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51

  “那下一步,就是要采购一些设备,还有,我需要找几个德国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到中国去指导我的生产,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实在是太短缺了。”冯啸辰说道。
  晏乐琴笑道:“这件事,你叔叔和婶婶都不懂,还是我这个老太太来帮你吧。”
第七十一章
被人误解了
  冶金局代表团的德国之行大获成功。在乔尔公司的安排下,代表团先后与十几家冶金装备制造商进行了洽谈,初步确定了合作制造南江钢铁厂1780毫米热轧机生产线的意向。后续的工作将由冶金设计院、南江省冶金厅、南江钢铁厂、国家装备进出口总公司以及几家准备承接国内制造任务的重型机械企业接手,他们会在生产线设计、分包、安装、货款支付等方面进行更详细的沟通,需要签署和交换的文件都是以吨来计算的,这就不是冶金局这种行业协调机构能够代劳的了。
  在德国盘桓了近一个月时间之后,代表团一行胜利归国。冶金局安排了一辆大巴车前往机场迎接。出发的时候,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着衣服、文件等物,而当他们回来时,每个人的箱子都从一个变成了两个甚至更多,增加出来的那部分,自然就是在国外采购所得了。
  回到冶金局之后的汇报会、庆功会等等,自不必细说。等到最初的喧嚣过后,大家的目光都盯上了那个在一夜之间由丑小鸭变成黑天鹅的冯啸辰:
  “小冯,不错啊,听说你在德国找到了海外关系!”
  “小冯,你的事我都听说了,啧啧啧,真是好运气!”
  “小冯,听说你马上要去德国留学了,到时候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大哥哦……”
  “小冯,听说你要去德国继承遗产……”
  冯啸辰对于这些问候都是笑脸相迎,唯独听到最后这句,饶是他修养再好,也忍不住要抗议了:“我说老王,不带你这样咒我奶奶的好不好!”
  “哎呀!失言了,失言了,该死,我真是太该死了……”
  说错了话的王伟龙赶紧打自己的脸。前些天国内的报纸上登了一个模范的事迹,说他拒绝去国外继承遗产,立志留在草原上当民办教师。王伟龙脑子里都是这个故事,一张嘴就说出来了,却忘了冯啸辰的奶奶还活得好好的,说遗产实在是大不敬之语。
  聊这些话的时候,他们俩正呆在王伟龙的房间里喝茶。与王伟龙同屋的同事已经请假提前回家过年去了,他们的交谈没有其他人打扰。冯啸辰笑着打断了王伟龙的自责,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王伟龙面前,说道:“老王,出国之前,麻烦你加了那么多天班给我画图纸,这些是你的酬劳,可别嫌少。”
  “小冯,你这是什么意思!”王伟龙脸色骤变,厉声地斥道,“老哥当年就是画图出身的,帮你画几张图,还说什么酬劳,这不是寒碜你老哥吗?”
  冯啸辰当然知道王伟龙这话是半真半假。请王伟龙画图的时候,他就明确告诉了王伟龙,说这是他搞的几项发明,此次出国想找找人看能不能卖个价钱。这种事情在领导面前不能说,但在私底下,大家都是认可的。冯啸辰最早认识王伟龙,也是因为王伟龙在利用业务时间干私活,谁也不比谁清高多少。
  冯啸辰是要做大事的,手边不能没有一些帮忙跑腿打杂的人,王伟龙就是冯啸辰相中的一个助手。此君技术功底不错,为人诚实却又不迂腐,家里有几个孩子,正是缺钱的时候,只要冯啸辰能够给他以足够的利益,不愁他不为自己卖力。
  至于说把这样的事情透露给王伟龙是否会带来一些隐患,冯啸辰也是深入思考过的。其实,他需要冒的风险也就在这几年而已,等到政策进一步放开,就算领导知道他曾经在国外卖过专利,也不会进行追究,反而会夸奖他创汇有术。
  当然,这几项专利在国外卖了一个什么价钱,冯啸辰是不会向王伟龙说的。以当时国内人的眼界,估计也就觉得这些技术能值个三千五千的。你说一张图纸卖了几十万,人家第一反应不是羡慕或者嫉妒,而是怀疑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王哥,我不是早就跟你说好了吗?这几项技术如果能卖出去,咱们就一起分钱。如果卖不出去,就权当你白帮我受累了。这趟在德国,正好碰上我婶子是搞专利的,我托她把技术卖出去了,赚了点小钱。这部分就是给你的,你如果不拿,可就是看不起我小冯了。”冯啸辰故作严肃地说道。
  这种推推搡搡的人情往来,不过就是那么几个套路。王伟龙在完成了盛怒、婉拒、腼腆等几个必要步骤之后,最后终于以却之不恭的名义接过了信封。从信封里掏出那叠钞票之后,王伟龙真的震惊了,这是足足500块钱,而且是国内有钱都换不到的外汇兑换券。外汇兑换券能够在外汇商店里买到一些市场上看不到的舶来品,颇受一些有钱人的青睐,如果拿去换给他们,能够换到的钱可不止是票面上的金额。
  “这这这……小冯,这么多,我真的不能收。”王伟龙的表现比刚才更为慌乱了,这一回不是假的。
  冯啸辰用手把王伟龙递过来的钱又按了回去,说道:“老王,这是你应得的。实不相瞒,我自己拿的比这个更多呢。”
  “那是你自己赚的。技术是你发明的,我也就是帮着画了个图而已。画这种图,在我们厂子里,随便抓个技术员都能干的,临了给个10块钱的加班费,他都能乐死了。”王伟龙说道。
  冯啸辰笑道:“王哥,你这样说可就是自贬了。你是堂堂副处级干部,能和个随随便便的技术员相比吗?说真的,出国之后,我才感觉到,咱们国内是太不重视知识和人才了,像王哥这样的才华,如果放在国外,月薪5000马克都算是低的。”
  “可咱们是在国内啊。”王伟龙警惕地看了冯啸辰一眼,心道,这小子不会是在国外被策反了吧,这话怎么听着像是要拉我下水啊。他用手捏着那叠钞票,想硬塞还给冯啸辰,又有些不舍,想半推半就地收下,又担心后面会不会有什么更深的陷阱。
  “王哥,其实我来找你,还有其他的事情。”冯啸辰岔开了话题,接着又向那叠钱努了努嘴,说道:“你先把钱收起来,我有正事跟你聊,万一有人进来看到,就不合适了。”
  王伟龙想了想,拉开抽屉,把钱放了进去,然后说道:“小冯,咱俩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不过,我可要先说清楚了,违反原则和法律的事情,咱可别干,犯不着……”
  “呃……”冯啸辰反应了好一会,才悟出了王伟龙的意思,合着这位老兄以为我变节卖国了……话又说回来,在当年那个政治环境下,他一从国外回来就给一个副处级干部塞钱,还说什么国外待遇更好的话,也的确会让人误解。
  “老王,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冯啸辰委屈地说道,“我小冯虽然年轻,可好歹也是受党教育多年,我爷爷是爱国工程师,当年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毅然回国参加建设的,我怎么可能会干出卖国的事情呢?”
  “呃呃,我没这个意思啊。”王伟龙有些窘。刚收了人家的钱,转头就怀疑人家是特务,这好像是有点不近人情了。他掩饰着说道:“小冯,看你想哪去了,我只是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不正之风,咱们都是国家干部,可不要沾染上这些,我没说卖国什么的……对了,你刚才说有事要跟我说,具体是什么事情啊。”
  “是这样的……”冯啸辰好一会才把思路调整回来。不过,王伟龙刚才的这个反应,倒是给他提了一个醒,在当前的环境下,他做事是要多加几分小心的,别让“有关部门”盯上了。那时候中国刚刚开始和世界接触,许多人脑子里还绷着斗争这根弦,即使是中央提出的引进外资之类的政策,在学术界也有许多争论,其中不乏从政治层面上纲上线的。就连他刚刚认的这个海外关系,在领导眼里又焉知是不是什么不稳定因素呢?
  “我奶奶是一个爱国华侨,当年我爷爷回国参加建设的时候,她因为我小叔叔太小,留在德国没有一同回来。后来又因为咱们都知道的原因,她就回不来了。她的人虽然回不来,但心里却是一直都惦记着祖国建设的。这一次找到我,她表示想回国搞一些投资,在国内开一家工厂,专门生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业基础件,支援国家建设。”冯啸辰用尽可能规范的语言向王伟龙解释道。
  “这是好事啊!”王伟龙赞道,“老人家的爱国情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是啊是啊。”冯啸辰道,“老人家有这样的心愿,我这个做孙辈的,当然要帮她实现。她说想在国内投资建厂,资金和设备都可以从德国获得,但具体到工人、技术人员这些,还是得立足于咱们国内吧?而且我奶奶的意思是希望用这家工厂来培养咱们中国自己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我现在正在发愁,怎么能够做到呢。”
  “这个很简单啊,在国内找一家成熟的企业,和你奶奶那边搞合资就行了。她出钱、出设备,咱们出人出厂房,不是很简单吗?”王伟龙说道。
第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
  “这事如果这么简单就好了。”冯啸辰叹了口气说道。
  “怎么,有什么困难吗?”王伟龙不解地问道。
  冯啸辰道:“我奶奶帮着引进这家企业,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了却我爷爷的心愿。所以,她希望把这家企业引进到我的老家,也就是南江省的桐川县。可我们那个县的情况我是了解的,县里根本就没什么像样的机械企业,只有两家农机厂,一家是县办的,一家是集体所有制的,再就是一些社队企业,更不堪用。”
  “这可有些麻烦了……”王伟龙也犯愁了。他也是从地方企业上来的,知道县里的农机厂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这样的小厂子去和德方合资,这中间的落差未免太大了。
  “其实吧,厂子小一点也无所谓,大不了让德方占的比重多一点。”冯啸辰说道。
  所谓必须把厂子建在桐川,其实并不是晏乐琴的要求,而是冯啸辰自己的想法,他是进行过深思熟虑的。
  合资这件事情,本来就只是一个幌子,冯啸辰需要的,是一家自己能够完全说了算的企业,以便于他在其中推行自己的管理思想。按照当年的政策,外商到内地进行直接投资还是受到限制的,只有少数几个经济特区可以接受外商独资,其余的地方只能以合资的方式进行经营。要合资,就意味着存在一个原有的中方企业,而这样的企业里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冯啸辰可不想把自己的精力都消耗在这些扯皮的事情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合资的中方企业尽可能弱小一些,小到一定程度,原来的领导班子就没有话语权了,冯啸辰可以借着外方的大旗,轻松地摆平他们。冯啸辰声称这家企业必须建在他的老家桐川,就是看中了桐川这个地方工业水平不高,没有什么大企业,到了那里,连县里那些领导都得围着合资企业转,要办点啥事就方便了。
  至于说在桐川建企业有没有什么劣势,冯啸辰也是评估过的。桐川这个地方属于丘陵与平原交界的地方,有国道和铁路通过,交通状况还算是不错。再说,机械企业对于交通条件的依赖并不特别强,西方有些小型机械企业也是建在偏僻农村的,一年能发出几个集装箱的成品,就足以吃喝不愁了。
  王伟龙问了几句有关桐川的情况,然后说道:“如果照你说的这样,让德方和县里的农机厂搞合资,也不是不行。县里的一家小农机厂,资产有个三、五十万就不错了,德方如果投资100万马克,占股本就要达到六、七成。国家的政策倾向是希望合资企业里外方占比最好不高于49%,不过在前年制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时候,把这一条拿掉了,那意思就是对这一项并不做严格限制。不过,股本的问题还好办,关键是工人的水平恐怕够呛。如果工人技术不行,你从德国弄一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进来,没人能用也是白搭啊。”
  “这就是我要求王哥帮忙的地方了。”冯啸辰笑着说道。他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可不就是为了把王伟龙的这句话引出来吗。
  “我能帮上什么忙?”王伟龙诧异道。
  冯啸辰道:“王哥在行业里关系多,人头熟,有没有可能帮我找到一些优秀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我可以高薪聘请。”
  说到这个程度,冯啸辰也不用再罗里罗索地说什么合资企业、德方之类了,直接就以“我”作为主语了。这话听在王伟龙耳朵里,倒也不觉得奇怪,毕竟冯啸辰说了这家企业是他奶奶引进进来的,冯啸辰把它当成自己的企业,也说得过去。
  “优秀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倒是不缺,可你那是一家合资企业,又在一个小县城里,谁乐意扔掉铁饭碗去你那里工作?”王伟龙说道。
  “退休的呢,有没有?”冯啸辰问道。
  “退休的?”王伟龙盯着冯啸辰,“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招?”
  “人逼急了,什么招都想得出来。”冯啸辰自嘲地说道,“大企业里高级工人倒是挺多,但我挖不来。即使能挖到,我也不敢,回头别人该说我拆国家墙脚了。可是退休工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他们本来就是闲着的,再发挥一点余热,岂不是很好?”
  “退休工人……”王伟龙在心里稍稍一盘算,就想到了好几位,再多想一会,这个名单又延长了一大截。正如冯啸辰说的,他在行业里滚打了这么多年,认识的人可真不少。除了他原来厂子里的职工,还有一些合作企业里的人他也熟悉,对于其中一些人的技术、人品等等,也算是颇为了解了。
  他又进一步思考了一下这些退休人员到南江去工作的可能性,然后点点头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真能找到几位,就是不知道你能出到什么样的工资。这些老师傅有些是60多岁,还有一些不到60岁,体力上倒是没问题。不过,从我们安徽省跑到南江省去工作,没有特别好的待遇,恐怕他们是不太愿意动弹的。”
  “按他们在职时候的工资标准,加班以及有特殊贡献,另外有加班费、奖金等等,这个条件如何?”冯啸辰说道。
  “按在职的工资标准!”王伟龙咂舌了。他认识的这些退休工人,起码都是五六级工,工资标准是每月八、九十块钱,有些甚至更高。当时有些社队企业也会从国企里聘退休职工去帮忙,工资能给到一半就不错了。对于这些退休职工来说,本身是拿着一份退休金的,出去再打一份工,能赚一点算一点,也不会奢望照着原工资再拿一份。
  冯啸辰一张口就是按照在职工资标准,这就的确算是大手笔了,还愁老工人们不会趋之若鹜吗?
  “小冯,你开这么高的工资,不怕赔本吗?”王伟龙好心好意地提醒道。
  冯啸辰道:“赔本是不可能的。我们生产的产品,都是瞄准国际先进技术的,一部分产品出口,一部分可以用于填补国内空白,有足够高的毛利,开这些工人的工资不在话下。我其实也不是让他们承担全部的一线生产,主要是想让他们带出一批徒弟来,这叫做可持续发展。”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忙我给你帮了。”王伟龙拍着胸脯保证道。在他能够想起来的人中,就有一些家庭是经济负担比较重的,家里好几个孩子或者是刚结婚,或者是即将结婚。
那时候社会上流行什么三转一按(1),什么48条腿(2),一个孩子结婚就能够把家里的父母榨成地瓜干,如果有三四个孩子都要结婚,这家差不多就能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对于这些家境的老工人,能够有一个地方赚到一笔额外的工资,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离家远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家里的子女没准还巴不得他们赶紧滚蛋,以便腾出房间留给自己……
  王伟龙如果去告诉他们有这样一个工作机会,他们将会对王伟龙感恩不尽的。做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是王伟龙帮了冯啸辰,还是反过来冯啸辰给了王伟龙一个做人情的好机会。
  “工程师、厂长、车间主任,这些我都要。”冯啸辰得寸进尺地说道。
  王伟龙哈哈笑道:“你这分明就是打算重新建一个厂子嘛,你让原来厂里的厂长怎么办?”
  冯啸辰耸耸肩道:“让县里重新安置就是了。如果要搞合资,厂里原来的工人、干部,我都可以留下,唯独是厂长、副厂长这些人,我是一个都不要。我可不想让他们给我添堵。”
  王伟龙咧了咧嘴,道:“这也就是你小冯会这样做了,你知道这会得罪多少人吗?”
  话归这样说,王伟龙倒也不觉得冯啸辰的想法是错的。这种县办小企业的厂长,大多数眼界都不宽,要想让他们具备国际视野,接受现代管理理念,恐怕比登天还难。这些人又往往在县里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磕不得碰不得的家伙。趁着合资的时候,借德方的旗号把他们清走,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王哥,除了这些人之外,我还想聘你当厂子的顾问。”冯啸辰最后又抛出了一个蛋糕。
  “扯淡,我能当什么顾问!”王伟龙不以为然地说道,在他看来,冯啸辰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在聘人的事情上多用点心,算是给他一点回报。王伟龙也缺钱,但还不到需要冯啸辰这样安抚他的地步。他说道:“小冯,你的好意我领了,帮你找人这点事,就是朋友间帮忙,你不用在意的。”
  冯啸辰却是认真地说道:“王哥,你误会了,我的确需要你帮忙。有些事情,不是那些退休人员能够做的,我想来想去,也就是你最合适了。”
  王伟龙一愣:“什么事情只有我才能做到呢?”
注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