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730

  “良旭,是你看得太重了,虽说这是次难得的机会,但是仅仅只是一次机会而已,即便是错过这次机会,也并不意味着以后我们没有其它的机会,再则这个由实业界钜子们创办的教育基金会不是承诺,每年都会资助超过2000名学生赴欧美日留学,今年不行,明年还可以再来不是!”看沈良旭如此这么紧张,陈燕鸿便出于一个校友本份,关心地开口劝解到,以使其能够稍放松一些,否则像这么紧张,根本考不出什么好成绩。
  “信卿,此次中华教育复兴基金会举办的资助留学考试,恐怕是共和建立以来教育界第一盛事,全国两万余学生竞相报名。今年资助3000名学子,以后每年2000学子,十年内我国教育、科技、实业人才困局必定可以为之扭转,得到基金会资助进入德国一流的学府学习,这种机会实是难得至极。”看着大门外早早就站满近百名准备参加考试的学子,贾丰臻面带着喜色的对身边的沈恩孚说道。
  正是因为看到这次私人基金会资助留学生对国家之利,身为江苏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贾丰臻才会无偿借用教室给其考试,同时又到处游说其它学校和自己一起无偿借用教室给其使用。
  “全省一百六十三所学校无偿借用校舍教室,因而节约的经费等于间接资助了五十名学生赴德留学,若是算上全国,至少一千名学子受益于此,丰臻兄可谓劳苦功高啊!”看着那些在校门外等待着进入考场的学子们,沈恩孚在感觉欣喜的时候,更多是带着一些担心,担心他们的安危,在这些参加考试的学子之中,只有最优秀的学子才有机会通过考试远赴德国求学。
  但是这一路上穿越战区所担负的风险,将远远超过世人想象,沈恩孚无法想象如果发生什么意外的话,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学子因此有所折损的话,对本就缺少人才的中国会造成多么大的打击,但是面对如此珍贵的机会,任何人都不可能就此放弃,这是一次两难的选择。
  ……
  蝗灾是共和时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高度的续发性、继起性,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以及时间长、分布广的特点,尤其是在黄河南北地区几乎是年年都发生了规模大小不等的蝗灾,蝗虫飞起来遮天蔽日,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在这个化工农药不过刚刚起步的时代,没有高效的农药前提下,大多数时候,黄河南北蝗灾高发区百姓更多的时候只能坐视着蝗灾的发生。
  生产高效农药用于灭虫灭蝗是西北化工集团一项主要产业,而和其它化学试验室不同,作为化工集团下属第六化学试验室,这里一直都是在进行着各种农药研发,当然这种研发只是偶尔进行,大多数情况下试验室时里的研究员们所从事的不过是参考“外国农药”资料,对其进行国产化研究。
  “使用三氯化磷与甲醇反应,得亚磷酸二甲酯,加热,得甲磷酸一甲酯,与三氯化磷及氯气反应制得甲基氧二氯化磷,在制取过程中需避免与水接触,因为三氯化磷遇水强烈水解。”在第六化工试验三楼全封闭危险化工试验室中,穿着双层橡胶防护服、头戴着防毒面具的施明德按照资料上提到过程,尝试着试验室资料室中的资料里提到的一种高效农药。
  年龄不过才二十八岁的施明德,在过去的二十八年中经历了多达九次大规模的蝗灾,少年时曾看到那些因蝗灾而饿死的灾民的模样,一直以来都刻在施明德的脑子之中,在国外接触到化工农药的时候,施明德就立志要研制一种高效农药用于灭蝗,这也是施明德回国来到西北工作后,一心赴到试验室的原因。
  在施明德看来,目前西北化工生产的几种农药灭蝗的效果很是一般,尤其是面对大规模蝗灾的时候,在化工资料室里找到的高危化工合成物的资料后,施明德就试图合成那些高危化工合成物,进而以其为原料制造出高效农药。
  “用氟化钙加浓硫酸加热,生成氟化氢……反应在铜容器中进行,用铅容器接收,可惜没有详细的资料,否则也不用这么一点点的摸索。”在这个危化试验室中穿着一身防护服的施明德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已经感觉到了一丝疲惫,施明德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重复着这些原料合成,拿着笔在记录本上记录下合成过程的施明德自言自语着。
  “为什么这种高危化工品在国外没有得到应用呢?”当甲基氧二氯化磷和氟化氢反应得到甲基氧二氟化磷后,正在准备完成最后一步试验的施明德在心里想到,在化工资料所内有相当多外国最新的化学试验资料,像这种高危化工合成物,却没有详细的试验数据资料,所有的只不过是几句简单的文字资料表述而已。
  “无色的水样液体?”当甲基氧二氯化磷及异丙醇反应反,密封收集皿里得到了几十毫升的无色液体的时候。看着收集皿中几十毫升无色液体,施明德不敢肯定收集器皿中液体是不是资料中提到成品,毕竟之前无数次的失败,已经让施明德可以冷静面对这一切。
  “吱、吱”施明德从栏中取出了几只小白鼠,然后把它们放入玻璃制成的密封试验柜,随后从装着无色液体的密封收集皿取出了几毫升液体,在气压作用下几毫升液体被滴入试验柜之中,随后液体开始在柜中开始挥发着。
  “这……这怎么可能?”看着柜中的试验结果,这种未知化合物所带来的快速致死性超出了施明德想象,施明德突然之间意识到这并不是一种普通高危化合物,曾经接触过氯气、光气等几种毒气的施明德意识到自己合成出来的绝对不是农药,它根本就是一种毒气!
第241章
大家都是中国人
  当施明德带着自己合成的试验品出现在西北民团国防科技委员会的时候,看着眼前这个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的门牌,提着密封箱的施明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鬼使神差来到了这里,施明德只是遵守了试验室的规定,任何可以用作军事的发现或发明,都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国防科技委员会,这是西北各个试验室的规定。
  “你好,我是西北化工第六试验室的研究员,这是我的证件。”在国防科技委员会门前施明德拿出自己的证件对门旁哨兵说道,此时施明德知道只要自己一进入这里,一切都不会再受自己控制,施明德可以想象当自己合成的这种毒气以及他的合成资料上报给国防科技委员会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按照西北一直以来的高效,他们会迅速建立一家专业工厂开始生产这种毒气。
  作为化工研究员,施明德知道当化工所合成出光气之后,西北是用什么样的速度作出的反应,几乎是立即就制造出了光气炮弹,而按照施明德的试验,这一种毒气的威力是光气的近百倍,他们绝对会调集全部技术力量,实现这一种毒气工业化生产,以应用于军事。
  “施先生!这是你的证件请您收好!接待室上楼右边第一间房间。”国防科技委员会门前的士兵在检查证件后说道。
  ……
  在西北军队中一直有保安系和保定军官生系两大派系,这两大派系之中,军队中基层军官大都出自保安系,而在参谋部之中,保定军官生则又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对于军队派系,司马从来都是持着打压的态度,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事实,只要有人的地方,自然的就是会团体。
  在军队之中也是一样。随着后来在司马的主导下,西北公司从内地招募了一些因种种原因被排挤出的军官,而后来的蔡锷、蒋百里的到来,更是为西北民团带了数百名军官,这些人的到来,打破了西北原本保安系、保定系两家独大的局面。
  随着民团的扩大,尤其是大量地方部队的建立,出身基层部队短训班以及军校系的军官生大量充实到基层部队,打破了保安系一直以来在部队基层独大局面,而大量有经验的内地军官进入参谋部以及出任各级参谋,使得保定军官生系在参谋部之中的地位受到了冲击,而这正是司马想要的。
  “诸位,二十三天前,在唐努乌梁海西北商号二十六名掌柜伙计为保护商号财产不损,而惨遭俄人枪杀。九名被俘伤员,随后被俄人以间谍罪当众绞杀。如此奇耻大辱,实是我等军人之耻辱,此耻不雪,我等实愧对身上这身军装!更有辱我等军人之名!”
  唯司马的命令是从,这一点在保安系出身的军官身上体现的再明显不过。作为第二旅的主官,最近两个月过也够郁闷的,张家口一仗还没等第二旅上去,城就被攻下了,第二旅连点残汤都没喝到,原本想在绥远打两仗收回点面子,结果还没到绥远,李际春就让侦察大队给解决了,然后第二旅再来了一个武装行军进驻绥远,以至于现在第二旅还多了一个外号“行军旅”。
  第二旅从组建到现在少有几个成绩,恐怕就是在河套地区暴发鼠疫时,有效对河套地区实行了隔离,为灭除鼠疫作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第二就是在这两个月中消灭了几支规模不等的马匪部队,再就是训练了三个地方守备团。可这些显然都无法与第一旅攻克张家口的战绩相比,现在很多人看来第一旅之所以改编成第一师实际上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其一战成名,改编成西北民团第一个三团制步兵师倒也顺理成章。
  在这上面保定军官生系无疑压倒了保安系,如果想找回面子,只能在战场上找回来,这也正是为什么马四会在司马话音一落的时候,就立即站起来表态说道,无非就是想夺得这个难得的战机,挽回保安系的面子。
  “总团长,第一师这成天都窝在西北训练场上训练,现在也是时候出去遛遛了,照我说,对老毛子,要么不打,要打,咱们就可狠地打,打的让他痛,单靠第二旅一个旅,就是控制蒙古都成问题,更何况还需要到唐努乌梁海收拾俄国人?第一师有三个团,无论是攻是守,第一师都足可以确保唐努乌梁海以及蒙古的安全。”之前坐在那里正考虑着的张镇国这时便站起来说道,对于军人来说什么军功最大,当然是复土拓疆之功,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张镇国怎么可能拱手让人,想通这一切,那有不争之理。
  “目前西北在蒙武装人员大约一千八百人,除去分布在各地商行之中的六百名保安员外,可以称之为武装部队的只有一千两百人的护路队,但是张库公路的建筑的意义重大,考虑到蒙匪的原因,这支护路队绝对不可以动用,甚至如果可能的话,随着积雪开始消融,蒙匪的活动必然会在未来两个月内开始慢慢的复苏。所以这支分布在二十处施工工地上的护路队,此时我们不仅动不得,我们甚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护路队的兵力,现在护路队的力量显然不可能维护1000公里长的张库公路工地上的施工安全!当然加强张库公路的安保,并不在此次议程之中,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西北在蒙古的力量之薄弱,如果现在出兵蒙古,以雪唐努乌梁海之耻,目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当前俄国局势混乱,绝对没有多余的军队可供支援唐努乌梁海,因此我们最多只需要一个旅,但是就目前的国内局面,我们绝对不能调动民团的主力,如此一来对西北而言,是得不偿失。”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公亮在思考了数分钟之后站起来开口说道。
  王公亮已经想通了为什么司马会在这个时候提起唐努乌梁海之事,目的再简单不过,时机、借口和名声,除了反对分裂法案之外,西北还需要一个借口,而当前这个借口显然再合适不过,而如果收复蒙古,尤其是被俄国占据的唐努乌梁海,那么无疑可以让总团长得到一个收复边疆失地的好名声。
  “总团长、总指挥,我以为此时收复唐努乌梁海时机并不成熟。目前第一旅正在改编第一师,被作为机动部队驻守在西北,而第二旅则驻守绥远,第三旅在南口,而在热河仅驻有新组建的第四旅;第五旅,目前仍然是训练之中,西北看似拥有六万军队,如果再加上正在组建的地方守备团,我们的兵力虽高达十万之众。但是实际上,可供一战的部队,只有第一师、第二、三旅,至于第四、五旅的情况根本不比地方守备团强上多少,不过是几万名农民组建的新兵部队,至少在今年六月份之前,我不认为这几支部队可以形成战斗力!所以我并不赞同西北目前实行复蒙战役,不要忘记一点,我们在唐努乌梁海的作战对象是俄国军队,现在唐努乌梁的俄军不足五百人,加上哥萨克也只有一千人左右,但是俄国人的铁路距离唐努乌梁海只有一夜的行程,而我们却差不多有2000公里!”
  “再则现在天气转暖,草原上的冰雪即将消融,西北民团的后勤运输严重依赖各种卡车,被冰水泡的和烂泥没什么区别的草原,显然并不适合西北民团的后勤运输车队地行驶,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勤保障,对于装备着大量自动火力的西北部队而言,就是等于拿我们的士兵去送死,作为西北民团的后勤部主管,我不敢保证可以为在唐努乌梁海作战的部队提供足够的补给!”尽管知道收复失地的意义之重大,但是作为西北民团的后勤主管,汪庆辰还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现在实施复蒙作战计划。
  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经验的后勤军官,汪庆辰知道在没有铁路以及良好的公路的前提下,支持一个旅在2000公里外的地区作战,对于后勤部队来说根本就是一场恶梦。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汪庆辰看来,西北根本不可能击败俄国人,一旦在唐努乌梁海和俄国军队厮杀,那么很有可能把整个西北的家底都赔进去,这才是汪庆辰所担心的,至少后勤别说是一个旅,就是十个旅,汪庆辰也有足够的所握供应上去。
  “……我想问一件事,对于军人而言,军人的职责是什么?”对于有人反对出兵唐努乌梁海,早已经在司马的意料之中,看着站在那一脸正色的汪庆辰,这个毕业于留学日本陆士三期辎重科的高材生,司马轻声的开口问道。
  在听到司马问的问题之后,汪庆辰感觉到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汪庆辰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那里沉默着,军人职责是什么?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就是保家卫国,在保家卫国面前,一切困难都是可以舍弃的。
  “庆安,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日军偷袭旅顺对俄国发起进攻的时候,你当时在日本陆士留学,我想请你告诉一点,相比之下,当时你是否相信日本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见汪庆辰端坐在那沉默不语司马便开口问道。
  说实话司马一直很佩服日本人,佩服他们的好运,他们拿国运做赌注赌了三次,赢了前两次,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好处,虽然输掉了第三次,但是却没有输光家底,这么祥瑞的运气,着实让人羡慕不已。运气,这份好运气司马不知道自己的西北是否可以得到,不过既然现在早就开始下注赌博了,现在恐怕就是想收也晚了,只能暗自期待着会像日本人一般的好运,能够让一切如愿进行。
  就在司马在西北民团地下指挥中心开着会议讨论着出兵蒙古的时候,此时京城之中,府院双方争端更是成一片愈演愈烈之势,此时京城早已因此变得一片混乱,在段祺瑞强势打压下,身为总统的黎元洪只剩了下苦苦支撑着份儿了。
  “总理,西北的司马送来呈文,要求中央批准西北民团改编西北边防军,同时要求把蒙古划入西北边防军的防区,二十三天前俄国人在唐努乌梁海的乌穆齐克旗,把西北商号给抢了,枪杀二十六个雇员,俘虏九人,那九个人后来被俄国乌梁海专员公署,以间谍罪的名义给当众绞死了。咱们的那位小老乡自从出道以来,还没吃过这么大亏,现在要按刚通过的反对国家分裂法授权解除蒙古自治,同时要收复被俄人占领的唐努乌梁海。”在段祺瑞书房之中徐树铮心里很复杂的开口对总理说道,对于西北的这个决定,徐树铮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
  对于其决定武力解除蒙古自治的决定,徐树铮感到高兴,蒙古的半独立状态,是徐树铮所不能接受的,但是却对其试图挑战俄国人感觉有些可惜,但是同时却知道对于北方政府而言,西北这么做是百利而无一害。
  尽管徐树铮知道目前俄国国内局势越发恶化,整个彼得格勒完全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今天从驻俄大使馆那里传来的消息,那些罢工的工人竟然打出让沙皇退位的口号以及退出战争的口号,此时的俄国政府根本就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力,爆发革命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但是尽管如此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时挑战俄国显然是一种不智的行为,至少从目前来看就是如此,即便是俄国人现在无力应对,一旦俄国的局势恢复稳定,那么接下来西北的力量必定将受制于唐努乌梁海,如此一来,就从根本上解除了目前北方政府后院所面对的威胁。
  “又铮,相比于我们,不管司马存的是什么心思,单是他的这份勇气,你我都自愧不如,如果坐视唐努乌梁海被俄人占据而不图收复,你我都将是国家之罪人,蒙古的自治也是时候解决了,俄国人现在无力东顾正是我们的机会,俄人狼子野心,一切与俄人之交涉都系为空谈,与其如此不如趁此机会,以一战之功收复蒙古,永除后患。”
  “这一次俄人违背恰克图条约在先,在理上咱们占着先。回文司马,批准其组建西北边防军,同时建立西北边防公署,由司马任边防公署主任一职,边防公署辖区察哈尔、热河、绥远,另鉴于蒙古驻军薄弱,不足维护蒙古安全,驻蒙高在田部即日起纳入西北边防军序列,西北边防军需承起卫国戍边之责。”看着手中司马以察哈尔临管会名义上呈的呈文段祺瑞开口说道。
  蒙古的自治一直都是段祺瑞的一块心病,两年多以来,段祺瑞一直策划着解除蒙古自治之事,可惜先大总统和俄国签字的那份《恰克图条约》却一直在那里束手束脚,让段祺瑞一直无法放开手脚。
  现在西北既然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来解决蒙古问题,顺便解决唐努乌梁海的问题,那么段祺瑞怎么可能会有阻止之理,而司马那份勇气,也着实让段祺瑞佩服不已,正因为如此段祺瑞才会如此大方,没有一丝阻拦之意,反倒是尽开方便之门,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
第242章
民意
  “宾臣兄,下面就是西北!从空中鸟瞰西北,倒是别有一番滋味,相信蒋都统绝对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的,我们主任原本是打算是亲迎您的,不过因为一些公事担搁了,还希望宾臣兄多多担待。”透过客运飞艇艇仓边的舷窗看到远处已经出现的西北的时候,杨永泰毕恭毕敬的开口对坐在对面的蒋雁行说道,此时的西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不可否认,杨永泰很喜欢从空中鸟瞰西北的感觉,虽然这不过是第二次。
  “畅卿,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会选择投靠西北吗?据我所知,你是西北高层唯一的一个广东人,你们广东人不是大都是投靠南边的那位孙先生吗?”透过圆形的玻璃舷窗朝远处望去,蒋雁行看到连片的工厂以及大量的楼房,从空中看过去,蒋雁行知道为什么报纸上说西北才是中国第一现代化城市,单是那些规划的整洁,也绝对不是各地老城所能相比,对于眼前这个司马的秘书长,蒋雁行很好奇,为什么他作为一个广东人会投靠西北,而且可以被委以重任。
  “宾臣兄,在西北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英才,在西北从来也就没有什么地域、老乡的概念,任何职位都是有才、有能者居之,这正是畅卿来西北的原因。蒋都统是否听说过一句话,心有多宽就能做多大的事,无论是北方政府还是南方那位孙先生,他们一定程度上都带有较浓的地域色彩,这种鼠目寸光之举,恐怕也难成其事,相信蒋先生永远都不会后悔您的决定。”杨永泰开口直接回答道,虽说嘴上说是如此,但是只有杨永泰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来到西北,但是那些肯定不能说出来。
  在大多数时候政治根本就是一场投机,政坛的沉浮不过是投资成功失败与否结果,如果投机成功的话,可以得到难以想象的回报。作为政学会成员的杨永泰,毅然离开由张耀曾、谷钟秀等国民党右翼以研究欧事为名组建的欧事研究会,也就是所谓的政学会,而来到西北之后,便立即在好友介绍下加入复兴党,其原因根本就是认定了拥有目前国内最强大工业基础的西北,才是最大的靠山。
  在杨永泰看来,西北的工业实力就是西北军力的保障。而在这个时代,强大的军力则是保障一切政治利益的前提。作为一个投机政客,杨永泰自然知道怎么样才能引起西北三区真正主人以及复兴党党魁司马的注意,于是便在入党后和一群知交好友弄起西北时政研究会,最后杨永泰投机成功了,成功的进入司马的视野,最终成为了察哈尔临管会的主任办公室秘书长。
  “畅卿老弟,后悔?你觉得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热河那个郭都统恐怕已经到了西北了吧!也是搭乘这种飞艇来西北?中央是北方的,天空是西北的!果然如此,想来郭都统当时应该也是惊骇不已吧!”对于眼前的杨永泰的回答,蒋雁行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话题转移到了身下的飞艇上。
  一年前在京城的时候,蒋雁行曾和眼前这人有过一面之交,对其自然还是有所了解,他不过是个投机政客罢了,说这么说无非是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看着地面上的城市,蒋雁行心中更多的是震惊,搭乘着这种杨永泰口中的客运飞艇从归绥到西北只不过是半天的时间,这一切让蒋雁行感觉到更多的是惊骇,蒋雁行相信热河的那个土包子不会比自己好上多少。
  “呵呵!中央是北方的,天空是西北的!宾臣兄,你觉得北方还能再坐多长时间的中央?那群祸国殃民的权贵不可能永远都坐在中央不动的。”听到蒋雁行的话后,杨永泰开口说道,作为察哈尔临管会秘书长,杨永泰自然知道一些事情,毕竟有一些事情并不能瞒住杨永泰,更何况还没有隐瞒的意思。
  “啊!”听到眼前这个杨秘书长的话,蒋雁行有些惊骇地看着眼前这个司马的秘书长,心知道作为司马智囊之一他绝对不可能无的放矢,但是一想到西北的军力之后,蒋雁行也有些释然了,如果不是意图中央的话,西北有必要保持如此庞大的军力吗?
  “主任,郭都统、蒋都统已经到了,正在会客室内等着您。”作为复兴党政研会会长,以及察哈尔临管会主任办公室秘书长杨永泰虽然年龄比司马要大上近二十岁,但是在司马面前,还是表现的异常恭敬,作为一个没有一丝根基职业政客,杨永泰深知自己目前所有的一切,实际上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所给予的。
  正因为如此,杨永泰才会在很多时候注意自己的言辞。
  “畅卿,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我这人疏于政务,如果不是你居中协调,恐怕这三区政务早已经是混乱不堪了,走我们一起去见一下郭、蒋二位都统。”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近四十的杨永泰,司马开口说道。
  有时候司马会感觉有那么一些造化弄人的味道,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出现,今年眼前这个中年人就会到广东,十多年后他就会成为浙江那个人的智囊。可此时他来到了西北,机缘巧合却成了自己的智囊。历史从来不会让无为之辈留名,留名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在这两年之中司马所接触到的那些历史上有名之人,都给司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眼前这个在历史上曾称为“当代卧龙”的杨永泰,在这一个月之中的表现,的确让司马佩服不已,过去让司马感觉如此烦躁的政务,在他的疏理下,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主任,这些是畅卿分内之事,实在是谈不上什么辛苦。畅卿在年界不惑之时,能得主任赏识,实是畅卿之福,那里有什么辛苦之说。”听到司马这么说,杨永泰连忙开口回答道,辛苦?来西北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这份辛苦吗?不过相比之下,杨永泰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却是佩服到了极点,尤其是在用人上不拘一格,甚至于可以用大胆至极来形容。
  想当初他只不过是见过自己一面,就把察哈尔临管会主任办公室秘书长一职交于自己,这个秘书长说是秘书长,但是实际上却是主导着三区大半政务,几乎等同于半个主任一职,在欣喜自己能一展所能之时,更多时候杨永泰可是打着十万分的小心,尽可能的做好一切,以免留给他人口实。
  “畅卿,你知道为什么中央让我们组建那个西北边防公署,又任命我为边防公署主任后,我们还要费这么多功夫演这出戏吗?”在站起身朝会客室走去的时候,司马开口问身边的杨永泰。毕竟在很多人看来,可属管三区外加蒙古军政事物的西北边防公署,和西北省并没有任何区别,毕竟目的无非是三区一体而已。
  “民意!三区的合并是建立在民众以及国防需求之上,西北边防公署不过仅仅只是解决一时之急,根本还是三区联合建省,实际西北、蒙古一体化,以保蒙古边防不失。最重要的是国务院让我们建这个边防公署,根本就没有安什么好心,三个需要中央任命的特别区的存在,就等于把西北分成三块,如此一来西北未来发生变数的可能就会增加,一个家不可能出现三个主人,尤其是在我们西北根基本就不稳的时候。”听到司马的问题后杨永泰开口回答道。
  在归绥的时候一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杨永泰就对其利弊进行一番分析,最后还是从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西北边防公署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等于要阻止西北建省。这看似中央认同了西北对三区的控制,甚至于还大方的把蒙古给了西北,好像西北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一样,可是结果呢?对于在三区根基不稳的西北而言,三个省级特别区根本就是三个定时炸弹,相比之下一个西北省却要更容易控制,但是在中央批文已经下达时,有什么理由反驳呢?只有一个,用民意!
  “大总统、总理钧鉴:国务院各部总长、各衙门步军统领、警察总监、巡阅使、督军、省长、司令、师旅长、护军使、镇守使、各省议会、各政党、商务总会、农会、工会、教育会、商会、各报馆公鉴。热河、绥远、察哈尔三特别区,民风相近,经济相辅,本为一体,……热河、绥远、察哈尔三特别区,总面积近八十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为五百四十余万人其中热河省不过二百余万,察哈尔不过百多万,绥远百多万,三特区地处西北以致百姓生活贫困异常,更各自承担三特别区各类杂税、协饷等诸多开支,……现今三区已决定内裁厘金、杂税,内禁鸦片,共剿匪患,实为一体之策,以惠三区五百四十余万黎民计……。”
  “唐努乌梁海克穆齐克旗之惨案,更彰显蒙古及三区边防之严酷,虽中央已批准组建西北边防公署,然西北边防公署仅不过为临设机构,为彻底解决三区边防之隐患,集三区之财力、物力、军力以保蒙古不失,现任绥远都统蒋雁行、热河特别区都统郭云深及察哈尔特别区临管会主任司马及三特别区议会,联名上书中央,请批准三区另建行省,以惠三区百姓、以保西北、蒙古边防之不失。三特别区不日将于西北召开建省会议,三区都统、主任在建省之时将辞去原职,待建省会议结束选出新省长之后,还政于民,将地方政务具以移交之,以还政于民之举送三区五百余万百姓以薄礼,响应五百万三区民众自治之举,望中央能以三区百姓民愿为许,感其实行民主之精神,批准三区联合建省。热河、绥远、察哈尔议会于三区。”
  当这份属名三特别区临时议会的通电,从热河、绥远、察哈尔电报局拍发至各地,这份由司马幕僚班底起草通电的目的,无非是在这个时候假借民意、边防之名,实现三特别区真正合并,毕竟相比于西北边防公署这个机构,西北省反倒更适合,毕竟边防公署只不过是一个临设机构而已。
  当这份通电电文经各电报局传至全国之后,会掀起什么样的波澜早已经在司马等人预料之中,自从进入共和以来,国人只见过各省督军为争权夺利而不惜一切,除看到过蔡锷曾在四川督军之职上主动在功成之日去职外,还真没有见到那位督军自动去职,更何况此时还是三个特别区都统同时去职。
  “我们北边那个小老乡,现在玩弄民意,玩弄越发熟练起来,不过才几天功夫,就假借禁毒、剿匪之名把他的西北军派到了三区,现在又假托还政于民、巩固边防,借口彻底吞并三区啊!西北边防公署主任之职喂不饱他啊!估计等这份‘还政于民’的通电发到全国各个团体手中之后,就会在各地掀起轩然大波了。”看着手中的电报,段祺瑞开口对身旁的徐树铮说道。
  早已和西北达成了协议的段祺瑞当然知道这不过是西北行三区合并的一步罢了,段祺瑞还以为西北是想通过三区都统上书中央的形式,以此实现三区合并。段祺瑞之所以决定组建西北边防公署,并任命司马为公署主任,除了加强边防之意之外,还有一点儿私心,那就是阻止三特别区实质性合并,那怕是三个特别区只是在名义上存在,那么未来西北就绝对不可能是一块铁板,到时中央才有机会。但却没想到最后西北竟然会假托民意、国防之名,用议会合并的形式实现联合建省的目的。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恐怕还真以为咱们这位小老乡疯了,自愿放权,这种事除了西南那位,到现在国内有几人做过,真也罢,假也算,恐怕不日要出现一个西北省,边防公署还是让他看穿了。算了,现在西北交付的第一批一个团装备已经在南苑卸下,咱们现在还是先以编练中央模范师的名义把第一个团练出来吧!”对于这份电报的内容,徐树铮即便是不看,也知道恐怕西北又是假托民意,论及民意舆论的利用。
  徐树铮发现无论是府院双方,与其相差甚远,西北利用就是所谓的民心所向,从一开始就占据道德至高点,让人无从反驳。拿这次西北所谓还政于民之举,如果外界反对,那就是支持军政,反对民主自治,所以让人无从驳斥啊!
  “以国务院的名义发电三特别行政区,此为民心所向,中央乐见其成,望三区议员、民意代表以三区民众福祉及国家边防为念,切记今日之诺。哦!又铮,你刚从南苑接收军械回来,西北交抵的军械质量如何?”放下手中电报后,段祺瑞稍加考虑后,知道此事不可为之后,便开口问道徐树铮军械的事情,毕竟孰轻孰重段祺瑞当然知道,对于现在国务院,编练模范军恐怕是第一要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