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566

  马小云问:“明知道是找死,百事可乐还选择降价?”
  “因为百事可乐的攻击目标不是我们,而是可口可乐。”宋维扬道。
  “可口可乐?”马小云有些想不明白。
  宋维扬解释说:“可口可乐是死不降价的,价格战一旦打起来,就等于市场排名第二、第三的可乐,一起向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逼宫,共同蚕食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
  “百事可乐够坏的啊。”马小云笑道。
  “正好非常可乐请了郭富城代言,马上要进行新一轮宣传,配合着降价绝对有效果。”宋维扬说。
  马小云道:“我认识《中国商贸网》的主编孙燕君,可以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帮着非常可乐打这次价格战。”
  “那多谢了,今晚就约孙主编吃饭。”宋维扬说。
  接下来几天,宋维扬就是各种约人吃饭做采访。马小云在京城混了大半年,认识好多媒体朋友,现在全都引荐给宋维扬。
  宋维扬本身就具有话题性,再加上这次是跟洋品牌打仗,各大媒体都非常感兴趣。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非常可乐发展迅猛,百事可乐被迫降价。”
  “价格大战再起,战火已烧到饮料行业。”
  “非常可乐高举民族品牌大旗,洋可乐已无力招架。”
  “……”
  非常可乐的新广告还没投放,媒体已经开始连篇累牍的报道了,瞬间吸引无数消费者的眼球。
  今年真是到处都在打价格战,而且一个个不要命的降价。
  饮料行业早就干起来了,“椰树”首先向“椰风”发难,以亏本价批发芒果汁。“椰风”一边起诉“椰树”不正当竞争,一边准备亏本卖椰子汁。双方都对准了彼此的拳头产品开火,这一仗足足打了半年,各自损失惨重,最后还是政府在两会期间出面协调解决。
  顺带的,这场价格战,把生产椰子汁和芒果汁的企业逼死了一大片——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等到宋维扬返回盛海的时候,郭富城打的新广告已经播出,喜丰公司在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开始疯狂促销。
  百事可乐的零售价降到2.6元,个别地方降到2.4元、2.3元。而非常可乐的零售价降到2.5元,个别地方降到2.2元,甚至直接是2元开卖。
  还在继续卖3块钱一瓶的可口可乐,销售额瞬间大跳水,听说中国区总裁已经急得飞去美国总部了。
  百事可乐的这次降价行动,估计策划了好几个月。
  可口可乐想要跟进,必须先得到总部批准,再协调中国的合作伙伴。一通操作下来,至少也得两三个月,估计是有点扛不住的。
  到了10月中旬,非常可乐的全国(可乐)市场份额提升了2.6个点,百事可乐也提升了2.3个点,一下子就从可口可乐嘴里抢走4.9%的市场。
  杨信坐在办公室里,兴奋的唱起来:“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杨总,真这么高兴啊?”陈桃笑着敲开房门。
  “当然高兴啊,”杨信说,“可口可乐要是再不做出应对措施,咱们就要成为中国可乐界的第一了。”
  “那再告诉你一个高兴事儿,”陈桃拿出两个证书,“喜丰的省级和国家级驰名商标认证同时批下来了。”
  “赶快在广告和包装上加上驰名字样!”杨信乐得喜笑颜开。
第263章
君王病危
  半个多世纪以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直在打仗。
  直至1978年,百事可乐第一次取得胜利,在美国本土的销量反超可口可乐。面对败局,可口可乐慌忙推出新品,然而并没有卵用,一直被百事可乐按在地上摩擦了八年之久。
  百事可乐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请来一群托做街头测试,倒两杯没有标签的可乐让人喝,结果所有人都说更喜欢百事可乐。随即,百事可乐疯狂宣传这个街头测试,广告狂轰烂炸了好几个月。
  是不是觉得手段很低级?很小儿科?
  但是,它让百事可乐的本土销量,在半年之内猛涨233%,一举超过可口可乐。
  到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耗时18个月,投资400多万美元,研制出全新配方。新配方取得了一半以上消费者的认可(市场调查),却遭到至少三分之一的老顾客抵制(实际状况)。可口可乐公司每天都能接到5000个投诉电话,并在第二个月变成每天接到8000个投诉电话,还在一个半月时间内收到4万封投诉信。
  其中一封投诉信这样写道:“可以重写《宪法》和《圣经》吗?对我来讲,改变可口可乐配方,其性质跟重写《圣经》一样严重。”
  可口可乐几乎到了失去本土市场的边缘,迫于无奈,可口可乐只好宣布恢复老配方生产,于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停产一年多的老配方,在恢复生产的时候,消费者给予了空前支持,短期内取得惊人销量——许多老客户,特意每天喝好几瓶可乐来表达态度。
  情怀!
  失而复得才知道可贵,可口可乐就这样重新把百事可乐干趴下。
  股神巴菲特,就是在此之后购进可口可乐股票的,抄底买入,逆天疯长,成就了一段投资神话。
  到了90年代,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疯狂争夺海外市场,其中以南美和苏联(俄罗斯)之战最为激烈。百事可乐一度领先,却被可口可乐各种神操作打败——可口可乐在市场上搞不过了,立即跟地头蛇展开合作,甚至是把当地政府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
  今年夏天,美国《财富》杂志的某期封面标题是:《可口可乐是如何踢百事可乐屁股的?》。文章引用了可口可乐董事长郭思达的一句话:“他们(百事可乐)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我已无需把他们放在心上。”
  而在中国,可口可乐的销量,已经是百事可乐的两倍。再加上宋维扬带着非常可乐来搅局,百事可乐已经快撑不住了。
  这是全球大背景,百事可乐不仅在中国发起反击,在南美、欧洲也同样对可口可乐发起了进攻。
  ……
  美国,可口可乐总部。
  “情况就是这样,郭思达先生,我们要全力应战,”可口可乐中国区总裁李力生站在老总面前,说道,“可口可乐必须降价,否则销量还会持续下跌。”
  可口可乐全球总裁郭思达是一个古巴人,他跟李力生一样,都是可口可乐的化学工程师出身。他此时处于人生的巅峰时刻,在全球各个市场干趴老对手,甚至对记者说“百事可乐无足轻重”。
  郭思达点燃一支古巴雪茄,咬在嘴里说:“不能降价。我们应该增加在中国市场的广告投入,继续提升品牌形象,同时结交中国的地方政府。”
  李力生说:“可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大部分宣传费用,都需要跟合作企业协商分配,我们的合伙人恐怕不太愿意。”
  郭思达吐着烟雾说:“那就改变这种现状!总部每年为中国区设立专项费用,今年,我可以做主给你200万美元,专门用来做中国地区的广告宣传和活动经费。这些钱,够了吗?”
  “够了!”李力生大喜。
  “那就这样吧,立即去执行。”郭思达说。
  李力生离开总裁办公室,立即给中国那边打电话:“马上策划宣传和营销活动,总部出钱,在半年内给我把200万美元全用出去!”
  “李总,我必须向你汇报最新消息。”电话那头说。
  “你讲。”李力生突然感觉不妙。
  电话那头道:“刚刚得到消息,百事可乐推出了最新的渠道激励措施。他们把经销商的折扣返利,分为现扣、年扣和专门奖励三种,而且是现金发放!”
  “什么?百事可乐疯了吧!”李力生大惊。
  百事可乐是真的疯了,即便是中国本土饮料企业,给经销商的返利也是以商品形式结算。即,你帮我卖了多少可乐,我该给你多少返利,这些钱可以用来抵多少多少可乐进货。而现在百事可乐直接给钱,当月发放一些钱,年终再发放剩下的钱,专卖促销活动也是立即返利发钱。
  这种渠道刺激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钱少的企业根本扛不住,公司的现金储备很可能要翻好几倍才行。
  历史上,90年代中期的百事可乐,几乎用这个手段独霸了西康省可乐市场。
  如果说百事可乐的降价销售,是把矛头对准了可口可乐。那么现在渠道现金返利,就是把目标对准了喜丰公司,它同时要向两个对手全力开火!
  李力生连忙跑回去见郭思达,汇报情况之后说:“郭思达先生,现在只有两个办法应对。要么降价,打价格战;要么减少中国区每年上缴总部的盈利,跟百事可乐打渠道战!”
  郭思达头疼道:“百事可乐是被踩到猫尾巴了吗?”
  “狗急跳墙了。”李力生最近的中文进步很快。
  “狗被逼得跳墙,这是中国的谚语吗?很有趣,”郭思达笑道,“你先在美国停留几天,我要开会才能做决定。嗯,你也要出席会议,把中国区的情况说清楚。”
  “好,但请尽快。”李力生说。
  郭思达又点燃雪茄道:“我会……咳咳咳咳!”
  刚抽了一口雪茄,只说出两个字,郭思达就开始疯狂咳嗽,捂着嘴几乎要把肺都咳出来。
  “先生,你怎么了?”李力生关切道。
  郭思达摊开刚才捂嘴的手,看着手心里的鲜血,皱眉道:“我想,我应该先去看医生。”
  医院检查结果:肺癌……晚期!
  可口可乐的全球总裁,就这样住院化疗去了。中国市场的大事,瞬间变成小事,可口可乐高层瞬间陷于勾心斗角当中,所有人的视线都盯着全球CEO的宝座。
  甚至,远东区、欧洲区、南美区的总裁,都开始各种打听总部情况。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内,可口可乐的管理层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虽然郭思达自知命不久矣,让他的副手伊维斯特继任职务,但根本于事无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