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702

  为了老婆孩子的健康,周赫煊一直住在伦敦郊区,偶尔还带着家人去英国中北部走走。倒是《银河英雄传说》的连载快了许多,让英国科幻粉丝大呼过瘾,甚至有人建议周赫煊干脆移民英国算了。
  在周赫煊逗留英国的日子里,发生了许多大事。
  12月2日,常凯申改组南京国民政府,自任行政院长,完成独裁的最后一步,而汪兆铭则彻底失势。
  12月9日,中共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爆发,掀起全民抗日的浪潮。
  1月2日,平津两地学生南下,进行大规模的抗日宣传。
  1月28日,东北抗联成立,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别担任三路军总司令。
  2月17日,红军组成的中国抗日先锋军发表《东征宣言》。
  2月20日,中国抗日先锋军强渡黄河,开始了红军的东征历程。
  2月26日,日本青年军官发动“二二六政变”,未遂,日本政府彻底军国主义化。
  顺便一提,英国国王也换人了。艾伯特王子的哥哥顺利加冕,被称为“爱德华八世”,并闹着要迎娶一个结婚两次的女人为王后,踏上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奇之旅。
  ……
  伦敦郊外,乡间别墅。
  阮玲玉和周璇在旅店住了两个半月,终于被允许搬进别墅。
  此时此刻,张乐怡、婉容、廖雅泉和阮玲玉四个女人,正坐在一起打麻将。
  张乐怡牌风很顺,已经赢了不少钱,乐得眉开眼笑。
  廖雅泉输急了,钱是小事,就是觉得没面子,于是悄悄的藏牌作弊。
  婉容有些心不在焉,她最近迷上了油画,而且是已经显得过时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她常去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跟那里的画家和教授们交流学习,甚至生出了入学读书的念头。
  婉容创作的浪漫主义“墨渍画”和“水彩画”,让伦敦的画家们赞叹不已。其实那玩意儿就跟中国的泼墨写意画差不多,西方画家在100年前兴冲冲创作出所谓的“墨渍画”,殊不知中国早就有了更高级的“泼墨画”。
  此时此刻,婉容虽然坐在麻将桌上,但她心里却在构思新作,有时候胡牌了都不知道。
  阮玲玉面对三位姐姐,打牌时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好在她牌技不高,并不需要刻意让牌,只需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即可。
  “碰!三条。”张乐怡气势如虹地喊。
  “哈哈,胡了!”廖雅泉笑嘻嘻推牌,摊手收钱的时候,趁机把换掉的两张麻将放回去。
  张乐怡看了一眼廖雅泉的牌,皱眉说:“这么快就清一色?”
  廖雅泉得意道:“没办法,我的手气回来了。”
  这位日本军部派来的高级间谍,已经彻底堕落了,居然日常打麻将都要出老千,而且还乐在其中。
  阮玲玉怯怯地奉承道:“廖姐姐牌打得真好。”
  这话说出口,阮玲玉又怕得罪张乐怡,连忙补充道:“大姐也打得好,每次都嬴。”
  张乐怡无奈地翻了个白眼,阮玲玉那种怯懦样子,让她又好气又好笑,实在恨不起来。换个稍微强势点的,比如廖雅泉那样,张乐怡绝对不会再放进家门。
  屋外的花园里,小灵均站在一块小黑板前,手里拿着树枝充当教鞭,对两个弟弟说:“这是‘国’字,跟我一起念……国,中国的国!”
  “国,中国的国!”
  硕明和扬舲两兄弟,上个月刚满3岁,一边跟着姐姐学认字,一边悄悄摆弄自己的玩具。
  花园的另一边,费雯丽正在跟孟小冬切磋唱京剧。几个干完活儿的英国佣人,此刻远远站着,免费欣赏两位女主人的精彩演出。
  “你把我的手枪弄坏了,快赔我!”
  “不赔,是你自己弄坏的。”
  “就是你弄坏的,快赔。”
  “我没有手枪,只有宝剑。”
  “那把你的宝剑赔我。”
  “不赔,这是爸爸给我做的宝剑。”
  “快给我!”
  “呜呜呜呜……哥哥抢我的宝剑。”
  两个小家伙突然打闹起来,廖雅泉生的儿子扬舲,被婉容生的儿子硕明给按到地上,边哭边喊,死抓着一把木剑不肯放手。
  小灵均已经6岁半了,很有些老师的派头,她挥舞着教鞭说:“不许哭,不许打架,都给我认真听讲!”
  硕明和扬舲顿时被吓住,乖乖重新坐好,趁着姐姐不注意,突然又互相踢打对方的腿脚。
  小灵均在黑板上写了个生字,转身一看,两个弟弟又打起来了,顿时扔掉教鞭往屋里冲——去告状。
  书房里,周赫煊正在写小说。
  周末放假的马珏坐在他旁边,时而看书,时而看人,脸上挂着淡淡笑意。
  “砰!”
  房门猛地被推开,小灵均扑到周赫煊腿上,委屈大哭道:“爸爸,爸爸。呜呜呜呜!弟弟们不听话,人家教他们认字,他们还要打架。”
  周赫煊哭笑不得地抱起女儿,帮她擦眼泪道:“咱家的小戏精,又不高兴了?”
  小灵均噘嘴哭得更厉害,朝外面喊道:“妈妈,爸爸也欺负我!哇哇哇哇……我不是戏精,我不是戏精,哇哇哇哇!”
  “噗嗤!”
  马珏被逗乐了,笑着说:“灵均真可爱。”
  周赫煊抱着女儿笑道:“多大了,还哭鼻子?快去跟维烈弟弟玩吧。”
  “不去,”小灵均的嘴巴越噘越高,“维烈就是个书呆子,整天就知道看书,一点都不好玩。”
  就在此时,小扬舲举着一把断掉的木剑跑进来,大哭着告状:“爸爸,爸爸,哥哥把我的宝剑弄坏了!”
  小硕明跟在后边,义正辞严地说:“哼,小气鬼,你还把我手枪弄坏了。”
  刚刚还在打牌作弊的廖雅泉,此刻突然跑来书房,拎着儿子扬舲的衣服厉声斥责:“告诉你多少次了,男子汉大丈夫,不许哭!”
  “哇哇哇哇!”小扬舲被老妈一吓,哭得更大声。
  小硕明见状顿时开溜,跑到小维烈的屋里,笑嘻嘻地说:“哥哥,我来陪你看书。”
  “嗯。”
  小维烈惜字如金,眼睛就没离开书本,手里还拿着铅笔验算,他正在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年级算数工作书》。
  这就是周家平常的一天。
第704章【柏林】
  1936年2月底,周赫煊的伤势已经彻底恢复,正式启程前往德国柏林。
  随行的,只有张乐怡、于珮琛和孙永振,而孟小冬、廖雅泉她们则带着孩子返回中国。费雯丽也跟着回去了,她整整一年没有见到女儿,准备在中国住几个月再去好莱坞。
  让人非常意外的是,婉容留在了伦敦,正式进入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进修油画。在后世,这所学院隶属于伦敦大学,不过此时还属于独立高等艺术学院。
  顺便一提,单身30多年的孙永振,终于找到老婆了,而且还是个金发异国妹子。
  由于用身体帮周赫煊挡枪,孙永振屁股挨了一下,居然就跟医院的女护士对上眼。两人交流时语言不通,只能靠手势比划,一来二去还真成了好事。
  就在1月份的时候,孙永振结婚了,周赫煊封了一份1888英镑的大红包。两人在伦敦一座教堂举行婚礼,那个叫艾伦的女护士跟着孟小冬前往中国,打算在天津再补一场中式婚宴。
  1936年3月8日,周赫煊等人从伦敦坐船来到汉堡,随后转乘火车前往柏林。
  火车上,一份德文报纸的头版标题,赫然印着“热烈庆祝国家军队进驻莱茵”等字样。周赫煊看得直摇头,对旁边的汤因比说:“战争的脚步来临了。”
  “周,你想得太多了,这只是德国恢复正常国家的表现而已。”汤因比笑道。
  周赫煊摇头说:“不,这预示着战争。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属于公开撕毁《凡尔赛合约》的行为。”
  “《凡尔赛合约》本来就对德国不公平。”汤因比辩解道。
  这种论调属于欧洲的普遍看法,就连当年主张制裁德国的英法两国人民,都觉得《凡尔赛合约》对德国太苛刻。希特勒和德国撕毁《凡尔赛合约》的行为,是被欧洲各国广泛同情和认可的。
  “不公平?呵呵,”周赫煊的笑声中带着嘲讽,“《凡尔赛合约》最不公平的地方,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被列强瓜分利益。”
  汤因比耸耸肩说:“我很抱歉,但时局如此,弱国只能忍受欺凌。”
  周赫煊无奈道:“我也只是说说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