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451

  “什么条件?”卢拉姆问道。
  冯啸辰道:“第一,双方采取合股经营的方式,加贝以资源入股,中方以资金和技术入股,矿山的收益由双方按占股比例分配。”
  “这是自然的。”
  “第二,铁矿石的销售由双方共同负责,不过,在存在多个购买方的情况下,中国钢铁企业拥有采购的优先权。”
  “这个嘛,呃……原则上也是可以的。”
  卢拉姆稍打了个沉,便答应了。他开始有些明白冯啸辰的用意了,所谓采购的优先权,就是说如果中国企业想要皮特西格铁矿的矿石,那么加贝方面必须予以保证。现在看来,这个条件有些多此一举的味道,因为皮特西格的铁矿石求着别人买都卖不出去,中国企业愿意购买,卢拉姆绝对是求之不得的。
  但万一国际铁矿石市场出现一点风吹草动,澳大利亚、巴西等铁矿石大国打算卡中国的脖子,冯啸辰提出的这个优先权就非常有用了,它能够让中国拥有一个可行的备用矿石供应地,从而在铁矿石贸易争端中多一张底牌。
  明白了对方的目的,卢拉姆的第一个念头是可以利用这一点与冯啸辰谈谈价,你如果不答应我的条件,我就不给你当备胎。可转念一想,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皮特西格铁矿储量还过得去,但产量并不高,算不上什么大铁矿,那点铁矿石供应也到不了能够左右国际市场的程度,冯啸辰能够把皮特西格铁矿当成一个备用供应地,算是看得起加贝,卢拉姆可不能给脸不要脸。
  卢拉姆的那点感情波动,冯啸辰都看在眼里。他其实是做好了卢拉姆跟他谈条件的心理准备的,如果卢拉姆真要这样做,冯啸辰不介意直接端茶送客,让卢拉姆知道啥叫“弱国无外交”。还好,卢拉姆也算是个识时务者,几乎没有犹豫便答应了冯啸辰的要求,也就省得冯啸辰再和他打什么心理战了。
  “第三,矿区所使用的设备,要优先采购中国产品,只有在中国无法提供此类设备的情况下,才能向其他国家采购。”
  “前提是中国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能够达到要求,而且在价格上不能超过你们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
  卢拉姆声明道,这个地方他可不能留下口子。中国设备便宜,这是建立在与西方厂商存在竞争关系的前提下的。如果未来中国企业利用采购上的垄断地位,把设备报出一个天价,自己不就成了冤大头了?
  “价格方面卢拉姆部长是完全可以放心的,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是多少,给加贝国的报价就是多少,绝对不会增加分毫。”
  “嗯,那这个条件我也们也可以接受。”
  “最后还有一点,不能算是条件了,而是我们对贵国的一些合作诚意。鉴于皮特西格铁矿目前还没有进行完全的勘探,中方可以为你们提供勘探技术和所需的资金,只是对于勘探获得的新增储量,要纳入双方合作开发的范围。”
  “这个条件……有些苛刻了吧?”
  卢拉姆终于还是提出质疑了。已经勘探出来的矿产,估值是比较容易的,这样与对方合作时也便于计算各自所占的股权。如果将合作扩展到尚未勘探出来的矿产,风险就比较大了。万一新增的储量远远大于目前的探明储量,那加贝可就亏大了。
  冯啸辰笑了,他说道:“卢拉姆先生,你认为,凭着加贝自己的能力,能完成未知储量的勘探吗?”
  卢拉姆摇了摇头,铁矿勘探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加贝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冯啸辰又问道:“那么,如果你们聘请西方国家来帮助你们勘探,所需的费用你们能够支付得起吗?”
  卢拉姆又摇了摇头。勘探费用当然不会比铁矿本身的价值更高,但问题在于,皮特西格铁矿目前的探明储量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加贝怎么会另外拿出钱去请西方国家来帮助勘探新的储量呢?就算勘探出来,他们也没开采的实力,这些钱不就等于白花了吗?
  冯啸辰道:“这就对了。你们自己勘探不了,也不可能花钱去请别人来勘探。我们派人免费去给你们做勘探,勘探出来的新增储量,由双方共同开发,对你们有什么坏处呢?如果在加贝能够发现更多的储量,那么你们就可以拥有两个、三个皮特西格铁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以及外汇收入,这不也是对你们有利的事情吗?”
  “好吧,这一条我们也可以答应。”卢拉姆想明白了,铁矿埋在地底下也不会生崽,中国人愿意免费帮自己勘探,一旦勘探出来,又愿意出资开发,加贝国等于是躺着挣钱,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
  “很好!”冯啸辰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我就喜欢和卢拉姆部长这样诚实爽快的人做生意。如果卢拉姆部长能够答应这些条件,等这次展会结束,我回到中国就开始为你们联系投资商。一旦资金到位,我们就会在中国国内完成设备采购,再运到加贝去投入生产,不出两年时间,皮特西格铁矿的产量肯定能够增长5倍,而且所有的铁矿石我们都能够包销,绝对不会让卢拉姆部长再为铁矿石的销售问题伤脑筋的。”
  “如果是这样,那可就太好了!”卢拉姆欣喜若狂,冯啸辰提出的这个方案,对他来说可真是意外之喜。如果冯啸辰真的能够帮他们找到一个战略投资者,出钱、出技术、出设备,帮助他们开采铁矿,同时还能够包销矿石,那简直就是天上下了一场馅饼雨,足以让加贝的3000万百姓个个都吃得肚子滚圆了。
第六百三十章
冯啸辰的大气魄
  卢拉姆带着迈厄尔和西多兴冲冲地离开了。他已经不着急购买设备了,如果冯啸辰说的方案能够落实,未来就会有来自于中国的投资商拿着大把的钱去采购设备,再运到皮特西格铁矿去使用,丝毫不会影响到加贝国的财政平衡以及外汇储备,而铁矿产量却可以轻松地翻上两番,这是何等的好事啊。
  至于说未来铁矿的收益有一部分要分给合作方,卢拉姆是不在意的,这些矿埋在那里是不会自动变成钱的,是人家投了资,买设备增加产能,才赚来这些钱,这对于加贝国来说,是意外的横财,让人家分走一部分又有何妨呢?
  再至于说什么矿产是子孙后代的财富,不能这样挥霍,卢拉姆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加贝国连眼前的事情都解决不了,哪还有人会去操心子孙后代的事情。非洲大陆上哪个国家不是这样贱卖资源的,能卖出去就是能耐,卖不出去才是最悲摧的事情呢。
  看着卢拉姆一行走远,王伟龙拉住冯啸辰,苦着脸说道:“啸辰,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我好不容易才说动卢拉姆买50台自卸车,你可好,直接把人就给支走了,我这50台车找谁卖去?”
  冯啸辰笑道:“怎么,老王,你不相信我能给他找到一个战略合作伙伴?”
  “我没多大信心。”王伟龙说道,“谁吃饱没事愿意跑到非洲去投资,如果有钱,在国内随便投个什么项目,也比到加贝去采矿强吧?”
  冯啸辰摇摇头,用恨铁不成钢的口气说道:“老王,你也是马上要当厂长的人了,思考问题就不能有点全局视角?咱们国家铁矿资源少,现在探明的铁矿绝大多数都是贫铁矿,开采成本高,所以大量进口国外铁矿石是必然的趋势。加贝的这个铁矿,有26亿吨的探明储量,以当年葡萄牙人的勘探技术,我估计漏勘的数量也不会少于这个数,这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储量高达50亿吨以上的大铁矿,如果能够攥到咱们的手上,咱们就有了一个稳定的矿石来源。这样的事情,你觉得我们国家不该去做吗?”
  “50亿吨的储量?如果咱们一年进口3000万吨,光这些储量,就够咱们用150年了……”王伟龙掰着手指头算道。他是做矿山机械的,对于矿山的事情多少也懂一点,冯啸辰这样一点拨,他也开始明白过来了。
  冯啸辰道:“以咱们国家的发展速度,不出10年,铁矿石进口量不会少于每年5亿吨。如果这些进口量完全落到几家国外大矿业集团的手上,他们肯定要趁火打劫,把矿石价格抬到天上去。到那个时候,咱们自己拥有海外矿山就非常重要了,这是能够平抑价格的关键啊。”
  “难怪你刚才向卢拉姆要求矿石必须优先供应中国企业,原来是存了这样的担心。”王伟龙有些后知后觉地说道。他不是穿越者,自然也不知道后世的铁矿石贸易战,不过,冯啸辰说的事情,他觉得是有一些道理的,进而也就能够理解冯啸辰此举的用意了。
  “这件事对咱们国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国家层面上肯定是会大力支持的,各大钢铁企业如果不是鼠目寸光,应当也会支持。等咱们回去以后,我要向经贸委和计委反映,由他们出面来组织一个铁矿石投资基金,到诸如加贝这样的国家去投资参股,控制住一部分海外的铁矿石资源。所有由中国参股的矿山,必须优先采购中国设备,你算算看,这样一来,你们的市场会有多大?”冯啸辰道。
  王伟龙的嘴已经笑得合不拢了,冯啸辰说到这个程度,王伟龙也能够想象得出国家的态度了。各级政府在一些小事情上可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在涉及到国家战略的问题上,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这几年,中国的钢铁需求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铁矿石供应紧张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进口量则连年大幅上升。到国外去参股铁矿,毫无疑问会是国家的明智选择。如果这样一个方案由装备工业公司提出来,那么国家在参股之外,肯定还会考虑到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也就是要求这些被参股的矿山必须优先采用中国制造的设备,这对于罗冶等一干企业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利好。
  “唉,看来我的气魄就是不如冯总大啊。”王伟龙做着自我检讨,“我光想着做一锤子买卖,能够让卢拉姆买50台车就不错了。可冯总这个想法,是要把这个什么皮特西格铁矿全拿过来,以后他们的设备就只能找我们买了,实在是大气魄啊。”
  冯啸辰笑道:“我所考虑的可不仅仅是矿山设备哦。双方一旦形成合作关系,加贝国未来的工业建设,就要主要依靠中国制造的设备了。什么机床啊、电站机组啊、化肥设备啊,统统都是咱们的。”
  “什么意思?”王伟龙问。
  冯啸辰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加贝的铁矿石只能卖给中国,而咱们是不会给他们付美元的,只能用人民币结算。他们拿着人民币,想买机器设备,还能找谁买?”
  “黑……实在是太黑了!卢拉姆只是脸黑,你是心黑啊!”王伟龙咂舌道。
  “不过,冯总,这样一来,咱们的出口创汇目标,可就达不到了。”罗冶的老总工陈邦鹏凑上前提醒道,他们这一代人,是听着“出口创汇”这个词走过来的,对这个问题自然是格外敏感。
  冯啸辰道:“这个问题好办。咱们创汇的目的不就是从国外买东西吗?我们卖自卸车赚外汇,再用外汇去买铁矿石。现在改成直接用自卸车换铁矿石,效果是一样的。”
  王伟龙摇头道:“在冯你总这个层次来看,也许是一样的。可是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罗冶每年也都有出口创汇的任务,如果这些设备卖到加贝去,居然是用人民币结算的,那我们的出口创汇任务怎么办?”
  “这倒是一个需要去协调的事情,等我回去之后,找有关部门商量商量,找一个折衷的方法。”冯啸辰点点头,把这个问题记了下来。不过,在他心里,并不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麻烦的,大不了搞一个内部结算制度,允许罗冶用出口到加贝去的设备来冲抵创汇任务,这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王伟龙却是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不由得笑着问道:“对了,啸辰,还有一个问题也得事先说好。我们到慕尼黑来之前,都是和包总签过协议的,在展会上销售出去的产品,按成交额的1%向包总交纳平台使用费。现在你把加贝的生意给推到以后去了,未来我们向加贝出口设备,算不算这一次的销售额呢?”
  “这个……”冯啸辰傻眼了。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确是需要说清楚的。卢拉姆原本是打算在展会上和王伟龙签协议的,如果这个协议签了,即便是用铁矿石来偿付,也可以计算出销售额,并按销售额给包成明提成。但现在冯啸辰把合作的方式改成了两国合资经营,设备销售将会推迟到合资之后进行,这就不能算是慕尼黑展会上的收入,从而也就不需要向包成明付费了。
  站在王伟龙或者冯啸辰的立场上,这两种方式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站在包成明的角度,就难免要指责冯啸辰搅了他的生意。也幸好冯啸辰自己就是辰宇公司的股东,包成明知道他不会故意跟公司为难,换成其他人,包成明估计还得猜测对方是不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赖掉平台费,届时就会有一场口水官司了。
  “老包那边,我去说吧。”
  冯啸辰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吃亏了。从这两天的销售情况来看,中国展台在这次展会上收获已经不小,包成明按1%抽成,已经足以补偿此次组团的开支。如果罗冶这50台自卸车的业务做成,包成明能够拿到24万美元的平台使用费,纯粹都是利润。既然是利润,冯啸辰也就看得淡了,天下的钱是赚不完的,自己赚的钱也不少了,没必要在这样的小节上授人以柄。
  王伟龙却是拉住了冯啸辰,他看看左右的同事,然后把冯啸辰拉到一边,低声说道:“啸辰,我知道辰宇公司有你一份,这件事情上,我不能让你吃亏。说好该给包总交使用费的,我们不能赖账,未来如果能够卖出50台自卸车,我会向厂里打报告,要求厂里拿出1%的销售收入付给包总的。”
  “这倒不必了。”冯啸辰摆摆手道,“老王,你的好意我领了,但这种违反制度的事情,你可别去做,做了对你我都没有好处。我如果是在乎钱的人,就不会呆在装备公司了。说句实话,这次我让老包出面组织这个展团,就存着赔本的心理准备的。可现在看来,咱们的销售形势不错,老包非但不会亏本,没准还能有些赚头,这就是意外之喜了。你那50台车的提成,就没必要了。”
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
  “冯总,你可真够舍得的,20多万的提成呢,说不要就不要了。”
  展馆外,包成明苦着脸对冯啸辰抱怨道。这几年,他生意越做越大,心宽则体胖,脸已经变成了圆形,而且还在向横向发展,大有成为一个横摆着的椭圆的迹象。这样一张胖脸,再加上刻意装出来的苦相,看着就那么有喜感。
  冯啸辰知道包成明的抱怨有真有假,真的那部分,当然是看着一笔20多万美元的佣金不翼而飞,着实让人心疼,至于假的部分,那就是包成明如今也已经是个有钱人了,而且混圈子的时间长了,眼界比当初在温州行署当小公务员的时候又高出了许多,懂得吃小亏赚大便宜的道理。
  包成明的辰宇信息公司,是辰宇集团的一家子公司,冯啸辰在其中占着大头,包成明只占着三成的股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一个替冯啸辰打工的人。但即便是这三成的股权,也已经让包成明成了一名千万富翁,至于在这个职位上所积累下的人脉等无形资产,就更不必说了。
  包成明非常明白,自己能够做得如此成功,与冯啸辰的指导与支持是离不开的。比如这一回组团到慕尼黑来参展,利润能赚到多少还是其次,光是在这个过程中所结交的关系,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就有极大的帮助。
  冯啸辰能够给公司提供支持,全是因为他在装备领域里的地位。如果冯啸辰能够保持现在的地位,甚至更进一步,走到更高的职位上去,对于公司的好处无疑是更大的。他包成明要想获得更好的前途,就必须抱紧冯啸辰这根粗腿,同时努力帮助这根粗腿变得更粗,最好是能够成为一根金柱子、一座金山。如果牺牲一些佣金能够让冯啸辰得到更多的政绩,包成明是不会拒绝的。
  冯啸辰知道包成明是个聪明人,是完全能够悟出这其中的道理的,对于包成明的抱怨,他只是呵呵一笑,安慰道:“老包,不要盯着这点眼前利益,只要这次展会能够取得成效,以后再有其他的展会,你要组织企业来参展,大家还能不趋之若鹜吗?再说,这次展会你原本不就是打算赔钱赚吆喝的吗,现在好歹已经不会亏本了吧?知足者长乐啊。”
  包成明果然立马就把哭脸变成了笑脸,转换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他乐呵呵地说道:“冯总说得对,我老包就是鼠目寸光。你最初让我掏钱组织大家来参展,我还有那么一点点不乐意呢。现在看起来,还是冯总明智,这次展会,公司不但没亏本,还赚了不少呢。我就说嘛,冯总出的主意,怎么可能会亏本呢?”
  “老包,你可真不愧是搞情报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简直能把死人说活啊。”冯啸辰笑着评论了一句,然后问道:“怎么,现在你这边已经能够确保盈利了吗?大概能赚多少?”
  包成明道:“仅仅是到目前为止签下的销售意向,就已经有5000多万美元了,我能够提到50多万的佣金,还有一些不确定的,估计最后也得有5000万以上,这样我们最终起码能收回100万的佣金,这次出来的费用就足够了。展会还有几天,我估摸着,应当还会有新的采购意向,这些额外的佣金就全部都是咱们的利润了。”
  冯啸辰倒是有些诧异,问道:“签下来的才5000多万吗?我这边统计的结果怎么有8000多万了,是不是你那边漏算了?”
  包成明道:“冯总,你忘了,老杨那边的销售,我们是不拿佣金的,他们来慕尼黑是自己掏的钱。要说杨海帆这小子就是鸡贼,知道在这里能赚钱,死活不同意参加我这个团,就是不想让我赚他的佣金。”
  “原来如此。”冯啸辰也反应过来了,包成明的统计口径和他有所不同,他作为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关注的是整个展团的销售,而包成明关注的是自己能够拿到的佣金,所以只统计了那些由辰宇信息公司出资赴德的企业。杨海帆的辰宇工程机械公司是自费前来的,自然不用向包成明付佣金。其实杨海帆选择自费的原因也是怕包成明负担太重,想帮他分散一些支出,没想到销售情况这么好,倒让包成明有些纳闷了。
  “这次能够做成8000多万的销售额,我也觉得很意外啊。”冯啸辰说道,“说实话,出来之前,我觉得我们能够做成几单,有个千儿八百万的销售额,就很乐观了,我的目的主要是带大家来刷刷存在感。最初让公司这边出钱组团,我也是存了赔钱的心思的,我还一直觉得对不起你老包呢。”
  “冯总你说啥呢,这公司不就是你的吗?怎么会是对不起我老包呢?”包成明急赤白脸地说道,“你冯总要做的事,公司还能有什么二心?当初你让我花钱在全国建信息网络,后来又让我到国外找代理人,在当时看来都是净赔钱的事情,结果证明都是先赔后赚,是高明得不得了的战略。说真的,我老包对你冯总就一个字:服气!”
  这种把两个字说成是一个字的梗,其实还是冯啸辰最早说给包成明等人听的,现在已经成了他这个圈子里的套路。包成明这样说,自然是为了打打岔,以便让自己对冯啸辰的恭维显得不那么赤裸裸。冯啸辰对于包成明的话也不做过多评论,相处久了,他也知道包成明就是一个习惯于拍马屁的人,已经到了把拍马屁当成生活本能的地步,或许这就是过去在机关工作养成的习惯吧。包成明虽然喜欢拍马屁,但搞经营的确有一套,在涉及到经营战略的问题上,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不会因为冯啸辰是老板是唯唯诺诺,这也是冯啸辰欣赏他的原因。
  冯啸辰没有就这个话题再深入下去,而是抓着包成明刚才说的一件事问道:“对了,老包,你现在在欧洲有多少代理人?”
  “直接有联系的,大约40多个。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职业掮客,人脉很广,需要的时候,他们能够再联系到500人以上。这次展会,我就找了两个在德国的代理人过来帮忙,他们在慕尼黑本地又找了一些人,到处给咱们中国展团做广告,要不老杨、王总、刘总他们的销售能这么顺利吗?”包成明不无炫耀地说道。
  “这些人嘴严吗?”冯啸辰又问道。
  “看我们出得起多少钱吧。”包成明老老实实地说道,他能感觉到冯啸辰在跟他说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也就不再耍什么虚头了。
  “怎么说,还需要封口费吗?”冯啸辰半开玩笑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