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702

  “3后面是什么?”廖雅泉敦促道。
  “3……3……哇……呜呜呜呜呜!”小扬舲顿时嚎啕大哭,张开双臂委屈的向老爹求助,“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周赫煊无奈的抱起儿子,对廖雅泉说:“孩子还小,能数到3已经很聪明了。”
  廖雅泉道:“不小了,维烈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数到10了。”
  “每个人的智力发育是不一样的。”周赫煊说。
  廖雅泉不甘道:“凭什么我的儿子不如别人聪明?”
  周赫煊无语道:“不是不聪明,这涉及到大脑发育的科学问题。五岁以下的儿童大脑发育都不完全,有所差异很正常。你这样拔苗助长,让孩子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是恐惧,会影响大脑发育的。说不定本来很聪明一个孩子,被你生生吓成了傻子。”
  “真的?”廖雅泉终于认真对待了。
  周赫煊随口胡扯道:“当然是真的,我在欧洲的时候,跟弗洛伊德讨论过这个问题。”
  廖雅泉还是很相信科学的,犹豫道:“那好吧,我以后保证不打他骂他,但每天的学习必须坚持。”
  周赫煊其实很想说,你一个日本间谍,这么关心培养后代干嘛?
  周赫煊把这些话憋进肚子里,问道:“最近一段时间,那边有人催你做事吗?”
  关于廖雅泉的身份,两人早就心照不宣,廖雅泉摇头道:“已经大半年没有布置任务了,他们让我长期潜伏。”
  周赫煊又问:“我在杂志上宣传抗日,他们也没有任何反应?”
  “没有,宣传抗日的又不止你一个。”廖雅泉道。
  周赫煊想想也对,还真没有哪个宣传抗日的民间人士,在1937年以前被日本特务盯上找麻烦的——只要不在日占区有实际活动,日本特务根本不予理会。
  倒是中国的实权高官更危险,比如何应钦。
  关东军为了在华北地区挑起矛盾,为进一步侵占华北制造契机,于是就盯上了何应钦。土肥原贤二亲自策划,并派出两名刺客行动,结果这两名刺客因为形迹可疑,居然半路被日军第七联队抓去行刑逼供。
  那两名刺客也是倒霉,被自己人抓了还不敢暴露身份,直到快要被下令枪毙了,他们才连忙用日语大喊:“我要见中村馨少将!”
  何应钦则更加憋屈,他两次侥幸逃脱刺客的暗杀,实在对日本人恨得牙痒痒。但却不得不遵从指令,在被暗杀的三个月后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还被老百姓大骂为“媚日派”。
  实际上,在遭遇暗杀之前,何应钦还真属于亲日派,至少表现出来的是这样,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日本人暗杀的对象。
  所以,日本特务想要暗杀谁,不是看你亲日还是仇日,而是看把你杀了有没有实际好处。
  就现在而言,周赫煊在国内搞的那些事情,似乎对关东军没有什么威胁。而把周赫煊杀了,也对日军侵华没有什么好处,反正属于非常鸡肋的目标。
  当然,等中日两国爆发全面战争,周赫煊这种影响力很大的民间爱国人士,日本人肯定是想杀掉的。
  周赫煊拿出一份绝密文件,笑道:“这是我不小心泄露的。”
  “明白。”廖雅泉也笑了笑。
  周赫煊已经走出房门,突然又回头说:“等两国开战,我们就离开天津。”
  “那样最好,”廖雅泉松了一口气,接着又问,“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呢?”
  周赫煊也不争辩,只笑道:“那就去美国。”
  廖雅泉点点头,心想:如果去了美国,日本特务机关肯定就不敢乱来了吧,到时候就可以安稳过日子了。
  廖雅泉一直很纠结,她喜欢现在的生活,不愁吃穿、悠闲自在,而且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她不想打打杀杀,也不想提心吊胆当间谍,至于日本和中国的战事,她也不在乎谁输谁赢。
  现在周赫煊给出了承诺,说两国开战就离开天津,中国战败就去美国,廖雅泉等于没了后顾之忧。
  廖雅泉翻开周赫煊刚才给出的绝密文件,却是关于中国货币改革的。文件显示,中国将要废除银本位,改为发行纸币,正在寻求美国提供储备金,如果美国不肯帮忙,那么日本也是候选的对象之一。
  一旦廖雅泉把这份文件交上去,日本政府立即就要行动,试图通过提供准备金把中国财政掌握在手中。
第621章【混血儿】
  “叮!”
  卡地亚的钢质镀银打火机,发出清脆声响,火苗被风吹得摇曳幻灭。一支女士香烟被费雯丽叼在嘴上,轻轻吸吮,烟雾就从她的唇鼻冒出。
  周赫煊皱了皱眉头,倚在窗前说:“打火机不错,哪儿买的?”
  “中原百货公司。”费雯丽吞云吐雾道。
  周赫煊指向正在熟睡的小女儿,提醒道:“吸烟对健康不好,特别是孩子。”
  费雯丽再次深吸一口,把烟头摁灭,激动地说:“我知道,但就是想抽烟。我很烦躁,莫名其妙的烦躁,我不属于这里,我实在受够了!”
  “对不起。”周赫煊连忙道歉,不敢跟费雯丽争辩。
  费雯丽的精神状态显然有些异常,也不知道是否属于产后抑郁,反正易悲易怒,有时候莫名其妙的感到沮丧和烦躁。
  “没什么,已经要好些了,”费雯丽揉着额头说,“我昨天不该跟你吵架。”
  周赫煊开始把话题往女儿身上转,问道:“孩子的英文名想好了吗?”
  提起女儿,费雯丽果然精神了许多:“丽贝卡怎么样?”
  “很美的名字。”周赫煊笑道。
  两人走到小女儿的摇篮旁边,周赫煊对奶妈子说:“你先出去吧。”
  奶妈子立刻退下,还叮嘱道:“先生,太太,要是小姐哭了就唤我,我一直守在外头。”
  “你费心了。”周赫煊感谢道。
  周赫煊和费雯丽所生的女儿,中文名叫做“周纯熙”,取“光明美好”之意。这跟费雯丽为女儿取的洋名差不多,Rebecca(丽贝卡)的原意为“迷人之美”。
  周纯熙,也即丽贝卡,按照罗马拼音的写法,洋文写来就是Rebecca·Chow。
  小家伙已经出生快50天了,发色黑中带棕,也不知到底是棕色还是黑色,毕竟纯种的中国人也有黄毛丫头一说,头发的颜色只有再长大点才看得出来。倒是眼睛的颜色很漂亮,既不是周赫煊的黑色,也不是费雯丽的灰绿色,而是天空一般纯净的蓝色。
  她有着很明显的混血儿特征,鼻梁挺挺的,眼窝有些凹陷,但眉宇间跟周赫煊有七分相似。特别是那两条眉毛,远比一般的婴儿更浓密,要知道当初小灵均直到满周岁了,眉毛的颜色才渐渐变深。
  小纯熙显然遗传了父亲的眉毛特点,就像苏雪林写文章描述的那样,周赫煊的眉毛又粗又黑,标准的星目剑眉。
  费雯丽坐在摇篮边上,一脸慈爱的看着女儿。她把手举起来想要去触碰,但又怕把女儿弄醒,犹豫了好些时候还是放下了。她扭头面对周赫煊,突然冒出来一句:“你说,我们的女儿能健康长大吗?”
  汗,又来了!
  周赫煊感觉头疼无比,费雯丽自从生下女儿以后,总是神神叨叨的,经常蹦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来。
  周赫煊只能挤出微笑,安慰道:“当然,等女儿长大,肯定和你一样是大美人。”
  “不行,我要带女儿回英国,中国太危险了。”费雯丽激动道。
  周赫煊完全跟不上这种跳跃式思维,连忙顺着她说:“好,等女儿稍微长大一点,我们就带她回英国。”
  费雯丽急道:“我要现在带她回去。”
  “现在还不行,女儿太小,经不起轮船的风波,会生病的。”周赫煊说。
  “也对啊。”费雯丽站起来,焦急地走来走去。
  周赫煊都特么快疯了,当即打定主意,必须带费雯丽去找弗洛伊德做心理治疗。他说:“薇薇安,我过几天要去美国,不如你和我一起去散心吧。等把美国的事情忙完,我们一起去英国看望你父亲。”
  “去美国吗?真是太好了,我一直想去看看。”费雯丽的情绪变换很快,刚才还在焦急,现在又突然高兴起来。
  周赫煊揉了揉自己的脸,联想到各种关于产后抑郁的传说,比如抱着孩子跳楼自杀,比如把丈夫一刀砍死在睡梦中。心里顿时毛毛的……
  ……
  就在周赫煊准备启程前往美国的时候,白银风潮已经从上海传到了天津、北平。
  从今年5月到8月,由于国际银价暴涨,仅上海一地,就有价值1亿多元的白银外流,其中大部分是被外国银行运走。
  而天津也好不到哪里去,三个月内白银外流6千万元,依附于外国银行的中国钱庄连续有两家倒闭,然后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比如银行和钱庄遭到挤兑,比如企业和工厂资金链断裂,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萧条和公司破产,工人、职员因失业而难以谋生,引起更严重的经济停滞、百业萧条。
  不但美国佬把中国往死里坑,小日本也来趁火打劫,各种走私偷运中国白银,意图彻底破坏中国的金融货币体系,并迫使中国沦为日元集团的附庸。
  日本人的险恶伎俩还不止如此,历史上,等明年中国推行出纸币的时候,日本政府指使日韩浪人和汉奸流氓,在市面上使用外钞大肆购货,如果店铺使用中国钞票找补,他们又声称中国纸钞不能兑现而拒收。
  如此一搞,闹得人心惶惶,差点导致民国发行的法币变成废纸。幸亏英国朋友给力,中国银元发行初期,直接和英镑挂钩,英国援助的储备金也足够撑过挤兑潮,中国法币才由此得到顺利推行。
  面对这么严重的金融形势,南京政府的反应显得太慢了。
  五月初,中国白银就开始大量外流,而直到九月九日,也即是小灵均入学的那天,南京政府才下令取缔外汇投机,但是没有起到一点屁用。
  等到周赫煊都坐船踏上美国的土地了,南京政府终于宣布增收白银出口税,白银外流的速度稍微有所减缓,但非法走私白银的活动却愈发猖獗,英美法多国商人跟日本勾结,一起对着中国趁火打劫。
  10月下旬,宋子文突然向外国报纸透露:中国即将启动币制改革方案,拟在半年内放弃银本位,发行纸质法定货币,并希望美国能够提供援助。若是美国不帮忙,中国会考虑向日本寻求帮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