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575

  哪怕是叠一艘纸船,也有好多的讲究,何况是建造一艘万吨巨轮。
  当年的江南造船厂,头顶着国家科学技术发展10年规划重点项目,借用举国之力,调动全系统的财力和人力,用了两年时间,方才打破了中国船业的记录,完成了千吨船到万吨船的跨越。
  大华实业,一家私企,就凭着自己数年的积累,竟然完成了中国船企不敢想象的技术革新……
  “他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荣尚国不禁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菊池重将这句话,认真的写在笔记本上,然后读了一遍,觉得很有气势,高兴的道:“我可以原话刊登吗?请问您的职位和名字是……”
  荣尚国的秘书,见他没有反对,代为回答道:“这位是江南造船厂的总经理荣尚国先生。”
  “江南造船厂的总经理?哦,太好了!”菊池重一下子乐了。
  ……
  ……
第四百三十七章
伊藤船业
  一辆黑色本田,以骄傲的姿态,绕过立柱,直接停在伊藤商社的大楼前。
  早就守在玻璃门前的七名伊藤商社的高层,连忙上前。
  一名年月50岁的本部长,抢先打开了车门。
  伊藤隆信微微点头,走出了车门。
  众人齐齐鞠躬,口中齐呼:“副社长。”
  “各位好。”伊藤隆信随口说了一句,笑容一闪即逝,又变成了严肃的模样。
  7名伊藤商社的高层,狗腿的跟在后面,热情洋溢。
  本部长恨不得舔着伊藤隆信的脚踵,谦卑至极的笑说:“副社长晚上睡的好吗?我带了老家来的清茶,还有茶具,非常提神,在董事会以前,喝一杯吧,可以提神。”
  伊藤隆信脑海中浮现出昨天晚上的酒会,不禁一笑,道:“那就来一杯吧,要浓浓的茶叶。”
  “没有问题。”本部长一副蓬荜生辉的感觉。
  旁边想舔伊藤隆信脚拇指而不得的几个人遗憾的很,心想:田村真是个献媚的家伙。
  伊藤隆信一路畅通无碍,他到了电梯处的时候,电梯内的上班族,全要跑出来让路鞠躬。
  而伊藤隆信,只要严肃的点点头就可以了。
  几位商社高层,将伊藤隆信送入办公室,才各回各的地盘。
  本部长抓住了机会,颠颠的拿了茶叶进来泡茶。
  伊藤隆信跷着脚看报纸。
  虽然在竞争阿联酋瑟坦油田的过程中,伊藤隆信未能成功,但在随后的几年里,他还是为伊藤商社拿到了一处伊朗的油田,稳住了自己的地位。
  作为伊藤家族的成员,伊藤隆信在伊藤商社算得上是顺风顺水了。日本的财阀家族很早就开始使用职业经理人的制度了,但对家族子弟的培养仍然是不遗余力。而且,不像是中国的家族,日本人经常将女婿等外戚也看作是标准的家族子弟,这种扩展,在延续家族血脉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吸收社会精英。伊藤隆信能做到副社长的位置上,与他的姓氏有不小的关系。不过,副社长虽然是个舒服的好位置,但也不是毫无压力。
  伊藤隆信很快甩下了报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本部长腆着脸将一盘茶水端了上来,同时很自然的移走放在桌面上的报纸。
  伊藤隆信的目光,落在了挪开的报纸角落上。
  “大华”两个中文字,像是霓虹灯似的,勾起了他的回忆。
  “等一等。”伊藤隆信重新拿起了报纸,看向那个自己平时不会关心的角落。
  “他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伊藤隆信喃喃自语的读出了报纸上的标题,然后开始快速阅读下面的内容。
  《朝日新闻》是日本排名前三的报纸,销量极高,菊池重发表的文章,只是得到了边角的一个豆腐块。虽然版面不错,字数实在不多。
  然而,伊藤隆信足足读了5分钟,仍然没有读完它。
  他一遍又一遍的读着,好像在拒绝文章里面的精髓。
  本部长眼看着自己辛苦泡出来的“老家茶”变凉变浊,不禁忧郁的抬起头来。
  伊藤隆信的脸色比茶水的颜色还要深。
  本部长连忙低下头,端起茶盘,决定再泡一次茶。
  “田村。”伊藤隆信突然开口。
  本部长吓了一跳,连忙放下茶盘答应。
  “去请船务公司的宫本社长来。”伊藤隆信丢下报纸。正如其他几家日本财团那样,伊藤商社下属的公司和机构非常多,从粮食到矿产,从运输到钢铁,从机械制造到生物制药,无所不包,船舶工业是70年代日本财团的利润核心,这些年不太行了,但仍然死而不僵。分段造船法的技术发展就主要来自于日本船厂,直到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发明,才结束了他们的许多专利财源。
  伊藤商社下属的船务公司的社长,表面待遇和伊藤隆信这个副社长差不多,但是,如果把副社长派到下属的公司就任社长,那就是一种贬斥了。
  和国企不同,日本的财团,是相信“中央”的价值的。低级职员可以在分社工作,但要做到社长的高位,那就一定不能被调派到下属的分公司,否则获得大满贯的机会非常渺茫。
  进一步的,伊藤隆信能够指导下属分公司的工作,而下属的船务公司,就是想要抵抗这样的指导,都非常困难。
  在职权范围内,伊藤隆信已经是伊藤商社数一数二的角色了。
  因此,在与苏城竞标瑟坦油田的时候,伊藤隆信的自信是极强的。这也使得他失败以后,不断的提高对苏城的关注度。
  “了不起的事!”有些刺痛伊藤隆信的眼睛。
  可没有一家日本报纸,或者说,没有任何一家报纸,用这样的语气来评价自己。
  最让他不满的是,苏城所做的事情,确实称得上是了不起。
  突破世界记录的造船速度,只要是工业领域内的人,就知道那有多困难。
  没有一家造船厂是甘愿减速的,即使是欧美那样的企业,在面对船舶订单的时候,也要加班加点的工作。
  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就喝酒的钢厂社区,在造船业兴盛的时代,于欧美地区很普遍,在日本也不少见。
  就是这样,还被人家突破了世界记录。
  伊藤隆信根本想不到是如何做到的。
  越是如此,他就越发的在乎此事。
  田村本部长只好丢下茶杯和茶壶,冲出办公室,去外面打电话通知,并约定会面的时间。
  伊藤隆信冷着脸,拿出一张纸,想了想写道:重整商社船舶主业,进一步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LNG船和油轮的发展,将带来财团整体性的利润增长……
  他也是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起家的,因此思路和苏城非常的像。
  做LNG船,是船舶工业的未来,也确实是日本、法国等老牌船舶公司的唯一生门。
  伊藤隆信以前不关心此事,是因为公司有其他的专务和常务在关心,他一个堂堂副社长,要考虑的是更加宏观,或者能带来更多利润的事。
  现在,面对苏城的成功,他却觉得,船业市场似乎还有发展的前途。
  如果能用6个月做一艘船的话,如今的船业利润怕得提高百分之二三十,不止是有利可图,而且是高利润的行当。
  至于本公司是否能用6个月造一艘船,伊藤隆信根本没有考虑,他认为,中国人能做的东西,日本公司一定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大家比拼的仍然是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内心里,经过与苏城在阿联酋的直接接触,在俄罗斯的间接接触,伊藤隆信对于苏城的判断,还是有一些不情愿的信任的。
  “既然他认为船业有所为,我们也不应当放弃。”伊藤隆信的潜意识里,有种追踪经营的念头。
  无论是否有赌气的成分,伊藤隆信做起计划,还是有板有眼的。
  考虑到董事会的时间不长,伊藤隆信首先找出财团内与船舶工业相关的企业,然后分析他们的业务量和利润率……
  如果说,苏城做船舶工业,受益的是全国的船舶产业链的话,伊藤商社做船舶工业,受益的主体将集中在本财团内部。他们在各项工业基础方面的水平,比90年代的中国工业体系只高不低。
  若是能够因此而带动集团有一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的话,自己离社长的位置也就更进一步了。
  伊藤隆信有点得意的想着,落笔的速度也更快了。
  随后,他的几名助理都被叫了进来,或者分析资料,或者做计算。
  93年的日本,也没有多少计算机可用,资料都是放在资料室里的,要用的时候,就叫那些被打入冷宫的家伙找出来。
  装潢的富丽堂皇的副社长办公室,很快变的灰尘遍布。
  下午。
  田村本部长将千里迢迢赶来的船务公司的宫本社长,以及他的首席工程师,带入了副社长办公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