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66

  若非收购国企时会附赠地皮,黄公子肯定要搞砸,说不定血本无归都有可能。
  张洪波道:“能具体说一说危害吗?”
  “没必要,而且牵扯太广,说了也没有任何作用。”宋维扬笑着摇头。
  虽然在黄公子的运作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但也有一些比较正面的意义。首先,他是吸纳外国股民的钱玩资本游戏,帮着许多国内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其次,他让中国真正见识到什么叫资本运作,为今后的国企大规模改制提供了参考样本。最后,他给中国无数商人上了一课,帮助中国人迅速的快乐成长。
  宋维扬对黄公子再熟悉不过,因为此君是MBA课程里的常客,他在中国的收购案例被后来者分析了无数次。
  黄公子还带来了一个非常意外的影响,他在中国的成功,让无数国外财团眼红难耐。于是外资在接下来两年疯狂入侵,将许多国产知名品牌扼杀在摇篮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警觉起来,社会舆论迅速倒向民族主义,最终在1995年吹响了民族品牌大反攻的号角。
  那种狂热程度,犹如在进行一场商业领域的抗战。
  “说起黄公子,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在《中国工商时报》看到的一篇文章,”宋维扬担忧地说,“据记者调查,沿海各省的数千家合资企业,有一半以上都存在账面亏损。外资通过转移利润、虚列开支等方式,侵蚀中方利益,逃避国家税收,有的企业连续亏损七八年,规模却越亏越大。相比而言,黄公子其实很可爱了,他为了增强美国股民的信心,不但不会搞账面亏损,反而要把财务报表做得更漂亮。”
  “合资企业亏损确实是个大问题,相信中央很快就要严查这种现象。”张洪波说。
  两人一通胡扯,话题越来越敏感,但大家都认为很正常。
  甚至高瑜还用笔全记下来,打算整理之后放进报道中。摸着石头过河嘛,谁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于是就喜欢展开全民大讨论。比如现在热捧黄公子的很多,但狂踩黄公子的也不少,双方在报纸上已经不知打了多少笔仗。
  直聊到傍晚时分,张洪波终于回到正题:“马博士,你那个企业管理系统,恐怕需要专业人士全程指导才行。”
  袁卫东连忙问道:“我们厂自己研究尝试不可以吗?”
  张洪波说:“很难,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宋维扬笑道:“不如张教授跟袁厂长合作吧,你可以当成一个课题来研究。”
  “这样也行。”张洪波有些心动。
  “那太好了,我代表全厂职工热烈欢迎!”袁卫东高兴道。
  高瑜没有再采访任何问题,有宋维扬和张洪波的谈话内容即可。最后只向宋维扬索要了一份个人履历,高瑜便起身握手道:“感谢马博士,我给你和刘主任、陈秘书照一张合影吧。”
  “不用,不用!”
  宋维扬、郑学红和陈桃连忙谢绝。
  高瑜赞道:“三位真是高风亮节,只顾做实事,却不愿出风头。”
  宋维扬微笑道:“认真做事,低调做人,我父亲经常这样教育我。”
  “那我就不勉强了,再见!”高瑜挥手道。
  宋维扬突然问:“高记者,你这篇稿子什么时候能见报?”
  高瑜想了想说:“最快下周一吧。”
  还有五天时间!
  袁卫东当场付清15万元,在千恩万谢当中,带着企业管理系统兴奋离去。
  宋维扬也想走,却被办公间的其他人给拦住了。
  此时天色已经渐黑,各公司的老板们却一个没走,他们用狂热的眼神看向宋维扬,恭敬而崇拜地说:
  “马博士,你也指点指点我们公司吧。”
  “马博士,你觉得做电子行业有没有前途?”
  “马博士,我最近有一个项目,想请您帮忙把把关。”
  “马博士……”
  陈桃已经被挤到边缘角落里,她看着眼前疯狂的场面,问道:“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啊。”郑学红苦着脸说。
  陈桃担忧道:“下个星期就要被拆穿了,我们得赶快开溜。”
  郑学红说:“要不我们现在就回去收拾包袱,等马老弟回来了就一起钻铁丝网跑路?”
  “对,今晚就走,反正钱已经赚到了。”陈桃点头道。
  二人正合计着潜逃计划,突然听宋维扬大声说:“安静,大家都安静。你们实在是太热情了,我也很想帮助你们,但人太多应付不过来。这样吧,我明天下午在深业大厦租间大型会议室,举办一场创业指导讲座。想听讲座的朋友都可以来,但必须缴纳500元的入场费。请大家帮忙宣传一下,让楼上楼下的老板们也了解情况,谢谢大家!”
  郑学红:“……”
  陈桃:“……”
第021章
马博士讲课
  春风复苏,万物骚动。
  用这八个字来形容1993年的中国,再适合不过,花草树木和蛇虫鼠蚁都一并破土而出。
  深业大楼的一个写字间内,密密麻麻容纳了十多家微型公司。
  在往日这个时间点,老板和他们的员工已经开始工作,但今天却是个例外。
  只见不少人飞快的往外跑,搞得其他人莫名其妙,连忙拦着问个究竟——
  “江老板,出什么事了?”
  “楼下‘私发会’的马博士要开创业讲座,再迟就来不及了。”
  “哪来的马博士啊?”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促进协会深城办事处的驻点指导马博士,人家是港大毕业的高材生,对私营企业非常有研究。”
  “什么跟什么啊,不会是骗子吧?”
  “《羊城晚报》的记者昨天都来采访了,还有中山大学的教授也对马博士推崇备至。我先走了,你爱信不信。”
  “别急啊,你再给我讲讲呗。”
  “边走边说,快点,时间来不及了。”
  “那个马博士有什么能耐?”
  “人家专门为一家饮料厂制定的企业管理系统,卖了整整15万。那套系统把中山大学的教授都震住了,主动要求跟工厂合作,当成学术研究课题来搞。你说厉不厉害?”
  “真厉害。还有呢?”
  “我听说啊,但凡是马博士指点过的企业,不管有多糟糕都能起死回生。《羊城晚报》马上就要大力报道了,等过几天肯定引起轰动。”
  “他那么牛逼,怎么不自己开公司赚钱?”
  “人家是招商局的,央企,以后多半要从政,过几年调去中央都有可能。”
  “你等等,我回去把小周也叫上。”
  “千万别!马博士今天的创业讲座,就相当于武侠小说里的大宗师传授秘笈,屠龙之技懂不懂?小周要是学到一手,他还会继续给你打工?人家自己就当老板去了。”
  “也对,也对,那咱们快点下楼。”
  “……”
  大型会议室门口,早早就排起了长队。
  就在众多老板们等得焦躁之时,大门突然打开,陈桃微笑着宣布:“请依次交钱入内。”
  郑学红负责盖章,陈桃负责收钱。
  为了显得正规,他们还连夜印了小册子,人手一份,内含各种商业小技巧。每人还有一罐健力宝赠送,些许小便宜,不啻于意外之喜,让那些花500块钱入场的感觉物超所值。
  听说有高人传道,不但深业大厦的来了许多,就连附近写字楼的也闻风而至。
  大型会议室很快暴满,人多得根本挤不下,来得晚的只能站过道上。
  越是如此,人们越是深信不疑,带着一种求佛取经的心态,等待着他们的创业导师授道解惑。
  等人都进去了,郑学红低声问:“多少钱?”
  “8万5千整。”陈桃咋舌道。
  “那岂不是来了快200人?”郑学红喜道。
  陈桃瞅了瞅人头攒动的会议室,笑着建议:“要不我们明天再办一场?”
  “嗯,可以搞几场,等到星期天再跑路。”郑学红点头说。
  宋维扬的淡定自若,让他们两人的胆子也变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