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1306

  杨锐愣了一下,笑道:“我们有金主。”
  “嗯?”
  “我们拿到了一些资金资助。”
  “哪里的。”
  杨锐笑而不语,他用不着解释,其他人也没办法,反而激起了众人的兴趣。
  第二天,住在相隔两小时路程以外的先生们,乘坐大巴来到了索菲特酒店,胡教授身边紧紧跟着领队。
  胡教授斜眼望着杨锐,面露不屑,但并没有再上前来说话。
  杨锐自然不会去理他。
  一群人依次经过登记,继而被分配至不同的位置。只有第一天的早晨,大家才是有位置的,入围的先生们会在主厅听主题演讲,剩下的人会在副厅看电视直播,相比后世的投影仪,如今采用的电视模式,基本只能给人一个基本的投影。
  而无论是在主厅还是副厅的人,了解主题演讲主要依靠看打印的文件,而非真的去听。
  演讲的速度再慢也超过一般人的理解范畴,若是遇到精炼的,听完演讲啥都不知道的大有人在,那样的演讲也就没有意义了。
  领队一口气领齐了演讲稿,分发给大家。
  眼瞅着要分别进入演讲厅了,胡教授却是故意提高声音,装模作样的叹口气道:“现在的年轻人,就没有一个发扬风格的,学了几十年的道德文章,越学越回去了。”
  杨锐回头看了他一眼,什么都没说的就往前走,直接到了主厅门口,将邀请函交了,走了进去。
  胡教授没有想要他的邀请函,但他确实是想捣个乱,未料到杨锐干脆不接招,反而把胡教授给气的够呛,只好对其他人道:“你们看看,看看,这年轻人,仗着一点本事,无法无天!”
  “杨锐那可不是一点本事了,发表一篇Cell,不是说的玩的,人家这个成绩,到了你我的年纪,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东西来呢。”张大勇也不在乎一个将毕业的老头子,顺口就给了他一句。
  “塞儿塞儿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把自己的儿子送给美国人了!”胡教授诛连起了Cell。
  张大勇摇头苦笑,对领队道:“你照顾好胡教授嘛,没事不要乱跑了。”
  领队无奈点头,拉着胡教授坐下,低声劝说。
  胡教授一个人坐在靠墙的椅子处,顿时有众叛亲离之感,不禁咬牙切齿道:“一个杨锐就把他们给迷住了,二十岁的年轻人,再了不起能有多了不起?你说是不是?”
  领队心想:人家是看你退休了,才不爱理你的。
  明面上,领队唯有点头,并重复的劝道:“有事咱们回国了以后再说,在国外,得注意国际影响。”
  回国以后,这就不关他的事了。
  胡教授哼哼两声,痛心疾首的道:“我就是怕杨锐坏了咱们国家的形象,你看这样的年轻人,最起码的尊老都不懂,让人家美国人看了,要说我们是蛮夷了。就说他的学术,什么钾离子通道,我看都是糊弄人的,这一次,他弄不好就要露馅。”
  正说着,就见一名美国人匆匆来到中国代表团前,问道:“杨锐先生,请问杨锐先生是在这里吗?”
  “进去了。”有人懵懂的指了一下。
  来人道了谢,撒开腿就追了进去。
  中国代表团诸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第598章
第三阶
  老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却闹的中国代表团鸡犬不宁,议论纷纷。
  领队也顾不上胡教授了,来到人群中问了一句,懊恼的道:“我就看杨锐这么年轻,应该多叮嘱几句的,要是闹出什么事就麻烦了。都说了注意国际影响,注意国际影响,怎么就是不听,就是不听……”
  宋文浩看不过去,道:“老外是问杨锐先生是不是在这里,又不是问那个杨小贼在哪里,你不要太紧张……”
  “我怎么能不紧张,外国人问杨锐先生,那是人家外国人有礼貌,他们对谁都叫先生的,你看他们的监狱里,囚犯都要被叫先生,更何况这样的场合,哎呀,人家老外……呸呸,外国人都注意场合的地方,你们怎么就不注意一下国际影响。”领队一口气说了一堆话,急的鼻子都红了。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这还不够注意?”宋文浩脸色有点黑,心想:你们家的监狱才把囚犯叫先生呢,先生,请不要越狱。先生,请不要挖墙。先生,不要打另一位先生。另一位先生,请你忍耐一下。先生,请不要把尿撒在另一位先生的碗里。另一位先生,请把碗里的饭吃完……
  宋文浩掂掂手里的衣服,道:“都统一穿着成这样了,还不是为了你们的国际影响?你看看周围的人,哪个国家的学者是穿成这样的?”
  “说的对啊,看看别的国家,都说国际接轨呢,我们和人家比,就和轨道工人一样。”说起衣服的问题,不满意的学者不在少数。
  除了小学生,谁愿意穿成一模一样的在外面晃悠?以前是条件不具备,加上政治条件恶劣,大家为求自保,顾不上许多,如今改革开放都要小十年了,有的人都出国两三次了,现在还要穿的像是孩子似的,不说别的,与外国同行交流,被人说起都要红着脸。
  这就好像三十年后的朝鲜人来到中国,与中国同行正讨论专业问题到嗨,突然有人问一句:“咦,你们都穿一样的衣服啊。”
  怎么回应都是不舒服的。
  领队知道症结,一看有惹了众怒的可能,连忙摆手道:“衣服不是我决定的,外事规定,我也得遵守不是。哎呀,咱们自己人别吵起来了,注意点国际影响,是不是?”
  领队一边说一边缩,一会儿又扭头看主厅,道:“我去看看杨锐啊,都不知道啥事情。”
  “走,去看看。”宋文浩招呼了一声。他是担心杨锐年轻不懂事,在领队手里吃了亏。
  对行政人员的警惕和厌恶是学者们共有的思维,不止宋文浩,好几个人都跟了上去,剩下的人,有的不爱管事,自顾自的聊天,有的人觉得好奇,则缀在后面,没有跟着宋文浩一起走。
  胡教授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主厅内。
  杨锐正在向杜克大学的伊文思教授介绍自己的论文。
  杜克大学就是美国大学联赛中的名校杜克了,不过,它的强悍并不止于NCAA,杜克大学还是美国排名前列的高校,在各国各种花式高校排名中,杜克大学一般都能列入前五十,运气好的话在前20,偶尔还能进入前五。
  全球200多个国家,发达国家有40个左右,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放在美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数一数二,杜克大学更是号称美国南部第一。
  伊文思教授是杜克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的负责人,杨锐寄送了论文给他,并无回音,原本以为是与其他几十封信件一样石沉大海了,却没想到,到了会场上,却被他找上来聊天。
  作为杜克大学的大牛之一,伊文思教授很早以前就受聘为国际遗传学大会的委员。
  他要见杨锐,自然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奔波。
  杨锐也是打点起精神,很是认真。
  他有七八成的把握,至少能卖一台PCR仪给伊文思。
  只要伊文思用PCR仪写了论文,那种广告效应,在学术界绝对是一等一的,最起码,有钱的实验室都用买一台来用用看的。
  而为了描述PCR仪的功能,他们引用杨锐的论文也是必不可少。
  简单的几个月就能做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能拿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它曾经引爆了学术界,引用多到让普通学者看了想哭。
  身为美国大牛,伊文思是属于第三台阶的人——第一台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此类人堪称斗牛士,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对普通牛是生杀予夺。第二台阶是已经做出了有可能拿诺贝尔奖成果的大犇,大部分人还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题名。第三台阶就是正在冲击诺贝尔奖成果的大牪们,他们的工作极有价值,始终处于热点领域的尖端地带,只差临门一脚就有可能得到举世震惊的成果,当然,这一步很可能几十年时间也跨不过去,但就是目前的成绩,也足够他们在学术领域笑傲江湖,此类人通常是美国知名大学的讲座教授,比终身教授还要高很大一截,CNS之类的顶级论文,对第三台阶的学者来说,就和捡白菜差不多。
  而在美国以外,第三台阶学者就是顶级了,他们事实上也是学术界的最强力量,有时候甚至比弱诺贝尔奖获得者掌握着更大的话语权。中国生物界的施一公,应该就属于这个序列。
  不过,80年代的中国,在学术界的话语权是弱了又弱,伊文思已经属于需要仰望的人了。
  杨锐比较年轻,还没有感觉,后面进来的张大勇教授,刘化峰教授,以及宋文浩等人,却都是看的吃惊不已,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就连中方领队,问了旁人,知道伊文思是谁以后,都紧张的磕牙,道:“杨锐可别是得罪了人家。”
  “我说,你就不能想点好的?”宋文浩一把将领队给拽了回来,又问门口的老外,道:“你们的主厅不是要清场的吗?什么时候清场?”
  老外毫不犹豫的道:“现在就清场了。”
  “得,咱们走吧,别呆着让人家给清场清出去了,那国际影响可就难看了。”宋文浩一边说着,一边推着领队走。
  领队莫名的觉得很有道理,半推半就的跟着出去了。
  张大勇、刘化峰等人亦是入围的,这时候没了干扰,就站到近一点的地方,听杨锐和伊文思教授谈话。
  杨锐并没有着重描述PCR的学术性。
  他是一门心思的推介自己的PCR仪,并将之当做一种生产力工具来介绍。
  这与张大勇等人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如果是他们的话,有这种与世界大牛讨论的机会,那肯定是要说最前沿尖端的学术问题了。
  不说现在的对话有没有价值,就是回去以后,说我和某某讨论了某某话题,那也是非常有派头的。
  当然,如果话题能引起大牛的好奇就更好了,但这就像是勾引小姑娘,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只能靠碰。
  杨锐的目的性却是更强,而且更有自信。
  如果是原版的PCR,杨锐或许会规规矩矩的说些原理之类的东西,谈论一下它的伟大前景——每一名伟大的学者在谈论自己的成果的时候都会用伟大前景来形容的,激光技术是具有伟大前景的,全息图像是具有伟大前景的,肌肉注射活鸡以增产是具有伟大前景的……
  是不是真的有伟大前景,伟大前景在什么地方,学者们是不会着重讲述的。
  然而,伟大前景是属于原版PCR的。
  对杨锐来说,他现在做出来的第一版PCR仪,当它的后缀有一个仪器的“仪”的时候,它的前景就已经实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