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958

  “伟仔,你一直捂着鼻子。”
  “青仔,你要看着伟仔。”
  “阿伟,你坐这边,也不要动。”
  “陈老师坐那边,要把玩那副墨镜。”
  “秋生进来往前半步,黎明站定,OK?”
  内景棚里,刘伟强和麦兆辉齐齐上阵,挨个给演员讲戏。
  这是场大群戏,是片中仅有的七大影帝出现在同个场景的段落,非常非常重要。
  其实庄文强写这段的时候很犹豫,他能写出来,却担心拍不出来。别提香港导演,就扔到全世界的范围,群戏都是个大杀器,谁碰谁死。
  半个多世纪,也就出了位罗伯特·奥尔特曼,那是真真的群戏大师。
  但庄文强考虑了好久,还是决定加进去,没办法,观众就是冲这个才掏钱买票的。而两位导演呢,亦是心里没底,不能保证有多精彩,只能尽力而为。
  这场景中有二十多人,特意搭了个超大的影棚,布置成接待室的样子。
  门左边,是整面的玻璃窗;右边,是颇有纵深的闲置空间;对面,贴墙摆着排白色的铁皮柜子;柜子前,有两列沙发,一横一竖呈直角形,围着个小茶几。
  群戏,首要基础就是构图,构图说白了,就是站位。
  此刻,陈道明坐在竖列的沙发上,身后站着头缠纱布的黄志忠。曾志伟坐在横列,旁边是褚青,褚青再旁边,是梁朝伟。
  黄秋生和黎明戳在刚入门的位置,黎明稍稍靠后,刘德华距黄秋生左侧一米。
  另外,还有十几个临演分布在周围,紧凑却余出缝隙,恰能凸显出这七位大咖。
  为了这场戏,剧组足足撂了四台摄影机,全方位捕捉。刘伟强、杜可风、伍文丞、黎耀辉四位摄影师每人一架,以那沙发为中心,往外延伸数米,圈成一个狭小又密集的拍摄区域。
  待准备就绪,麦兆辉一抬手,场记啪地一打板:
  “Action!”
  “喂!你们要什么?”
  随着黄秋生一句喝止,全场静立。
  镜头横向移动,缓缓滑过捂着鼻子的伟仔,嚣张的青仔,微笑的曾志伟和无表情的陈道明。
  就见刘德华开口道:“不好意思,上头叫我们来拍几张照片,我也不知道什么事。”
  此时,黎明上前两步,道:“是我叫CIB给各位开个档案,不行吗?”
  原本的构图是很模糊的,不分主次,但他这一动,瞬间把核心位置控住了,成为镜头焦点。
  “各位警官,玩够了吗?”曾志伟面露不耐。
  “唉,你们香港警察办事效率可真低。”陈道明擦了擦眼镜,身子往沙发上一靠。
  “好,那我快点。”
  黎明沉着一张清水脸,指着梁朝伟问黄志忠,道:“他,把你打成这样,你要不要投诉?不投诉就在这里签个字。”
  黄志忠接过文员递过的意向书,欠揍地看了眼,啪地扔在桌上。
  陈道明微妙了笑了笑,随即打了个响指,对方又乖乖捡起来签字。
  接着,黎明走到梁朝伟跟前,问:“我把你打成这样,你要不要投诉?”
  “喂!警官,你是不是耍人啊?”
  褚青迈步就要过来,被两位警察制止。
  ……
  这些人中,共包含了五个群体:
  陈道明为首的大陆商人,曾志伟为首的香港黑帮,刘德华为首的内务部警员,黎明为首的保安科,黄秋生为首的重案组。
  而事件的经过是:梁朝伟把黄志忠打伤,被黎明抓回警局,之后两位老大前来保人,又赶上内务部拍照存档,马仔阻止。
  五组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目的,庞杂交错,关系多样。
  作为导演,既要表现出每个主演的情绪波动,又得保证线索清晰,观感流畅自如。总之,刘伟强和麦兆辉的心情,简直跟日了狗一样。
  不光他们,就连那些演员,除了陈道明见识过此类群戏,其他的都是头回经历。仅技术性NG就有六次,加上表演失误,一连NG了二十三次。
  “Cut!”
  待第二十四次,终于有了条完整的,麦兆辉喊停,盯着监视器犹疑不定。效果是不错,但他不清楚要不要再来一条。
  若说第一部是创造经典,第二部热情未褪,第三部就纯属应付差事了。整个剧组都没那么一股精神气,看似忙忙叨叨,实则心不在焉,只想着赶快杀青。
  如此的气氛,让他不确定能拍到一条更出色的。而就是这么一犹疑,现场却陷入了很短暂的沉默。
  摄影机仍然开着,就在大家背后,于这安静中,似乎听到了胶片转动的沙沙声,美妙细腻。
  黄秋生皱了皱眉,忽又转向大家,从黎明到华仔,再到青仔,依次扫过去,众人相互一碰,眼里似乎都跳跃着同一种光亮。
  从未有过的,瞬间共通。
  拍《无间道》是荣耀,更是负担,尤其是第三部,注定扛着莫大的争议。
  自开机以来,就看演员们的表现,曾志伟随随便便,黄秋生沉沉闷闷,陈道明和褚青纯属酱油,梁朝伟的精力全在《2046》那边,黎明一心想凸显自己,只有刘德华在努力演戏……
  他们好像总有忙不完的事,拍戏聚集,收工散去,极少做交流。但今天,此刻,在这场群戏里,几人终于感受到了某种相同的情绪:
  不甘心!
  黄Sir不禁笑了笑,等黎明主动退回,便开口道:“喂!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
  刘德华立即接道:“Sorry,上头叫我们来拍几张照片。”
  “……”
  麦兆辉和刘伟强都一怔,略傻地看着他们自己重来。
  “香港警察的办事效率可真低!”
  “喂!警官,你耍我们吧?”
  “走,阿强!”
  ……
  第二十五条下来,明显比上次好很多,那七人仍然不满意,就见黄秋生继续道:“干什么?想搞事啊?”
  “黄警官,我们来拍些照片,上头的意思我不清楚。”
  “我叫他们拍些报名照的,有问题吗?”
  ……
  待第二十六条过后,俩导演算回过味,那帮货妥妥发飙了。
  虽然这片子是个彻头彻尾的政治任务,虽然这段情节不够剑拔弩张且冲突苍白,虽然他们都带着情绪接下的这部电影,但并不妨碍,他们还想真正地奉献出一场好戏。
  黎明,十三句台词。
  黄秋生,五句台词。
  曾志伟,四句台词。
  刘德华,三句台词。
  陈道明,一句台词。
  褚青,一句台词。
  梁朝伟,没有台词。
  七个华语圈最顶级的演员,加起来二十七句对白,一遍遍地演,一遍遍地说,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惊喜,每次又都不满足。
  四台摄影机,十几架灯光,通通对着那数米区域。
  而那场中,似升腾出缕缕灼热,浓郁、刺眼、恢宏、溢彩流光,焦烤得现场每个人的心脏都在怦怦跳动,近乎炸裂。
  刘伟强掌控着摄影机,手指稳定,嘴唇却紧紧抿着,似乎重现了拍摄自己处女作的那般心情,纯粹无比。
  这一场,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小时,耗费了多少胶片,似乎天黑了又亮。
  直到大部分人快顶不住时,总算见那七位停了下来,又互视一眼,只觉天空海阔,随即便听到了一声:
  “咔,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