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451

  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许多科研部门里都有明显的“青黄不接”现象。解放初从海外归国的那一代老科学家目前已经进入老年,精力不济,难以承担一线的科研任务,只能发挥一些指导作用。50年代至60年代初国内培养的那一代人在最年轻、最有学习能力的时候却恰逢运动,学术生涯中断了十余年之久,到运动结束之后再想补课已经非常困难。这些人目前仍是各个科研单位的骨干,但因为知识结构陈旧,要想依靠他们去追赶世界前沿,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再往下就是冯林涛、王杉杉这样的新新一代,这批人接受过正规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有些还有出国留学或者做访问学者的经历,见识广,精力充沛,在老一代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并很快就替代自己的导师与领导,成为各个重点项目的真正负责人。例如大名鼎鼎的西工大在1978级的一个班中,先后出了两位总师和一位副总师,这样的传奇是难以复制的。
  冯林涛也听到过有关领导要给自己压担子的传言,向他透露这个消息的同事已经40多岁,资历比冯林涛老得多,说起此事的时候,语气间也不乏羡慕。不过,冯林涛在设计室里一向低调,对老同志也颇为尊重,加之能力上的确有人之处,所以嫉妒他的人并不多。大家还知道,现在大家每月能够拿到几百元的额外收入,全是因为冯林涛通过关系给设计室介绍了创收机会,就算看在这些外快的份上,谁还会去嫉恨这个小年轻呢?
  虽说此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像王杉杉这样大呼小叫地说出来,万一被别人听见,对冯林涛来说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冯林涛才会示意王杉杉噤声。还好,今天是周末,其他同事都没来上班,只有冯林涛在这里加班算模型,王杉杉则是呆在办公室里一边做“创收”的翻译工作,一边陪冯林涛加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冯林涛都已经习惯了。
  整个核电公司的技术部门,没有人不知道冯林涛和王杉杉在谈恋爱,唯一对二人关系感觉不确定的,只有他们这两个当事人。冯林涛单身太久,又是一个技术宅,真不懂得女孩子的心思。他从现象上分析,认为王杉杉应当是看上自己了,否则怎么会成天与自己进进出出,连自己周末加班她都要陪在旁边。可如果从理性上想,他又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自己长相一般、才华一般、性格一般,虽然有钱却无人知道,王杉杉据说家境极好,长得又倾城倾国,怎么可能会看上自己呢?
  王杉杉的不确定是来自于冯林涛的反应,她自忖已经做得很明显了,拉冯林涛一起赚外快,还暗示他要买集资房,平时对冯林涛关怀备至,时不时会从家里带一些好菜来与冯林涛分享。一个姑娘对一个小伙做到这个程度,这个小伙除非是犯傻了,否则就会看不出自己的意思?
  可眼前这个小伙,分明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女友,相处一年多了,两个人连手都没有拉过,这算个啥事啊?莫非是冯林涛眼界太高,看不上自己?
  想想也是,冯林涛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在德国呆了多年,即便是穿着朴素,一举一动之间也透着一股欧洲的贵族派头。他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眼界高也在情理之中。自己家境虽好,可才子往往清高,说不定反而不愿意落个攀龙附凤的恶名。别人都说自己长得漂亮,可焉知这是不是一种违心的恭维呢?自己的鼻子有点小,眼睛不算大,脖子不够长,皮肤有点黑……啊呀呀,实在是丑得不成样子了。
  要不怎么说恋爱中的男女都是智商欠费的,明明一个是才子,一个是佳人,可因为患得患失,就各自妄自菲薄起来了。冯林涛直到现在依然觉得王杉杉只是自己的“准女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林涛,你完成了堆型的理论计算,公司是不是该重奖你了?”王杉杉看着冯林涛,低声地问道。
  冯林涛笑笑,说道:“重奖不重奖,倒也无所谓了。理论计算成立了,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实际设计了。现在国外的三代堆开发进度很快,咱们如果不抓紧,就失去这个赶超国外先进水平的机会了。我堂哥经常说一个概念,叫做弯道超车。具体到核电领域,国外在二代堆方面领先我们几十年,我们再努力也只是追上他们而已,没什么超越的机会。但三代堆就不同了,国外也是刚刚起步,如果咱们跑得快一点,说不定就跑到他们前面去了。”
  “谁跟你说这个!”王杉杉没好气地白了冯林涛一眼,然后说道:“我说的是,如果公司重奖你,那么咱们买房的钱就能凑够了,是不是该去交钱看房了?”
  “呃……”冯林涛哑了,看来大家的关注点真的不在一个频道上。
  有关买房的事情,王杉杉已经在他耳边念叨过无数回了。这房子是由公司内部兴建的,用的是时下最流行的“集资建房”的名义,一套两居室需要交两万多元,相对于市面上的商品房,当然是便宜得无与伦比的。
  老职工们多少都有一些家底,加上夫妻俩共同赚钱,拿出两万多的集资款不在话下。但像冯林涛、王杉杉这样的年轻人,一个个刚工作不久,靠菲薄的工资要想存下两万多元,就实在有些困难了。单位上的同龄人凑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如何赚点外快来凑集资款的事情,王杉杉也不能免俗,时不时就要在冯林涛耳边嘀咕几句。
  其实,以王杉杉的家境,替她拿出两万多元并不困难。但王杉杉觉得,如果让自己家里出钱买房,作为与冯林涛结婚时候的新房,只怕冯林涛自尊心上会有一些过不去。毕竟男人买房这种观念在中国社会中还是根深蒂固的。无奈何,王杉杉便拉着冯林涛一起做设计室找来的“创收”工作,凭着每人一个月两三百元的创收款来存这笔集资款。
  说是两个人一起创收,但其实事情大多是王杉杉一个人做的,冯林涛的精力都放在三代堆型的模型设计上了,偶尔与王杉杉一起做点翻译,与其说是为了赚钱,还不如说是为了换换脑子。
  到现在,两个人共同的存折里已经存下了将近两万元,如果冯林涛因为模型设计成功而能够拿到一笔一两千元的奖金,那么集资款就凑齐了。王杉杉提醒冯林涛此事,是在向他做出进一步的暗示:我都打算和你一起凑钱买房了,咱们俩是什么关系,你心里还没有一点数吗?
  “杉杉,其实……”冯林涛讷了一下,他有心要说出自己的秘密了。王杉杉的暗示,他早就懂了,只是没有勇气接受而已。在此前,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那就是要先立业,再成家。现在模型设计成功了,也到了向姑娘表白的时候了。万一是自己自作多情,表白之后横遭拒绝,那也无妨,自己就削发明志,继续把研究做下去好了。
  既然要表白,那么自己的事情也就不能再瞒着对方了。整个设计室创收的钱都是他自掏腰包补贴的,两万多元的集资款,对于他冯林涛来说是九牛一毛。而且,他也根本没必要去凑热闹买什么位于良乡的集资房,他自己就有一套二环边的三居室。这件事情,也到坦白的时候了吧?
  “杉杉,有件事,我想……”
  “不许说!”王杉杉的脸蓦然红了,她拦住了冯林涛,然后说道:“林涛,我妈一直说让我叫你到家里去吃饭。今天正好,你反正已经把模型算完了,就跟我回家吃饭去吧。有什么事情,吃完饭再说!”
第六百三十五章
以后多帮助杉杉
  “小冯,你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王杉杉的家里,王杉杉的母亲祝敏一边给冯林涛夹着菜,一边笑眯眯地问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说的就是祝敏现在的状态。
  女儿也是奔三的人了,因为一向眼界过高,家里托人给介绍了好几个小伙子,女儿都没看上。眼见就要熬成个老姑娘了,却突然露出口风,说是和单位上的一个小伙子对上了眼,这让王家老两口又惊又喜。王杉杉的父亲王启洲是军工系统里的一名高级干部,他通过内部关系让人了解了一下情况,知道与王杉杉要好的年轻人名叫冯林涛,是位留德的海归,家里是西部三线厂的,也算是可靠的人家。因为顾忌到影响,王启洲也不便对冯林涛查根问底,倒是祝敏一天到晚着急上火,不知跟女儿说了多少次,让她把男友带回家来让父母考察考察。
  王杉杉倒也早有请冯林涛到家里做客的打算,她想着只要过了家里这一关,她哪怕是豁出去姑娘家的脸面,也要逼着冯林涛说说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可前一段时间冯林涛一直在忙着做三代堆的模型设计,成天熬夜加班,王杉杉又怎么忍心在这种时候去分他的心,只能尽力在旁边照顾着。
  如今,冯林涛的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各项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王杉杉这才向冯林涛转达了母亲的邀请,并亲自监督冯林涛梳洗打扮,换上最好的一套衣服,然后才把他带回了家里。
  祝敏一见冯林涛,就喜欢上了这个毛脚女婿。冯林涛原本就是一个帅小伙,在德国呆了多年,哪怕是潜移默化也形成了一些绅士气质,让人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不得不承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在气质方面还是有些欠缺的。俗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中国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谈什么贵族气质还有些为时过早。
  为了不让冯林涛感觉太过窘迫,王家并没有大摆宴席欢迎他,而是只准备了一些家常菜,这也是不把冯林涛当成外人的意思。晚餐开始,祝敏便没停地向冯林涛问东问西,虽然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生活问题,却也让冯林涛紧张得背心出了一身透汗,想当年他硕士答辩的时候也不曾这样紧张过的。
  “我父母都是青东省东翔机械厂的,我父亲是工程师,我母亲是普通工人。”冯林涛规规矩矩地回答道。
  “哦,青东省,那是好地方啊。你们家那个厂子是做什么东西的?”
  “我们家那个厂子,是三线企业,搞军工的。”
  “三线企业啊,老王,你了解吗?”祝敏把头转向了丈夫,问道。
  王启洲点点头,道:“东翔机械厂,我还有点了解,是在昂西那边,条件比较艰苦。”
  “首长您说得对。”冯林涛道。他知道王杉杉父亲的身份,像这种身份的人如果到国核公司去,大家都是得以首长相称的。
  王启洲却是摆摆手,道:“在家里叫什么首长,你叫我一句王叔叔就可以了。”
  “嗯嗯,好的,王叔叔。”冯林涛倒是改口极快,这让坐在旁边的王杉杉甚是满意。
  祝敏接着问道:“那么,林涛,你父母现在还在青东吗?有没有想过等他们退休以后,把他们接到京城来生活?”
  冯林涛道:“他们现在不在青东。组织上派我父亲到非洲去工作,负责销售到非洲去的装备的售后维护工作。我母亲前些年也到非洲陪他去了。至于等他们退休,我想他们可能会愿意到京城来生活的……”
  “你父亲在非洲?”王启洲一愣,旋即盯着冯林涛,问道:“小冯,你父亲不会是叫冯飞吧?”
  “是啊,冯飞就是我父亲。”冯林涛诧异道,“首长……啊不,王叔叔你怎么知道?”
  “你居然是冯飞同志的孩子。”王启洲看向冯林涛的眼神明显就不同了,他停顿了一下,说道:“我知道你父亲,你父亲是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总部首长都说要给他记大功呢。”
  王启洲的这个说法,冯林涛倒反而不觉得意外,因为这件事他也曾听冯飞说起过。冯飞在非洲呆了许多年,先是在迪埃国家客串军事顾问,后来名气越来越响,与许多个国家的军方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凭借这些关系,他为国家促成了一个非洲大型铀矿的开发合作项目。铀是制造核武器和发展核工业的关键物资,铀矿也就因此而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总部首长说要给冯飞记大功,指的就是这件事。冯林涛本人也是搞核工业的,对此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
  “我替我父亲谢谢总部首长的关心。”冯林涛表态道。
  “老王,你说小冯的父亲是怎么回事?总部首长说要给他记大功,他是哪个方面的英雄吗?”祝敏吃惊地向王启洲问道。同样吃惊的,还有王杉杉。王杉杉一向知道冯林涛的父母在非洲工作,但却不知道他父亲居然是连总部首长都知道的人。听父亲的意思,好像对这位她未来的公爹还颇为尊重的样子,这对于她与冯林涛的关系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王启洲却是向二人投去一束严肃的目光,说道:“小冯的父亲所做的工作,是国家机密,你们不要打听。你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就可以了,小冯的父亲是国家的英雄。”
  “原来是这样,林涛,你怎么从来没跟我说过?还瞒我呢?”王杉杉半嗔半喜地向冯林涛抱怨道。
  冯林涛有些尴尬地说道:“这只是我父母的功劳而已,我不想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
  “说得对,年轻人不能总是仗着父母的荫护生活,要自己建功立业。小冯,你的情况我也听你们领导说起过,你干得不错,没给你父母丢脸。以后你要多帮助杉杉,还有,平时没事就多到家里来走走,你父母在国外为国家做贡献,我们这些在国内的长辈,有义务多照顾你。”王启洲意味深长地说道。
  “爸,你同意了?”王杉杉听出了父亲的弦外之音,不由得喜上眉梢。像她家这样的家庭,儿女的婚事不是能够随便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就以对方的家庭状况来说,即便不要求门当户对,至少也应当是没什么污点的,否则亲家出了点什么状况,也会对自家产生不利的影响。
  她这次带冯林涛到家里来,就是来接受父母的审查的。她知道,母亲虽然盘问得很详细,但最终拍板的却不是母亲,而是自己这位平素不苟言笑的父亲。刚才母亲与冯林涛交谈的时候,王杉杉一直都在偷偷地观察父亲的表情,而父亲却一直没有表态。现在一听冯林涛的父亲是冯飞,她父亲居然马上就放出了“以后多帮助杉杉”这样的口风,真是让人有意外之喜。
  这顿饭,冯林涛都不知道是怎么吃完了,直到王杉杉送他出门,他才算是惊魂初定。两个人走到一处阴暗的所在,王杉杉咬了咬牙,伸手攥住了冯林涛的胳膊,让他停下脚步,然后盯着冯林涛的眼睛,问道:“林涛,我问你,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冯林涛分明有些明知故问,目光闪烁不定。
  “你别装傻,我爸妈今天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吗?”王杉杉逼问道。
  “呃……”冯林涛哑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好一会才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一样,伸手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锦盒,递到王杉杉的面前,说道:“杉杉,其实,我一直想把这个送给你的……”
  “什么东西?”王杉杉夺过锦盒,迫不及待地打开,借着树丛间透过的一束灯光仔细察看。只见锦盒里面铺着一小块绒布,绒布的中间嵌着一枚戒指。戒指是白色的,也不知道是银还是别的什么金属,戒指的戒面是一块亮晶晶的石头,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好漂亮!”王杉杉惊呼一声,心里一时间便充满了阳光。时下国内已经很流行求婚送戒指的做法了,王杉杉也曾装作无意地向冯林涛提起过几回,而冯林涛也说过这是西方的惯例。如今,冯林涛向她赠送了一枚戒指,其中的表白意味还用得着说吗?这个书呆子明显是不好意思开口,所以才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杉杉,我……呃,咱俩……我妈说……”冯林涛支支吾吾,想说什么又羞于启齿。
  王杉杉心中暗笑,原谅了冯林涛的木讷。她大胆地偎到冯林涛的胸前,用手拈出那枚戒指,对着光线观看着上面的光辉,说道:“林涛,这戒指上的宝石真的挺像钻石的,是不是人造锆石啊?”
  “呃……可能是吧。”冯林涛只觉得心里苦,却又说不出来。有没有搞错,这可是老娘上次回国的时候专门交给他,让他用来送给未来儿媳妇的。戒指是铂金质地,戒面更是如假包换的非洲钻石,怎么到了王杉杉嘴里就成为人造锆石了?也难怪,谁让他成天装低调,让王杉杉觉得他就是一个穷孩子。单位上那些囊中羞涩的男青年,送给女友的“钻戒”倒的确都是人造锆石的,王杉杉要这样想,可真没什么错啊。
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们并不比它差
  等王杉杉再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至于这段时间里两个年轻人在做些什么,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她心虚地掏钥匙开了门,正想偷偷溜回自己房间去,却不料看到父母二人都端坐在客厅里,正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
  “呃,爸,妈,你们还没睡呢?”王杉杉尴尬地打着招呼。
  “过来坐。”祝敏说道。
  “干嘛呀,我加了一天班,累了……”王杉杉不情不愿地说着,但还是走到了客厅里,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他向你表白了?”祝敏从王杉杉的脸色便猜出了结果,那份喜悦的神色几乎隔着门都能够让人感觉得到。
  王杉杉红着脸点了点头,然后又忸怩地说道:“其实也没表白,他就是送了我这个。”
  说着,她把攥在手里的锦盒递到了母亲的面前。在此前,因为害怕父母盘问,她没好意把戴着戒指回家,现在看来,倒真没必要搞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了。
  “这是钻戒!”祝敏打开锦盒只看了一眼,便吃惊地说道。这个年代,钻戒在国内可是顶级的奢侈品。以王家的收入,要买一枚钻戒倒也买得起,只是祝敏出于干部家属的自觉性,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虽然如此,她没吃过猪肉,至少也是见过猪跑的,打眼一看,就知道这锦盒里装的是一枚价值不菲的钻戒,没有20万恐怕是买不下来的。
  王杉杉却是先入为主,她笑着说道:“这哪会是钻戒啊,就是人造锆石罢了,看上去跟钻石差不了多少,现在可流行了。就凭着林涛那点收入,要买得起钻戒,下辈子吧。”
  “杉杉,你对小冯的家境了解多少?”王启洲沉声问道。
  “了解一些吧,他说过他爸妈都在非洲工作,不过没说过他爸是个英雄。他家的家境也就是一般吧,要不我也犯不着天天陪他做翻译创收,他到现在连单位集资建房的钱都凑不齐呢。”王杉杉撅着嘴说道。她琢磨过了,日后她与冯林涛成了家,少不得要从娘家搜刮点东西补贴一下,现在做点铺垫也是应该的。
  王启洲呵呵地笑了起来,他从妻子手里接过锦盒,认真看了看里面的戒指,然后说道:“杉杉,你别认错了,这戒指是货真价实的钻戒。你们单位的集资款是一套房子2万吧?这枚钻戒起码抵得上10套房子呢。”
  “什么!”王杉杉惊住了,她从父亲手里把锦盒夺回来,对着灯光仔细一看,也不由得傻眼了。锆石和钻石的确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户外昏暗的灯光下,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但在客厅里再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王杉杉也是见过世面的,这一看就明白父母所言不虚,这个呆子送给自己的,居然是一枚真的钻戒。
  “这怎么可能呢!”王杉杉脱口而出,“他哪来这么多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