方礼沟通过,皇帝可能在修行。其实想一想也很正常,既然皇帝想要恢复威权,不修行怎么可能做到?
  只听东方礼继续道:“之所以紧抓秀庵不放,是因为秀庵或许能够直接指证这一点。武天师和李天师都见过皇帝,但没有发现他的异样。两位天师都怀疑,皇帝炼的是阴阳合气术中的红铅法门。”
  “原来如此……”
  阴阳合气术就是房中术的总称,此术原为双修道侣间常用的修炼方法,在道门中有不少争议。持戒最严的某些全真清修士极力反对这种道法,所谓“大道清虚,焉有斯事”,但实际上双修道侣间行合气术能够促进修为的共同提升,这是有诸多实例的。
  正宗的合气术有不少种类,包括乘交元真法、乾坤固天法、乐气开窍法等等。但任何事情都会有人想要急功近利,房中术也一样,魏晋之时有不少走上邪道路子的妖人篡改功法,创造了不少流于下乘的合气术,比如采铅法。
  阴采阳为“顺采白铅”,阳采阴为“逆采红铅”,无论哪种采法,都属于单向采集,无交流无反补,损他人而专利己,短期看似乎精进极快,长此以往,则损天道而生因果,飞升渡劫时是要遭天谴的。故此,道门争得中原后,这种激进的合气法门就渐渐销声匿迹了。
  无论是顺采白铅还是逆采红铅,其中都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对修为会起到很精妙的遮掩作用,几乎令人无法察觉,所以武天师和李天师都怀疑,秀庵的存在是为了让皇帝采炼红铅,以此遮掩他修行的事实。
  道门不允许皇帝修行,如果猜测能够确证,这就是阻止皇权进一步扩大的关键了。
  既然说到这里,赵然顺便也将自己从裕王府听来的其他消息告知东方礼,包括冯保对宫中有人修炼的怀疑,包括景王可能正骨的传言等等。
  和东方礼交换完信息后,赵然用半天时间理了理思路,然后飞符黎大隐:“何时能访元福宫?”
  ……
  这是赵然第二次来到元福宫,当年来的时候,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受询者,如今再来,已是堂而皇之的拜访者。
  马车驶上紫金山的山道,拐了两个弯,眼前出现一片红墙绿瓦的宫殿,这里便是统摄上三宫的元福宫。当年在这里坐镇过的有邵元节,有陶仲文,现在则是陈善道。作为处理上三宫诸般适宜的总摄之处,实际上也是京城之内、应天府的修行事务中心,这里一直是最忙碌的地方之一。
  宫门外,一早便有许多朝天宫、灵济宫、显灵宫的修士和朝中官员,乃至不少周边馆阁的道士、散修等候在这里,如往常一样准备向元福宫请示、汇报、申告,这些事务通常都是由元福宫中一些俗道处理,重要的事情才会报到黎大隐处。等候了多时,人群渐渐汇聚,按惯例排成了一条将近百人的长龙。
  正在议论纷纷之际,就见元福宫侧门敞开,等候的人群开始整理着装,等候传召。却见十多名元福宫俗道匆忙出来,将等候的队列向外侧赶出去十丈远,将宫门前的位置清理一空。
  这是什么大人物拜访元福宫么?众人纷纷议论猜测。
  果然,又是八名道士鱼贯而出,这些可不是俗道,而是正经的元福宫修士,或是黎大隐的师弟、或是他的弟子。在吱呀呀的推门声中,元福宫正门缓缓开启!
  这下让人有点吃惊了,元福宫开正门迎客,怕是已经有好几年没听说过了。
  只见元福宫宫院使黎大隐来到门前,整了整道袍,向着山道翘首以盼。由黎大隐出门迎候,这是天师陈善道的客人!
  不多时,山道拐弯处驶上来一驾马车,车子稳稳停在了大门前,车帘开处,走下来一个道士,年岁不算大,看上去也普普通通,毫无出奇之处,也不知怎么就得了元福宫如此隆重的礼遇。
  这道士转过头来扫了一眼这边等候的人群,当即有人认了出来。
  “这位似乎是黎院使的幕僚。”
  “黎院使开幕了?招什么人?我也去报名!”
  “老兄不知么?黎院使办修行大赛,这人是重要幕宾,我曾多次见他于赛场上陪在黎院使身边,黎院使对他极为倚重,几乎言听计从。”
  “那就绝非幕宾了,怕是军师一流的人物……”
  “你们都是胡扯,什么幕宾军师?这是大师兄的师弟,叫赵致然!”
  “原来如此,难怪难怪……”
  “初看不起眼,再看时竟有气自华之感,不愧玄门正宗……”
  “你们说的都是哪个大师兄?”
  “道友竟然不知?这是何等孤陋寡闻!你莫非从来不看书不读笔记的么?大师兄啊,试剑三省四炼师那个!”
  “啊,知道了,大师兄的师弟,想必是不凡的,难怪元福宫如此隆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