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416

  除此之外,杨新宇还向柴培德表示,他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向石油总公司、化工部等单位做一些工作,争取让它们把拟定中的一些大型石油、化工类项目布局到岑州去。这些单位要建的大项目多得很,建在哪里都是一样,如果有人愿意为岑州说话,那么落到岑州去又有何难?
  这些幕后的事情都是王松安等人所不知情的,但他们从柴培德出现在酒席上这一点,已经能够猜出无数的事情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那些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柴培德出手替杨新宇救场,杨新宇岂有不回报之理?他们这些人给杨新宇找了那么多麻烦,杨新宇不记恨他们才怪,届时到上头歪歪嘴,恐怕各种好处就会与他们无缘,转而落到岑州的碗里去了。
  “这姓柴的太无耻了,明显是在抢我们的饭碗嘛!”王松安把嘴凑到吕康定的耳边,对他小声嘀咕道。
  吕康定一脸灰色,同样小声地说道:“这才是老杨的风格啊,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候突出奇兵,给人一个措手不及。唉,早知道他留了这样一手,咱们就不该把话说得太绝了。”
  “怎么,吕市长,如果你事先想到这一点,难道会接受杨主任的条件?”王松安问道。
  吕康定沉默了一会,苦笑道:“这是一个死局。接受老杨的条件,咱们太吃亏了。可是不接受老杨的条件,让岑州抢到了这个机会,日后就真的没咱们什么事了。汽车材料可是一块大肥肉啊,岑州把正市长都派出来了,这是志在必得的意思了。”
  王松安道:“吕市长,你觉得如果咱们现在答应杨主任的条件,他会不会接受咱们?”
  “晚了,他们肯定已经达成了协议,老杨肯定不会因为我们的缘故而改变协议。咱们顶了这么久,如果在这个时候认输,丢不起这个人啊。”吕康定说道。
  “如果丢人能够扭转结果,那么丢丢人也无妨了。只可惜……”王松安在自己心里默默地想道。
  相比这些市里的官员,于克岫等企业厂长的心里更是震惊与失望。柴培德刚开始讲话的时候,于克岫还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待到柴培德大谈特谈岑州发展化工产业的规划时,于克岫彻底傻了,想到自己亲手把一个未来有长足发展的项目拒之门外,他几乎想以头抢地。
  “老刘,这是不是意味着,咱们彻底没机会了?”于克岫拉着刘杰问道。
  刘杰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汽车材料又没多少,一种材料也就够一家厂子做。岑州如果吃下去了,哪里还有咱们的份?”
  “我印象中,岑州没有能够生产聚氯乙烯的企业啊,他们怎么可能接下改性聚氯乙烯的生产任务呢?”于克岫昏乎乎地评论道。
  刘杰哼了一声,道:“我还知道他们没有搞玻纤尼龙的呢,可是如果市里想搞,大把大把的钱砸下去,弄一套设备会很难吗?你没听那个柴市长说吗,他们打算投入2个亿呢,你那个金南化工厂才值多少钱?”
  于克岫在心中默算了一下,叹道:“如果他们做改性聚氯乙烯,建一套年产2000吨的设备也就是一两千万,照国产化办开出来的价格,他们干上三四年,一套设备的钱就全赚回来了。”
  “咱们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啊,说不定,哪一天咱们就垮在这些对手的手里了。”刘杰悲观地说道。
  “早知如此……”于克岫抬起眼看了坐在另外一桌的秦海一眼,终于没有说下去了。他明白,这样一个结果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以为自己拥有生产能力,就可以要挟国产化办,却没想到真正的核心能力是技术,而不是生产。生产设备是随时可以购置的,但技术却只有一项,谁拿到了技术,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想到这一点,是不是太晚了呢?很多东西,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是稳稳抓在手上的,因此根本不会珍惜。可当你发现别人已经把这样东西夺走的时候,你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
  在这一刻,在心里画圈圈诅咒柴培德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王松安、吕康定等人虽然心里又悔又恨,但面上却丝毫无法表现出来。
  听柴培德的讲话告一段落,吕康定举起酒杯,哈哈干笑了一声,说道:“岑州有这样宏伟的目标,我们都非常佩服啊。以后我们化工产业的大家族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了。柴市长,我代表梅城市敬你一杯,祝岑州在你的领导下蒸蒸日上。”
  “有柴市长的英明领导,岑州必定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材料基地的!”
  “对,柴市长,我敬你一杯,日后岑州发展起来了,别忘了提携一下我们这些落后城市啊。”
  王松安等人也纷纷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地向柴培德敬酒,谁都知道,他们杯子里装的都是自己酿成的苦酒。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也是好媳妇
  酒宴在一团和气中结束了。王松安、吕康定等人虽然有满腹的不满,也只能装出无所谓的样子,与杨新宇、柴培德以及秦海等人频频举杯,邀请他们有时间到自己那里去视察、做客。经济发展上的事情,说到底也是公事,大家没必要因为公事而伤了私交。体制内的干部流动是很常见的事情,谁知道哪一天大家不会混到一个锅里去搅勺呢,犯得着为这点事撕破脸吗?
  为了表示对四城市前来参与洽谈的感谢,杨新宇从浦江汽车厂要到了80辆浦桑汽车的购买指标,分送给王松安等人。当年浦桑汽车不是谁想买都能买到的,尤其是下面的地市,一年能够分到的指标也不过就是一二十辆,根本无法满足各单位的需要。杨新宇送的这份礼物,表面上看不值一分钱,实际上却是极大的人情。这样一个举动让王松安等人心里又舒畅了许多,好歹这一趟浦江也算没有白跑了。
  临离开浦江之前,于克岫专门约了一趟秦海,请他吃了一顿便饭。在饭桌上,于克岫毫不掩饰自己的懊悔,同时也请秦海理解,因为在大家已经约定了价格同盟的情况下,金南化工厂也不可能单独与国产化办缔约。
  “王主任不一定会在经委一直干下去,可是于厂长你,估计短期内不会离开金南厂吧?”秦海说道。
  “是啊……”于克岫明白秦海所指,这一次错失了汽车材料的市场机会,对于王松安来说其实压力不大,但对于克岫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几年之后,于克岫仍然会是金南厂的厂长,如果化工材料市场真的出现变化,最难受的就是于克岫了。
  “国家一直说要扩大企业自主权,落到实际上,还是长官意志在起作用啊。”秦海评论道。
  于克岫叹了口气,说道:“秦秘书,这一次的事情,真是对不起了。不过,我老于还是想厚着脸皮求秦秘书一件事,不知道秦秘书能不能帮忙。”
  秦海笑了笑,没等于克岫说出他想求自己帮忙的事情,就自顾自地说开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人造革等制品需求量会逐渐下降,代之以真皮和织物材料。与之相对的是,建筑业正在逐渐进行以塑代钢的转变,塑料水管、下水道等需求量会有大幅度上升。简单说,就是软质PVC的市场在萎缩,硬质PVC市场在扩张。而目前我国PVC产品的生产结构极不合理,软硬质产品的比例是3比1,国外是1比2。未来硬质PVC的缺口会非常明显。”
  “这个趋势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于克岫轻声说道。
  “东耀塑料厂的周工那里,现在正在做几个硬质PVC的研究项目。成功之后,能够使PVC水管的使用寿命提高50%,抗冲击能力提高一倍以上,至少在国内市场上会有很强的竞争力。”秦海平静地说道。
  “我预订了。”于克岫毫不犹豫地说道。
  对于东耀塑料厂,于克岫了解得并不多,真正让他有信心的是秦海的保证。车用材料的这一番周折,让于克岫看到了秦海的技术实力,也看到了他对市场的远见。秦海向他隆重推出的产品,于克岫岂有不接受的道理。
  “条件和汽车材料一样。”秦海又说道。
  于克岫点点头:“我明白,我老于就算是一头猪,撞一回南墙也该知道回头了。”
  “于厂长太自谦了。”秦海微微一笑,又说道:“周工他们资金不足,如果能够有一部分预付款,对他们的科研可能会有更大的助力。”
  于克岫道:“没问题,我回去之后,马上让禹科长到浦江来,与柳厂长、周工他们具体商谈此事。我们现在流动资金还比较充足,100万以内应当不成问题,再多就要惊动市里了。”
  “哈哈,这种事,还是不惊动市里为好吧。”秦海轻松地笑道。
  “是啊,不惊动市里为好。”于克岫心照不宣地说道。
  于克岫并不是唯一在私下里找秦海沟通感情的人,除了秦海之外,夏扬杰、柳耀忠也都接到过某些厂长的邀请,谈了一些类似的事情。王松安等人并不迟钝,从下属的眼神中也能看出他们做了一些什么,但也都非常聪明地没有予以过问。
  “于工,下班了?”
  这是在塑料七厂的家属区,前工艺工程师于利鸿拎着上班用的手提包,从外面回来了。一路上碰见的熟人习惯性地向他打着招呼,他也如往常一样,讷讷地回应着:“呃呃,下班了,下班了。”
  没有人注意到,于利鸿的表情里透着几分紧张,他的举止更是有一些鬼鬼祟祟的味道。
  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家的单元楼,于利鸿三步并作两步地上了楼,掏钥匙打开门,进屋之后又赶紧把门撞上,然后一头扎进了里屋。
  “红梅,红梅,你过来一下。”他从里屋探出一个脑袋,低声地对正在厨房里忙碌着的妻子李红梅喊道。
  “什么事?你说吧,我在洗菜呢。”李红梅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你来一下。”于利鸿依然坚持着。
  李红梅诧异地关了水龙头,在围裙上擦了一下手,然后来到里屋,只见于利鸿小心翼翼地拉开自己的手提包,从里面捧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报纸包。
  “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单位发的肥皂?”李红梅皱着眉头问道,从那个纸包的形状和体积来看,的确就是几条肥皂的样子。
  于利鸿没回话,他把纸包放在床上,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它打开。当里面的东西呈现在李红梅面前时,李红梅压抑不住地“呀”了一声,然后赶紧用手捂着嘴,生怕自己再喊出声来。
  那纸包里哪有什么肥皂,分明是厚厚地五扎“大团结”,整整五千块钱!
  失神了一秒钟光景,李红梅下意识地看了一下窗户,发现窗帘已经拉上了,没有被人偷窥的可能。她又探头看了一眼房门,发现门也已经关好,自动锁上的销子都已经按下去了。
  “老于,这是哪来的?”李红梅吃惊地问道。
  自从于利鸿办理停薪留职到海杰公司去工作之后,每个月都能够拿回来600块钱的工资,李红梅对于大把大把的钱已经有些免疫力了。可是,当整整5000块钱同时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还是惊呆了。
  “这是我的项目奖金,我们秦总亲自发到我手上的!”于利鸿声音颤抖着说道,脸上的肌肉因为兴奋而都有些扭曲了。在回家这一路上,他生怕被人察觉出自己携带了巨款,一直在努力地压抑着内心的狂喜,这一刻,他终于可以说出来了。可惜的是,他还不敢大声地疾呼,这种旧式单元房的隔音效果实在是太糟糕了。
  “这么多钱啊,老于,咱们有钱了!”李红梅一头扑过去,抱起那五扎人民币,如果不是担心钱上的细菌,她都恨不得狠狠地亲一亲这些钱了。没有过过苦日子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钱的可爱的。文人们还说什么铜臭,呸,这些钱上面分明飘满了墨香好不好!
  “红梅,我告诉你,我们秦总真是大手笔。这次洽谈会上,我们搞的几个项目全部都交易出去了,客户那边付了款,秦总马上就让会计去银行提款,给参与项目的人发奖金。我因为在玻纤树脂这个项目上算是项目主要负责人,拿的是最高奖,5000块!那些跟着我们拿拿试剂的小年轻都拿到了500、1000的,整个公司的人都乐疯了。”于利鸿滔滔不绝地向李红梅讲述着公司里的盛况,他迫不及待地需要与人分享这份快乐。
  “太好了,老于,这个项目结束以后,你们还有其他项目没有?”李红梅问道。
  “怎么没有?”于利鸿满面红光地说道,“秦总找我们这些技术专家开了一个会,提出了四五十个新项目,让我们进行论证。对了,红梅,我跟你说,我们秦总可太了不起了,别看他不是搞高分子的,可是我们搞的这些材料,他都懂,随便插一句话,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发。
  我挑了一个项目,是搞高强度纤维树脂的,这种材料搞成了,未来能够用来制造大型压力容器。秦总说了,这个项目可以产生出几十个衍生的成果,等这些衍生成果卖出去,我们还可以拿到更多的奖金。”
  “那你还等什么,赶紧干啊!”李红梅道,“老于,我想好了,以后家务事我全包了,你集中精力搞研究,咱们多挣点钱,以后小华和小娟结婚的时候,就可以搞得风风光光的了。”
  “没问题,我现在觉得浑身都是劲。我跟你说,我们公司的研究条件特别好,设备都是最先进的,而且秦总和宁经理、喻经理都特别通情达理,只要是科研上要花的钱,眼都不眨一下。有这么好的条件,如果搞不出成果,真是对不起人了。”于利鸿说道。
  “对了,老于,现在咱们有钱了,我想到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李红梅忽然有些忸怩地说道。
  “什么事情,你说就是了。”于利鸿把手一挥,像足了一个男子汉的样子,所谓钱壮怂人胆,就是如此。
  李红梅道:“咱们现在有钱了,是不是找个时间把你爸妈接到浦江来玩几天啊,让老人家也开开眼界。过去咱们家穷,也没怎么孝敬老人家,搞得我这个当媳妇的都让人家在背后戳脊梁骨的。”
  “可是,咱们家住不下怎么办?”于利鸿犯愁道。
  “没关系呀,可以住招待所的。”李红梅道,“上次我们车间小丽把她公公婆婆请到浦江来,就是住在招待所。其实只住了一天,还是那种很破的招待所,车间里的人都在那里讲她会做媳妇,搞得她不要太得意哦。我想好了,咱们也把爸妈接过来,我们不住招待所,去住宾馆,让他们看看我李红梅也是懂得事理的人!”
  “好,就照你说的办!”于利鸿道,“红梅,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
  “不委屈的,人家都讲我嫁了一个好老公了……”
  “红梅……”
  于是略去5000字……
第二百四十章
想不起这个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