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3/1306

  “主要是政策制定方面的。”江锦程又给了杨锐一颗定心丸,接着道:“我听说,杨主任提出了要修订GMP规范,是这样吗?”
  “现有的规范的确有需要修订的必要。”
  “能具体说说吗?”江锦程拿出了笔记本。
  杨锐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道:“简单来说,在一些提高成本不多的地方,我是力主严格的。”
  “通过什么方式严格?管理吗?”
  杨锐意外的看了江锦程一眼,没想到对方竟然真有此水平,于是用心了一些,道:“管理是一方面,但是,管理难度其实也是存在的,国内和国际上的药厂,要说一下子提高管理水平,也是不现实的,我的想法是具体化流程。”
  “您是指生产线?”
  “差不多意思,GMP规范,其实就是应该细化生产流程,同时,培训工人,这样反而能够降低管理难度,同时提高生产的各项指标。”
  “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些太机械化了?”江锦程脑海中立即就浮现出了泰勒管理学,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都是受批判的。
  杨锐耸耸肩,道:“我们现在的工厂生产流程,比几十年前要机械化的多。规范永远比经验更可靠,更不要说,工人还并不一定都是具有经验的。”
  说到此处,又有人匆匆而来,打断了杨锐和江锦程的谈话,满脸焦急的对江锦程道:“江处长,您怎么一转眼就没影了,您找到杨主任了……杨主任您好。”
  杨锐顺着对方的节奏,和他轻轻的握了握手。
  “鄙人韩田路,是医药工业公司的。”来者年约四十,额头上的川字很重。
  杨锐眼神一凝,心道,又是一家厉害的单位。
  医药工业公司就是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了,乃是中字头的托拉斯企业,早几年被解散掉了,现在又重新组建起来,声势不如以往,但依旧厉害。
  其实,医药管理总局也是这样的单位,它和医药工业公司单独来看,都是强而不硬的单位,合起来,就不免令人思忖对方的来意了。
  现在的医药管理总局是没有后世的食药监总局厉害的。后世的食药监总局是统一管理着国内的制药厂和医疗机构,权力应用起来非常灵活。
  医药管理总局就没这个命了,这主要是各方分享的权利太多,卫生部下属的医药管理总局有医药管理权,科委和轻工业部也有管理权,而就具体管理的时候,地方药厂享有地方保护且不说,药厂所属的行业亦有掣肘。
  像是药厂较的上海,全市141个药厂,分别属于医药、化工、商业、教育、军队、粮食、轻工、水产、纺织、公安、区社、街道和农场13个系统,辽宁省内的123个制药厂则分属14个系统,多出了铁路和城建。
  由于现在做药厂赚钱,可以说,任何一个单位有资源,都在想办法利用。
  可以想象,卫生部下属的医药管理总局,要想管理若干平级甚至高级部门的下属药厂,是有多难。
  但是,它与医药工业公司配合就不同了。
  医药工业公司是有生产能力的,而且是曾经的中国医药托拉斯,一手掌握着上游的原材料,一手掌握着下游的销售批发渠道,配合医药管理总局的地位,自然演化出无数的招数变化。
  韩田路和江锦程盯着杨锐看了半天,盯的杨锐发毛了,才听江锦程道:“杨主任,我想再听听您对GMP的看法。”
  杨锐单手抚额,有些不明白又有些谨慎的道:“继续刚才的话题……”
  “泛泛而谈好了。”江锦程笑一笑,打断了杨锐的话。
  杨锐诧异的看他一眼,想了一会,才再说了起来。
  他其实是不怕泛泛而谈的,关于GMP的文章汗牛充栋,他随便捡几篇出来就能说的很不错了。学者们预测未来不一定比猴子准确,但马后炮历史,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江锦程听的眼睛越来越亮,韩田路也悄然坐了下来,不时的与江锦程交换眼神。
  杨锐一口气说了两块钱的,才停下来喝水。
  这时候,江锦程再次与韩田路用眼神确认后,道:“杨锐,你想不想到医药管理总局来工作?”
  “中国医药工业总局也可以。”韩田路补充了一句。
第1157章
优越与幸福
  杨锐被两人邀请的有些发傻,问:“我今年才是大三,怎么能去工作?”
  “可以安排实习,到时候,也可以计算工龄。”江锦程立即给出了回答,从他的角度来说,计算工龄就是很难得的优待了,以后工龄多一年,就能多几块钱工资,而且是拿一辈子的。
  杨锐此时有些缓过神来了,婉拒道:“我还在学校读书,恐怕不能长期离开学校……”
  “你先听我说。”江锦程摆摆手,郑重其事的道:“杨锐,咱们国内的医药管理制度,是一定要改的,前几年,政务院就发出了《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的文件,文件内容,主要就是强调医药管理总局是医药管理行业管理机关,规定的是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规划和统一核算。”
  江锦程开口就背文件,也算是一门本事,杨锐姑且听着。
  江锦程抬头看了一眼杨锐,又道:“我请你到医管总局来,不是让你打杂,或者真的实习的。我们现在面临改革的重要关口,我们也是希望能有专业的专家,来共同建立发展型的体制。”
  韩田路此时插了一句话,道:“我们医药工业总公司也是一样,不管你选哪个,都是立即入职中枢的。”
  江锦程点点头,道:“《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的文件,是政务院直接发出的,也是说明上级领导对医药市场的重视,你到我们医管总局来,一切待遇从优,而且,是能够真真正正做事的。”
  最后一句,倒是稍微吸引了杨锐一下子。
  他还真的知道,医管总局未来的发展是极好的。
  医药市场的发展是一方面,国内医药管理的集约化又是另一方面。
  搞活经济一方面是增加了医药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又需要更加强力和严格的医药管理局,这样的结果,是让医管总局的权重加大,最终成为了食药监总局。
  在这样的机构中,若是真的能占据一定的位置,确实是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
  最起码,再像是律博定一类的事件,杨锐的影响力和决定权会相当之大,就国内的历史来看,救个几千几万人都是可能的。
  若是能将地沟油之类的问题给解决了,也算是留下了一些名字。
  然而,行政终究不是杨锐喜欢的工作。
  杨锐轻轻摇头,并道:“实话实说,两位的条件却是极有诚意,可我无意做行政,医管总局和医药工业总公司,都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江锦程动动嘴,只觉得杨锐任性的过分,偏偏人家又有任性的资格。
  “杨先生,你在这里了。”带着洋腔的中文,打破了早餐桌上的尴尬。
  只见两名外国人,脸上堆笑的走了过来。
  “杨先生,你好,我是驻华记者霍华德,我的中文名是黄河。”带着洋腔的中文来自一名瘦长身材的白人,他的旁边是绿石角公司的杜威。
  “两位,没有打扰你们吧。”杜威笑呵呵的问江锦程和韩田路,黄河同志给他们做了翻译。
  虽然是被打扰了,江锦程和韩田路也只能笑笑,总不能怪外国友人没礼貌吧,友人怎么可能没礼貌呢。
  “杨先生,我想采访一下你和杜威先生,可以吗?”黄河怪声怪调的说话,像是个奇怪的节目主持人似的。
  杨锐也不想继续与江锦程他们说下去了,于是点点头,道:“我的早餐时间还有几分钟。”
  言下之意,自然是只给他几分钟的时间了。
  黄河立即坐在了杨锐对面,道:“那我就直接开始问了,杨锐先生,我们什么时候能用上去铁酮。”
  杨锐迟疑了一下,道:“去铁酮的三期正在进行,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很快就上市并进行四期了吧。”
  杨锐说着看向杜威,道:“这方面的消息,应该问杜威先生吧。”
  “绿石角公司主持的去铁酮三期实验,效果极好。”杜威明显是当做公关项目了,他用英语大声说道:“我们预计去铁酮的三期实验,会在今年上半年结束,紧接着,就将进行上市和四期实验,在此,我也希望各位临床医生,能够积极的参加到我们的去铁酮的四期实验中来。”
  “杜威先生似乎很有信心?”
  “当然,非常的有信心!”
  “临床试验四期,绿石角计划的规模是多大?”
  “因为去铁酮不像是心血管药物那样,有非常大的市场规模,因此,我们计划的四期临床试验,大约准备一万人左右的病人参与。”
  现在正是吃早餐的人最多的时间,随着两人大声的对话,渐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这也是杜威的目的所在,他是需要一个非正式场合来吸引医生们的参与的。
  临床试验的第四期,就像是考驾照的科目四一样,属于并不重要的环节。临床试验真正的难度,其实都在前三期里面,尤其是第三期的扩大实验,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
  但是,第四期的临床实验,是允许上市以后监控的,也就是说,进行了三期临床实验以后,药品已经可以上市了,可想而知,四期如果不出什么幺蛾子的话,都是能够通过FDA的认证的。
  不过,没有通过四期的药品,通常来说是不会卖到很多地方去的。
  制药公司虽然没什么节操,但他们也怕药品出事,遮掩死人什么的,都是非常花钱的公关行为,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所以,如果不是生死存亡的圈钱时间,药厂通常习惯将临床四期当做是实验销售阶段,也就是只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出售,最好是由临床医师申请,同时验证四期的各项数据。
  而从医生们的角度来说,若是确有创新的药品,也的确值得他们推荐给患者,尤其像是地贫这样的疾病,重度以前都是必死的,去铁酮若是能够增加一定年限的存活期,那副作用之类的都可以不做考虑,还有比死亡更大的副作用吗?
  几名医生自然而然的走到了杜威和杨锐的桌子这边来,束手站立,等他们聊了一会,就有人插入道:“绿石角在放出名额吗?我有好几位病人,都很难坚持三个月了,他们急迫的需要去铁酮辅助治疗。”
  此君语气郑重,内容更是严肃的让人笑不出来。
  整个临床四期,总得持续个半年时间,在此期间,其他病人的确有可能等不及该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