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451

  “嗯嗯,那就是同事探讨工作吧。”冷飞云倒也不矫情,直接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其实,刚才两个人的这番对话,已经是很矫情的做法了,办公室里除了他们俩之外,只有冯啸辰的秘书蒙洋,这也是自己人,所以他们俩其实是不需要这番做作的。两个人所以要说这些废话,是在确定万一未来有人提出非议时候的应对口径,那时冷飞云必须声称冯啸辰执行了回避原则,他冷飞云的所作所为,都是按照装备公司的正常工作程序行事的。
  “这件事,河铁公司的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冯啸辰开始分析起来,“他们就是不愿意接受国产装备,希望能够采用普迈的产品。但因为发改委下达了重大工程必须优先采用国产装备的通知,他们不便直接违反发改委的通知精神,所以才来了这样一个假招标。”
  冷飞云说:“我听凌宇说了,河铁公司提出的招标条件,完全都是照着普迈的产品规格设计的,非常不合理。”
  冯啸辰说:“问题就在这了,你说不合理,是听凌宇说的。而冯凌宇是辰宇公司的工程师,他的话又有几分可信呢?河铁公司是用户,他们有自己的产品需求,这也是可以的吧?”
  “我刚才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的确没有过硬的理由说河铁公司提出的要求是不对的。”冷飞云说。
  冯啸辰说:“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需要找到过硬的理由。如果能够有证据证明河铁公司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那么他们的招标就必须重新进行,而在公正的条件下,辰宇盾构机是不会落标的。”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冷飞云不愧是与冯啸辰搭档多年,冯啸辰稍一点拨,他就明白冯啸辰的意思了。
  关于盾构机招标的条件,河铁公司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辰宇工程机械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谁的观点都不是权威的,如果装备公司拿着辰宇公司的观点去向河铁公司发难,对方可以有各种理由来推诿。
  冯啸辰的意思,就是让冷飞云找到一个第三方机构,而且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的机构,让他们来证明河铁公司的要求是不恰当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证明,装备公司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这件事,甚至可以找发改委讨说法,届时无论如何向河铁公司发难,都是可以的,别人也无话可说。
  在整个过程中,冯啸辰并不需要出面,冷飞云完全可以把这件事做好了。
第八百二十七章
全是托儿
  “我们采用了偏心多轴刀盘设计方法,是在多台驱动轴的前端偏心支承切削器,这样当按照同一方向旋转驱动轴的时候,切削器的刀架可以进行平行环运动,以此开掘出与切削器形状相似的隧道断面。采用这种设计,只要变换切削器的机架形状,就可以开掘矩形、椭圆形、马蹄形、圆形等各种断面,具有极好的适应性……”
  国家会议中心的大报告厅里,一场名为“国产盾构机技术研讨”的报告会正在进行。报告厅前端的讲台上,用激光笔指着大屏幕上的图形侃侃而谈的,正是辰宇工程机械公司盾构机项目总工程师冯凌宇。
  在冯啸辰面前,冯凌宇永远都带着几分稚气,甚至是惫懒之色,但站在这个讲台上,面对着一干同行和众多记者,冯凌宇朝气蓬勃,眉宇间透着浓浓的自信,尽显一名海归精英的本色。
  “冯总工,非圆形盾构与圆形盾构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控制轴线的不同,非圆形盾构的各个方向纠偏力矩不同,请问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名来自于中铁研究院的专家举手提问。
  冯凌宇切换了一张幻灯片,指着屏幕介绍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一种可重构分区推进系统,整个系统由32个气缸组成,按照需要分为6至8个分区,每个分区的推力可以单独调节。推进千斤顶可以在控制室的操作面板上进行编组操作,根据施工需要,随时可以调整分组,进行重构。”
  “冯总工,你们的双刀盘结构是如何设计?”另一名专家问道。
  “我们采用的是X形主体设计,刀盘旋转时,X形两端的缺口能够提供另一个刀盘通过的空间……”
  “我注意到你们的刀盘驱动采用的是电机驱动方式,而国外普遍采用的是液压马达驱动,你们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电机驱动的优点是噪音小、效率高,缺点在于体积较大,同等数量的情况下输出的扭矩较小。随着盾构直径和系统功率的增大,液压马达所对应的油箱和泵站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会极大地增加维护的难度。两相权衡,我们认为在大直径盾构中,采用电机驱动是更为合适的。”
  “……”
  这次研讨会,由国家装备工业公司和辰宇工程机械公司联合举办。装备公司的面子自不必说,辰宇工程机械公司目前在国内也已经是小有名气,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工程机械同行都有密切的联系。两家同时出面,请来的都是国内搞工程机械方面的大咖,这次报告会的份量也因此而不容小觑。
  专家们应邀前来参会的时候,多少带着一些捧场的心态,待到听过冯凌宇介绍的设计思路,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这几年,国内隧道工程的数量剧增,盾构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正在研制盾构机的单位已经有十几家之多,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们也经常被请去参与设计。
  在研制过程中,大家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经过努力已经解决,还有一些尚处于摸索之中。辰宇公司是最早完成全部设计的企业,他们的设计思想以及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对于大家都是非常有启发的。
  坐在后面的记者们有的在忙不迭地拍摄照片,有的在笔记本电脑上奋力地敲着键盘。前面那些技术专家的讨论,记者们只能听个大概齐,有些词汇他们甚至都写不出来。不过这并不要紧,他们接到的任务是大力地宣传这次研讨会,一些关键内容主办方已经写好了通稿,他们只需要从通稿中摘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填到报道中去即可。
  冯啸辰一向是非常重视宣传的,他知道,在这个年代里,媒体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这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掌握了媒体。装备公司的职责重大,但手上的权力却是很有限的,冯啸辰能够利用的,一是装备发展带来的利益,二是他在装备领域里的人脉,第三就是舆论的力量了。
  正因为此,在装备公司内部专门有一个公关宣传部门,负责与各家媒体的联系,逢年过节都会给相关的记者送一些好处,另外就是经常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重要的新闻线索,让他们比别的同行跑得更快。记者们投桃报李,遇到装备公司需要他们帮忙造势的时候,也是毫无二话的。
  “冯总工,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到了媒体提问的环节,一位记者站起来,扶了扶眼镜,装出一本正经的模样问道:“我是做工业新闻的,对于盾构机也有所了解。刚才冯总工在PPT里介绍说,你们的盾构机顶进控制系统的额定顶力是7.5万千牛,而我听说德国普迈的这项指标是8.1万千牛,请问,这是否意味着你们的盾构机性能不如普迈?”
  坐在旁边的记者们嘴都咧成了矩形,尼玛,大家都是当过托儿的,拜托你能不能当得更专业一点。这个什么额定顶力啥的,在幻灯片上也就是一闪而过,你居然就看到了,还说听说过普迈的水平是什么8.1万千牛。大家都是新闻系毕业的,你们学校的专业课里说过啥叫千牛吗?
  心里是这样想,大家可丝毫不会错过这个问题。既然主办方处心积虑安排了托儿,那自然就是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了,未来的报道里,哪怕把今天的天气写错了,也绝对不能把这个问题给忽略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替冯总工解释一下吧。”铁道设计院的一位专家站起来了,在台下做服务的人员赶紧给他递上一支无线话筒。那专家喂喂两声,试了试话筒,然后开始讲述起来:“关于顶进控制系统的额定顶力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做过试验……”
  接着,他便报出了一长串的试验数据,听得人头晕目眩,最后只知道一个结论,那就是7.5万千牛和8.1万千牛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是毫无必要的。
  专家的背景资料,也及时地在前端的大屏幕上投射出来了,那一长串头衔,什么享受特殊津贴,什么长江学者,什么杰出贡献,什么国家一等奖,简直比专家刚才说的数据还让人眼晕。你当然也可以不用去记这些内容,只需要记住一点,人家是国内顶尖的牛人,他的话至少在隧道工程这个领域里,就是真理。
  “冯总工,我也有一个问题……”
  前面的问题回答罢,又有一名记者站了起来,同样是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如果河铁公司的人在场,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恰好就是针对河铁公司在霍源地铁项目中进行设备招标的条件之一,而辰宇公司的盾构机恰好又是在这个条件上被卡住的。
  “这个问题,我也替冯总工解答一下吧……”工信部自动化研究院的一名专家站起来了,这个问题是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而他正是这个领域里的权威。
  这几位记者和自告奋勇出来背书的专家,自然就是装备公司和辰宇公司找的托儿,这一问一答,都是有备而来的。尤其是专家们的回答,绝对是有理有据,可以作为打官司的凭据,拿到桌面上来较真。
  装备公司和辰宇公司找上门去请专家们当托儿的时候,这些专家都是欣然接受。大家都是搞盾构机的,谁不希望国产盾构机能够迅速地得到应用。辰宇的盾构机得到认可,所代表的绝对不只是辰宇公司,还有所有的国产品牌。国内一些国有工程机械公司的实力和名气都远比辰宇公司要大得多,如果辰宇公司的产品是可靠的,国内用户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些国有大企业的产品。
  河铁公司的作为,在行业内可以算是一种潜规则,受到这种潜规则伤害的制造企业不胜其数。听说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挑战行业里的潜规则,为国产装备撑腰,专家们几乎都可以不要出场费,自带干粮来给辰宇公司站台。
  “喂,老王,你刚才提那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这件事啊,你们没听说过霍源地铁工程设备招标的事情吗?”
  “霍源地铁,那是啥,能吃吗?”
  “霍源地铁你都不知道,河阳省的霍源市啊,现在正在准备修地铁呢,我跟你说……”
  “哦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握草,我说呢……”
  “把装备公司惹急了,呵呵,有好戏看了……”
  台底下,记者们开始互相交换着内幕信息。装备公司请记者们来的时候,有些话并没有说得很透,这也是不希望授人以柄的意思。装备公司的公关部门知道,记者们都是嗅觉极其灵敏的,有些事情只要给他们一个线头,他们自然会把前因后果弄得清清楚楚的。
  当然,还有一些装备公司不希望流传开的消息,也不可避免地流传起来了:
  “对了,你们知道吗,这位冯总工,是装备公司冯总的亲弟弟呢?”
  “卖糕的,这么猛的料啊,你听谁说的?”
  “咦,冯啸辰,冯凌宇,你们注意过辰宇公司的名字没有……”
  “我不知道,我没注意过,别瞎说哈……”
第八百二十八章
北方某地铁工程公司
  “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
  河阳省会易城市,地铁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总经理韩南彬把一叠报纸狠狠地甩在桌上,对着站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霍源地铁项目工程部蒋忠和公司技术部总监喻世罗吼道。
  这是今天几家国家级媒体新出的报纸,无一例外地刊发了有关国产盾构机技术研讨会的报道。据这些报道称,辰宇工程机械公司在国内率先完成了大直径盾构机的设计,数十名国内权威专家在听取了辰宇公司的报告后,均认为这项设计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计思路新颖,性能可靠,价格优惠……以下略去300个褒义词,归纳起来就是无懈可击,谁拒绝这样的产品,谁就是头号傻逼兼民族罪人。
  如果仅仅是这些内容,倒也不足以让韩南彬大发雷霆。在每篇报道的后半部分,都含沙射影地指出这项新产品在参与国内某地地铁工程设备招标时,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例如北方某地铁工程公司在招标时提出顶进控制系统的额定顶力必须超过8.0千牛,而与会的某权威指出,这个要求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记者接着又透露说,辰宇公司盾构机的这项指标是7.5万千牛,而德国普迈是8.1万千牛,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要求是不是专门为德国普迈而专门设计的呢?
  如果说记者在报道中所说的内容还有些闪烁其词,那么有些媒体所配发的“编者按”就显得赤裸裸了。这些编者按指出:在某些单位领导心里,洋货必然比国货好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他们是有条件要用洋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用洋货。接着又是搬来中央文件,说某某领导再三提出要加强自力更生意识,要有民族自信,而我们的一些单位领导却阳奉阴违,弄出种种可笑的标准意图把国货拒之门外……
  这些报道和编者按,有些发在二三版上,有的则直接发在头版,明显是十分重要的。报道中虽然没有直接指出河铁公司以及霍源地铁的名字,但如果是比较关心这件事的人,还是很容易对号入座的。
  那么,哪些人是比较关心这件事的呢?至少河阳省的领导应当是包括在内的。有的报道中指出涉事单位是“北方某地铁工程公司”,国内能够被这样指代的公司实在没有几家。就在刚才,省里一位分管领导还给韩南彬打来电话,询问报纸上说的事情是否与河铁公司有关。韩南彬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既不敢承认报道中说的就是自己,也不敢欺瞒说与自己无关,因为谁知道记者会不会再抖出更多的料来,届时他还会增加一个欺骗领导的罪名。
  在好不容易把领导给糊弄过去之后,韩南彬便让人通知蒋忠和喻世罗二人马上来见他,他要敲敲这俩人的脑袋,问问他们到底会不会办事。
  “韩总,您听我解释……”蒋忠结结巴巴地开口了,“霍源地铁,我们原定是使用德国普迈的盾构机,我们和普迈方面也已经进行过好几轮接触,只是在价格上还有一些分歧,暂时没有定下来。这个辰宇公司是半路杀出来的,我们也没有预料到……”
  “这件事我知道,你挑重要的说!”韩南彬不耐烦地打断了蒋忠的叙述。
  “是!”蒋忠应道,接着还是继续罗索着说:“国家要求所有的大型装备采购,都必须采用招标方式。我们原来找了两家国外公司和两家国内公司陪标。那两家国外公司是普迈方面打过招呼的,拿出来的产品价格太高,明显是无法中标的。至于两家国内公司,迄今也没有成熟的产品,在普迈面前根本没有竞争力。”
  “是啊是啊,这两家国内公司,是我和蒋经理一起联系的,事先就说好是让他们陪标的,他们没有意见。”喻世罗也附和道。
  韩南彬皱了皱眉头,不过没有吭声。这个过程他同样是知道的,蒋忠和喻世罗根本没必要再说一遍。这二人如此废话,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刚才的消息,这个时候正忙着在心里找托辞呢。
  “辰宇公司是自己上门来投标的。因为我们是公开招标,所以也没有办法拒绝。我请喻总监分析了一下辰宇公司的产品,喻总监告诉我,说辰宇公司的产品优势非常明显,如果是按照常规招标,普迈公司恐怕会落败。”蒋忠说。
  “这怎么可能?”韩南彬眉毛一扬,“普迈是什么公司,那是国际一流的工程机械企业。这个什么辰宇公司,咱们过去好像用过他们的挖掘机和泵车,质量据说也还可以,但和普迈相比,能是一回事吗?尤其是盾构机这个东西,他们一家中国的民营公司,就能拿得下来?”
  喻世罗咧了咧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眼前这位韩总,当年也是在工程一线干过的,对于国产装备和进口装备的印象,也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在韩南彬当技术员的那个年代,进口装备对国产装备绝对具有秒杀的优势,如果不是因为国家外汇短缺,各单位不得不采购国产装备,恐怕没有哪家不愿意把装备全部换成进口的。
  可是,这毕竟已经是老黄历了。
过去这20年,国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国产工程机械的性能和质量都明显提高,像挖掘机、推土机之类的常规设备,国产品牌的性能与进口的已经没有太大差异,进口设备充其量就是外观漂亮一点,驾驶室里有音响、有空调,椅子是真皮的,可这有个硫化氢的用啊!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设备低一半,维修的配件价格和人工费更是只有进口设备的零头。此外,也许是国外的工程公司施工比较文明,不像国内工程队那样野蛮,进口设备往往都非常娇气,标明载重5吨,你就只能装5吨,装个30吨就趴窝,这还有天理没有了?国产设备就没有这样的毛病,说好5吨的载重,你装上50吨照样跑,谁不喜欢这样的东西?
  这一次辰宇公司拿来招标的盾构机,也是如此。喻世罗是懂行的人,看过技术资料就知道对方已经掌握了关键技术,拿出来的盾构机绝对是可以和普迈相媲美的,而价格却比普迈低了40%。普迈的盾构机一台是2亿人民币,而辰宇的报价却是1亿2000万,足足节省了8000万之多。
  别以为修一条地铁线路只需要用一台盾构机。事实上,盾构机算是一种快消品,一台盾构机的使用寿命也就是10公里左右。另外,盾构机的掘进速度也是有限的,一般在每天10米至30米之间,一年也就是三四公里。如果要修一条20公里长的地铁,再如果限制工期只有两年,就必须同时使用四五台盾构机同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每台盾构机节省8000万元,累计节省下来的费用就非常可观了。
  带着这样的认识,喻世罗曾经向韩南彬做过一次汇报,请示是否可以考虑采用辰宇公司的国产盾构机,哪怕是先用一台试一试效果。谁知道,韩南彬根本不听他的解释,直接就撂了一句话,说地铁工程是百年大计,来不得半点疏忽,国产设备的水平,他是绝对信不过的,辰宇公司想要找地方做实验,尽管去找别家公司,河铁公司是绝对不会当这个小白鼠的。
  韩南彬作风霸道,在公司里说一不二,他发了话,喻世罗也就不再吭声了。用国产装备肯定是有风险的,领导不同意的事情,自己如果坚持要做,将来出了问题,哪怕只是耽误了几天工期,这个责任也得自己背。自己这个技术总监当得好端端的,收入高,工作轻闲,老婆漂亮,儿子聪明,生活是如此美好,何苦去揽这样的麻烦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