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1395

  蒋介石点点头,指着餐桌道:“一起用点儿早餐?”
  “谢总司令!职下已用过早餐,如果可以,职下想尽快赶回安长官身边。”沈凤道立正回答。
  蒋介石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挥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王世和将沈凤道送到“憩庐”门口低声交谈几句,将沈凤道送上轿车。
  蒋介石翻阅安毅的报告,粗粗浏览片刻,摇头微微叹息,合上厚达二十几页的报告低声说道:“安毅还是很尽职的,回来第二天就把考察报告送来了,而且分为德、法、英三部分,内容涉及军事教育、军事工业和军队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会儿其他人估计仍在整理考察心得,安毅却已经把厚达数十页的详细报告送上来,可见他定是在船上没日没夜的书写……看来我误会他了,他说生病没来见我并非托辞,而是真的生病了。”
  宋美龄拿起报告仔细翻阅了一下,赞赏地说道:“达令,安毅还是那么勤奋努力,让人欣慰。等忙完手头事务,你还是召见一下他吧,要是你没时间或者他来不了,不如由我代你去看望他一下。”
  “也好,你去好些,不过不要和他商讨东北的事,胡家林的独立师、路程光的水警师、川南驻军各部以及湘西部队的请战报告全都送到我案头了,就连朱益之也悄悄来电询问是否需要云南出兵迎战?这个时候不能让对日强硬的安毅走进死胡同,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蒋介石吩咐道。
  宋美龄笑着点了点头,亲自去给安毅挂电话约时间,蒋介石擦擦嘴收起安毅的报告,站起来又看了看,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有心情写报告,奇怪……”
  厚载巷安府,独立师中将师长胡家林、骑一师中将师长张承柱、水警师长路程光等将领围坐在安毅的书房里紧张商议。
  安毅接完电话看了看表,回到弟兄们中间,望着张承柱低声说道:“大哥,二哥,咱们长话短说,如果可以的话,请二位兄长立刻将第一师装备的所有马枪、旧式手提机关枪和相应的弹药秘密运送到廊坊或者保定,由骑一师办事处协助五亮分发到东北、河北各个抗日武装的弟兄们手里,三天之内小弟就会从老南昌给骑一师补足最新式的马枪和机关枪。小弟再请陈瑜秘密开设的上海进出口公司给五亮转去一百万元,用于资助各抗日武装更好地对日作战。”
  张承柱与李金龙相视点头:“没问题,把旧式马枪和手提机关枪运往北边更保险,万一有什么差错或者被日军缴获了,也能尽最大可能隐藏咱们的真实身份……只是,老四你刚给我部补充二十万军费,一下又转给五亮一百万,手头的钱还够吗?”
  安毅莞尔一笑,指了指胡家林。胡家林知道在座的没有外人也就将刚刚得手不久的秘密行动和盘托出:“我师特种大队特勤小组在南昌情报站负责人许一尘的协助下,打劫了九江日侨的十几家商社和正金银行,随即在程光老弟的水警师特战大队的接应下悄然渡过江北。整个行动只用了不到两个半小时,缴获黄金大洋折合六百三十余万元,还有三十几件字画古董尚未计算在内。这笔钱将全部用到支持东北、华北的反日武装以及支持五亮完善情报机构方面,两位兄长就放心吧。”
  张承柱和李金龙震惊不已,安毅、胡家林、杨冠、路程光则一脸笑容,显得非常轻松。
  李金龙长出口气:“奶奶的绝了!也只有你们能办得到啊,哈哈!这下好办了,五六百万经费和军火的支持,怎么样也够小日本喝一壶的!”
  安毅连忙提醒:“这事到咱们小弟几个这里为止,二哥就不要对五亮说了,后天五亮到来,胡子通知他别在南京停留,立刻赶赴老南昌,我将在明天下午乘飞机赶赴老南昌,一来和道叔、周崇安等人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应对计划,二来明天蒋总司令要飞赴南昌,我这个参谋次长不去不行啊!”
  “那么,继南和虎头提请的行动计划该如何处理?”胡家林问道。
  “我来处理吧,让他们两个师立刻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寻找最接近上海地形地貌的地方多搞几次演习,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日本人下一步很可能会在上海挑起事端,昨日凌晨,驻扎台湾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五百余人悄悄开抵上海。下去很可能会有日本陆军陆续开来,东北咱们暂时去不了,上海随时能去的。再者,独立师备战之余,要悄悄展开巷战和近战方面的训练,以防万一用到,如果北方战事需要,独立师很可能就会成为第一批开赴战场的主力部队,骑一师本就是北方部队,也属于首批开赴战场的主力部队之列,前提是中央军委和蒋总司令下得了决心,这也是我不能再继续待在家里而要跟随在蒋总司令身边的原因。”安毅详细解释。
  众弟兄均会意地点点头,张承柱迟疑片刻问道:“老四,愚兄也有一些昔日军中弟兄留在华北,要是联系得上他们也愿意驱除外辱,能不能把他们吸收进咱们的阵营?”
  安毅摇摇头:“吸收暂时缓一缓,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验,不要让他们知道太多,同时也是对咱们情报系统的必要保护。日本人的谍报工作远远走在咱们前面了,这次我们在东北的情报系统一下子就陷入瘫痪就是证明,咱们再不慎重一些还要吃大亏,因此宁愿慢点儿发展也不能冒险激进。但是,只要他们敢于打击日本侵略者,咱们就可以全力予以支持,通过外围组织向他们提供最大可能的帮助,要钱给钱要枪给枪,功绩突出者还要给予特别奖励,咱们如今缺的就是报效家国的热血汉子,缺的就是熟悉东北、华北地形和民情的爱国弟兄,不管他们用什么手段,暗杀也好投毒放火也好,只要能有效攻击日军,抢劫日本各商社和矿产公司,就是对国家民族的最大贡献,这样的弟兄咱们不支持还去支持谁?”
  弟兄们会心一笑,安毅看了看表,满含歉意地说道:“诸位,一小时后总司令夫人会来探望小弟,小弟就不留大家了。程光,近段时间你得辛苦些,担负起武器弹药和备战物资的运送重任,骑一师的换装补充、独立师秘密增加武器弹药库存,这些全都得靠你的水警师来办理。”
  “放心吧,属下定会全力以赴。”路程光重重点头。
  送走了弟兄们,安毅趁时间来得及,连忙拿出路程光提交的秘密文件,沉思片刻一个电话打到上海,等候了数分钟电话里传来戴笠的声音:“你回来经过上海怎么也不和愚兄打个招呼?”
  安毅笑着打了个哈哈:“戴大哥,小弟对不住了,时间太紧啊!下次到上海,我一定会去拜访你!”
  “你这家伙没事肯定不会和我联系的,说吧,什么事?”戴笠非常爽快。
  安毅低声问道:“电话里说话安全吗?”
  “没问题,这条是专线,说吧!”
  “好!”
  安毅严肃地说道:“驻扎九江的卫戍师第三旅的董齐晖最近悄悄往上海运去两批货,总计一千七百五十斤,大哥知道吗?”
  戴笠大吃一惊:“什么?你确定?”
  “确定!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小弟不知道上海方面的收货人是谁,不会是杜先生或者黄先生吧?”安毅慎重地问道。
  “不可能!上海所有上点儿档次的烟馆几乎都在杜先生和黄先生控制之内,要是收到这么大批的货物,肯定会事先和愚兄打招呼,如今上海可不同于往日,各部门睡觉都睁着只眼睛盯着这个肥缺,稍有疏忽可不是没收那么简单,特别是现在正值非常时期,各界民众全都处在激愤之中,巴不得出点儿问题揪出几个出气筒……姓董的如何能够获得这么多货?”戴笠最后问道。
  “他驻守九江,以搜查共产党的名义到处折腾弄到的,也不上报就想悄悄独吞,估计是原先在夏俭麾下当旅长时接触过这玩意儿,如今没了夏俭的严厉约束胆子一下子就大了。”安毅笑道。
  “放心吧,愚兄正愁没有这方面的功绩呢,你让你的人随时将情报转达过来,愚兄要把姓董的往死里整,弄死那个忘恩负义的孙子!”戴笠大声说道。
  “好!谢谢大哥!”
  安毅感激地说道。
  “谢什么谢?我落难的时候,多得你帮衬,难道我也要随时把谢字挂在口上?兄弟贵在交心,咱们的关系可比亲兄弟还要亲啊!下次来上海记得先打招呼,否则有你好看的,哈哈!没事我挂电话了……”
  “再见!”
  “再见!”
第615章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安毅再次回到蒋介石身边,两人从同乘一车离开南京前往机场到同机飞抵南昌,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交谈,蒋介石严肃的表情一如往日,但是眼中却露出欣慰之色。安毅还是和原来一样恭敬勤勉,没有任何的不满和懈怠,仿佛从未发生过任何不快之事。
  可是其他大员的表现就不同了,飞机平安降落在南昌机场,行营主任兼剿匪司令何应钦、秘书长兼江西省代主席杨永泰早早等候在那里,看到能承载六人的飞机里络绎走下的蒋介石、安毅和两人的副官长,何应钦与杨永泰相视一眼,均能看到对方眼里一闪而过的惊讶和忧虑。
  何应钦大步迎上向蒋介石,立正敬礼,杨永泰也跟上去鞠躬致意,低声问候。
  蒋介石侧过身微指安毅:“此次参谋次长安将军一同前来,将在剿匪作战、恢复江西社会治安、振兴工商业等方面与你们共同协作。”
  安毅依据规范,率先向何应钦敬礼,何应钦转向安毅正正规规地敬了个礼,两人没有一句客套和问候,轮到杨永泰时大不一样,杨永泰大步上前,热情地握着安毅的手低声致意,表现得非常友善和客气,然后转向蒋介石,大声称赞总座的英明决定,说安毅此来可解决大问题了,以安毅在江西的人脉与威望,定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打开个崭新局面。
  安毅表现得非常客气,仿佛杨永泰从来都没有算计过他一样,杨永泰看在眼里暗自心惊,他想过此番见到安毅有可能遭到白眼和冷遇,或者安毅不会与他多说一句话,没想到安毅还是和以前一样也是客客气气脸带微笑,打完招呼就走到满脸笑容的陈诚和蒋鼎文等黄埔系将领身边,热情交谈极为融洽,这让杨永泰心中的疑惑和惶恐不断加深……实际上,他非常不愿意蒋介石把安毅叫来南昌协助他和何应钦的工作,可蒋介石决定的事情,根本就不会给任何人辩解和拒绝的机会。
  杨永泰和何应钦心里都很清楚,蒋介石的这一决定蕴含双重意思:一来是对安毅的更为信任和器重,二来是对两人数月来的工作非常不满意,否则尽可派另一位参谋次长过来,而非是与两人存在宿怨的安毅。
  车队在众多军警的严密保护下开到南昌城中装饰奢华焕然一新的行营。安毅之前曾远远见过湖畔落成使用的行营,但是自建成之日起便没有进去过,这回跟随在蒋介石身后算是见识了一番,对何、杨二人的铺张浪费颇不以为然。
  一行人很快来到宽阔气派的会议室,十余名军长、师长和江西省政府各部官员分左右整齐站立,齐齐致敬。
  蒋介石走到首位,威严地扫视一圈,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坐下,安毅坐在蒋介石右下首第二个位置,神色平静一派从容,掏出笔记本埋头书写,不向任何人望一眼。
  在蒋介石的询问下,何应钦起立汇报近期剿匪情况,精心粉饰的语言中处处透露出窘迫近况,数次被红军调集优势兵力伏击的军长孙连仲等人和各师师长神色尴尬,嘴巴紧闭,对何应钦把红军一击得手快速消失解释为“一经接战四下逃散”、“仗着对地形之熟悉化整为零致使我军各部搜索困难,造成难以把握赤匪主力之僵局”等话语深感安慰,可安毅和蒋介石都听得出其中的真实意思:剿匪各部处处挨打,却找不到红军主力之所在,造成各部陷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进而不敢前进一步的困局。
  何应钦汇报完战况,杨永泰站起来汇报江西各地的军政民政情况,在语言的组织和阐述技巧方面,博学多才的杨永泰显然要比何应钦干得漂亮,除了把“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一主要意思表达出来之外,杨永泰还提出了“赤匪借抗日之名广泛宣传、煽动不明真相者抨击政府责难军队,以卑劣手段和不知疲倦之鼓噪,赢得无知民众之盲目同情,却从未停止过对我党我军及各级政府之颠覆活动”等问题,并在问题的后面提出解决的办法,其中包括极为残酷的“应以战时条例对犯奸作恶者予以最直接、最迅速、最解决之惩处”,言下之意是请求对共产党大开杀戒。
  杨永泰述职性质的报告让蒋介石舒心不少,听完杨永泰长达二十多分钟的陈述,蒋介石和蔼地示意他坐下,扫视众人一圈,大声训示:“各位同志,江西及周边地区之现状极为严酷,经年之剿匪中央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可至今匪患不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决定,增加剿匪总司令部之力量,将在一周内请来德、美、英各国军事顾问前来襄助,纠正作战计划中之错误,弥补其中之疏漏与不足,我军与顾问团之联络、协商等事务,由参谋次长安毅将军全权负责,希望各位同心协力,报效党国,树立正确之政治观,早日清除匪患方能一致对外。”
  冗长的会议结束,蒋介石把安毅、何应钦、陈诚、蒋鼎文、杨永泰、邓文仪等七名军政大员留下,再一次细致地要求何应钦、杨永泰等人要对安毅严密配合,并明确地给予安毅参与军事及政治决策的权力,安毅可以根据需要前往各军各师督导作战与协助指挥,俨然成了蒋介石无比信任和重视的“钦差大臣”。
  众人唯唯诺诺,心里却各有想法,陈诚、蒋鼎文等人与安毅交情深厚,深知安毅的能力,对安毅的到来自然高兴,何应钦和杨永泰就不一样了,两人非常清楚蒋介石给予安毅这么大权力是何意思,CC系干将邓文仪心中吃惊,脸上却是热情洋溢的笑容,表现出同门袍泽宽厚诚挚的风范。
  开完会再一次与一群心腹协商军事难题,讨论军事部署,期间只进行过两次休息和用餐,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需要赶回南京等待张学良到来的蒋介石才乘车赶赴机场,对送行的安毅谆谆叮嘱寄予厚望。安毅频频点头却没有任何的承诺。
  蒋介石即将登机之时,看到两架崭新的飞机停在南侧的停机坪上,数名身穿迷彩服的地勤人员和三名身穿美式飞行服的飞行员围着飞机认真保养,转向安毅低声问道:“你的飞机?”
  “是!学生估计用得着,就把一架运输机和一架侦察机从西南航校调了过来,希望能在人员运送和战情侦察方面做些什么。”安毅恭敬回答。
  “好、很好!这个决定非常正确,这样一来你可以随时飞抵南京向我汇报,也可以亲自去前线看一看,做到心中有底,便于作战计划的制定和作战指挥的展开,很好。顾问团到来之后,你也可以用这两架飞机为他们提供一些方便,特别是德国人,他们素来严谨认真,估计会提出乘机观察前线的要求,之前我疏忽了这个问题,你的准备很充分。”
  蒋介石欣慰地说完,与何应钦、杨永泰等人打了个招呼便乘机离去。
  蒋介石一走,所有人都如释重负,没有了那么多的束缚,安毅与何应钦和杨永泰礼貌告别,满面春风地拉上陈诚、蒋鼎文等人同乘一车赶回市区,不一会儿就进入江南宾馆二楼的俄国西餐厅,点上些食品和几瓶洋酒开始交谈。
  “大哥,你怎么不待在河南也过来了?”安毅询问蒋鼎文。
  蒋鼎文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单只愚兄过来,愚兄麾下的两个师也调过来了,原来那个陇海路西段警备司令部撤销,愚兄一下子变成了剿匪路军总指挥,这不刚开到赣东两天吗……对了,你的几个师兄都在南昌,把他们一起叫来聚一聚怎么样?”
  “干脆,把我十八军下属两个师的黄埔弟兄也叫来放松一下,今天就狠狠宰一次安毅。”陈诚乐不可支地附和。
  安毅爽快地哈哈一笑,抬头寻找沈凤道,正好看到许一尘在过道上与沈凤道聊天。安毅招手示意许一尘过来,热情地将他介绍给蒋鼎文和陈诚。
  已经是南昌情报站站长的许一尘仍然以经营宾馆、影院和贸易公司的商人身份出现,他礼貌询问蒋鼎文和陈诚为何住在行营招待所而不住一水之隔的宾馆?几句话就把蒋鼎文和陈诚说得高高兴兴,蒋鼎文当即表示回去就把行李搬来楼上住,还要和安毅住对面,陈诚迟疑了一下,在安毅的请求下也答应住进来,反正一周之内各军主官谁也别想离开南昌,顾问团到来之前完整的下一阶段作战计划无法确定,所以只能等,开赴各驻地的军队也只能摆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模样暗自休整。
  从这一天开始,安毅过上了非常舒心的自由日子,他本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原则,每天早上准时前往行营,与何应钦、杨永泰等人见个面,随后来到行营二楼西侧分给自己的两间办公室,指示麾下尽快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了解战局进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后就乘坐轿车离开,回到江南集团的办公大楼里与周崇安、劳守道等人秘密协商各种事务,到了晚上就拉上十几二十名黄埔同袍出席南昌各界为他举行的一个接一个的欢迎宴会。
  由于时局突变,整个南昌百业停滞,共产党组织已经在整个江西地区频繁活动,仅在咫尺之遥的高安都被神出鬼没的红军小股部队两次袭击,所以安毅麾下撤出之后的众多产业没能按照理想价格转让出去,但是也比当初的投入增值数倍。
  安毅以快刀斩乱麻的态度,建议周崇安和老道尽数把闲置的产业卖掉,因为,下一步整个南昌甚至整个江西会走向何方,连安毅自己也毫无把握。
第616章
背叛者死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四日凌晨,日军在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四千多人,向嫩江桥发起进攻。时任黑龙江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将军立即命令守军奋起还击,声震中外的嫩江河畔的血战全面爆发。直到中午,日军伤亡很大,纷纷溃退回南岸。下午三时,敌人再次集中兵力,密集进攻。马占山所部等日军到百米处,齐起猛攻,趁混乱之际全线冲锋,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日军飞机、大炮无技所施,无奈之下向江桥溃败,遭到在江岸芦苇内埋伏的中国军队堵截,日军有的陷入泥沼、有的跳入江中,后来增派的援兵也在桥上被马占山所部骑兵冲断,一股回撤,一股被迫逃到左翼阵地后全歼。
  此后连续十多天的交锋中,日军损失惨重,至十九日马占山率部退守克山、拜泉、海伦,共毙伤日伪军六千多人,自己伤亡两千多人,这就是打响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第一枪的江桥战役。
  马占山将军的义举,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很快,在全国民众强烈要求团结一致抗日,反对内战、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汹涌浪潮中,南京国民政府与广州政府都表示愿意“和平解决宁粤争端”,“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在上海举行了中外瞩目的“和平会议”。
  这次“和平会议”在数日的吵吵闹闹中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宁粤之间嘴巴讲和,口号无比嘹亮,实质上分歧却日益严重,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和以汪精卫为首的广州政府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最后在全国舆论和各方压力下,宁粤双方相互妥协,决定把问题拿到两个政府各自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加以讨论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的四全大会于十一月中旬在南京举行,广州政府的会议召开得晚一些,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从十一月十八日开始到月底依旧没有结束。
  自从居中调停的广州政府常务委员古应芬因拔牙意外死亡之后,没有了任何约束的粤军主帅陈济棠极力排挤没兵没枪只有一张大嘴的汪精卫和孙科势力,长达半个多月的会议上,同属广州政府旗下的陈济棠势力、李宗仁势力与汪精卫等势力矛盾终于激化,会场上扔凳子飞瓶子你来我往乱成一团,多达十余名代表因此受伤。
  汪精卫及其支持者全都是些笔杆子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尽管在会场上打不过陈济棠、李宗仁集团的赳赳武夫,可他们意志无比坚强,耐力也十足,往往是今天的会议因吵闹加肢体上的争斗无疾而终,一个个鼻青脸肿垂头丧气回到家中,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准时出现在会场上,继续据理力争,大喊大叫。一些被板凳、瓶子、茶杯砸破脑袋鲜血长流的代表草草处理好伤口,马上又出场参加会议,其信念之坚定就连扔酒瓶砸凳子的军中将领们也不得不暗自敬佩。
  相对而言,南京举行的四全会议显得斯文多了,也较为务实,为赢得民心、挫败广州政府的阴谋,蒋介石在会议上第一次就日军侵略东北进行表态……蒋介石对坚持抗日寸土不让的黑龙江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将军以及所部将士予以高度评价,提议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主席,并做了专题演讲:“我们一方面很有诚意地信仰国际联盟,希望国联能拥护正义,主持公道,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国内必须有切实的准备,我们料到日本不肯轻于退出东三省,也料到日本不能把大连、旅顺轻于交还给中国,所以我们唯有依赖国民的能力与世界上的公道,我们一定更要有最后的决心……什么是最后的决心?就是流血牺牲杀身成仁的决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