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451


第五百五十八章
来个会
  明白了阮福根的心结,冯啸辰也就不再逼他了,而是问道:“那么,老阮,你觉得这件事还有可操作的余地吗?”
  阮福根想了想,摇摇头道:“冯助理,你看我这文化低,见识也少,我能想出什么余地来。这件事,冯助理你说该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好了,反正我知道冯助理你是不会坑我的。”
  这种话就是甩锅的标准语法了,别看阮福根说得这么仗义,如果冯啸辰真的提出一个让他不满意的方案,他非但不会照着做,还会以冯啸辰打算坑他为名,宣布与冯啸辰友尽,最终占尽实利和道义的上风。当然,他敢这样说,也是在赌冯啸辰爱惜自己的名声,如果冯啸辰就坡下驴,说让他马上拿出2000万来,他也会坐蜡的。
  冯啸辰没有计较阮福根的这点小心眼,从最早与阮福根打交道开始,他就知道这个人有着忠厚与狡黠相统一的矛盾人格,这是属于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特技。他想了想,说道:“老阮,未来十年,国家会建设数十个大型化工项目,中小型的项目数以百计,而且这些化工项目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对于设备供应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你真的不想在这个市场上有所作为?”
  “这……”
  阮福根的嘴咧得能塞进一个八寸的盘子,你都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了,还问我有没有想要有所作为。化工项目的投资之大,阮福根是非常清楚的。浙江省即将建设的这套60万吨乙烯装置,投资是70个亿。如果有数十个大型化工项目,数以百计的中小型项目,那简直就是一座金山,你说他想不想有所作为?可是,自己刚刚拒绝了与冯啸辰合作,现在说自己对这些项目感兴趣,让他怎么说得出口呢?
  “冯助理,你说这么多项目,我哪能没兴趣啊。”阮福根又回复到先前那种谦恭态度,说道:“自从上次从重装办分包了大化肥设备之后,我们公司也算是打出牌子了,加上这几年给日本企业做分包,还派人到国外做工程,国内很多企业都认我们,也给了我们不少业务。这一次海东的60万吨乙烯,我还打算去京城找冯助理问一问,能不能让我们打打下手,赚点小钱。你也看到的,我现在这个全福公司,和过去那个全福机械厂可完全不一样了,光是新的车间就盖了七个,这几年光买进口机床就有几十台,国产机床上百台,不就是想大干一场吗?”
  “光凭你七个车间、百来台机床,你就能够拿下大业务了?”冯啸辰笑着问道。
  “那肯定是不够的。”阮福根道,他自然明白冯啸辰的意思是什么,到了这个时候,也容不得他回避了。他咬咬牙,说道:“冯助理,你的意思我知道,这个极限制造基地,对于我们全福公司来说,非常重要。我说句大话,如果有了这个基地,我老阮甚至敢和那个什么池谷制作所拼拼刺刀。可是,我的顾虑你也是知道的,我真的怕把钱打了水漂,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冯啸辰道:“所以,我们就得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既能够把基地建起来,又能够保证你在基地有话语权。我想,这个顾虑不单是你有,其他的乡镇企业也同样会有,我下一步还打算去拜访其他乡镇企业,他们也会提出这个问题的。”
  阮福根问道:“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法呢?”
  冯啸辰把手一摊,道:“我当然想不出来,但阮老板社会阅历丰富,你还能想不出来吗?”
  “呃……”
  阮福根算是见识了啥叫无赖了,你好歹也是个国家干部好不好,这样欺负我个乡镇企业家合适咩?可是,人家把诱饵已经抛出来了,还不怕他不上钩,看在那上百个化工项目的份上,他再为难也得说点啥了。
  其实,阮福根心里并非没有主意,只是不想自己说出来,因为这样就相当于把主动权送到了对方的手上,对方可以针对他的方案挑三拣四。反之,如果是冯啸辰提出的方案,他则可以讨价还价,争取一个更好的条件。
  事到如今,他也没办法,只能尴尬地笑着说道:“冯助理,你这是考我呢。我真的是没什么见识,也说不上能想出什么办法。不过,我们乡下以往碰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倒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来个会。”
  “来个会?什么意思?”冯啸辰有点懵了,啥叫会啊?会前面带的动词难道不应当是开吗,说开会他是懂的,可来个会是什么意思呢?
  “来个会,就是大家凑到一起,搞一个什么会,对了,过去工厂里不是有互助会吗,就是这个意思。古代的时候,乡下农民跟县城里的老爷打官司,光靠个人肯定是打不赢的,来个会,凑上几百人,同进同退,县太爷也得掂量一下,不好太偏了。”阮福根解释道。
  冯啸辰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道:“你说的,不就是一个协会的意思吗?你是不是想说,把这些投资的乡镇企业联合起来,搞成一个协会,共同出声,这样国企那边就不太好对你们不管不顾了?”
  “就是就是,我们乡下人就是说来个会的。”阮福根又擦了一下头上的汗,说道。
  “搞成一个协会,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冯啸辰的思维也被阮福根给启发了,不得不说,这个乡镇企业家的想法还是挺靠谱的,个别企业要对抗大型国企,难度很大,但如果是十几家、几十家乡镇企业联合形成一个投资财团,共同承担这一亿两千万的资金,共同占有在董事会中的发言权,那么各家国企就不太好过于傲慢了。用一个后世的词来形容,这就叫抱团取暖,效果应当是很明显的。
  想到此,冯啸辰笑着对阮福根说道:“这个办法不错,要不,老阮,你就牵头来搞这个会吧,反正要参加的主要也是你们这些搞化工设备的,恐怕你也都认识。等这个会搞起来,你就当这个会长,我看挺合适的。”
  阮福根连连摆手,说道:“不不不,我哪当得了会长,我这个嘴笨,不会说话,也不懂场面上的规矩,当会长肯定是不行的。”
  “那你有合适的人选吗?”冯啸辰随口问道。
  阮福根道:“你看董岩怎么样?”
  冯啸辰摇摇头,道:“董岩恐怕差点意思。你的嘴不笨,董岩才是真正的嘴笨呢。再说,董岩过去是在国企当中层干部的,现在让他代表你们这些乡镇企业去和国企争待遇,我担心他有心理阴影呢。”
  “这倒是。”阮福根果断地就把这个想法给否定了,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董岩比他更不合适,他又想了想,眼睛一亮,说道:“倒是有一个人,他过去在政府里做事,后来自己出来办企业,现在搞得挺大的。他门路广,跟方方面面的人都熟,和我们这些搞化工设备的老板也熟悉,如果让他来当会长,我估计大家都会同意。”
  “是吗,这个人叫什么,他的厂子是做什么的?”冯啸辰问道。
  阮福根道:“他叫包成明,不是办厂子的,而是搞了一个叫什么商业信息公司,叫……”
  “辰宇商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冯啸辰替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了。真是那啥了,闹了半天,阮福根说的人居然是冯啸辰的合伙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他的马仔。包成明这些年把他的商业信息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尤其是在民营企业这边,还真隐隐有些意见领袖的味道。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辰宇商业信息什么公司,怎么,冯助理也听说过他吗?”
  “嗯嗯,算是有点接触吧。”
  “那么,冯助理,你觉得让他当这个会长,合适不合适呢?”
  “这……这件事我就不插手,你们如果觉得合适,就推选他吧,反正这个会也是你们自己组织的,我只负责给你们提供这个信息而已。”
  “怎么,冯助理和包总……有什么不愉快?”
  阮福根多敏感的人啊,听冯啸辰说得如此勉强,马上就想到了一些不能言状的事情。冯啸辰说自己认识包成明,却又声称不插手,这其中就有问题了。如果真的觉得包成明不合适,如董岩那样,冯啸辰应当是可以直言不讳的。反之,如果觉得包成明合适,他也应当有个态度。现在这种表态,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冯啸辰对这个包成明有很大的意见,如果是这样,那么打死他也不会推荐包成明来当这个会长的,就算有其他人推荐,他也要努力阻止,总之,就是绝对不能得罪冯啸辰。
  冯啸辰看着阮福根一脸惶恐的样子,也是极其无语。想了一会,他叹了口气,说道:“老阮,咱们认识也这么多年了,相信你也是个可靠的人吧。我跟你说件事,你自己知道就行,连你老婆都不能告诉,更不用说你那个不靠谱的小舅子,你能做到吗?”
  “我发誓,我如果说出去,天打雷劈!”阮福根又祭出了他的誓言。
  冯啸辰点点头,道:“包成明那个辰宇商业信息公司,名字里的辰字,就是我冯啸辰的辰字,你懂了吗?”
  “啊!”
  阮福根这回是真的觉得自己被雷劈过了。
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辞职
  听到这个惊天的秘密之后,阮福根再看冯啸辰的眼神里就已经充满各种小星星了。原本他只知道冯啸辰是一个有前途的官员,现在才知道,人家玩商业比自己玩的要溜得多。包成明的辰宇商业信息公司只是名气大,实力如何,阮福根这个搞实业的小老板是看不出来的,但他知道南江省另有一家冠以辰宇名号的企业,名叫辰宇工程机械公司,那可是民营企业里的明星。
  论产值,辰宇工程机械公司排不到很前的位置,可许多人都知道,这家企业居然有香港大亨章九成的股份,在这个年代里,能够拉到章九成的风投,这是什么一种什么能耐?阮福根最早听朋友聊天说起此事的时候,一半是怀疑,一半是佩服,不知道那家企业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结合冯啸辰的话一回味,他才明白,原来这家企业是眼前这位冯助理搞出来的,冯助理出手,摆平一个章九成又算个啥呢?
  想想看,这就是差距啊。他阮福根在会安算是一个能人,在省里、京城,都能号称有几个认识的,可认识归认识,他在人家面前得装孙子好不好?可冯助理跑到香港去都能够拉到投资,自己的境界跟人家一比,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想明白了这些,阮福根便有了知耻而后勇的觉悟。他立马表示自己准备出资2000万,同时向冯啸辰扬言要亲自出马,去联系海东这边其他做化工设备的乡镇企业,组织大家联合出资,参与极限制造基地的建设。在筹资的规模方面,冯啸辰给他吃了颗定心丸,那就是多少都无妨,如果少了,大不了再去找其他地方的企业,如果多了就更好了,极限制造基地还有二期三期,有钱就提前建起来,哪还有怕钱烧手的道理?
  与阮福根谈妥了这件事之后,冯啸辰在海东又走马观花地转了几个地方,找了一些当地的乡镇企业家座谈,推销极限制造基地的股权。这些企业家有的看出了基地的价值,欣然表示有意加盟,有些则因为种种原因,婉言拒绝,这都是在冯啸辰的预料之中的。
  转完一圈,冯啸辰回到浙江省会建陆,准备乘飞机回京。在机场门外,他意外地遇到了一位熟人,那就是石化设计院的新晋院长来永嘉。
  “来院长,你到海东来了?不会是来考察滨港石化工地的吧?”冯啸辰一边与来永嘉握着手,一边笑呵呵地问道。他拖着箱子是准备去坐飞机的,而来永嘉同样拖着箱子,却是刚从飞机上下来。装备公司委托石化设计院设计的60万吨乙烯正是建在浙江省的滨港县,因此项目名称便称为滨港石化。虽然正式的设计尚未完成,但滨港石化那边的工地已经开始了前期的清理、平整工作,冯啸辰这一趟因为时间比较紧,也没顾得上去看一看。
  来永嘉笑着答道:“是啊,我就是要到滨港那边去的。”
  “啥时候回京城?”冯啸辰随口问道。
  “不回了。”来永嘉应道。
  “不回了?”冯啸辰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来永嘉笑了起来,说道:“你可别误会,我是说暂时不会回去了,怎么也得呆到大乙烯建成吧?”
  “大乙烯建成?”冯啸辰咂摸了一下来永嘉的话,惊愕地问道:“来院长,你是说,你调动工作了,不当院长,改成过来管大乙烯了?”
  “确切地说,是我引咎辞职了。”来永嘉还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丝毫不像一个引咎的官员,“组织上考虑到我过去在乐城乙烯有过管理工地的经验,就任命我为滨港石化建设项目的总指挥,啥时候项目完工,我这个总指挥就啥时候滚蛋。”
  冯啸辰满脸黑线:“引咎辞职,出什么事情了?”
  “也不是很大的事。石化设计院派人去日本池谷制作所学习乙烯装置设计技术,有两位派去的技术人员逾期未归。”来永嘉淡淡地说道。
  “逾期未归!”冯啸辰咧了咧嘴,作为体制内的人,他太了解啥叫逾期未归了,这不就是非法外逃吗?这些年,各单位出国的机会多了,政策上则管得没那么严了,于是,各单位所谓“逾期未归”的事情就时有发生了。那些公派出国考察或者学习的人员,到了该回国的时候,找各种理由拖延,甚至直接玩起了失踪,这就是逾期未归的真实含义。
  “一个叫葛涛,挺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院里打算重点培养的。被日本人看中了,直接给了高薪,还答应帮他办什么绿卡还是什么卡的,怕单位不放,索性就不和单位联系了。还有一个女孩子,搞结构研究的,从中国出发的时候名叫杨倩霁,等到要回来的时候,改名叫酒井倩霁了……”来永嘉面带着讥讽之色说道。
  “酒井倩霁……这是嫁了个姓酒井的日本人啊。”
  “可不是吗?连姓都改了。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让老杨家丢人。你想想,杨家将,那可是满门忠烈……”
  “呃,来院长,这个扯远了吧?”冯啸辰赶紧踩了一脚刹车,否则这老爷子还不定想飚到哪去呢,一个姓杨的女技术员,碍着杨家将啥事了?
  “来院长,就为了这么点事,你也犯不着引咎辞职吧?再说,带队的不是康院长吗,怎么说也是他这个直接领导的责任更大呀。”冯啸辰提醒道。
  来永嘉道:“没错,这事一出来,总公司那边是打算处分老康的,其实处分也不重,就是一个行政警告,过一段就撤销了。不过我说了,大乙烯攻关还需要老康牵头,给他处分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对工作不利。我是院长,出了这种事情,是我院长的工作没有做好,干脆我承担责任,引咎辞职,把我发配到海东去建工厂好了。”
  “哈哈,来院长,你这是找借口逃跑吧?”冯啸辰听出了一点味道,笑着揭发道。
  来永嘉也笑了,说道:“的确有点这个意思。其实,我真的不擅长当设计院的院长,去年的事情,也是临危受命,义不容辞。这小半年时间,石化院的风气改变了不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后勤、行政那边的职工也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为一线服务的意识。这边大乙烯的设计马上就要完成,我再呆在石化院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我今年55了,干不了几年,临退休之前,想亲手把咱们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60万吨乙烯建起来,这也算是给我的职业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就这样,我给总公司写了辞职报告,甘愿到海东来住工棚,总公司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那我以后又得称您为来总了。”冯啸辰道,“来总,大乙烯工程的建设周期长,难度大,您可得多保重身体。”
  “谢谢冯助理,我这把老骨头,应当还能拼一拼的。”来永嘉满腔豪情地说道。
  冯啸辰回到京城之后的第二天,家里来了贵客,那就是从非洲回国来休假的冯飞夫妇。两年前,冯飞夫妇就曾经回来过一次,那时候国内的亲友们就已经感受到他们俩气质上的变化了。这一回再看,冯啸辰觉得冯飞又实现了一次蜕变,相比上一次,少了几分飞扬跋扈的神气,倒多了一些上位者的淡定沉稳。至于婶子曹靖敏,早就不再是过去那个工厂女工的模样,而是在竭力地模仿着上流女性的言谈举止,虽然她在非洲所接触到的上流女性也实在上流不到哪去。
  “晓迪,这是婶子给你的礼物,还喜欢吧?啸辰,这是给你的。克林娜,第一次见面,送你一条项链,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们德国人的眼光……”
  一见面,曹靖敏就像个散财童子一样,给每个人都送了礼物,男的是一枚硕大的金戒指,女的则是一条金项链,戒指和项链上镶嵌的,都是一枚颇有点规模的钻石。
  “非洲太落后了,工业比咱们都差得远,更不用说和西方相比了。不过,就是黄金和钻石比较便宜,这些钻石都是直接在矿山买的,价钱连市场上的一半都不到呢。”曹靖敏一边发着东西,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这也就是在冯家,曹靖敏才能把这话说得如此脱俗。要知道,时下国内钻戒还是极其稀罕的东西,能够见过这东西的人都不多,更遑论买得起的。但冯家的情况就不同了,去年年底,冯啸辰给冯林涛发了200万的分红,冯飞两口子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国,并且给冯啸辰、冯凌宇两兄弟送钻戒和钻石项链,与这件事也是有点关系的。
  “你婶子闲着没事,自己也捣估了一点生意,现在也算是个小资本家了。现在看起来,全家也就是我和林涛还是靠工资吃饭的,属于无产阶级。”冯飞笑眯眯地看着曹靖敏做人情,同时说着不靠谱的客气话。
  冯啸辰笑道:“是吗,婶子现在做什么生意呢?要不咱们合作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