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1395

  身穿一号红色守门员球衣的德国人汉克拉了一下身边的队长,两人一起望向正在绑鞋带准备热身的安毅。
  身材高大壮硕的英国电力工程师斯蒂芬高兴地说道:“真是安,听说他到云南去了,要和我们的缅甸殖民地军队打仗,没想到他竟然出现在这里,而且还这么有兴致来练球,看来我们的将军很想获得首届运动会的足球冠军。”
  年轻的英国桥梁工程师菲利普也凑了过来:“嗨!我们一起去和将军打个招呼,怎么样?要是他有空,晚上我想请他喝一杯。”
  “怎么了菲利普?昨天你不是还对将军在云南南部的军队很有意见吗?”汉克开起了玩笑。
  菲利普耸耸肩:“我有吗?我只是担心将军打不过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恼怒之下把我们的铁路投标资格取消了……走吧,一起过去怎么样?”
  三人各怀心事地走向安毅,开朗健谈的电力工程师斯蒂芬五米开外就大声打起了招呼:“亲爱的安,你们也太吝啬了,每周只允许我们到叙府这个最好的比赛场地训练一次,一次只有两个小时,是不是担心输给我们世界联队,才这么安排的?”
  安毅哑然失笑,站起来与三人握手:“你好,汉克,见到你我真高兴,我做梦都想射穿你的球门。”
  汉克自信地笑了起来:“安,就你们军队代表队的水平,想战胜我们世界联队估计很困难,不过机会也是有的,可不是这一届。”
  安毅又是一笑,转向菲利普和斯蒂芬:“没想到两位朋友都还在,英国驻云南腾冲领事馆的斯特林先生一见到我就威胁说,要断绝与我旗下所有企业的合作关系,我真担心英国政府会让川南所有的英国公民都撤走,要是你们离开就很遗憾了,我的球队非常想和你们交交手,北京的圆明园可是你们和法国人带头纵火烧毁的。”
  三个外国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安毅这话是什么意思,安毅身后正在热身的顾长风、沈凤道、丁志诚、梁子晏、司令部和士官学校的十几位球技出众的年轻人却忍不住笑了,自从《三江日报》报道了在川南工作的欧美各国工程师和各领域专家教授,报名参加运动会的篮球、足球、田径和国际象棋比赛之后,不约而同地把冠名为“世界联队”的足球队和篮球队称之为“八国联军”,都希望安家军和国内各大学的球队好好教训他们一下,宣扬国威,扬眉吐气。
  “安,你总是这么幽默。”斯蒂芬耸了耸肩,随即问道:“我们的领事真的是这么说的吗?那么,你的意思呢?”
  安毅收起笑容,一脸认真地回答:“我个人的意见是,政治是政客们玩的游戏,最好不要影响到两国工商界的良好合作。不过,我听说英国的铁路公司和英国远东投资公司准备响应贵国政府的号召,将会在一周之内陆续撤离川南。”
  “斯蒂芬、菲利普,你们都是我的朋友,说实话,我真不愿意看着你们离开这块生机勃勃迅速发展的土地。你们所效力的承建商只收到我们百分之三十的工程预付款,已经建成通车的叙府有轨电车网,也要到九月十五日才进行验收交接仪式,你们的叙府至昭通铁路一、二号标段七十公里铁路已经建成,如果你们违反合同、自行撤离的话,我们的美国和南洋担保银行将依据合约条款,停止剩余款项的支付,你们的损失会很大,英国政府是否能补偿因毁约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这些都是令人非常担忧的事情,希望你们自己也好好考虑一下。”
  斯蒂芬和菲利普非常震惊,再次询问安毅这个消息是否正确?得到完全相同的答复之后抱歉地匆匆告辞离去。
  汉克和安毅继续交谈了一会儿,看到安毅的伙伴们都已准备完毕,在场上等着了,当即客气地说不打扰安毅的训练,然后走到场边的休息区域,和来自欧美各国的伙伴们一起观摩军队足球队的训练,一边看一边交换意见,普遍认为军队的球员们技术不错,速度很快,很多人对安家军球员拥有这么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术非常不解。
  看过德文版《模范营》的汉克告诉大家,将军的军队在六年前就以篮球和足球为娱乐和辅助训练项目,几乎每一个官兵都喜欢这两项运动。众人恍然大悟,但是丝毫不惧安毅的球队,大多认为安毅的球队在场上没有任何的队形和正规的章法,很容易在激烈的对抗之中被击败,几个欧美球员洋洋自得地打起了赌,要是世界联队碰到安毅将军的球队,上半场能攻进多少个球?
  看到下半场的一半,世界联队的队员们尽数离去,在体育场正门大厅碰到迎面而来的一群将校和官员,欧美人礼貌地致意问候,官员们和一众将校也含笑还礼,双方擦肩而过,没有进一步交流,但是对在士官学校的体育场里碰到这么多洋人还是感到颇为惊讶。
  这群将军和官员,正是刚刚下飞机不久的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张治中、杨斌和他们的副官,还有安家军司令部的几个负责接待的将校。
  杨斌是结束庐山军官训练营二期的教官工作后,与宋子文他们一起乘机回来的,在机场听前来迎接的警备部队副司令兼江防司令路程光、政治部主任展到、航空兵司令黄禀一等人说安毅正在练球,叶成是教练,防空旅长屠智荣是裁判,顾长风是前锋,丁志诚是左边锋,林飞是右边锋,夏俭是中后卫,沈凤道是守门员,他们难得聚在一起练球,所以现在还在士官学校体育场,没能前来迎接尚请海涵。
  宋子文等人哭笑不得,作为欧楚儿干爹的孔祥熙非常大方,哈哈一笑建议先不进宾馆,一起到球场看看安毅他们的水平怎么样。宋子文一听,也有心看看安毅是真在练球,还是故意找借口摆架子,于是大家坐上军车就直接来到这里。走到场边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球场上一个个熟悉的将校都在汗流浃背的跑动,两队人马打得很激烈,不时传来骂骂咧咧的粗口话和粗鲁埋怨,“孙子”、“狗日的”、“笨蛋”的叫声不绝于耳,哪里有半点儿国民革命军将校应有的风范?
  张治中摇摇头,叹了口气:“安毅这小子真是悠闲,这个时候竟然玩起足球来了,真不知道他是否了解危机四伏的外界局势,不务正业啊!”
  宋子文倒是非常欣赏安毅的高超球技,赞羡地说道:“没想到安毅会有这个特长,球到他脚下就像黏住了似的,谁也抢不走,几个转身和带球过人都很快,传球也准确,我在美国读书那几年常常去看学友们的足球比赛,似乎没看到有谁的技术比得上眼前这家伙。只是,他打的位置好像是组织进攻的中场核心位置,这个位置的球员号码一般都是八号,或者十号,他怎么穿上件五号的衣服?”
  展到上前笑着解释:“我也问过我们司令,他解释说前两年随中央军事代表团出访法国的时候,他在散步中偶尔看到一场球赛,场上一个名字叫齐达内的法国秃子技术高超,踢的就是中场位置,号码正是五号,所以司令回来之后一直用五号这个号码……不过他打篮球却喜欢大号码,二十三号,据说是一个叫乔丹的美国篮球运动员的号码。”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可理喻。
  杨斌乐呵呵请大家坐下,这时安毅已经发现了宋子文一行,却只是向恩师张治中大声致歉,接着继续进行比赛,不一会儿就让他在距离球门二十多米的地方一记劲射打进一个球,白皙的场上法官屠智荣趁机吹响比赛结束的哨声,在众弟兄骂骂咧咧的叫声中快步跑到宋子文等人面前问好。
  众弟兄这才注意到熟悉的宋财神和张治中一干人,一个个自觉地闭上臭嘴,全都快步跑过来致敬,完了埋怨安毅这么大的事情没有告诉大家,否则就不会来练球了。
  安毅却毫不在意,向张治中再次致歉完毕,低声询问孔祥熙愿住家里还是住宾馆?孔祥熙反问干女婿你家里住得下这么多人吗?安毅说行,西园主楼西面那片空地上已经建起了一栋两层洋楼的院子,专门招待亲朋好友的,刚落成几天还没人住过,楼上楼下共八套客房,而且都带有洗浴间,设有电话和酒柜,比宾馆的豪华客房不遑多让。
  孔祥熙连忙征求大家的意见,众人一听哪儿还不愿意?全都想住进安毅的西园去,原因是去过安毅西园做客的将领,回到南京之后个个大吹大擂,认为没有一个人比安毅更会享受,把安毅的私宅西园形容得像个世外桃源似的,于是安毅的“叙府西园”就在中央政府和整个国内的上层社会出名了。
  众人一起乘车前往西园,进入园中就看到安毅两个名声在外、如花似玉的老婆已经等候在那里了,欧楚儿挺着个硕大的肚子,在马大婶和冯洁云的搀扶下,害羞地致礼问候。
  孔祥熙快步上前,转达老婆宋霭龄的问候,指指干女儿的肚子问几个月了?听到楚儿低声说产期就在这几天,孔祥熙吓了一大跳,连忙让冯洁云和马大婶把楚儿扶进家里别吹风,走向新落成的雅致西苑时,一路上不停埋怨安毅粗枝大叶,不知怜香惜玉。
  安毅笑容可掬地听着,与恩师张治中并肩而行。听张治中对园子频频赞叹,不觉有些惭愧,解释说川南荒野之地,野趣天成,不像繁华都市上海南京寸土寸金,要是老师愿意,干脆在南面也建一个院子。几句话就惹来张治中的白眼,说你苦心经营高速发展的叙府不算繁华,怎么才叫繁华?
  安毅摇头一笑,抢过张治中手中的皮箱,大步前行。
第949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天后,宋子文、陈立夫、张治中一行乘客机飞回南京,唯有孔祥熙飞到南昌后转道庐山,把一沓厚厚的报告上呈蒋介石。
  夜已深,蒋介石却怎么也睡不着,安毅没有奉命回来助他一臂之力,这既在蒋介石的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之所以说是在意料之中,是因为安毅如今已是实力雄厚、重兵在握的头号军阀头子,麾下雄兵十万,再也不是蒋介石心目中原来那个率直乐观、对他言听计从的小青年,原来那点儿可怜的师生之情在今天已经无法对安毅起到任何牵制作用,原本轻轻松松能把安毅掌握在掌股之间的手段已经失去效力。
  已经隐隐成为地方割据军阀代表人物的安毅自然不会再干那些自掉身价的事情,没有足够让他心动的利益,他不会返回中央、回到蒋介石身边,这些例子在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身上比比皆是,何况安毅如今的地位不在阎锡山之下,名声比起阎锡山来更是好上千百倍。
  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安毅会委托孔祥熙给他这个委员长上呈多达五份的研究报告,分别是《试论中缅边界危机分析与对策》、《亟待改革之军衔制度》、《中日历次战争之战例汇编与研究》、《试论国军训练系统之优劣》、《中日关系展望》。
  其中的《试论中缅边界危机分析与对策》、《亟待改革之军衔制度》两份报告,看得蒋介石数次拍案叫绝,爱不释手,正好切中蒋介石心中最大的担忧与无奈,安毅对中缅边界危机的论述,翔实而又精辟,矛头直指江河日下、仍在被经济危机拖累得步履蹒跚地英国人,通过世界各国三年来对华贸易额的统计列表,以及英国三年来所占世界贸易份额的逐年下降的对比,让原本还有些模糊的蒋介石一眼就看到,美国国力的强势崛起和德国经济在夹缝中的高速发展。
  这份报告是目前为止最为详细、最注重实据的政论报告,是国民党中央、参议院、军委各部任何一个将领和所谓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无法提供给蒋介石的,安毅却做到了,而且在结论中非常肯定地指出英国的外强中干,以及其遍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危机,直接提出了与蒋介石不谋而合的看法和建议:在政治上,以灵活的外交方式处理中英关系,必要时就中英关系问题与美国政府秘密商议,美国政府基于自己的在华利益以及与英国政府的盟友关系,甚至会为此主动找上门来进行斡旋,最终达成各方妥协;在军事上,请蒋介石和中央信任并依靠西南地方势力,顺应民意,狠狠教训军力单薄、却又极度狂妄自大的英国殖民者,不但能为中央政府树立起巨大的民望,还能通过果断强硬态度和局部军事胜利,震慑在华北蠢蠢欲动的日本军国主义者。
  第二份《亟待改革之军衔制度》切中时弊,正中蒋介石下怀。
  前一段的总理纪念周上,蒋介石面对中央军数百将校,痛陈目前国内混乱的军阀割据状态,痛斥在军队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诸多弊病与漏洞,喊出了“我们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竟有一个师多达十五名将官的天下奇观”这样的狠话;西北军阀马步芳十二岁的儿子马继援被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而且竟然获得中央军委军政部批准的例子,更是成为中外军界的笑柄,尽管军政部长何应钦严厉处罚了麾下铨叙科的所有主官,并多次向蒋介石检讨错误,但这一丑闻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安毅在这份报告中并没有论及其他,而是针对现行的国民党中央政府于三一年四月颁布的《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结合德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的军衔制度,进行对比分析,郑重要求蒋介石和中央军委在法理和实施手段方面,排除一切干扰,强有力地统一全国的军衔制度。
  安毅在最后非常坦率地附上川南和滇南一个正规军、五个地方师所奉行的军衔制度和将官列表,安家军十一万军队中,少将以上军官只有三十六名,而且统统报送军委备案,比如今中央军的一个管辖三个主力师的三万人左右的正规军将官还少了三分之一,且安毅麾下军队校尉一级将领的升迁时限非常严格,从今年初开始,除卓越军功之外,所有军官必须在本级岗位服役满三年,才具备晋衔的首要条件,相比于目前中央军实施的军衔制度,更为严格,比全国混乱的地方军队更是强了十倍百倍,引起蒋介石的强烈共鸣和高度重视,看完迅速有了较为清晰的腹案。
  另外三份报告也非常的专业,与其说是报告还不如说是论文,三份报告中附带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写给蒋介石的推荐信,恳请蒋介石把这三份报告勘定为中央军校将官进修班的辅助教材。
  蒋介石匆匆翻阅一遍,印象极为深刻,也对安家军的强大忧心忡忡。
  蒋介石知道,安毅敢于呈上这三份报告,不但已经猜测到蒋介石和中央政府的负面反应,而且隐隐透着一种强硬而自信的高姿态,不担心蒋介石和中央政府对他的军队使出各种削弱压制的手段。
  这一点,更让蒋介石头疼和无奈,蒋介石清晰地认识到,安毅通过这一方式,等于向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态度:一、安毅和他的军队在大局上仍然服从中央的领导,尊崇蒋介石中国军队最高统帅的地位;二、安毅和他的军队已经形成实质上的相对独立,虽然表面上奉行国民党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的那一套,但实际上也和阎锡山、李宗仁和陈济棠等人一样,只是在军事上服从领导,在政治、经济、文教卫生各领域自行一套,根本不把懦弱无能的国民党中央放在眼里。
  蒋介石对此深感失望,但却又毫无办法,由于汪精卫派系的强势,以及全国各大反对派的百般抨击,蒋介石需要时间蓄势,通过让出政府行政权力来换取更有利的政治环境和发展时间,让权力欲旺盛的汪精卫去做挡箭牌,以减轻在一穷二白、债台高筑的政治方面必须承受的巨大压力。
  安毅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一系列大手笔,建设川南,发展川南,不但趁乱扩大地盘,强势介入四川、贵州、湖南、云南的军政领域,还与周边势力形成了利益共享的同盟关系,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再扛起“振兴民族工商业”、“发展民生造福一方”的大旗,其巨资投入的一个个建设项目和迅速取得的成就,受到全国各界的普遍赞扬,让各省民众羡慕之余,也对自己的政府怨气丛生。
  对此,南京政府包括蒋介石、汪精卫都毫无办法,不但要违心地支持川南的建设,顺应民意、赞扬安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甚至偷梁换柱地窃安毅之功,说是在国民党中央英明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的非凡成就,还要在方方面面忍受安毅巧妙的要挟。长此下去,再想收服安毅、收回西南各省的统治权,就越发地困难了。
  蒋介石面对安毅的一系列报告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把孔祥熙叫来谈一谈,省得明日孔祥熙返回南京之后更为麻烦。
  不久孔祥熙到来,蒋介石挥退秘书和侍从官,独自与孔祥熙密谈,开口就问出一番很不高兴的话:“庸之,你们几个这次屈尊去川南,我已经算是很给安毅的面子了,派出四名大员去做工作的事,此前我只对阎百川、冯焕章、张汉卿做过,他安毅怎么不识得其中奥妙,为什么还是不愿来见我?他究竟想干什么?”
  孔祥熙微微一笑:“我那干女儿这几天就要生了,安毅对之前的那个孩子和楚儿深感愧疚,于是决定留在楚儿身边陪伴她,尽到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职责,呵呵……虽然这只是个借口,但一点儿也不牵强,情理之中啊!”
  “屁话!他安毅从北伐开始到华北抗战,什么时候见他儿女情长了?何况如今灾民遍地,口口声声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毕生奋斗目标的安毅,会因为自己儿子的出生而至万民于不顾吗?”蒋介石很不高兴。
  孔祥熙深知蒋介石的脾气,又是哈哈一笑,从容道来:“也不是不管不顾,他不是把杨斌和夏俭派到南昌来负责赈灾了吗?杨斌和夏俭原来分别是江西省保安司令和赣中保安司令,他们在任时期多次负责过全国和地方的赈灾事务。对于灾民安置和分流,非常有经验,而且有劳先生和江南集团总经理周先生在一旁鼎力支持,安毅来不来其实问题不大。”
  蒋介石已经知道杨斌和夏俭赶到了南昌,正在与熊式辉等人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议,也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缓解南昌的压力,但是全国各地灾民仍然源源不断地向南昌地区涌来,各地政府的保安部队设卡拦截都见效不大,蒋介石不得不格外重视。
第950章
计划哪有变化快
  考虑到安毅确实是在为自己分忧,而且行动迅速,力度很大,虽然老南昌开仓赈灾已经有些日子了,但到现在为止没有张口问中央政府和他蒋介石要一分钱,一次就派出麾下两员大将前来,足以看到安毅在这个问题上的情义了。因此,蒋介石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你和安毅谈的怎么样了?”
  孔祥熙犹豫了一下:“他不愿再给中央政府贷款了……刚到叙府那一天,在西园他的家宴上,子文差点儿和他吵起来,子文讽刺他是个自私自利、只顾自己集团利益的大军阀,安毅立刻向子文逼债,说中央政府到现在为止已经欠了他安毅五千四百多万元了,现在川南政府也不富裕,不结清说不过去。子文生气之下当即回了一句‘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狠话,顿时把安毅气得够呛,立马对子文一番反唇相讥,说着说着两人拍桌子站起来,情绪非常激动,我和文白、祖燕连忙拉住两人,这才没有打起来。”
  蒋介石眼睛瞪得大大的,随即哈哈大笑:“哈哈!很好,子文终于碰上安毅这个流氓了,有意思……后来怎么样了?”
  孔祥熙心里顿时鄙视了蒋介石一下,端起茶杯慢慢品茶,一点儿也不着急回答,倒把蒋介石的胃口吊起来了。
  孔祥熙放下茶杯,扶扶眼镜,接着说道:“在我们的劝阻下,安毅先收起脾气,提出既然中央政府没钱还他,就拿江南集团、川南企业集团的进出口税对冲。子文立刻一口拒绝,只有两个字……没门!”
  蒋介石微微颔首:“还是子文顾全大局,今年正是我们还债的高峰期,要是让进出口额占了全国总额近一半的江南集团和川南企业集团对冲债务,岂不是让中央财政捉襟见肘、失去信用?”
  孔祥熙微微吃了一惊,终于知道安毅的五千多万借款恐怕一年半载要不回去了,摇摇头,还是继续说下去,让蒋介石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啊,我们都是这么想的,本想和气地与安毅谈谈,请他谅解中央的苦衷,把还贷期推迟一年,没想到子文正在气头上,丝毫不给安毅面子。就在我们非常担心他俩再吵起来的时候,安毅却笑了。”
  “什么?中央还不了他的钱,他还能笑得出来?”蒋介石非常惊讶。
  孔祥熙回答:“是啊,当时我们也很吃惊,感觉有些不对劲,结果安毅一开口全明白了,他说既然这样,他就多加点儿运费,通过广西和云南走陆路,就当武装走私得了,天高皇帝远,谁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到时候中央不但收不到他一分钱的关税,还得如期还他的债,否则他将通过广播电台和报纸杂志,把中央与江南集团、国民银行的借款协议公之于众。他话一说完,我们全都没办法了,子文气得差点儿摔了杯子。”
  蒋介石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喃喃地道:“这么说,安毅真的和李德邻白健生他们走到一起了?”
  “委座也不用往坏处想,据我所知,川湘滇黔地区虽然一直与桂系保持着经贸往来,但数额都不大,广西那地方穷山恶水,能有多少发展资金?桂西北几座矿山和冶炼厂还是靠借贷建起来的,弄个温饱不成问题,但是要想大发展,谈何容易啊?至于在其他领域,川湘滇黔都没有与桂系建立关系,他们也担心把自己牵连进去,得不偿失。”孔祥熙提出自己的见解。
  蒋介石点点头不置可否,孔祥熙沉吟了一下,终于说出了个重要消息:“安毅接着说出自己的苦衷,说他手里确实没有多少流动资金了,川南的摊子一下子铺开得太大,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滇南的近二十万灾民安置到如今刚刚见到成效,估计今明两年还得再投入一两千万,这二十万人才能最终解决温饱问题,慢慢稳定下来;由于中缅边境危机,滇军又从湘西和叙府兵工厂紧急调运四百余万的枪支弹药和物资,这些钱安毅全得先垫付,否则工厂就得停工;加上迫在眉睫的数以百万的灾民赈济和安置,中央政府没有一分钱划拨给他,他需要紧急筹集资金,以渡过难关……唉,我看他也是急了,临我们回来的前一天晚上,安毅找到我,下决心转让他和周崇安所持有的国民工商银行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我想来想去终于答应他了,打算明天回到南京处理完事务,后天就到上海召开股东会议,大家一起想办法筹资,接下安毅和周崇安所握有的全部股份,这样一来也让银行的运营更稳定些,不至于像前一段时间那样弄得鸡飞狗跳。”
  “安毅真的舍得退出国民工商银行?”蒋介石很不解。
  孔祥熙再次点点头:“这次是真的,就连子文也吃惊了,收起脾气劝安毅冷静想想再做决定,在即将展开的货币改革中,规模和实力在全国排名前三的国民工商业银行,很有机会获得财政部特许的货币发行权,这时候退出去,就等于把即将到手的巨大好处白白扔了。无奈安毅心意已决,当即决定不再保留那些股份,还自我开解说吃亏是福,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蒋介石缓缓点头:“这么说起来,他是真的周转困难了……”
  “应该是这样,子文也是这个看法。这几个月,江南集团所属之老南昌企业秘密转让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脚踏车厂、人力车厂、分布在赣江边上的三座码头的货场卖给了本地财阀,收音机厂卖给了浙江的鸿发公司,农机厂全部转给了我和虞家,百货公司、粮油食品厂转给了老南昌商会的几个会长,谁也不敢接手的纺织印染厂拆装上船,整体搬迁到了川南,接下去恐怕冶炼厂、五金厂、制药厂这些支柱企业也都会逐渐转让,看样子安毅和江南集团真的要放弃老南昌这个基地了。”
  “我其实很担心,江南集团从江西撤走之后,老南昌周边的工商业基地会慢慢走下坡路。从今年上半年急剧下滑的税收来看,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毕竟在管理经验、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全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比得上江南集团,弄不好人才都留不住。”孔祥熙说完幽幽一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