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357


  
第四百四十六章
谋划
  “春南学士江砚,北辽飞虎营统领高森旗到!”当迎宾的门卫唱响一同到来的两人的身份,整个宴会大厅喧哗了起来。这两人怎么会搅和在一起的?一个是春南的第一谋士,一个是北辽西路军的二把手,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呢。江砚出现在刚铎,并不会让多少人觉得奇怪,本来大家奇怪的反而是,作为盟友的春南,在刚铎落成大典上怎么也该派一个够级别的人来,光来一个驻东平使臣郑哲,显然是不够级别的。而江砚,虽然身上没挂什么头衔,仅仅说是一介学士,但谁敢轻视这家伙?江砚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春南的朝堂上和大臣们一起议政了,在他看来,议政就是和那些站了队的家伙们扯皮,没什么意思。但春南的任何重大决策,可都少不了他。
  但高森旗这样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刚铎,甚至于闯进聚集着诸多东平名流的宴会场,可就实在太大胆了。如果不是高森旗今天穿着是长袍,说他今天是来砸场子的都有人相信。然而,让大家看不懂的却是云州那些将军们似乎并没有对高森旗有什么敌视,也并不刻意保持距离,倒是不少人跑上去拍拍高森旗的肩膀和他寒暄起来,这就更让大家看不懂了。倒是谈晓培,在宴会大厅的主桌上朝着门口扫了一眼,不咸不淡地吩咐了一句:“回头让高森旗来见我,在宴会之后。”
  在整个宴会上,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高森旗所在的那一桌。除了高森旗,那一桌上都是云州的高级将领,连许遥和成迟这两人都在那里。大家不断列举着各个部队的优势劣势,分析阅兵中看到的各种情况,评判什么部队比较强,什么部队弱了一些,弱在哪里。他们的讨论并不超出平时研究,其实都是高森旗早就知道的内容。而不管大家在桌上怎么讨论,许遥都会一脸奸笑地在高森旗身边嘲笑他们西路军的战力。开始的时候,高森旗并不想加入讨论,而后,实在是耐不住许遥的一再挑衅,终于和他们争论了起来。高森旗对云州诸多军队的了解很深,而且,他所在的位置,也要比不用操心补给和装备的云州的高级军官们来得高一些,看问题更全面。一时之间双方就各种军队的配置和战力的高低争论不休,引来许多有心人的旁听。云州的将领们也很是吃惊地发现,原来许多自己以为是秘密,以为是自己独有的优势的地方,原来并不那么牢靠。云州的发展很依赖于云州和整个东平的制造业,军队的武装的确优秀,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战部队和二线部队的战力悬殊就是个很严峻的问题,这意味着一旦云州的主战部队被击破,二线部队的投入会有更大的风险。而云州实际上对西路军的了解,要比高森旗对他们的了解少得多。这就是一个对外保持友好和开放的北疆经略府所辖制的区域和一个对外保持封闭,长年处于军事管制下的区域的不同了。情报局在北辽方面没少下功夫,但至少西路军建立起来的那些个模拟营,情报局并没有得到多少消息。
  “高森旗这家伙倒是很有些意思……”谈晓培拉过叶韬,小声地说道:“不过,你也真敢啊。让高森旗就这么在云州晃荡,居然你们关系还不错的样子。言官那里不用管,可是,这家伙了解太多你手里那些军队的情况,将来这仗怎么打啊?”
  叶韬笑了笑说:“陛下放心好了。云州的保密措施还是很靠谱的。高森旗通过间接了解一些情况那是正常的,毕竟装备和训练就摆在表面,但他肯定是做了些别的什么,你看他说的那些情况,只有实际掌军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到。他是个好将军,只是……北辽没太多机会让西路军能够发挥出来罢了。我了解这一点,云州的其他人也了解这一点,现在能匹敌东平和云州的,只有西凌和春南。北辽,毕竟是先天不足,在战略上我们是有着十足的把握的,只要在战术执行层面上不要犯大错就行了,而战术方面,陛下,这是我们的强项啊。自从统帅部建立,参谋体系被搭建起来,云州各种战术预案和针对性训练一直在进行。”
  卓莽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讨论。今天看到云州这些军队,让戎马一生的他也有些兴奋。北疆经略府治下的军队如果不是数量太少,现在就可以直接对北辽发动攻击了,天璇军和镇宁关守军可是早就准备好了。卓莽于是问道:“叶韬,那现在你有什么打算?”
  “打算?大将军你开什么玩笑啊……”叶韬苦笑着说,“现在这不是明摆着嘛。刚刚动过军队,虽然规模不大,但架不住距离长啊。不过,北方草原平定之后,可是解决了大问题了。除去在北方草原,奔狼原上留下必要的兵力,大致还可以抽调八到十万部队用于对外作战。只是,在一年到一年半时间之后才能成军,能谈得上各部的协调配合。云州如果对外作战,对镇州那边的兵力还需要加强一下,除了鲁丹自己已经有的二十五个守备营,十个各种主战营,大约十万的部队之外,至少还准备临时给他十个主战营。对西凌的防御,怎么也得保证有十五万上下的军队进行机动。其余兵力才能考虑对北辽的作战……陛下,大将军,我想,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确是挑选北辽作为第一个对手了吧?”
  叶韬所说的第一个对手,指的自然是在统一整个大陆的进程上的选择。而挑选北辽,也理所当然。北辽是中土大唐分裂演变而成的四国中最弱的,而且,地理位置又比较尴尬,不解决北辽,将来对西凌和春南作战,总有芒刺在背的感觉。
  谈晓培点了点头,瞄了一眼还在远处和云州的将军们争论的高森旗,说:“一年半……两年吧。两年之后,差不多就是这个季节,我们两路联合进军。”
  叶韬挤了挤眼睛,笑着说:“三路……陛下,是三路进军。”
  卓莽倒是笑了笑,说:“陛下,还有闵越那边呢。”现在大家对于登陆作战都没有什么大的概念,东平水师所组建的,目前只有五个营规模的陆战队,总是不知不觉之间被大家忽略掉了。而这也正是让水师诸将们郁闷不已的事情,也是促使他们越发加紧对陆战队进行训练的动力。
  谈晓培呵呵一笑,说道:“是啊,三路……这事情别让闵越知道,不然,说不得又要在朝堂上问我要东西了。”谈晓培考虑了一下之后,问道:“到时候我委派一部进入云州协助你,需要么?”
  叶韬嘿嘿一笑,说:“陛下,如果你打的主意是镇宁关那边为牵制,由我云州方向进行主攻的话,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实际上也是这样。西路军目前全力准备,就是针对云州的,倒是东路军和北辽其他各部相对来说比较弱。而西路军在那一侧只有少量部队,可能主要就是防御镇宁关方向的攻势的,但也就是一小部分而已。那一部,天璇军也足够应付了。而且,陛下也不会只有这些部队,必然……还有宜城那边的几部兵马吧?陛下如果要给我一部军队加强这边的攻势,我求之不得呢。不过,不知道给我哪路兵马?”
  “血麒军!”谈晓培淡淡地说,“把血麒军派给你我放心。而且,那帮家伙,恐怕也只有你收揽得住了。他们本来就是机动力量,对外作战的主力,养了这些年,也是该让他们好好动一下了。”
  叶韬稍稍想了一想,说道:“好。如此,那我这边东征的部队就齐全了,就等整训调配完成。”
  谈晓培又问道:“你手里的部队,还有血麒军可都是靠后勤打仗的家伙,物资消耗太厉害了,尤其是这次必然是骑兵作战为主,马料和口粮加起来,不得了的数字啊。你这边的输送能力够吗?”
  叶韬神秘地一笑,说:“如果什么都要从刚铎这边起运,把索铮累死了也不行。不过,还有差不多两年时间,我还来得及玩一招绝的。陛下,大将军有没有兴趣来工坊看看呢?”
  “哈哈,这个你不说我也要去的。”谈晓培爽朗地笑着说,“工坊那里,尤其是研究院,不知道有多少好玩的东西呢。我知道你藏着掖着的好东西多的是。……不过,难道你有办法解决大军的物资输送问题?研究院里有这个项目,那里不都是一些什么电器和炼金的项目嘛。”
  叶韬无奈地说:“本来我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将这东西搞出来的。尤其是一望无际的草场平原上,对生态的影响不小。不过,该出现的总是会出现,我想,在我手里,至少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得好一些。到时候陛下去看了就知道了,我造的这东西,从技术难度上来说,压根没资格进研究院,只是工坊的普通项目罢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
铁路
  谈晓培等人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了上来。以前东平大军作战,尤其是在那最艰难的时候,能用的兵力都在战斗一线,哪里有什么辎重兵这种奢侈的兵种。有时候连刚刚征集来的民夫,都直接投入作战了,还提什么经过专业训练有专门装备配备和运转体系的辎重兵?甚至一直在血麒军之前,号称大陆最强的东平大军,在后勤管理方面都是极为粗放的。这情况一直到了谈玮馨和叶韬将数字管理注入到军械生产,而索铮这个数据流半吊子工匠和行军棋高手在熟悉了军队的后勤体系之后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血麒军的补给方式,以辅兵和退役老兵为主,建立了辎重兵体系开始,东平在这方面才真正有了改变。军队的后勤管理越来越专业化。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东平各军的军械和补给品的复杂同样是举世无双,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压根干不来这个事情。
  而通过精密的管理,东平的重臣和将领们知道了维持多大规模的军队,多大规模的活动需要多大规模的配送量。而随着东平大军的机动力随着骑兵的增加,对步兵的骑乘训练和对军用输送工具的技术革新而不断提升,补给品的筹措、输送以及前线储存的流程,也就越发有挑战性。现在的索铮,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而是不得不依赖一个越发庞大的后勤管理团队。而索铮的职权范围现在也不仅仅在北疆经略府了,而同时还作为兵部侍郎和池先平的助手,协助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军械物资的生产、运输、储运和辎重部队的训练建设。到了这个阶段,如果能出现一种能够解决长途大量物资运输的工具,那意义毫无疑问是极为巨大的。
  在宴会上大家倒也不方便多谈,好在叶氏工坊就在不远的地方,回头随时可以看到叶韬所说的意义重大的发明。稍稍聊了几句,大家就默契地转换了话题,聊起有了刚铎之后,云州和整个北疆会产生的各种变化。连那些见过世面的家伙到了刚铎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些来自草原的莽汉们将刚铎视为天堂、圣域,将那些电气技术和下水道、管道邮件之类东西当作神迹,也就很是正常了。实际上,在这个时空,也只有熟悉叶韬的那些重要人物们才搞得明白技术发展的脉络,或者,最低限度知道,那和神迹什么的无关。
  和刚铎的辉煌亮丽的大典不同,刨去大家在饭桌上的精彩言论,晚宴倒是有些乏善可陈。如果说有什么亮点,那可能就是谈晓培居然召见高森旗。东平和北辽,谈晓培和高森旗,显然是不会有什么宾主尽欢之类的事情的,却也没有爆发什么争执。谈晓培哪怕到现在,仍然算得上是一个很有风度的军人,东平相对简单的政治气氛让他的坚忍勇决的气质得以保存。虽然其中必然会掺杂进那么一些圆熟,却是更有利于统治东平。两人的那番晤谈,无非是谈晓培进一步地表达一下对西路军的招徕和试探,没想到的是,高森旗倒是一点没有否认谈晓培所说的东平和北辽一旦全面交战,必然是惨烈的大战,必然生灵涂炭,而无论如何,最终的胜负都无法逆转。而在认可了这一点之后,北辽西路军仍然坚定地要和东平大战一场,这种勇气和固执,很是超乎大家的想像。但是,高森旗的理由同样无可辩驳,东平,作为一个军事国家,作为一个有着浓厚军事风气的国家,的确是不会非常尊重一个不经过奋勇作战就投降的对手的。
  “我们都得小心……这么看起来,要对付北辽倒是很不容易了。”在结束了和高森旗的简单的会谈之后,谈晓培很是感慨地对叶韬说。
  “从来不觉得容易。高森旗这家伙和我可是老交情了,他血管里流着的恐怕是铁汁吧。如果到时候征服了北辽,高森旗还活着,倒是可以让他来统领我们的军队对春南和西凌作战。……陛下,你觉得如何呢?”叶韬的建议让谈晓培和卓莽等人一阵晕眩。可是,无论从统兵的资历、视野、指挥艺术、性格等等各方面来说,还的确是叶韬所说的那样,高森旗这样的家伙,几乎天生就是打大战苦战的将领,在整个东平,在年轻一代里,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池云了。虽说叶韬、戴云、谈玮然都能统领作战,但让他们才能用在战场上,现在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合适了。
  当然,这事情还能再议,还有的是时间可以去考虑这事情。从叶韬提出这个建议来看,叶韬在用人上的大胆,恐怕远远超出其他人的想像。他们自然无法理解叶韬和谈玮馨在这方面的极端。在叶韬和谈玮馨看起来,虽然军队是个特殊的架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将任命一个有才能的军事主官和任命一个高级经理人等量齐观,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在大典之后,那些纯粹来观礼的大臣们纷纷返回丹阳,去继续处理繁重的政务,而谈晓培却留了下来。他预定在云州逗留半个月左右,一方面是要趁着这个机会接见各种各样的重要人物,尤其是北方草原那边的人,还是需要他来安抚一下的。另外,就是在叶韬带领下,了解云州准备战争的进度了。叶韬既然自己都已经制定好了计划,那肯定是有相当把握,而且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的,但是,即使如此,在叶氏工坊外的广大的试验场边上看到那条长五里的实验性铁路,以及配套完整的扳道、装卸、信号引导设备,有看起来很有些味道的站台和候车室。而列车不仅仅有适合运送物资和兵员的车厢,甚至已经有了分成包厢的车厢、餐车和装设豪华的专列车厢,看工坊里的工匠,甚至在制造装载可以旋转射击的铁炮炮台的铁甲车厢,以及内部可以存放一艘可以乘坐三人的小型飞艇的飞行准备车厢……
  按照叶韬的说法,造铁轨实在是太兴师动众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几乎不可能,所以,他觉得还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说。叶氏工坊现在连带驻军和家属,以及永远在附近进行换装整训的轮换的军队,都算得上是个小城市了。大量物资流入流出,决定了叶氏工坊将来必然得有一个吞吐量足够的车站。而叶韬只是将以后要进行的建设提前了。现在的站台、候车室等,将来将是整个工坊火车站的大约四分之一。
  在五里长的铁道上,火车的速度都没提起来就已经不得不减速了。在发挥了大约三分之一功率的情况下,火车的速度达到了约六十里每时辰……也就是叶韬印象中慢得难以忍受的时速十五公里。不过,由于火车的车头和车厢设计都考虑减震等效果,甚至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抑制噪声的优化设计,火车还是很舒适的。这个时空初创的火车,居然已经有了叶韬印象中的绿皮车的舒适度,但是,也仅仅是舒适度而已。谈晓培等人又一次鄙视了叶韬的贪心不足,在他们看来,这铁道要是能形成网络,哪怕再不舒服,这运转部队的速度都可以让所有人为之胆寒。如果有两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以十字形贯穿整个东平的铁路,那就意味着东平拥有在一个月内在任何方向聚集三十万以上正规军,或者将任意一个重兵集团在十天内调动到战场的可怕的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些铁路,必然会成为经济的命脉,成为国家的钢铸的血管……
  “不管你用多大的代价,你都得给我把铁路给我开始造起来。花多少钱我不管,你一个月内给我方案,我要求,至多……三年,三年内把国内的十字形铁路框架给我搭起来。”谈晓培发狠道,“要多少钱?你开口。”
  铁路可不是适合大跃进的地方。不过,叶韬对谈晓培的脾性也算是了解,这个国主是很容易冲动的。就在前一阵,换装雪枭飞艇,谈晓培可是一开口就报出了五百艘飞艇的订单,那可绝对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过,叶韬知道对于东平来说,这个十字形的铁路大框架,绝对是必要的,只是,不是三年,而是分散在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来进行才行。叶韬倒也不会摆明劝服谈晓培,他耸了耸肩,说:“陛下……你拿出八千万两白银,或者等值物。我三年里把你要的这个十字形铁路框架搭起来运行。”
  谈晓培愣住了,他想到了铁路会很贵,却没想到居然会那么贵。八千万两白银啊……这可是现在要两年以上的东平财政总收入啊。谈晓培就算魄力再大,再能够牺牲其他方面的开销来加强铁路的营建,也就是能挤出一千两百万两左右的现银,并且制定一个相关的财政开支计划,保证后续投入而已……但即使分散在三年,八千万两白银也实在是个不能承受,甚至是不能想像的数字。
  
第四百四十八章
缓进
  “八千万两……开什么玩笑……”谈晓培意识到自己张大嘴的表情着实有些不雅观,连忙闭紧,“这也太多了吧,你确定要那么多钱?”
  “陛下,你自己算算东平现在全国的钢铁产量,这个工部肯定有数字吧?按照现在的产量,您所说的十字形的铁路主干,一年的总产量都打不住。另外,短期赶工的费用,培训工人和操作人员的费用,建设一系列车站和相关的建筑物……还有,把轨道架设好了,还得有足够的机车和车厢吧?这部分的开销也不小。而且,陛下,不光是直接的费用,您也不希望看到因为铁道的建设而让很多以前存在的行当,那些老百姓们受到损失吧?相关产业的妥善安置等等也是一笔费用。哪怕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陛下,这费用也不仅仅是八千万两。挤占了一年多的钢铁产量,受到影响的各行各业的损失,国家税收的损失等等……我说八千万两,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叶韬淡淡地说,随后笑着补充道,“不相信的话可以去问馨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