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451

  冯啸辰没有回答宁默的询问,只是带着他和赵阳二人往小区里走。来到一幢单元楼前,他辨认了一下单元号,然后顺着狭窄幽暗的楼梯一气走到了五楼,敲响了其中一户人家的房门。
  “是谁啊!”屋里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胥老,是我,小冯。”冯啸辰大声应道。
  门开了,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出现在门里,他头发几乎已经全白了,脸上和身上看起来都很瘦,像是除了皮和骨头之外,再没有什么肉了。看到门外的冯啸辰,他满脸笑容,忙不迭地伸出手去拉冯啸辰的腕子,一边往屋里让,一边说道:“哎呀,是冯总啊,稀客,稀客,你怎么想到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
  冯啸辰侧过身子,露出身后的宁默和赵阳二人,对那老头说道:“胥老,我今天还带了两个朋友过来,您不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都快进来吧。”老头颇为热情,向宁默二人打着招呼,又满含歉意地说:“不好意思,我儿子家里太小,你们多担待。”
  三个人随着老头进了门,宁默和赵阳打量着这套房子,认得这正是过去很常见的一种两居室户型,中间是客厅,两边各是一间卧室,客厅的面积非常小,大约也就是三四个平米的样子,卧室稍大一些。如果从空中往下看,两个大房间夹着一个小客厅,就像是一副眼镜的样子,所以又被人俗称为眼镜房。
  眼镜房的这个客厅,其实就是一个十字路口,一南一北两个门分别通往两间卧室,东边的门对着楼道,西边的门则连接着厨房和卫生间。因为四边都是门,所以客厅里的东西只能见缝插针地摆放,如果来几个客人坐下,全家的交通就要瘫痪了。至于说来的人太多,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个胖子,那客厅就会被挤得满满当当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
  宁默他们现在就是这样挤在老头家的客厅里,老头的夫人也在家,听到有客人上门,她从一侧的卧室里出来招呼了一声,给大家倒了水,又躲回卧室去了。她倒不是怕生,不敢和外人聊天,而是客厅里实在坐不下第五个人了。
  “唉,唉,这条件……让你们见笑了。”老头显得很是局促的样子。
  冯啸辰却是毫不在意,他笑了笑,说道:“胥老,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二位是我的朋友,这是宁默,这是赵阳,我们已经有20多年的交情了,他们俩现在合作开了一家公司,叫做默阳贸易公司……宁默、赵阳,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胥老,原秦州重型机械厂的总工程师胥文良先生,咱们国家第一代冶金设备设计师,桃李满天下呢。”
  “过誉了,过誉了。”胥文良不好意思地摆着手,说:“我现在已经落伍了,秦重引进国外技术搞出来的新型连铸机、连轧机,我都已经弄不懂了。我现在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和老伴一起到京城来帮着看孙子。”
  “小孙子呢?”冯啸辰问。
  胥文良说:“上学去了,一会我和老伴还得去接他放学。也就是孙子在家的时候,我们老两口还能发挥点余热,平时儿子儿媳上班去,孙子上学去,我们老两口呆在家里完全就是两个废人呢。”
  冯啸辰笑道:“胥老,您可不能这样说,您和师母现在的状态,叫做享受天伦之乐。不瞒您说,我现在都想退休了,成天呆在家里啥也不用想,多惬意啊。”
  “你个小冯开什么玩笑,你才多大点,就敢说退休的事情!”胥文良被冯啸辰给逗笑了,他斥了冯啸辰一句,然后感慨地说道:“要不是想和孩子呆在一起,我和老伴可真不乐意到京城来。你看看,这样的条件,家里连转个身都难。我在秦州住的是厂里分配给我的总工楼,200平米,在屋里扭秧歌都没问题。”
  宁默忍不住了,插话道:“胥老,你们住得这么憋屈,怎么不换套大点的房子?”
  “换套大点的房子?”胥文良像是看个傻瓜一样地看着宁默,好一会才自嘲地笑着说:“也是,刚才小冯介绍说你们俩是做公司的,考虑问题肯定和我们这些工薪层不一样。我那儿子在机关工作,儿媳是企业里的,挣的都是死工资,存不下多少钱。我和老伴倒是有点积蓄,可那点钱拿到京城来买房子,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啊。我们上星期还跟儿子儿媳他们去看过一个楼盘,80平米的三居室,差不多60万,我们的钱能付个首付,然后一个月有2000多的按揭款,倒也能付得起。不过儿媳说他们单位的同事现在都在买120平的房子,她担心现在买了80平的,以后会后悔。这不,家庭会议没有形成决议,现在还悬着呢。”
  说到最后,他笑了起来,似乎觉得家庭会议这样的说法挺风趣的。
  “我……”宁默心里一个念头闪过,忍不住又想说什么了。
  冯啸辰眼明手快地拦住了宁默,转头对胥文良说:“胥老,我们这次来,是有点事情想听听您的意见,您看方便吗。”
  “我一个退休老头,能给你们什么意见?”胥文良诧异地说,不过脸上还是显出了几分期待。他也实在是窝在家里闲得无聊,好不容易有个人上门来找他谈正事,他还是挺兴奋的。
  冯啸辰从随身的包里取出几张放大的照片,递给胥文良,说:“胥老,您看看这些设备,您了解吗?”
  胥文良接过照片,又从不知什么地方翻出来一副老花镜,戴在鼻梁上,这才开始察看这些照片。他只看了一眼,就滔滔不绝地点评起来:“这不就是一套复二重线材轧机吗?应当经过了技术改造的,能够吃150毫米连铸坯,生产6毫米、6.5毫米和8毫米普碳线材。不过改造还不彻底,它的中轧机组主电机功率是1600千瓦,如果换成2500千瓦,生产效率起码能够提高40%……”
  “……”
  宁默和赵阳都傻眼了,老爷子说的这些东西,前两天他们在金链子老板那里也听过,但人家是天天用那套设备的,知道这些情况并不奇怪,胥文良只是凭着他们拍的几张照片,就把设备参数说了个七七八八,这专业水平,实在是没说的了。
  “胥老,您对冶金设备真是太了解了!”赵阳崇拜地说道。
  胥文良得意地说:“这有啥奇怪的。这套设备就是我们秦重造的,它的图纸就是我画的,我还能不了解?我告诉你,哪怕把它拆了重新回炉铸成钢锭,我都能够认得出它来。”
  “呃,好吧……”赵阳败了,能够从一坨钢锭中看出它曾经是一台轧机的人,自己还能说啥呢,不如直接跪了吧。
  在赵阳面前得瑟完,胥文良又转向冯啸辰,问道:“小冯,你这是从哪弄来的照片?这种设备,前几年就已经完全淘汰了。咱们现在上的都是全自动高速轧机,效率比这个高出好几倍,单位能耗、劳动生产率,都要高得多,谁还会留着这种复二重轧机?”
  冯啸辰笑道:“胥老,我告诉你,不但有人留着这样的轧机,还有人想把它翻新过来使用。您看看照片这一套设备,包括电炉、连铸机、加热炉、粗轧、中轧、精轧,再加卷线机、打捆机,是完整的一套。您觉得,把它翻新过来使用,有没有可能?”
  “这怎么没有可能?”胥文良不屑地说,“别说这套设备基本上还是完整的,成色也还比较新,就算是在库房里推了20年的老设备,我们过去也翻新过,丝毫不比新机器差。只是翻新它实在没有必要,而且国家也不允许再使用这个级别的设备了。这套设备就算翻新过来,满打满算,年产量超不过40万吨,属于落后技术了,谁还会要呢?”
  “我们要啊!”宁默和赵阳异口同声地答道。
  “你们要?要来干什么?”胥文良不解地问道。
  到这个时候,宁默再不明白冯啸辰的用意,那也白在商场上混这20年了。他往前探了探身子,以便和胥文良离得更近一些,然后说道:“胥老,不瞒你说,我和小赵最近去了一趟印度,有家印度钢铁厂,想引进一套这样的线材轧机,但他们的经费比较缺,买不起全新的设备,所以我们就向他们推荐了咱们淘汰的设备。您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和小赵找到的一套设备,我们想把它翻新过来,再卖给那家印度客商,您看是不是合适。”
第八百二十一章
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
  “这样做,不太合适吧?”胥文良皱着眉头说,“小宁,你应当也知道的,这种生产线所以会被淘汰,是因为它的技术已经落后了。你看到的这套设备,是咱们国家七十年代制造的,虽然经过了几轮技术改造,但还是属于落后技术,在咱们国家已经是禁止使用了。你们把这样的设备卖给印度人,有点不太合适。”
  “胥老,您这样说可不对。”冯啸辰接过了话头,“咱们觉得落后的设备,也许印度企业还是愿意接受的。您想想看,咱们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也拣过西方的淘汰设备吗?那时候咱们资金短缺,想上马最新技术办不到,买人家的二手设备过来先凑和着用,能够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对于我们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胥文良点了点头,说:“嗯,你说的也有理。当初我们秦重也帮着搞过二手设备的翻新,有些国外的二手设备,比咱们的新设备技术还要先进,我们在翻新设备的时候,也学了不少东西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爷子的眼睛又亮起来了,似乎是想起了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
  宁默不失时机地插话道:“胥老,您看,如果现在我们打算翻新这套设备,您能给我们当个总顾问吗?”
  “我?”胥文良一愣,下意识地摇着头说,“我怎么行,我都快80岁的人了,干不动了……”
  “不需要您干什么!”宁默说,“我和小赵打算去找一家机械厂来做这项翻新工作,再聘几个工程师过来做现场技术管理。不过,这事得有一位懂行的专家来指导,我看全中国都没有比您更合适的人了。”
  “这……”胥文良犹豫起来了,他转头去看冯啸辰,问道:“小冯,你这是个啥意思?小宁说的这个事情,你不会是事先也知道吧?”
  冯啸辰笑道:“我当然知道,要不我带他们俩到您这干什么来了?”
  “你也觉得我还能行?”胥文良问。
  冯啸辰说:“这个我还真拿不准,您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只有您自己知道。”
  “我的身体倒是没啥问题。”胥文良说,“就是我这么多年都没摸过绘图板了,让我去指导翻新设备,我怕耽误小宁他们的事情。”
  “这个绝对不会!”宁默赶紧表态。胥文良的能耐,他是绝对相信的,秦重的前任总工程师,这是什么概念?老爷子凭着几张照片就能够把一套设备的参数说得清清楚楚,这说明他的脑子一点都没糊涂。再说,冯啸辰专门把他们俩带到胥文良这里来,有什么目的,他还能不懂?就冲着是冯啸辰介绍的人,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聘请过来。
  至于说老爷子的身体,宁默刚才已经评估过了。老爷子年龄不小,照他自己说已经是快80的人了,但说话中气十足,和他们聊了这么长时间也丝毫不显倦色,这就说明他的精力足够充沛,年龄啥的真不是太大的问题。
  还有一点,冯啸辰没有把胥文良请到装备公司去聊这件事,而是带着他们俩上门来聊,让他们看到老胥家里的窘况,是不是也有什么深意呢?以宁默对冯啸辰的了解,知道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的。
  “胥老,我们只是需要一个人帮我们出谋划策,具体的事情可以让年轻人去做。另外,我们可能还要到印度去实地考察一下对方的工厂,胥老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们也想请您跟我们一块走一趟,您就权当是出国旅游了。”宁默说。
  胥文良隐隐有些心动的样子,他想了一会,转头对屋里喊道:“老伴,你出来一下,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胥文良的老伴从屋里出来了,刚才那会,她躲在里面看狗血电视剧,也没有注意听外面的人在聊什么。胥文良对她说道:“老伴,小冯他们想让我去给他们指导翻新一套连铸连轧设备,说不定还要去一趟印度,我走了,留你一个人在家里,行吗?”
  “去印度?”胥师母吃了一惊,“老胥,你知道你多大岁数了不?还去印度?”
  “我没事!”胥文良霸气地说,“上半年咱们一块回秦州,30多个小时的火车,不也坐过来了?去印度是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怕个啥?”
  “可是……”胥师母有些迟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冯啸辰笑呵呵地说:“胥师母,您如果不放心,可以跟胥老一块去。小宁他们翻新设备是在明州,我让他们给你们二老找个五星级酒店住着,再专门给安排两个人照顾你们的生活,绝对不会让你们二老受一点委屈。至于说去印度,飞机坐头等舱,全程五星级酒店,专车接送,专人服侍,就像刚才小宁说的,权当是一趟豪华旅游。”
  “没错,您但凡觉得有一点不舒服的地方,尽管骂我,我绝无二话。”宁默把胸脯拍得山响。冯啸辰替他答应下来的这些条件,他是毫无异议的。住个五星级酒店能花多少钱?两张头等舱的机票能值多少钱?胥文良这个级别的老工程师,比熊猫还珍贵,享受这样的待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如果是这样……”胥师母看了看胥文良,发现对方的眼神里居然有一点央求之色。她知道老伴已经心动了,如果不让他去做这件事情,他肯定会很长时间都闷闷不乐的。
  胥文良一向是个工作狂,这辈子都是和铸机、轧机为伴的。退休之后,他被秦重返聘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的工作与退休之前并无二致。后来,他的岁数越来越大,也的确适应不了高强度的工作,这才结束了返聘。此时,在京城的儿子刚生了孩子,他们老两口便搬到京城来帮着照顾孙子,算是彻底离开了工作。
  孙子小的时候,老两口每天围着孙子转,做完吃的,又要带他出去玩,回来要哄着睡,忙得不亦乐乎。那段时间,胥文良的生活还是挺充实的,精神面貌也不错,成天有说有笑的。但随着孙子上了幼儿园,后来又上了小学,老两口的事情就少了。胥文良闲了下来,眼见着精神头便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从早到晚都难得看到他脸上有一点笑纹。
  没有人比老伴更了解胥文良。她知道,宁默请他翻新旧设备这件事情,对于胥文良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小孩子得到了一件新玩具。如果让他去做,他非但不会觉得辛苦,反而会精神百倍,重返青春。反之,如果拦着他,不让他去做,老爷子连抑郁症都有可能会犯,说不定情绪一低落,反而折了阳寿。
  “可是……”胥师母刚想答应下来,却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不由愁眉莫展地说:“我们俩如果都去明州了,小浩怎么办?”
  她说的小浩,自然就是家里的小孙子了。他们的儿子儿媳都要上班,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的事情,就是由他们老两口负责的。把孙子接回家之后,还要盯着他做作业,给他做晚饭等等,这都是离不开人的。
  “要不,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留下。”胥文良和老伴商量道。
  “这可不行。”冯啸辰替胥师母回答了,“胥老,让您一个人到明州去,我可不放心。有胥师母跟着,我就踏实了。至于说你们的小孙子,能不能让他的外公外婆过来照顾一段呢?”
  胥文良和老伴对了一个无奈的眼神,胥文良说:“唉,这事嘛,说来话长……”
  胥师母却没有太多的忌讳,她不满地说:“我们那俩亲家,是大城市里的,生活讲究着呢。他们嫌我们孩子这里房子小,不乐意过来。”
  “也不能这样说,主要是……”胥文良徒劳地辩解着,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对。
  宁默却是笑了起来,说道:“这件事太简单了。胥老,师母,我和小赵请胥老去帮忙,肯定不能让胥老白干是不是?我和小赵早就商量好了,这一套设备,请胥老指导我们做翻新,再到印度指导安装调试,劳务费一口价,100万。我们可以先付一半,你们看够不够给孩子买套大房子的。咱们也别买什么120平米的,要买就是200平,等你们二老回来,可以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你们看怎么样?”
  “100万?”胥师母的嘴张得能够伸进一个拳头去。她原来对于1万以上的钱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这一段与儿子儿媳讨论买房的事情,动辄就是几十万的额度,她也开始体会到钱是怎么回事了。乍一听宁默说出100万这个数字,她立马就换算成了房子的平米数,并惊喜地发现宁默说的200平米并不是梦想。
  时下京城的房价还刚刚开始上涨,他们看中的楼盘均价是每平米6000多,200平米的复式也就是130万左右。他们原本就有一些积蓄,如果真的能够额外赚到100万,全砸出去买一套200平米的豪宅也是完全可以的。
  这个糟老头子,平时刮点风都不敢让他出门,生怕被风吹跑了,想不到居然如此值钱……
第八百二十二章
双赢的合作
  请个指导翻新设备的顾问,按时下的价格,有5万元也足够了。去一趟印度,不算交通住宿之类的费用,纯粹支付的劳务费用,有一两万也是够的。宁默此前和赵阳核算整个项目的成本,觉得在顾问身上最多花费20万,想必就已经能够聘到非常不错的工程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