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357


  这一次的大规模突袭,将出动五十个守备营,加上奔狼原上的部族骑兵两万人,还有天凌堡的戴家族兵五千人,叶家堡的侍卫营新兵一千七百人,以及特种营的新兵四百四十人,相比于整个作战区域里,西凌总计拥有的二十七万大军来说,人数上少不少,但战斗力方面却比对方高出不少。这一次的作战,由于对于通信和指挥的要求非常高,在戴云拿出的计划里,要求调集至少一百五十艘飞艇参与作战。统帅部的参谋军官们列出了这些飞艇的调集方案,本来军中所属的飞艇,除了东线进行侦查和通信必要的最低限度二十多艘之外,可以抽调出八十二艘飞艇,正在进行测试的雪枭飞艇有二十艘,测试完了主要是要交付经略府的军中以及丹阳方面使用的,这一次先延缓交付,先拉上战场实战测试再说。传信局一直保持有小型通信飞艇的余量的,问他们借用二十艘飞艇不成问题,叶氏工坊本身就有测试飞艇的队伍,借调十艘到二十艘飞艇是小意思,两大快递企业现在都有飞艇投送的业务,以军方和他们的关系,让他们建立通信投递的飞艇专线,借调十艘不参与作战的飞艇只是张张嘴的事。其他那些缺口,就得开口问丹阳方面要了。不过,借调前后一个半月时间,连续进行高强度的作战,在这种全天下都没有有效防空武器的时代,想必谈晓培等也会很乐意自己的飞艇队进行难得的高强度演练。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大部分倒是关于补给和通信的方案,在作战方面涉及不算很多。但叶韬仔细扫了一遍之后,立刻就问道:“云儿,这个计划肯定不行。守备营和主战营的区别可不仅仅在于每个营的战力,作战指挥和统领人选也有很大区别。守备营的营正多数都是行政管理方面的长才,或者为人方正却又擅长打交道,那些勇猛善战的人,多数都在主战营里。而统领如此,下面的军士也就如此,这一但碰到作战,战术指挥能力不足怎么办?”
  戴云愣了下,她可还真没想到这问题。倒是谈玮馨在边上笑了笑说:“这简单,把这些制定计划的参谋军官全部放下去,然后,云姐你就辛苦一点,安排专门的飞艇,哪里需要你坐镇就飞哪里。反正我们这里又没什么军中派系,随便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不听指挥的问题吧?”
  戴云连连点头道:“嗯,那就这么办了。”然后她又转向叶韬,征询道:“现在这样,你看呢?”
  叶韬叹了口气,说:“那就这么办了……我们才这么难得聚了几天,又要分头奔忙了。”叶韬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要说战术指挥,戴云比他强太多了,自然是让戴云去负责战术指挥。但与此同时,西路和北辽的对峙以及一系列的情报、暗谍的指挥调度,总得有人坐镇,别看叶家堡距离中军镇只有飞艇两天的路程,一个来回就是四天,对于一些紧急事务来说,这个时间可就很要命了。叶韬必须得回到中军镇坐镇才行。
  戴云呵呵笑笑,她原本就是个很飒爽的女子,做了母亲,这一点也没什么改变。“也就这几个月了,西路再开战局也不会很远,在那之后,至少两到三年里,我们都会很闲吧?你还答应了带着孩子们去涯州玩呢,可别忘记了。”
  叶韬抬了抬眉毛,说:“灭了北辽就放假,这我可是让陛下亲笔确认的了。”叶韬的话让书房里的气氛轻松了起来。一个悠长的假期,可是他们很多人期盼已久的事情,除此之外,说起来全天下也实在找不到多少还能吸引叶家这些人的东西了。
  谈玮馨说:“这次我可是要跟着你去中军镇了。”
  叶韬皱了皱眉头,问:“为什么?”
  “经济计划。”谈玮馨只是淡淡地说出了这四个字,而叶韬也只好叹了口气,无奈地认可了。东平对他、对谈玮馨的重视乃至纵容不是没道理的,很多事情只有他们两个能做。叶韬在工程制造方面举世无双,虽然他自知是拷贝自后世,但对于其中关键技术的推敲拿捏,一直让东平在工艺技术方面的发展永远在快车道上,不会左顾右盼地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而他的学习态度,则让他现今也逼上梁山地成为了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甚至是合格水准之上的战役指挥者。可相比于他,谈玮馨就显得更加独一无二,更加无可替代。这些年里,不管是东平、云州、奔狼原还是涯州,凭着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她经手的一份份计划,都在不断拉大东平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而现在,为了能够让北辽回头能够迅速融入东平的体系,不会拖累东平征伐各国,统一天下的大业,提前进行准备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把孩子们带过去吧?”忽然间,戴云说:“他们一定会玩得很开心的。北辽的风光,还真是不错的。而且,也很安全,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窝在叶家堡还有工坊那边,都快憋出病来了。”
  对此,叶韬倒是很开明地同意了。几个孩子都很乖巧,但他们毕竟是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长大的,憋出病来当然不至于,这几个孩子的视野远比一般人来得宽广,各型飞艇的试飞,他们总是凑在里面,足迹遍布周边四五百里地。但他们的好奇心也无人能及,戴秋妍那平静的性子,越来越管不住他们几个小家伙了。而戴秋妍自己,又何尝不是希望能够跑出去写生画画呢?这么一想,在重开战局之前的几个月里,在占领区里这么活动活动,倒也不失为一个大家都会喜欢的选择。
  
第五百零五章
意外
  在叶家堡呆了两天之后,戴云就带着参谋军官们秘密出发去做战前准备了。虽然在战力上不弱,但以守备营为主进行作战,还是第一次。守备营虽然不弱,但战术指挥能力多少是有问题的。余福忠顶着病体召集了各营营正,专门就此事向大家说明,希望大家能够向着戴云好好学着点,而戴世锦、戴世葵两人也分别成为整个战役的副手以及后勤指挥,另外,既然有部族骑兵参战,戈兰也硬是挤了一头进来,这个农贸局负责人,却成为了整个战役指挥的第三把手。对于戴家的人来说,这一战非常特殊,无论战果如何,包括戴家在内的各家族削减族兵都是趋势,谈晓培从来没有催促威逼,对戴家等家族礼遇有加,甚至他们的族兵,能够直接订购到最好的装备,连飞艇都可以装备,但是,戴家内部自己却在经过几次讨论之后,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决定将族兵总人数削减到两千上下,可能在三到五年里进一步缩减。缩减到一千人则是极限了,毕竟天凌堡作为戴家的老宅,还是有一些基本的管理职能要做的。但那时候,族兵更类似于兼顾保卫职责的家丁,而非战斗部队了。
  戴家倒并不是真的有多担心谈晓培会翻脸要求他们裁撤族兵,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施压,而是,现在再保留族兵显得有点多余。以前,族兵差不多是整个云州对外作战的各支部队的教导团,一批批优秀军官从戴家族兵里走出来,成为对北方部族作战的中坚力量,碰到战事危急,族兵也得上战场,作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而对内,精锐无比的戴家族兵,则是警戒其他家族,以免有人在威逼利诱之下做出损害云州利益的事情,或者是对戴家不利。可现在,这些作用体现得越来越不明显了。而养活一支装备和训练都很强悍的族兵的开销,则显得越来越让人无法忽视。戴家其实比以前更富裕了,他们将整个云州交给东平,那些和执政无关的产业没有受到任何冲击,一直到现在,虽然云州商贸发达,戴家自己也不要求任何特殊照顾就能轻松挣钱。但无论哪里,戴家仍然是特殊的。戴家在云州经营了多少代人,几百年积累的威望和尊敬可不是空口白话。而在官面上,也不会有人故意给戴家设卡。那些挣钱的买卖,谈玮馨还一直帮扶着戴家,让现在的戴家已经成为国内第四大的商团,在很多产业上无往不利。尤其是戴家现在是天下第一大的马匹商,以及排位第二的皮革制品商,收入绝对让人垂涎。但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是觉得族兵现在的意义,委实是不大了。安全方面,哪怕在战争中,云州,尤其是刚铎附近,都是安全得让人觉得有些无聊的地方。要说对外作战,要不是这次要两线作战,要靠着二线部队去打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而掌军的戴云稍微觉得缺少了那么一点安全感,这种打仗的好事绝对轮不到戴家族兵。
  而在戴云渐次展开自己的部署,分期分批地让一个个守备营潜行至出发位置,并且一个个地找每个营的营正以及一些主要军官谈心,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指挥权威的时候,叶韬却已经带着全家来到了中军镇。经过一番整饬,现在的中军镇已经和当初刚刚进驻的时候截然不同了,整个城镇处处充满了简洁实用的作风,所有可能妨碍作战指挥的因素都被清除了,为了在叶韬一家临时下榻,作为临时经略官邸和临时指挥所的小巧的院子周围放下传信局以及飞艇系泊设施,在叶韬离开的时候,中军营营正石榴甚至清除了一片房屋,足足有两个街坊那么大的地方,然后迅速调集大军做了平整等等工作,然后紧锣密鼓地修建起飞艇系泊场等设施来。将来,这大概就是整个城镇的中心广场吧。
  看着这番大动干戈的布置,以及石榴的超高效率,叶韬也稍微有些苦笑。难道他们还真能在中军镇一直呆下去不成?其实,现在在中军镇停留的时间太长,已经让军中很多部分都有不同的声音了,大家都盼着赶紧推进到前沿呢。但叶韬也不想指责石榴什么,这是她作为中军营营正的职责,而有多少时间,她都能在这些事件里不断将指挥系统从内到外的每个细节都理顺,这就是石榴以一介女子,在这几年里坐稳了中军营营正的原因。
  石榴原本就是戴云的侍女,和叶韬一家都十分熟稔,这一次叶韬将一家人都带来“度假”,她虽然很开心又能够见到叶韬的那些各有特点,可爱无比的孩子,却也担心安全问题。毕竟,他们现在可是在北辽,虽然一系列的措施下去,不少百姓已经归心于东平,但顽固分子总是有的。
  而另外则是情报部门里传来的一系列不同的声音,比如,还是有一些人对于孔新华将飞艇部件交给北辽颇为不满,认为这家伙居心恐怕有些奇怪,提醒叶韬注意此事的文书已经有好几份了。这些人做事情可不会像朝中弹劾某些人那样,一下子就是铺天盖地的弹章,情报方面,每一份文书都要占用有限的传信资源,不可能这样无限制地使用,几个发话的,都是各环节的负责人一级。大概是预料到这种情况,孔新华、陈苏、以及戴宆三人写的报告也已经到了,详细叙述了孔新华做这样的事情的动机。之后,则是一份孔新华遭到袭击的报告。
  孔新华会遇到危险,这已经在大家预料之中了。他如此直白地成为了让北辽朝廷风气一分为二的导火索,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他呢。从叶韬的立场来看,本来他也想过,是不是要安排一次两次刺杀、袭击活动来让孔新华险死还生,取信于张慈等人,但叶韬向来没有拿自己的下属当牺牲品的习惯,也就是想想而已,他甚至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但这次孔新华遭袭,却暗合了他的想法,出手的不是别人,正是西路军。
  反而是在燕京附近,高森旗对一部分西路军的掌控没有那么严厉,而其中一部分就对孔新华袭击西路军的商队,劫走货物自己邀功颇为不满,几个老资格的将领私下里就要进行报复。而且,这些老牌军人,做事委实是肆无忌惮。在孔新华带着两组人马向东准备去海岸处接货的时候,他们居然调集五百骑兵正面冲击孔新华的队伍。幸好当时孔新华身边的战力不俗,带着他在北辽多年培养出来的精锐战力,虽然并非正规军,也不是特种营那么强悍,毕竟顶住了第一波的攻击。而后孔新华索性在一个有水源的山坳里固守了一天,直到附近的东路军来援。高森旗这时候还在布置下一阶段的防务,距离燕京很远,还不知道这件让朝中大肆挞伐的事情,西路军和东路军,和北辽其他地区的驻军算是撕破了脸皮。
  不管在北辽王王庭心目中,还是在朝中官员的心目中,这下都坐实了西路军嚣张跋扈,目无王法的评断。而高干这一次也只好辞去兵部尚书的职位,转为闲居在燕京。至于这一次参与此事的官兵,虽然还不至于革职拿问,但都被派去了西路军一线,回头一开战他们就是炮灰。西路军内部对于此事同样产生了不同意见,现在高家还没来得及整顿内部的各种不同反应,东平的那些细作,自然也没来得及归纳出一个详细的看法来。
  叶韬看着觉得好笑。果然越是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就越是多,他身处中军镇,都能感觉到这样的事情对于北辽朝局的撕裂作用到底有多大。孔新华虽然受了点惊吓,但毕竟是活下来了。现在关于此事,他和陈苏等人都还在北辽各界的密切关注下,还没来得及抽手将情况送出。叶韬仔细想了想之后,问石榴说:“石将军,你帮忙收录了这些军情,知道其中窍要,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石榴对叶韬的信心不下于孔新华,她稍稍犹豫之后说:“孔先生那去接的货,送到了没有?里面既然有重要的东西,还是交给北辽方面吧,以示孔先生对北辽并无怨望,绝不借机生事。另外,北辽工部应该有我们的人吧?倒是不妨让北辽能够生产飞艇,让孔先生再能搞到点别的什么,既然西路军能到手的,他也能到手,这才有说话的立场。……生产飞艇对于北辽来说,这比他们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花钱。”
  叶韬笑了笑说:“和我想的差不多,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做吧。你在中军镇里,算是掌握军情最多的,这事情就交给你处理,有什么觉得为难的再报告吧。战前准备大家都在进行,我可就不管了。我这几天要陪着孩子出去好好玩玩。”
  石榴愣了下,随即目光中闪过一丝兴奋感激的神彩。
  
第五百零六章
悠闲与尖锐
  叶氏工坊研究院又一次进入全封闭状态。有了以前的经验,现在工坊里的那些工匠,他们的家人,以及那些有着各种合作关系的商家也都能平静地接受了。虽然每次进入全封闭状态必然会给各方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但结果永远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第一次全封闭状态之后,工坊发布了有线电报系统,而现在,电报已经成为东平重要的优势之一,千里之外的军情民情瞬息而至,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东平的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大大加强。虽然现在电报线路还很有限,尤其是多路交换模式还非常稚嫩,但给东平带来的改变,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
  第二次封闭之后,新型的客货两用列车头诞生了。第一代的蒸汽列车只能军用,因为实在是太嘈杂,颠簸得又厉害,总的速度比起马车快不到哪里去。但这第二代列车却是一种颠覆,在叶氏工坊到刚铎的线路上,新型车头在拉了四个满载的货运车厢之下,达到了一百一十三里每时辰的速度。而且对于能源的利用率,整体的可靠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第一代不成熟的列车开始就被叶韬一意孤行大力推进的基本铁道网,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宁远、绥远、董家集、叶家堡、刚铎、叶氏工坊已经连接在了一起,基本的运营随着新型列车诞生,立刻就投入了使用。云州并没有自己搞铁道管理部门,谈晓培敏锐地看到了铁路能够给东平带来的变化,东平铁道局第一时间成立,丹阳到董家集的铁道即将贯通。而之后,铁路还将向四面八方延伸,只要十年不到的时间,东平就将拥有自己的基础铁路网。
  第三次封闭只有两天,而在那之后,雪枭飞艇的一种改进型诞生了。雪枭飞艇给人的印象是优雅而安静的,但这种改进型则是完全为了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雪枭飞艇上所有无关的重量都被去掉了,代之以薄薄的吊舱壳,里面挂满了火油弹。雪枭飞艇的标准定员是六人,而这个改进型,只有三个定员。一个驾驶员,一个信号手,一个投弹手……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火油弹投下去,可以让十分之一个宁远那么大的城市燃起一片大火。这种飞艇被称为雷枭,现在一共只制造了四艘。因为那些用来一个个抓住火油弹的线控挂钩,实在是太难制造了,工艺要求高得令人发指。研究院里的一些人曾听叶韬咕哝说为什么不用电控,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技术攻关,但电控技术要是能突破,那可不仅仅是这方面,那简直是一次技术革命。
  这一次的封闭,一定和飞行器有关,这是大家都猜得出来的事情。因为叶氏工坊临时召回了已经派到西线戴云手里的试飞队里的几个精锐飞行员,这几个飞行员一下子失去了作战机会,恼火得不得了,一回来就直冲钱顺的工作间,找他要说法。钱顺是叶韬的师兄,在叶氏工坊里的权威深重,但对这些技术高脾气大的飞行员们却并不拿腔拿调。钱顺和这十来个飞行员聊了不到一刻钟,这些飞行员就乖乖地,兴高采烈地去研究院报到了。
  在研究院专门用来进行各种测试的宽阔场地里,专门清理了一整片的空地,全部用巨大的石材滚筒一点点地碾压平整,再铺上水泥。两侧还有导向灯来进行夜间指示。这就是一个机场的雏形了,哪怕只有一条一里长的跑道而已。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试飞员们都集合在一起,看着两架双翼飞机从仓库里缓缓被牵引出来。虽然是机场的雏形,但在叶韬亲自过问的飞机项目上,这种做派却非常完善,简易的内燃机牵引车对于现在的工坊来说没什么难度,反正也没有复杂的变速箱,这个牵引车一共只有两个不同的速度,以及一个倒档。
  对于飞机,这些一直在工坊里打混的飞行员们一点都不陌生。一系列的实验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首先是胆大包天的飞行员们进行了滑翔实验,主要为了摸索飞机的结构强度和外形特点,然后是一系列的升力原理的测试,当时最折磨飞行员们的不是飞不起来,而是那个小小的发动机奇高无比的故障率。测试型号的第一次成功飞行,仅仅只有四十多米的距离,发动机就烧掉了。而后,随着发动机一代代改进,配合不同的飞机外形,他们又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飞和着陆,最高升空高度不超过三十米,据说是为了让他们绝对有机会逃命。但飞行距离却渐渐从几十米上升到几百米,之前的一个比较成熟的试飞型号,已经能够在试验场上绕行几圈了。在那样局促的空间里,他们进行了各种测试,飞行控制系统也渐渐成熟了起来。现在叶氏工坊对于使用复杂的金属线来控制各种机件驾轻就熟,飞行员们对于这种速度很快的小东西也越来越熟悉了。之后,则是漫长的沉寂期,飞行员们知道那些技师们肯定又碰到了瓶颈,在孜孜钻研,也不会多催问。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把他们召回来进行封闭测试。封闭测试并不是仅仅是测试,基本上那代表着技师们对于拿出来的东西挺有信心了,可靠性等方面都能禁得起一段时间的反复折腾,需要靠短时间的大量测试摸索数据,然后撰写产品说明书……
  果然,这一次拿出的双翼飞机,看起来比以前任何一个型号都来得漂亮和精致。两架飞机一架涂装成蓝色,一架红色,而且,使用的都是光可鉴人的泛着金属光芒的漆。叶韬可没给大家少灌输流体力学的观念。飞机的发动机装在驾驶员前方的罩子里,前方和两侧都开着进气口来进行散热。以现在的技术,还不用考虑加压吸入空气来进行燃烧的问题,飞机压根飞不到空气会感觉稀薄的高度。飞行员的位置在一个流线型的玻璃罩子后面,虽然不是封闭式的座舱,但仍然考虑了空气动力学的问题,玻璃罩和飞机机身结合得比较圆滑,但这一整个没有金属框的座舱罩还是挺唬人的。大家都知道,光是这个玻璃罩子,造价恐怕就高得让人崩溃,这也是只有在这种实战验证型号上才会用的奢侈品。
  首先坐进机舱的是试飞队的老大徐锦。而进入机舱,他才看到这架飞机居然是有武装的。在驾驶员的座位两侧,各有一个手摇棘轮,连接着两台小型的,自动装弹的弩炮,能够抛射小型弹药,或者是射出一枚枚加了稳定尾翼的短矛。由于座舱比较狭小,需要飞行员坐下之后才能将摇柄装上去。虽然略有些麻烦,但这个小小的发现却让徐锦更有了几分期待。技师们不是疯子,自然是有把握了才会开始考虑武装的问题。面前的仪表盘则让徐锦更吃惊,速度表、高度表、油料表以及一个表示飞机倾斜度的球体显示就在面前,还有一个小小的瞄准具。在这些仪表盘下面,还有进行紧急处置的一些设计。打开一块盖板,下面是一堆金属线,每个上面都有方便提拉的握柄,一旦碰到紧急情况,飞行员就能靠这套备用的东西直接操作飞机。这套备用的金属拉线装置在设计强度上比起日常使用的操纵杆系统略低,但应急用一阵还是没问题的。飞机的操纵杆也需要等飞行员落座之后才安装,握柄是直接按照手型削出来,然后外面包覆橡胶的,这一个设计,恐怕几十年里都不用再改变了,除非等以后在这个手柄上加上一些控制装置,只是现在还用不着。在飞行员的脚底下,则是两个脚踏控制器,分别是油门和襟翼,襟翼可以根据踩踏的力度张开不同角度,但控制起来很是轻松,踏板很轻巧。油门边上则有一个很方便的锁定装置,拿脚尖一靠,就可以把油门临时锁定,方便飞行员进行长途飞行的时候减轻劳动强度。
  这一切的设计,都让徐锦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他等技师们将操纵杆安装好之后,就扣好了保险带,带好了飞行帽,拉上了风镜。他们这些试飞员采用的可不是两个眼睛分开的小巧的风镜,而是前面一整块的弧形的玻璃,视野非常良好。等技师们检查完所有项目一个个退开之后,他拉动了座位底下的拉环,发动机立刻呼噜噜地响了起来,声音清脆明晰,显示着蓬勃的力量,但机身的颤动却不大。徐锦喜出望外,看起来技师们的这次顿悟,比自己想象中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当前方的螺旋桨旋转起来之后,飞机缓缓在跑道上滑行了起来。徐锦屏息凝神,看着速度一点点飙了起来,他感觉差不多了,立刻一拉操纵杆,在那一瞬间他感觉到仿佛整个飞机一轻,他知道,这是地面阻力消失的结果。他握紧了操纵杆,朝外探头一看,飞机已经很快爬升了起来。三十米的高度瞬间告破,飞机的速度也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这才是飞机,一种完全不同于飞艇的飞行器。如果说飞艇给人的感觉是从容不迫的,是在安静中蕴藏着威胁和力量,那么,飞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将一种骄傲一种傲视苍生的感觉张扬地表达了出来。它就像是一支要刺破苍穹的锐利的箭……
  
第五百零七章
更快更高更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