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1306

  “好好好,我不懂这些,你们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弄。”许妈妈点着头,又摸许静的肩膀,道:“你好好报名,实在不行,回来就回来了,别哭了啊……别哭了啊,再哭我敲你了啊。”
  许妈妈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的模样,扬起手腕的时候,却是霎时显示出了威慑力。
  许静吸了吸鼻子,立即不哭了。
  刘康咳嗽一声,说:“杨锐,你不能这么说,好学校是好,有那么好吗?咱们这些学生啊,就踏踏实实的找个学校,能读大学就不得了了,还有资格挑三拣四?”
  “有啊。”杨锐一句话堵住了刘康。
  刘康憋着气,一屁股坐了下来,道:“等人家学校的分数线出来了,我看你再怎么狂!”
  王国华看不过,嗤的一声,道:“分数线出来了,不管是多少,杨锐都是想上哪里上哪里,人家想怎么狂就怎么狂,刘老师,您啥时候给咱考个大学,狂一下呗。”
  刘康气急反笑,道:“我十年教学经验,教了多少学生,我怎么就不能狂了?”
  “你没上过大学。”王国华不怕他,笑眯眯的说。
  刘康更气了:“我上山下乡,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你一个学生,和我说狂不狂的,算什么话?”
  “你没上过大学。”
  “我没上过大学怎么样?大学生我见的多了,你们这些考上没考上的学生就更多了,分数线都没公布,有什么好狂的?”
  一群学生福至心灵,异口同声的说:“你没上过大学。”
  刘康眼角都要瞪出来了,一副就要打人的模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吐:“我读高中的时候,条件不好,不是我不上大学。这话,你最好再也不要说。”
  “我知道,但77年恢复高考,你考了吧,没考上吧。”王国华笑嘻嘻的揭短。
  刘康的脸绿如草叶。
  “还有78年。”曹宝明跃出补刀。
  “还有79年。”黄仁轻送小刀。
  “电话来了。”一名学生从传达室跑过来,将重伤的刘康救了下来。
  “一中确定的专科线多少?到没到380分?”刘康迫不及待的挤了出来,他判断分数的依据是西堡中学的学生成绩。当然,也是参考了去年的成绩,否则,光看鸿锐班的分数,他的专科线分数要给到400分以上。
  跑来通知消息的学生看了看手里的纸条,说:“没有,大专线是352分……”
  这个分数,比杨锐给出的分数线还少了三分。
  刘康面色巨变。
  赵丹年亦是面色巨变。
  两人不约而同的跑向教室,去看鸿锐班的估分成绩。
  ……
第238章
真理
  在教室前方的黑板上,整整齐齐的列着鸿锐班学生的名字和估分,并按照前后顺序,排了下去。
  赵丹年和刘康类似,依旧以老经验来判断,最初看到这个表的时候,他们都是不相信学生们的估分的,后来有点相信了,也是将目光放在了前列几个人。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西堡中学能有个位数的人考上大学,就是邀天之幸了,后面的学生肯定是陪跑没错了。
  否则,总不能一个班就有一多半的学生考上大学吧?那是什么话,和神话也差不多了。
  此刻,赵丹年却不由自主的念叨起了神话!
  因为平江一中的老师,判断的分数线和杨锐的一致。
  在平江这块地方,现在也找不出比平江一中更有公信力的高考教育单位了,即使是平江师范学院的教授,脱离一线这么久,也不是做出如此现场性质的判断。
  所以,在正式的分数线出来以前,352分就是最有可能成为大专分数线的分数。
  也是成为大学生的门槛。
  赵丹年用变调的声音数着:“一个,两个,三个……五六七八……三十一,三十二……五十三,五十四!”
  鸿锐班共有五十四人超过了大专线。
  正好是一副扑克牌的数量。
  1983年的中国,这大约是最幸福的一副扑克牌了。
  赵丹年喘了几口粗气,仿佛数了54个数字,就将精力耗费了大半似的。
  他顾不得身边缩着脑袋的刘康,从后面的桌子里翻出一个本子,自最后扯了一页下来,趴在讲台上,记下了54这个数字,接着问:“本科线是多少?”
  “370。”来送消息的是学生高声回了一句。这个分数,同样比杨锐给出的分数线低了5分。
  “数,数一下有多少。”赵丹年坐在了桌子上,眼睛赤红。
  不用他说,大家都在数。
  “27个。”一个女生用尖尖的声音喊了出来。
  “27个,刚好一半。”赵丹年的眼睛都直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27名本科生在1983年是极其恐怖的,简而言之,如果一个县一年考了27名本科生,那它就可以被叫做是高考强县了。
  溪县当然不是什么高考强县,在过去的几年里,从溪县出来的本科生,总共也没有27名,事实上,在前年,溪县总共就走了一个本科生,也就是说,溪县第一的分数,也就刚够本科线。
  赵丹年已经能够想象得到,这个分数公布出去以后,学生和学生家长们排着队要进西堡中学读书的场景了。
  自己估计也会非常忙,估计要到处做报告,讲办学经验。
  赵丹年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脑门,心想:到时候就在门口挂个横幅吧,我校1983年届学生勇攀高峰……
  “重点线,重点线是多少?”赵丹年想到勇攀高峰,才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分数线。
  不怪他思维迟钝,西堡中学多少年没有看过重点线了。
  自恢复高考以来,西堡中学就没有一个大学生,这里所说的大学生,是包括了大专和本科的,至于重点,南湖市都没有见过几个,看重点又有什么用。
  现在自然不同了,赵丹年一把扯过对面学生手里的单子,看一眼它,又抬头看一眼黑板。
  “七个人!”
  “七个人……”
  “420分。”
  “420分……”
  赵丹年说一句,其他学生就跟着说一句,用赞叹的语气。
  420分,比杨锐预测的分数线高5分,其结果,是鸿锐班学生有可能完成7人读重点,20人读本科,27人读大专的壮举。
  赵丹年在算这个数字,其他人也在算这个数字。
  教室里安静的像是夜晚的小树林似的。
  除了杨锐,即使是鸿锐班的学生,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会……弄错吧。”一名学生担心受怕的小声说。
  许静呀的一声,呸道:“胡说八道,怎么会弄错,不可能弄错的。”
  “是啊是啊,不可能弄错的。”其他学生也纷纷说。
  “中专呢,中专分数线是多少?”一个弱弱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哦……我看看。”赵丹年有点不好意思,扫了一眼,说:“325,预测中专的分数线是325分,咱们有12个人够这个分数。”
  鸿锐班现在有72人,就是说,还有18人不够大专线,只能去读大中专,或者选择复读。
  除此以外,还有6个人可能连大中专的分数线都不够,要么复读,要么回家。
  这18个人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鸿锐班的许多学生的基础是相当差的,尤其是应届班的学生,因为学制的关系,有几个才读了9年学,和后世初三学生一样。这些应届班的学生,学的好的,提升也不错,学的差的,等于是以小学生的水平去复习,然后参加了高考,能有300分出头,尝试一下大中专,已经是极大的提升了。
  如果不是参加了鸿锐班,这些学生怕是连复读的机会都难得。他们在复习阶段,也能够了解到这种差距。
  然而,失落是比较出来的。
  如果是以前,分数不够才是常态,别说考上大中专了,应届生能通过预考就可以开心一阵子了。
  可是现在,看到别人读了大学,自己只能读中专,甚至连中专都没得读,心里的不好受,就只有自己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