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451

  “是啊是啊,冯总,我老乔能有今天,全托了你和薛总的福啊。”
  “冯总,你是不知道,过去我们公司想搞个大一点的容器都做不出来,眼看着订单就是吃不下去,真是着急啊。全亏了极限制造基地,我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接了十几个大型容器的订单,那钱赚得……嘿嘿。”
  “冯总不歧视我们,这一点太让我们感动了。没什么说的,今天晚上我做东,大家都去,和冯总一醉方休。”
  “你个老王,凭什么让你做东?我早就安排好了,我们到海边的渔船上去吃海鲜,保证都是刚捞上来的……”
  “要你安排什么,我原来就是当渔民的,我亲自去捞海鲜来招待冯总……”
  大家越说越热闹,有人几乎就打算上前去拉冯啸辰的衣襟了。这些人生意做得挺大,都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但骨子里还是当年的农民,不懂得什么叫做含蓄。
  薛暮苍走上前,低声地向冯啸辰做着解释。原来,这些企业都是依托着极限制造基地发展起来的,不少企业的厂址就在基地的旁边。在基地建成之前,这些企业因为缺乏进行大型工件制造的能力,业务规模始终做不起来,稍微大一点的设备,他们就只有抓瞎。
  冯啸辰在组建极限制造基地的时候,就明确提出基地应当对外开放,除了入股的十几家大型国有装备企业之外,其他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交纳加工费用,就可以利用极限基地的设备、人员和技术,进行大型工件的制造。
  这样一来,极限制造基地就成为许多企业的一个编外车间,相当于把一干企业的能力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如丰盛钢结构公司、众龙锅炉公司、聚鑫实业公司这些企业,原来都有一定的设备制造能力,只是受限于少数大型工件的制造能力不足,很难承接大型成套设备订单,只能做一些成套设备里的单机。现在有了极限基地,他们就能够放手去承接业务了。成套设备的利润,当然是比单机要高得多的。极限基地替他们补上了从单机制造到成套设备制造之间的短板,让他们的盈利能力迅速提高。
  这些人知道极限制造基地是冯啸辰发起建设的,也知道基地对外开放的政策是由冯啸辰提出的,因此便把冯啸辰当成了自己的贵人。此次听说冯啸辰要来视察工作,大家便不约而同地赶过来了,只为在第一时间对冯啸辰说句感谢。
第六百七十八章
徒弟挑战师傅
  与众人先后握手问候,做足了亲民秀之后,冯啸辰在薛暮苍的陪同下,走进了极限制造基地,来到办公楼的会议室。在会议室里,早已坐着十几个人,想必是已经等了一段时间吧,屋子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光是烟蒂就有几十个了。
  看到冯啸辰进门,众人纷纷站起身来,有站在原地向冯啸辰点头致意的,也有推开椅子走上前来与冯啸辰握手的。薛暮苍在旁边笑着解释说:“啸辰,他们本来也说要到门口去迎接你的,是被我拦住了。我说那些乡镇企业的老板们都在门口迎接,他们再掺和进去,你今天只怕就要站在太阳地里晒上半天了。”
  “是啊,薛部长这样说,我们也就没办法了。冯总,我们这可实在是失礼了。”
  一个刚刚上前来与冯啸辰握过手的中年男子笑呵呵地说道。冯啸辰认得,他是新阳第二化工机械设备厂的生产副厂长,名叫赵赫。新阳二化机是国家重点化工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厂里的主要领导,冯啸辰都是认识的,此前也打过不少交道了。
  会议室里的这些人,都与赵赫的情况相同,是与冯啸辰比较熟悉的,所以也就用不着讲究到门口去迎接这种虚套了。薛暮苍让大家在会议室里坐等,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冯啸辰笑着回答道:“赵厂长,说什么失礼可就太见外了。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装备工业公司可谓是寸步难行,我这一段杂事太多,没有到各位的厂子里去拜访,该说失礼的是我才对啊。”
  “哈哈哈,冯总太客气了!”
  “冯总日理万机,应当是我们去向冯总汇报工作才对。”
  “冯总,我可的确对你有意见,我们陈厂长特地准备了两瓶30年的茅台,就等着你去品鉴,大家等你可是等得望眼欲穿了。”
  一干人鸡一嘴鸭一嘴地说着客套话,正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企业圈子不像官场那样讲究,相对而言说话要更直接一些,但也会显得更热情一些。冯啸辰年轻有为,而且也的确为各企业办了不少实事,虽然偶尔也有舌头碰着牙的事情,会闹出一些不愉快,但大家总体上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在座各位对于冯啸辰的尊重或者欣赏多半也是出自于真心的。
  一通寒暄过后,薛暮苍引着冯啸辰在会议桌的主位上坐下了,自己坐在他的一侧,至于冯啸辰的另一侧,则是提前到来的装备工业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吴仕灿。冯啸辰此次到会安来,并不只是来视察极限制造基地的,而是要与众人讨论有关阿根廷那四套大化肥设备的问题。在此前的两个月中,曹志远、冷飞云、吴仕灿等人忙得脚不沾地,一面与阿根廷方面联络,一面与国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商谈,目前事情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冯啸辰就是来听取汇报,同时帮助解决一些问题的。
  会议开始,薛暮苍充当了会议主持人。他先是简单地对冯啸辰以及各家企业领导的到来表示了欢迎,然后便直切正题,说道:
  “经过环球中心曹主任以及我们装备公司吴部长、冷部长他们的积极努力,在各家装备企业的大力配合之下,目前阿根廷农业部方面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我们参与四套大化肥设备的投标。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日本化工设备协会,他们联合了包括池谷制作所、秋间会社、森茂铁工所在内的几家日本老牌化工设备企业,已经向阿根廷方面提交了标书。要说起来,这几家日本企业可都是咱们的老师呢,咱们这也算是徒弟挑战老师了,难度可真是不小。”
  “是啊,想当年,我也到池谷制作所去学习过,当时我们之间的差距真可谓是天壤之别,人家搞设计,全都是在电脑上操作,我们厂子里连一台电脑都没有,要算个方程都要到省里的计算所去约机时,一等就是好几天呢。”赵赫唏嘘不已。
  “要说起来,小鬼子的技术的确是挺过硬的,企业管理也搞得好。我记得我们厂最早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跟小鬼子学的,那时候觉得真的很别扭,现在看起来,没有这套东西还真不行。”另一家企业的干部也跟着补充道。
  从日本引进化肥设备制造技术的事情,是早年重装办主持的重大项目之一。借着国内引进日本化肥成套设备的机会,重装办提出了“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原则,要求承接化肥成套设备制造的日本企业必须向中方让渡一部分关键技术,并将一部分设备将由中方企业制造,并在制造过程中给予中方指导。
  针对中方的这个要求,协调设备出口的日本化工设备协会也是颇为纠结,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中方一口咬住,声称日方如果不同意让渡技术,则中方将转向荷兰、法国等国家去进口设备。面对着大化肥设备的丰厚利润,日方最终选择了屈服,同意转让一部分关键技术,并向中方提供了一部分的专利许可证,允许中方利用日方的专利自行制造大化肥设备。
  借助于那一次的技术引进,北化机、新阳二化机等装备工业骨干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逐渐掌握了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成套设备制造技术,并在此后独立建成了若干套同类设备,使中国的化肥制造能力大幅度提供,由尿素进口国变成了尿素出口国。
  不过,在此前,中方建设的大化肥项目,都是位于国内,并未参与过国际市场的竞争。在非洲、南亚等地建设的一些化肥项目,都属于中小型合成氨装置,而这些技术是中国早已掌握的,充其量只是利用引进技术进行了一些优化而已。这一次参与阿根廷的四套大化肥设备招标,是中国企业第一次面向海外推出大化肥设备,而面临的竞争对手又恰恰是当年的老师,这就由不得大家不感慨万千,同时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了。
  “我们分析过,日本的化肥设备制造技术,与十几年前我们向他们学习的时候相比,并没有太大进步。用咱们的话说,他们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已经吃了十几年了。而咱们这些年一直都在努力,要论技术水平,并不亚于日本人。所以,这一次徒弟挑战老师,咱们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说话的是北方化工机械厂的技术处长蒋宪宇,他是一个技术达人,这些年一直都在追踪国际化工设备的技术动向,对于日本的化工设备制造水平也是颇有一些了解的。这一次,装备工业公司把承接阿根廷四套大化肥设备的任务交给北化机和新阳二化机作为总包,蒋宪宇是最为兴奋的,同时也是信心最足的。
  冯啸辰点点头,说:“蒋处长说的没错,日本前些年忙着搞金融业、房地产业,大量的资金都从实业界转向虚拟经济,耽误了技术创新。90年之后,房地产泡沫破裂,许多企业受到波及,也无力开展大规模的技术研发,所以技术进步缓慢,这也是难免的。”
  “咱们前两年也有点金融过热的迹象呢,连会安这个地方都有炒房地产的。不过,比日本还是强一些,像阮老板他们这样一批私人企业家,在设备采购和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还是非常多的,技术实力上升得很快。”薛暮苍说。
  “我们国企就更不用说了。”蒋宪宇笑道,接着又用手虚指了一下冯啸辰,说:“这也得多亏了冯总,不是冯总成天给我们念紧箍咒,让我们花钱搞研发,我们恐怕也会把钱拿去盖职工宿舍了。”
  “这可不是我念紧箍咒。”冯啸辰纠正道,“我只是传达经贸委领导的指示而已。咱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光靠金融、房地产这些东西,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的。日本其实也不是不想搞实体经济,实在是被广场协议坑了。日元大幅度升值,干实业不如炒股票赚钱,还有谁会去干实业呢?”
  “咱们也算是抓住了一个机遇吧。”吴仕灿插话道,“日本是咱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它的实力下降了,对咱们是最有利的。阿根廷这四套大化肥项目,对于咱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近10个亿的外汇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是咱们的装备制造业第一次与日本这样的强国进行国际竞争,如果赢了,能够鼓舞士气,对于我们未来全面地进入国际市场,是有很大好处的。”
  “吴部长说得非常对!”冯啸辰点头赞道,“所以,这一次的项目,咱们志在必得。在技术上,咱们和日本还有一些差距,但咱们可以和他们拼价格、拼服务,哪怕是赔本赚吆喝,也一定要把这四套设备拿下来,让它成为一张中国制造的名片。”
  “哈哈,冯总放心吧,咱们是不可能赔本的。我测算过,就算咱们把价格压到只有日本人的70%,我们还是有利润的,你说说看,日本人怎么和咱们争?”蒋宪宇信心满满地说道。
第六百七十九章
池谷要卡脖子
  蒋宪宇的乐观情绪也感染了在场的众人,大家开始畅谈自身的各种优势,表示这一次的投标中方有绝对的胜算,而四套大化肥能够带来的利润之大,也是令众人兴奋不已的。
  按照冷飞云、吴仕灿他们与各家企业商量的结果,这四套大化肥设备将由北化机和新阳二化机担任总包,其余几家国有大型化工装备企业共同提供关键设备,大量技术含量较低的辅助设备和一些不太重要的压力容器则交给全福机械公司等一干民营企业去制造。这些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很快,无论是设备条件还是技术实力,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与那些老牌的国有大型企业相比,民企的积淀还是差了一些,尤其是因为时下国人对于民营企业多少还带着一些轻视,许多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宁可在国企坐冷板凳,也不乐意到私企去工作,这也影响了民企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对于与民营企业共同承建阿根廷化肥项目,有些国企干部心里是有一些芥蒂的。但时势弄人,各家国企手上都有项目在做,无法调集足够的资源来完成阿根廷项目,因此只能请民营企业帮忙。装备工业公司在双方之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算是让他们互相能够接纳对方了。冯啸辰对此并不着急,他相信,通过几个项目的合作,国企终将学会如何与民营企业合作,双方互相取长补短,其实对各自都是有好处的。
  众人在会上也提了一些存在的困难,冯啸辰现场办公,一一做出安排,大家都是点头不迭,对冯啸辰的安排表示了满意和服从。
  与一干国有大型企业的干部们开完会,薛暮苍又把阮福根等承接分包任务的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带进来,冯啸辰同样与他们亲切交谈,对于他们的一些顾虑给予答复,这些也不必细说了。
  好不容易把几方的人员都打发走,会议室里只剩下了装备工业公司的几个人。时间也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薛暮苍没有安排大家去食堂用餐,而是让办公室的人员给大家打来饭菜,一干人便坐在会议室里,一边吃饭,一边聊了起来。
  “啸辰,刚才大家都在,有件事我不方便说。咱们竞标阿根廷大化肥项目的事情,现在出了一个变故,如果不处理好,这件事恐怕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看到其他单位的人都离开了,吴仕灿一扫刚才在会议上的乐观表现,阴沉着脸对冯啸辰说。
  冯啸辰一凛,连忙问道:“怎么,出了什么变故?”
  “化工设计院那边传来消息,说日本化工设备协会向他们发了一个传真,声明对中国的合成氨工艺授权许可证,不能用于中方在海外建设的项目。”吴仕灿说。
  “许可证?”冯啸辰的脸也黑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有关阿根廷项目的事情,冯啸辰最担心的,就是专利许可的问题。
  中国企业手里掌握的大化肥设备制造技术,是从日本企业那里学来的。有关技术诀窍的内容,中方已经完全掌握了,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但日方转让的合成氨工艺是受专利保护的,中方在国内建设大化肥厂,即便是百分之百国产化,也要向日方交纳一笔专利许可费,否则就涉及到侵权了。
  合成氨工艺是整个合成氨技术的基础。所谓工艺,就是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造出合成氨,它包括一整套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相应的流程。在世界上,制造合成氨的工艺有很多种,分别是由不同的企业提出来的,并以此命名,例如什么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谢尔煤气化工艺等等。这些企业拥有这种工艺的专利权,其他企业如果要基于这种工艺来制造合成氨装置,就需要向拥有专利权的企业申请专利许可,并交纳专利费。
  一个合成氨工艺可能很复杂,也可能很简单,但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各企业花费了很大投入研制出来的。有了工艺,随后便是流程的设计以及能够实现这种流程的生产设备的设计。同样的工艺可以使用不同的设备来实现,每种设备又有各自的专利,甚至于设备上一个阀门的布置方法、一个活塞的形状,也都能够产生出专利,最终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专利体系,把后来者挡在大门之外。
  中国企业从日本引进大化肥设备制造技术的时候,也引进了大量的专利。这些专利有的是直接买断的,甚至有些还是日方免费赠送的,但也有一些专利是采用许可证的方式获得的。对于采用许可证获得的专利,对方可以限制许可证的数量,也可以对专利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制,当然,技术的受让方也有自己的权利,这些内容就非常细了,需要有一个律师团队才能够弄明白其中的奥妙。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北化机、新阳二化机以及各级化工设计院、高校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大化肥设备中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创新。对于日方全部转让的技术,中方主要是进行吸收,使之成为自己能够掌握的技术。对于日方不愿意转让的技术,中方一边交纳专利费进行使用,一边自己开发替代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可以摆脱对日方的依赖了。
  但作为全部技术核心的合成氨工艺,中方却始终没有一个替代方案,这就决定了中方要制造大化肥设备,必须向日方申请许可证,得到日方允许后,才能够根据这项工艺进行设计。在最早曹志远说起阿根廷项目的时候,冯啸辰心里就存着一个疑虑,不知道日方会不会在工艺许可证上做文章,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日方果然用这个办法来卡中方的脖子了。
  “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也给化工设计院打了电话,声称日方向中方授权的合成氨工艺是属于池谷制作所的,他们授权这项工艺,仅允许我们在国内使用,不允许在国外使用。如果不能得到池谷制作所的授权,那么咱们就无法承接阿根廷的这四套大化肥。”吴仕灿解释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冯啸辰问。
  吴仕灿说:“我是昨天晚上听到的消息。咱们的大化肥设备,一向是交给化工设计院进行设计的。昨天他们接到池谷制作所的电话,通知他们不能用池谷工艺进行阿根廷项目的设计,于是就连夜打长途过来与我商量了。”
  “蒋处长他们知道吗?”
  “我还没向他们透露,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先你汇报一下再说吧。”
  “这可真是釜底抽薪啊。”薛暮苍在旁边感叹道,“他们不向我们发放许可证,我们就算能够把设备造出来,也没法交付。有了这一手,咱们的价格优势、服务优势,都用不上了。”
  “这就卡脖子啊。”冯啸辰说,“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上,人家随时都可以卡我们的脖子,这种滋味可真是不好。”
  吴仕灿说:“这个隐患其实早就存在了。不过我们过去只考虑到了进口替代,和日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强调的是我们在国内使用池谷工艺,日方不得阻挠,也不得任意提高许可证的费用。但我们没有想到,我们最终是要参加国际竞争的,而且竞争的对手恰好就是日本人。他们在这个时候不卡我们的脖子,倒反而奇怪了。”
  冯啸辰点头道:“没错,当时咱们只是考虑自己建设化肥厂的问题,没想过要和日本企业争夺国际市场。不过,如果咱们当时就提出国际市场的许可证问题,恐怕日方就不会向我们转让技术了,他们也不愿意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
  “对,这也是一种策略吧,至少在当时是没错的。”吴仕灿说。的确,当年要求日本人转让技术的时候,日本人都是满心不情愿的,只是看在中国市场丰厚利润的份上,才不得不屈服。如果当时中国就提出国际市场的问题,日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转让这些技术的。
  冯啸辰问:“老吴,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考虑?”
  吴仕灿说:“现在有两个想法。第一,与池谷制作所进行谈判,付出一些代价,换取他们同意向我们提供国际市场许可。”
  “我觉得不可能。”薛暮苍说,“他们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用意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知道了我们要参与阿根廷项目的竞争,所以用许可证来卡我们。涉及到10多亿美元的业务,他们是不可能让步的。咱们也不可能给出更好的条件来与他们交换。”
  吴仕灿点点头,表示认同薛暮苍的判断,接着说:“既然这一条行不通,那就只有第二条路了。”
  “什么路?”
  “咱们自己搞一套工艺。啸辰,你记得吗,咱们其实早就做了合成氨工艺方面的储备,现在也到了把它拿出来使用的时候了。”
  冯啸辰眼睛一亮:“你是说,王宏泰的钌触媒工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