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3/1306

  门口的吵嚷声,打断了区长的“再说两句”。
  区长不言声的看向门口。在北京做官,沉得住气是最起码的。
  何况,委员这个词,可大可小。
  一会儿,就见七八个老头儿随着工作人员涌了进来。
  区长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我是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筹备委员会的朱铭。”
  “我是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筹备委员会的潘荣。”
  “我是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筹备委员会的狄春和。”
  几个人一个一个的报名,将满会议室的人都给震了起来。
  这些名字,怎么都感觉像是好熟悉的样子,读起来还有点新闻联播的感觉……
  “几位这是……”
  “我们是为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来的。”朱院士站在最前方,道:“我们收到了杨锐的报告,他为遗传工程实验室申请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的重点实验室,我们已经批准了,今天来,也是为了确定此事。”
  区长一下子愣住了,道:“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是我们区属实验室。”
  “嗯,编制方面仍然在你们区里,但是级别提高了,这是好事情。”朱院士说着,又道:“另外,区里如果愿意继续给予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经费支持的话,也是非常好的……”
  “一年1800万的经费还不够?”区长现在确定对方是来抢经费的了,偏偏他无能为力。
  朱院士笑一笑,道:“以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申请来看,1800万元还是比较克制的。”
  而在内心里,朱院士其实已经笑惨了。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虽然挂着国家的名头,也确实会拨发很多的经费,可国内需要经费支持的项目何其多啊。
  杨锐的实验室冒出来,可是大大缓解了他的压力。
  而且,1800万元的经费,确实很多!
  ……
第1119章
主题扩展
  朱院士一行人来的快,去的也快。
  区长阁下一脸懵逼的望着门口,也不宣布会议结束,像是一只流浪猫望着心爱的鱼竿飘走了一样。
  于是,一群人就一脸懵逼的望着区长,像是要看朵花出来。
  “咱们开了六个小时的会议,结果让下一群老学究截了胡?”区长越想越不舒服,也不用说好的给自己听了。
  他旁边的舒区长心气更不顺,他本来将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都看做是囊中之物了,想想看,旗下掌握着年利润千万规模的企业是什么光景?就一个区里面来说,玉皇大帝都没有这么爽的。
  最基础的一点,他可以用人家实验室的车,普通车还不能行,起码得是日本进口的车,再好一点的情况,他还可以用人家单位的款子出国考察,掌控力再强的话,请杨锐出资给区里开几个新公司,又或者干脆提留了资金出来,能用的地方就更多了。
  虽然这都不是能一蹴而就得到的,可终究是个希望。
  人世间什么东西最值钱?无过于希望罢了。
  然则,希望终究是飘走了。
  舒区长愤恨不已的想,昨天打麻将输的钱,大概是白输了。
  他不耐烦的扭动两下屁股,再看区长也不是那么舒服了,干脆激将式的道:“人家是国字号的人物,更别说做的还是分内事了,咱们告状都不知道去哪里告。”
  “告!为什么不告?”区长被提醒了,胸口起起伏伏的道:“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是我们区属的实验室,他们凭什么说拿就拿了。”
  “人家不是说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面批的重点计划呢。”
  “关我们什么事。”区长说着气话。全国都是一盘棋,北京得到了全国资金的支持,自然要有所失了。
  “当初不要给他注册成实验室,今天就好说些。”舒区长遗憾的叹一口气。
  区长哼哼的笑两声:“能有多好说,人家和我们说了吗?人家还要我们出钱呢。”
  “关系还留我们区里,编制还要我们区里出。”编制办的干部借机道:“要不然,把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编制给扣下来。”
  要是能扣下来一点编制的话,他们编制办今年可就轻松了。
  “要不然,打电话给杨锐说一下吧,他弄不好还有什么办法?”舒区长早就想到了这最后一招。
  区长缓缓点头,杨锐毕竟有战野猪的战绩,或许能战赢国字号的家伙们。
  唯一的问题,是杨锐什么想法?
  “杨锐和这个朱院士,认识吗?”区长又问了一句。
  没人回答。
  舒区长小心翼翼的道:“他们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或许见过面?”
  这个话说了等于没说。
  “你给杨锐打个电话。”区长直接命令舒区长道:“你就说,我们海淀区全力支持他,如果他将实验室保持原状,我们给他的编制数翻倍,30个!”
  编制办的主任嘴里发苦,低头不敢说话。
  姜志军来说话的时候,至少还请吃了一顿饭,虽然多给了7个编制很过分,那也就算了,现在一口气再多给15个,竟然是白给的,今年还过不过了?
  舒区长也不愿意直接打电话,但被区长盯着看,实在是抵抗不住,起身到会议室脚,将号码给拨通了。
  三言两语说了事情,舒区长就在众目睽睽下,“嗯”,“嗯”,“对”,“没错”,“嗯嗯”,“嗯嗯嗯嗯”,“呃”,“嗯嗯”了一通。
  挂掉电话想,舒区长满面潮红,道:“杨锐说他自去找朱院士说,也不用咱们区里出钱了。”
  “好,我们坐山观虎斗。”区长总算来了些精神。
  遗传工程实验室。
  杨锐挂掉电话,险些笑出声来。
  他和朱院士争什么,朱院士原本就是被他请动的,或者说,是他递交的重点实验室的申请,才请动的朱院士。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筹备委员会又不是一个常设机构,自然不在乎有没有经费。
  但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本身是缺钱的。
  尽管未来的863计划,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大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然而,调子起的再高,并不能掩饰80年代的中国极度缺钱的事实。
  因此,哪怕是国家战略级的科研规划,依旧只能以有限领域为研究目标。
  朱院士的工作,就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平衡“有限领域”。
  最终胜出的八个领域,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未来二十年的科学黄金领域,而不在这个领域中的学者,做研究就格外困难了。
  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未结束,也不会结束。
  863计划,最终还是要限定八个领域,而排名第一的,就是生物技术领域,之后,才是航天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领域,激光技术领域……
  所以,到了30年后,中国人突然发现,呀,我们的农业竟然连续十几年增产增收了,我们的猪肉产量竟然世界第一了,我们竟然独立的进行了载人航天,还有自己的空间站了,我们的超级计算机竟然世界排名第一了,我们的激光武器竟然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了……那都不是某人在夜深人静的某个夜晚拍拍初中学历的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成千上万,成千上万,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奋斗了一生才燃续出的火种。
  杨锐也是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对中国的国家战略,产生了影响。
  863计划的“有限领域”是真的非常有限的,例如生物技术领域,就只有四个主题,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主题,蛋白质工程主题和糖生物工程主题。
  凡是不在这四个主题之外的领域,想要百万以上的经费,基本难于上青天。
  当然,后期的863计划是会不断修订的,可是,至少在未来的十五年内,也就是到2000年,中国的生物技术领域,就只有这四个主题,能够得到广泛和有力的支持。
  朱院士当然也不想就留出这么四个主题,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一个主题背后,都代表着海量的资金支持。
  没有钱,光是说如何重要如何重要,又能怎么样?
  发展各领域的生物技术是很重要,难道大熊猫就不重要了吗?难道朱鹮就不重要了吗?难道渐冻人就不重要了吗?难道艾滋病就不重要了吗?
  杨锐拿出来的1800万元,却是真真正正的重要。
  这笔钱,要是分散到整个863计划的漫长时间区间里去,那是九牛一毛,863前期的经费还不包括技术人员开支和已有设备折旧呢。
  可要是独独用在86年中,那就厉害了。
  虽然不足以将八个优先领域变成九个,却足以将生物技术领域的四个主题扩展一些。
  在杨锐的建议下,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主题,变成了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和遗传工程主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