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451


第六百八十章
当年的一颗闲子
  “正是!”吴仕灿笑道,“当年咱们花费重金支持王宏泰搞钌触媒工艺,这些年来,他搞出来的成果可真不少,还申请了几十项专利。他搞的这项工艺,和传统工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需要重新设计一些设备,前期投入比较高,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我琢磨着,既然池谷制作所不允许我们使用他们的工艺,咱们不如把钌触媒工艺用起来,打池谷一个措手不及。”
  薛暮苍是知道这件事的,他感慨道:“老吴,啸辰,你们俩可真有眼光,当年布下来的这颗闲子,现在可是派上大用场了。”
  早在10年前,配合引进日本大化肥技术,重装办利用从欧洲市场上募集到的大化肥基金,启动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技术攻关活动,号召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专长申报项目,开展技术研发。
  这项攻关活动中设立的项目,大多数都是与引进技术相配套的生产工艺问题,例如某种焊接技术、某种设备中使用的钢材的冶炼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开发出来之后,直接解决了引进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在所有的项目中,有一个项目是较为特殊的,那就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的年轻讲师王宏泰提出的基于钌触媒的合成氨工艺问题。这个项目在当时显得有些超前,也有些务虚。国际上关于钌触媒合成氨工艺的研究也还是刚刚起步,而且大多数化工企业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中国作为一个化工设备技术还相对落后的国家,搞这种工艺研究就更没有意义了。
  不过,当时负责项目审批的是吴仕灿和冯啸辰二人,这二人一个是化工领域的技术权威,一个是眼界超前的穿越者。看到王宏泰的申请书,两个人都觉得这个项目很有价值,当即决定给予其5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在当年可算是一个超级的大项目了。两个人的想法,与薛暮苍说的相仿,的确是把这个课题当成了一颗闲子。当然,能够拿出50万元资金来布一颗闲子,也足见吴仕灿、冯啸辰二人的魄力了。后来,围绕着这50万元的科研资金还引发了交大化工系的一系列矛盾,那就是题外话了。
  王宏泰并没有辜负吴仕灿和冯啸辰的希望,这些年潜心钻研,在钌触媒工艺研究上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在国际化工领域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钌触媒合成氨工艺是对传统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大改进,学界和业界对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不过,一种工艺的形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将影响到整个流程以及许多设备的重新设计。国际上那些化工巨头都有自己成熟的合成氨工艺,并不急于引入新的工艺。中国企业前些年的主要任务是为各地建设新的化肥厂,时间紧、任务重,自然是要选择最为稳健的技术路线。既然有现成的池谷工艺可以使用,大家又何必冒险去采用尚不成熟的钌触媒工艺呢?
  就这样,王宏泰提出的钌触媒工艺虽然非常先进,但却并没有得到应用。不过,王宏泰本人对此并不介意,他在这项工艺的研究中形成了大量的论文,在国际上赢得了偌大的名声,同时也早早地评上了教授、博导,成为上海交大“青椒”中公认的人生赢家。
  冯啸辰一直都记得王宏泰和他的钌触媒工艺,此时听吴仕灿说到要自己搞一套合成氨工艺的事情,便直接想到了他。果然,吴仕灿说的也正是王宏泰,照吴仕灿的说法,当年放出去的这个项目,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现在也到了拿出来试试锋芒的时候了。
  “王宏泰完成钌触媒工艺的设计之后,我曾帮他联络了一家化肥厂,做过工业实验,证明这套工艺是完全可行的,而且相比我们使用的池谷工艺以及荷兰、法国的工艺,都更为先进。不过,当时做实验的设备规模比较小,是年产2万吨的小型合成氨装置,现在要把这项技术应用到30万吨的大型装置上,还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吴仕灿说。
  冯啸辰笑道:“老吴,你帮王宏泰联系工业实验,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吴仕灿略带抱歉地说:“这是我们战略规划部的日常工作,我就没向你专门汇报。”
  冯啸辰摆摆手,说:“老吴,你言重了,什么汇报不汇报的。我只是一直惦记着王宏泰的这个课题,还想过什么时候能够找一个项目来实验一下,没想到你已经提前做过了。”
  吴仕灿说:“我们战略部的所有项目,我都会保持关注的。王宏泰这个项目,属于超前的项目,一直没有得到应用。我在期刊上看到国外一些学者对钌触媒合成氨工艺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觉得这样一项有前途的技术搁置在那里挺可惜的,万一被国外企业抢了先手,那咱们的损失就太大了。所以,我就联系了一家小化肥厂,说服他们投入资金,使用王宏泰的技术进行改造。结果,在试生产中,这种工艺的效果非常明显,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因为当时企业投入的资金有限,有些设备是用原来的设备顶替的,难以实现稳定生产,这项实验做了两个月就结束了。”
  “两个月的实验也足够了,足以发现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冯啸辰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改进,然后再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等第二次实验完成,我们就可以把这项工艺用到阿根廷的项目里去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吴仕灿说,这就是内行领导的好处了,什么事情只要一说,领导就能明白,省去了下属解释的时间。他问道:“现在我不确定的,就是阿根廷方面能够给我们留出多少时间,我们是不是来得及完成下一轮实验。”
  “拖吧。”冯啸辰笑呵呵说,“时间这种东西,就像是……呃,反正挤一挤总是能够挤出来的。阿根廷方面对于这个项目的确是非常着急,但据老曹他们说,阿根廷农业局一边说着急,一边又在内部扯皮,光是招标的事情就拖了快一年时间。现在咱们给他们搅搅局,让他们五心不定,再拖上大半年应当也没问题。”
  薛暮苍也笑了:“啸辰,你可真黑啊。如果换成是咱们自己的项目,谁敢跟你扯皮拖上半年,你恐怕早就跟他急了吧?”
  “什么急了,谁敢拖我的时间,我直接就掀桌子了。”冯啸辰理直气壮地说。
  吴仕灿和薛暮苍对视了一眼,都是一脸无奈。薛暮苍还好一点,他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不拘一格的人,吴仕灿则不同,老先生办事严谨,品行端正,这种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而不惜给对方搅局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不过,他最服冯啸辰的一点,也正在于此,任何时候,冯啸辰都能够选择对国家最有利的方案,为此不惜使出各种阴谋诡计。
  冯啸辰没有在意两位前辈的表情,他说:“这件事就这样定了。老吴,你说的两套方案,咱们都要做。我会安排王根基去和池谷制作所谈判,要求他们转让国际市场的许可证,至于代价,咱们可以出一点,但对方如果要狮子大开口,那就对不起了。王宏泰那边,要马上动起来,让化工设计院、新阳二化机、北化机都上,实在不行,从石化设计院那边请一批人过来,集中力量,最多半年时间,必须把这项工艺完善,做到万无一失。”
  “池谷制作所那边应当不是同意的吧?”吴仕灿说。
  冯啸辰诡秘地一笑,说:“这无所谓啊,反正王根基也喜欢搞事情,就让他去折腾折腾池谷好了。”
  “可是,咱们既然决定要用钌触媒工艺,还跟池谷谈什么呢?”
  薛暮苍听不下去了,他拍拍吴仕灿的肩膀,说:“老吴,你让小冯给绕进去了。他让小王去和池谷谈判,压根就没安好心。他使的是一个障眼法,让日本人觉得我们已经山穷水尽了,只能求着他们,这样就不会注意到咱们在搞钌触媒的事情了。”
  冯啸辰笑道:“另外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我们要拖阿根廷这边的时间,争取完成钌触媒工艺的研究,这件事能够骗过阿根廷农业部,却不一定能够骗过池谷制作所。我让老王去和他们谈判许可证的事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忽略阿根廷这边的事情。”
  吴仕灿这才恍然大悟,他懊恼地拍着脑袋说:“唉,你们可都太精明了,这些事情,我一辈子都想不到。”
  冯啸辰说:“老吴,这就叫术业有专攻,如果你一门心思想这些事情去了,我还不踏实呢。你的长处在于发现技术前沿,你看,十年前你看好的钌触媒,现在不就成了咱们的致胜法宝了吗?”
  “哈哈,这么说,我这个老头子还是有点作用的啰?”吴仕灿也笑了,能够被人承认有价值,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第六百八十一章
内田悠的童年阴影
  “内田先生,做生意是要讲诚信的。当初我们引进日本的化肥设备,你们承诺向中方转让全部技术,现在怎么能够限制我们的许可证呢?”
  “王先生,非常抱歉,我们承诺向中方转让的技术,仅限于允许中方在中国国内使用,如果要在境外使用,需要获得我们额外的授权。”
  “那你们就给我们一个额外的授权好了。”
  “这件事,我们公司还需要讨论。”
  “什么时候能够有结论?”
  “这个嘛,不太好说,我们董事长前一段时间到南极考察去了,我们需要等他回来才能开会,所以……”
  “你们就是在拖延!”
  “我非常抱歉……”
  “你们这是不讲诚信的表现,我们将要求有关部门停止与池谷制作所的一切经贸合作!”
  “非常抱歉……”
  “我他妈……”
  “王部长,息怒息怒,这件事情我们还是从长计议……”
  一次谈判又这样以王根基的暴怒而告结束了。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起身向中方的谈判官员一一鞠躬,然后便带着自己的属下离开了谈判的会议室。走在中国外贸部的走廊里,他还能隐约听到会议室里传出一些拍桌子骂街的声音。他多少懂一点中文,知道屋里那个姓王的官员正在问候他的全家女性,不过,内田悠并不觉得这是一种侮辱,相反还觉得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美妙。
  “总监,我觉得中方的那位谈判官员情绪已经失控了,这不是第一次了。”助手菊池十郎低声地向内田悠提醒道。
  内田悠轻松地笑笑,说:“我知道,他是一个脾气很急躁的人。我想,他的上司一定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让他难以承受了。”
  “可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告诉他说,我们是绝对不会给他们提供国际市场许可证的。我觉得,咱们的表态一直都很暧昧,让他觉得还有希望。”
  “那是当然,这就像是猫抓老鼠的游戏,一口把老鼠吃掉是没意思的事情,我还想跟他们玩一玩呢。”
  “可这又有什么意思呢?这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不不,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这是公司的策略。另外,我还在等待,等这个姓王的官员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他或许会请他的上司出来与我们谈判。他的上司名叫冯啸辰,我非常希望能够看到他在我面前哀求我们给他们发放许可证的样子。”
  “原来是这样,我听说……”菊池十郎说到这里,下意识地停住了,他知道后面的话是不适合当着内田悠的面说出来的。
  菊池十郎是一个新到池谷制作所工作的职员,冯啸辰这个名字,他是从其他的老同事那里听到的。他不仅知道这个名字,还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内田悠在冯啸辰面前吃过无数次的哑巴亏,按照某位与内田悠有点嫌隙的老员工的话说,那个名叫冯啸辰的中国人,是内田悠的童年阴影。
  乍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菊池十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内田悠分明比冯啸辰要大得多好不好,内田悠童年的时候,冯啸辰似乎还没有出生呢。不过,在公司呆了一段时间,听了更多有关冯啸辰与内田悠之间的八卦之后,菊池十郎开始理解这个说法了,并在心里对自己的上司充满了同情。
  内田悠能猜出菊池十郎内心所想,他对冯啸辰的怨念,在整个池谷制作所的销售部门里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大家都碍着他的面子,不敢公开说出来而已。这一次,池谷制作所通过内部渠道得知中国的国家装备工业公司打算竞标阿根廷的大化肥项目,内田悠顿时就觉得机会来了。
  中国的大化肥技术是怎么回事,内田悠是最清楚的,也知道中国人的软肋在哪里。日方向中方授权的合成氨工艺,正是属于池谷制作所的,按照此前市场换技术的协议,池谷制作所承诺向中方无限制地授权这套工艺,中方只需要在每次使用这套工艺的时候向池谷制作所申请一份专利许可证,并交纳一定的授权费用。中方要参与阿根廷大化肥项目的招标,必然是要先取得工艺授权的,日本化工设备协会早就定下了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能对中方的海外大化肥项目发放专利许可证,以阻止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企业展开竞争。
  照着池谷制作所总裁的意思,只要把这一点通知中方就可以了,中方无法得到专利授权,自然就会退出阿根廷项目,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然而,内田悠却提出,不应直接拒绝中方的要求,而是应当把话说得更含糊一些,让中方觉得似乎是有可能获得许可证的,从而积极地与池谷制作所进行谈判。
  “为什么要这样呢?”总裁很不解地对内田悠问道。
  “因为当中国人觉得还有希望的时候,他们就会与阿根廷方面保持联系,说服阿根廷农业部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以便他们与我们谈判获得许可证。阿根廷方面等待的时间越长,对中国人就会更失望,等到最终发现中国人根本不可能获得许可证的时候,他们将不得不重新回来找我们,而我们则可以因为阿根廷方面此前的怠慢而向他们索取更高的价格。”内田悠这样解释道。
  这个解释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这其实就是一个欲擒故纵的策略。阿根廷方面对中方的期望越高,最终的失望就更大。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希望只是一个泡影的时候,日本人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日方提出一些更苛刻的要求,阿方也只能含着泪接受。
  但是,促使内田悠提出这个方案的真实原因,却并不在于此。他真正想的,就是要通过这件事来向冯啸辰报一箭之仇。他要吊着中国人,让中国人抓耳挠腮却又没有办法,他要逼着冯啸辰亲自出面来与自己谈判,届时他就可以用十八种不同的方法来羞辱冯啸辰,什么蜡烛啊、皮鞭啊……呃,这当然只是内田悠的一种幻觉了。他的老同事说得对,冯啸辰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一个童年的阴影。
  此刻的会议室,环球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处长曹志远、外贸部的副司长徐振波以及装备工业公司的几名王根基的下属正在努力地安抚着处于爆发边缘的王根基,而曹志远带来的下属赵辛未却端坐在一旁,满脸都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王部长,你不要着急,内田先生不是没把话说死吗,我觉得,应当还是有机会的。”徐振波擦着脑门上的汗,耐心地说道。
  “丫就是一个滚刀肉,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话。咱们跟他已经谈了五回了吧?你看看有什么进展没有!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时间啊!”王根基大声地喊着。
  曹志远说:“王部长,我也知道时间紧迫,可是光着急也没用啊。我们再想想,池谷制作所这边,是不是有什么要求,如果他们的要求不是特别苛刻的话,咱们倒是不妨退让一步,换取他们向我们提供许可证。”
  “要求?能有什么要求?”
  “我倒觉得,我们不妨从侧面了解一下。我们这边小赵认识一些和日商关系不错的人,要不通过这些人向池谷制作所打听一下,看看他们这样拖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小赵,你是说他?他能打听到什么东西?”王根基似乎这才注意到赵辛未,他以手相指,用不屑的口吻对曹志远问道。
  曹志远叹道:“唉,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吧。我们已经向阿根廷方面放了话,说我们可以承接他们的项目。现在闹出一个许可证的事情,如果就这样黄了,阿根廷方面肯定会对我们有看法的,这还不如当初就不提这事呢。”
  “我当初就说咱们根本不可能接下这四套大化肥。”赵辛未冷笑着说,“可是咱们有些人头脑发热,非说什么一定能够拿下,现在看看……”
  曹志远赶紧制止他,说:“小赵,你不要意气用事。这件事情如果能够办成,对于咱们中心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你不是认识几个和日商走动比较勤的朋友吗,明天你就去找他们一趟,看看他们有没有和池谷制作所比较熟悉的,让他们帮忙了解一下,看看池谷制作所到底有什么想法。”
  “好吧,我去试试,不过,能不能问到,我就不敢保证了。”赵辛未牛烘烘地说。
  王根基在桌子底下把拳头攥得咯吱作响,恨不得给这个二鬼子脸上来一下。可这个时候,他还真不能太嚣张,冯啸辰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让他演戏,要把那种黔驴技穷、生无可恋的心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冯啸辰还特地交代过,这场戏不但要在内田悠面前演,还要在徐振波、曹志远以及赵辛未等人面前演,以便这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件事透露给内田悠,以增强内田悠的自信,让他忽略掉装备工业公司正在夜以继日推进的钌触媒工艺实验。
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过境迁的学术权威
  王根基在忙着演戏,冯啸辰也没闲着,他在吴仕灿的陪同下,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拜访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的王宏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