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730

  “到了那做什么呢?像他们一样去修路?要不然就进工厂?”车厢内刺鼻的味道并不能妨碍李力飞种种关于未来的浮想,但不论做什么,李力飞认准等挣了钱,就回老家娶个好看的媳妇,然后在老家好好过一辈子,西北再好,也不及家乡风水不是。
  “兄弟,我瞧你见识短了不是,在移民农场里,一个人都耕百十亩地,知道不,这西北乡里头收麦种地都是用马拉的机子,一个人一天能收百亩左右小麦!那机子相当于五、六十个大劳力,要不然你以为一个月十六块钱的工资是从哪来的。”这时车厢里一个带山东腔调的说话声吸引了李力飞的注意力,顺着声音看去,李力飞看到一个山东人在那里侃侃而谈,他的话同样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
  “大哥,你说是种地一个月也能挣十六块钱?这……这咋可能?”那人的话显然让人难以置信,种一个月挣十六,一年挣上将近二百块钱,听起来就像神话一样。
  “俺嫂子家的表哥就在蒙古移民农场上班,一个月十六块西储券,再加上奖金,去年挣了两百三十多块西储券,这西储券可是和现大洋一样,过八百年都不得缩水,而且还包吃住,他今年春节把老婆孩子都接过去了,年前刚从农场买下三十亩地又建一处房子,把家安在蒙古,他那离正在修的铁路骑马只要半天功夫。”话一说完从旁人手中接过一根纸卷的旱烟,接着火点着烟后白了发话的那人一眼,意思显然是笑话说话的那人没什么见识,只不过没说出来罢了。
  “我的乖乖!一年挣二百三十多块西储券,就是家里的老财东一年也不一定能挣这么多现大洋,这可不比老财东还富阔,难怪人家说西北遍地都是金子,连种地都能刨出来银子来。”旁边一人目瞪口呆的惊叹道,对于来自口内各省的移民而言,两百三十多块钱无疑是笔巨款。
  现在尽管麦价比往年高些一担麦子能卖到五块多大洋,可是一亩地也不过收一担多麦子,搁在口里就是家里有六七百亩地的老财东,一年收入搁在一起也不过二、三百块现大洋而已,这到那干上几年还了得。
  “要不自己也去农场里种地?”听到那人的话,李力飞找到了一个新的工作机会。在老家时李力飞可是个庄稼活能人,没有自己不会的农活,在李力飞看来自己到农场里做工显然比到工厂里更适合自己,尽管李力飞并不知道那人口中的农场到底是什么模样。
  西北公司设在蒙古的移民农场实际上和西北省内的农场并没有太大差别,是一种类似后世合作社形式的集体农庄,基本上农场的土地、房屋都属于公司,只不过和省内农场不同,在这些农场中大都是来自各省的农场工人,靠为公司种地然后收取报酬,在农场里只有一小部分是移民农户,他们依靠承租公司提供的土地为生。
  而平时各农场里的移民农户和农场工人相互协作,相互提供经济和社会服务,农忙互相帮忙,集体合作社负责购销、教育、医疗、文化等,新建移民农场由公司农业安置规划中心和农场服务社共同规划。这些移民农场的设立实际上是根据西北省政府和外蒙古的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汗及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地方自治政府达成的开发协议,根据协议西北公司收购蒙古贵族欠下各个商行的巨额债务,而作为回报,西北公司得到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汗及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土地的开发权,包括了从耕地到矿产资源的开发权。
  随后西北公司农业安置规划中心在经过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在六地规划了总计三千万亩宜耕地,计划建立两万个武装移民农场,用于安置超过三十万户武装移民。建立武装移民农场和安置武装移民,是最终完全控制蒙古计划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改变蒙古的人口构成,移民三十万户即可使当地人口的半数以上为汉族。
  只不过因为其中一万五千多个移民农场位于宜农、水资源丰富的北蒙和唐努乌梁海,所以并不能吸引普通移民前往他们眼中的“苦寒之地”,所以农业安置规划中心便使用了农业工人的方式,通过招工建立武装农场,这些工人在那里的工作生活会改变他们的看法,最终会从公司手中购下土地,然后将家安在北蒙和唐努乌梁海。
  “你们可知道,要是在那干上一、二年,然后置办三、四十亩地,一年光收麦能卖多少钱?”话说了一半,那人便吸了口烟然后悠然自得的看着身边满面期待的十几个人,显然在钓着这些人的胃口。
  “在农场里种地用的是农技所的良种还洒肥田粉,再加上从蒙古人那收的牛马粪,到时地肥的捏一把都能淌出油来,一亩地保准能收个三、四担麦,你们自己个算算吧!保准吓死你们!俺这次去西北,反正是打定主意把家安在蒙古了。”在钓了大家一会胃口后,躺靠在车厢上的男人面带憧憬地说,显然在他心里已经早已经算过无数次了。而那些被钓足了胃口的人们,都忍不住开始在心里盘算那人的话,尽管他们大都不识字,可是这种大明账他们还是能算出来。
  “俺的个老天爷来,有……有……”这时一个人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大叫一声站起来,看那副激动的模样,显然已经算出数来,只是被那个数字吓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了。
  “一担粮食能卖五块钱,一亩地收三、四担粮食,那么一亩地最少也有十六七块钱!要是有五、六十亩地,我的个天……”原本由于十几天来奔波劳累,躺靠在车厢板上半睡半醒的李力飞此时也忍不住在心里盘,最终得出的数字让李力飞的困意完全消失了,脑中只剩下刚刚算出的那个惊人的数字。
第114章
圣叶卡捷琳堡
  圣叶卡捷琳堡坐落于欧亚之交,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西距莫斯科一千六百多公里。诺夫哥罗德人18世纪开始开发乌拉尔,18世纪,这个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权归属莫斯科,18世纪,大批俄罗斯人开始迁移到此居住,17XX年,彼得大帝在这里兴建了俄罗斯第一家冶炼厂,该市始建于1723年,以圣凯瑟琳为名,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用自己妻子之名命名,也就是后来的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处于连接俄罗斯欧亚两部分西伯利亚之路上的圣叶卡捷琳堡在18世纪曾是冶金工业中心,19世纪上半叶,冶金业带动了圣叶卡捷琳堡的迅速发展,19世纪的最后年,圣叶卡捷琳堡成为乌拉尔经济、财政中心、文化中心,也是通向彼尔姆、图们、车里雅宾斯克铁路的重要枢纽。
  坐落于欧亚之交的圣叶卡捷琳堡是连接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地区,该市是俄罗斯重要的铁路枢纽,铁路通向七个方向,越过圣叶卡捷琳堡就进入了欧俄,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在全俄苏维埃委员会放弃鄂木斯克、放弃秋明的时候,却在圣叶卡捷琳堡聚集了从西伯利亚各个城市撤出的五万多名赤卫军,其中有近三万人是革命士兵,而不是没有受过什么训练的工人赤卫队。
  根据莫斯科全俄苏维埃委员会命令,乌拉尔工农兵苏维埃下达了绝不后退半步的命令,同时征招城内外所有年满16岁到56岁男人参军,任何拒绝参军的人都会被当成反革命分子处决,而且从欧俄调来的赤卫军通过铁路源源不断被调派到圣叶卡捷琳堡堡。
  “咣兹、咣兹!”闷罐车厢内只能听到火车晃动的声音,关上窗和铁皮门,车厢内一片漆黑,车厢上壁有4个小铁窗可以通风,车厢内穿着灰色军装、头戴布琼尼式军帽的士兵们早已饥肠辘辘,上一次吃饭已经是三十多个小时前在伊热夫斯克火车站的事情,随后得到供在路上充饥的黑面包早在十几个小时前就已经被士兵们吃完。
  车厢内的士兵们听着蒸汽机车的声音,不时抬头朝车厢顶上看去,尽管头上也是桦木制成的车厢,但是厢顶随处可见的弹孔和车厢内伤员的呻吟声,征示这些还未到达前线的士兵们已经遭受重创。看着弹孔他们眼神中流露出恐惧,自从火车驶出伊热夫斯克火车站后,不断遭受到“中国侵略者”飞机的扫射和轰炸,车厢顶上弹孔就是中国飞机扫射后留下的痕迹。听着蒸汽机的轰鸣声,半睡半醒卧在一起的士兵们也不知这是那个站点。
  火车停下来,士兵们透过钉着倒刺铁丝网的窗口朝外望去,这里不是火车站,而是一片开阔地,在开阔地上几十辆卡车停在那里,随处可见穿着灰色军装的士兵或脖系红布条的赤卫队员。随着指挥官的命令,拴死车厢门的铁丝被士兵用钳子钳断,伴着“哗啦啦……”的声音,车厢被打开,站在车厢旁的士兵看着眼前的开阔地,听到远处传来的炮声、枪声,面带恐惧的他们犹豫着是不是应该跳下车去。
  “快,到尾车厢领取武器。”站在车厢旁的指挥官手拿手枪伸手从火车上把惊恐不已的士兵们拉下车,同时大声吼叫着。而一旁举着红旗的指挥官则大声叫嚷着让士兵们跑快一些,并不时朝头顶看去,一旦这处临时停车点被中国空军发现,随之而来的就会是一场轰炸,燃烧弹、高爆炸弹中国轰炸机会把一切炸弹倾倒在他们头上。
  士兵们像牲口一样被赶到列车尾部车厢,敞篷车厢内装满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这些崭新的步枪都是在伊热夫斯克火车站被装上列车。
  “拿好你们的武器,快,下一个。”站在车厢上分发武器的指挥官大声喊叫着让士兵加快速度,车厢旁拿着步枪的士兵则用枪托推搡着这些一路征召的新兵。
  “乌米扬诺夫同志命令:绝不后退半步,俄罗斯人民要争取民主和自由,绝不能沦为帝国主义入侵者和他们奴才、无耻的卖国贼阿列克谢和安娜斯塔西娅的奴隶,……”拿着白铁皮卷制成喇叭的政治委员大声喊叫,为从莫斯科、喀山等地征调来的士兵们做动员。指挥官则赶着刚刚领到一支步枪和四排子弹的士兵进入森林,从那里朝十几俄里外的圣叶卡捷琳堡赶去,在森林里他们可以避开飞机的轰炸。
  “一步也不要后退!”
  “同志们!前进!为了苏维埃!为了俄罗斯!”
  “我们绝不当残暴沙皇的奴隶!”站在路边手扶红旗的政治委员们大声为这些新兵做着动员,而周围的指挥官们则拿着纳甘转轮手枪或毛瑟手枪警惕的盯着这些新兵,防止他们逃跑,当新兵们进入森林朝城区行军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新兵逃跑,他们必须要用枪和子弹去阻止这些胆小鬼,打消其他人逃跑的念头。
  “俄罗斯苏维埃政权的未来是生存或是毁灭,全部希望都寄予圣叶卡捷琳堡是否能够抵挡仆从军的进攻,任何企图后退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苏维埃、对广义派、对俄罗斯的背叛!所有企图撤退的指挥官和士兵都将接受人民的审判,并被依照战时法律处决!乌米扬诺夫。”握着手中来自莫斯科的电报,乌拉尔州军事委员戈罗谢金从简短的电报中看到其间流露出森森肃杀之意。
  戈罗谢金明白如果让安娜斯塔西娅那个下贱女人的军队占领圣叶卡捷琳堡,等待自己的不仅仅只是个人的死亡,自己在莫斯科的家人同样也会惨遭不幸,就像那些制定作战计划没能取得胜利的反动军官一样,但是现在那些可恶的仆从军已经占领了半座城市,甚至于还发现战斗力强大的中国军队身影。
  “我需要的是胜利,那怕最细微的胜利,只要一场胜利的反攻就行。”对未来感觉到恐惧的戈罗谢金在自己的地下办公室内大声吼叫着,他的吼叫声引得门外的指挥员和政治委员们都把目光投向了他的办公室,他们从戈罗谢金带着绝望的吼叫声中感到恐惧。
  这时地下指挥所的电话机响起来,一名指挥员接过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消息让这名指挥员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随后立即推开戈罗谢金的办公室。
  “报……报告,军事委员同志,白匪已经占领叶卡捷琳娜广场和附近街区,卡特列夫指挥员投降,列得西斯政治委员带着几百名士兵撤了回来。”
  “咣!”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戈罗谢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狠狠得把电话摔在地上,然后大声地怒吼着:“把列得西斯和那些无耻的胆小鬼全部枪毙,立即执行,还有柯得斯基那个狗屁军事专家也一同枪毙,把这个消息通知莫斯科全俄非常委员会,任何可耻的背叛和投降都要受到惩罚。”
  戈罗谢金委员的命令让前来报告的指挥员忍不住一愣,尽管心中同情柯得斯基那个“反动军官”,却不敢表现出来,但仍尽职的喃喃提醒正处于愤怒中的戈罗谢金:“军……军事委员同志,现在白匪距离指挥部仅隔三条大街,我们是不是应该撤到预备指挥所?”
  “嗯!我们立即撤到预备指挥所,通知马得洛夫那群军事专家立即制定计划,把叶卡捷琳娜广场夺回来,莫斯科派来的援军到什么地方了?让他们立即投入战斗,绝不许后退半步,叶卡捷琳堡绝对不能让帝国主义的走狗白匪们占领。”尽管刚刚下令枪毙“逃兵”,但是当自己面临直接危险的时候,戈罗谢金仍然下达了撤退命令,似乎先前禁止撤退半步的命令根本不是出自他的命令一般。
  沙俄时代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称,白色则成为皇室的代表颜色,所以现在无论临时政府军队或是皇家近卫军、护国军都被广义派和赤卫军称为“白匪”或“白军”。
  叶卡捷琳娜广场这个和这座城市同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城市广场,此时完全变成一片废墟,到处是断垣残壁和残肢断臂,广场中央叶卡捷琳堡的嫡造者塑像被炮弹炸成了碎片,只剩下残破的大理石基座,广场上布满尸体,他们身上或是穿着灰色军装或是穿着绿色军装,此时再也不分是赤卫军或是皇家近卫军和护国军,他们只有一名字:尸体。
  散落在地面上的红旗和被重新树立起来的白蓝红三色国旗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拥有近两百年历史城市的中心,被皇家近卫军和护国军占领后,等于占领了大半座叶卡捷琳堡。此时广场上没有胜利者的欢呼,只有被担架抬走伤兵们发出的呻吟声和痛苦的嘶叫声,偶尔可以看到一些穿着灰色军装的士兵没有一丝怜悯用刺刀刺死躺在地上的伤兵,这些伤兵是赤卫军或赤卫队的人,没有任何军官或路人会阻止他们这么做,而军官们甚至于非常乐意士兵这么做,革命士兵不也这么做过吗?只不过对象是军官而已,现在不过是对象发生了转变。
  “上帝与你们同在!”穿着圣装的牧师举着十字架和圣像对满面硝烟还未来得及庆祝胜利的士兵们说道,这些效忠于沙皇的皇家近卫军士兵用了整整两天付出巨大牺牲后,才打下圣叶卡捷琳堡中心的叶卡捷琳娜广场和附近街区。
  “脱帽!”随着军官的命令,手持步枪的士兵和军官一起跪拜在布满碎石的广场上,对皇室和宗教的忠诚是皇家近卫军以及护国军的精神支柱。
  “万能之主,彼之救世主,宽恕我们这些卑微的奴仆,我们乞求聆听,追求保护,宽恕我们的罪过,敌人在身边欲毁灭我们,求救世主赐荣光。以您之名,不能让敌人说:‘看,主已经抛弃他们。’你是我们的真神,亦是世人的。我们是受你保护的人群。主!永远赞颂您!阿门!”在军官祈祷声中,跪拜在圣像和十字架前侥幸在先前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们不断划着十字,以祈求主的保佑,祈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主不会抛弃自己,他们相信自己会得到主的庇护和保佑,因为他们是在为主的荣耀和沙皇而战。
  战后余生的士兵和军官们祈祷的时候,在叶卡捷琳堡城东郊区,几百名被俘的赤卫军士兵步履蹒跚地走着,他们不时用恐惧的眼神,打量两侧百余名拿着步枪的白匪。这些穿着西北援助的墨绿色斜条纹军装的皇家近卫军军人们夹着步枪,吸着烟有说有笑地看着这些被俘的“暴徒”。
  当队伍走到在城外一条小河边的时候,带队的一名中尉看了一下周围,这里景色依然非常美丽,厚厚的积雪早已消融,入眼皆是一片绿意盎然之色。
  “你们可以回家了!”随着中尉的示意,一名中士对被俘的“暴徒”说道,然后,同时挥挥手示意他们朝河边走,只不过中士眼神中带着些许玩味的味道。几百名俘虏愣了愣神,显然没想到白匪竟然会这么放了自己,他们显然没有注意到那名中士在说话的时候,把手枪套打开了。
  “跑,快跑!”中士大声喊道。有些错愕的俘虏犹豫了一下便朝中士指的方向跑了过去。
  “咔!”中尉潇洒的用火机点燃香烟,火机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个不锈钢火机是他用一件皮毛衣领从外贝加尔集团军的一名中国士兵手中换来的,中国军人的身上总有一些人们想不到的配给,比如像万能小刀,中尉正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找个什么从他们手中换一个。
  “列队!”看俘虏逃出几十米后,吸着烟的中尉把烟扔在地上用军靴踩灭,从身边中士手中接过步枪后命令到。
  “俘虏逃跑了,开火!”随着中尉的命令,枪声立即响成了一片,并不时伴着士兵们的笑声和哗啦啦的子弹上膛声,在他们看来处决俘虏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伴着枪声,不断有人被击倒在地,那条百米外的小河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条不可逾越的天险,夺去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好了,伙计们,就这样,我们喝酒。”几分钟之后,在杀死最后一名试图游过小河的俘虏后,中尉把步枪递给身后的中士笑着对士兵们说道,在他们身后只留下满地被枪杀的俘虏。
  俄罗斯大地上的宁静,在内战爆发之后就被马蹄和军号击破,遍地的死亡,无论谁倒下都是一个生命被战争残害,枪声是掠夺的方式,不需要理由,平民的悲凉和痛楚,沉沉地夹杂在这片大地上,在他们记忆里,淋漓的血将是海和河的本色,只是被仇恨蒙住的眼睛永远无法注意到这些。
  叶卡捷琳城外东南部一个贵族庄园内,庄园内奢迷而豪华的建筑显示这里的主人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只不过这一切早都已经过去了,庄园的主人和他的家人早已经死在暴动者的枪口下。但是这里仍然和过去一样,随着春天的到来整个庄园变得绿草如茵,随处可见鲜花艳放,庄园内有高高的白桦树,也有红红的山楂树、枫树。在庄园的周围,穿着墨绿色军装的东方人面孔的军人保卫着这座庄园的安全,他们是根据司马的直接命令调来保护安娜的特战团官兵。
  站在庄园内碧绿草地上的安娜斯塔西娅,静静看着远方的天际,此时安娜斯塔西娅感觉有些疲惫,几个月来安娜斯塔西娅一直在努力协调皇家近卫军和护国军内部种种纷争,处理将军们之间的矛盾,再加上繁重的政务让安娜斯塔西娅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疲倦。
  “如果自己能像奥丽嘉一样就好了。”被繁重的事务压得都快喘不过气来的安娜斯塔西娅在心中感叹。
  安娜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像现在一样,像沙皇一样处理所有的事务,于是禁不住想起了被杀的大姐,她远比自己坚强,而且更聪明,如果让她执掌国家政权的话,也许将是另一个叶卡捷玲娜女皇,可是……
  “但愿你们能够安息!我一定会找到你们的。”想到被杀的家人,安娜有些神伤地看着天空自语道。
  早在月前,在安娜的坚持和恳求下,西北军派军队占领了托博尔斯克,但是却没有找到父亲和母亲还有姐姐们的遗体,这个结果让安娜非常伤心,但是除了公开悬赏寻找之外,安娜却没有其它任何办法,安娜一直在等待来自托博尔斯克的消息。
  “至少还有你一直在陪着我。”父母和姐姐们被杀,对于安娜而言或许是永远都无法走出的阴影,而弟弟和姐姐远在千里之外的伊尔库茨克,自己的恋人却注定永远不可能和自己在一起,这一切让安娜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被孤独困扰的安娜抚着早已隆起的小腹轻声自语,肚中不断长大的生命,让安娜找到一丝安慰。
  “等到你出生的时候或许战争已经结束了!”面带幸福的神采安娜抚着小腹在心中祈祷,对于战争中出现的诸如强奸、枪杀之类的丑恶,安娜或多或少都曾听说过,但是却无力阻止,只能坐视悲剧的发生。将军们并不愿意过多地去制止部下的行为,至于军官对赤卫军和广义派的仇恨遮挡了一切良知,由保皇党、失地农民、富农组成的军队同样不介意杀死残忍的“暴徒”,这场战争中发生的一切已经让安娜心生厌倦。
  “殿下,波多金先生来了。”这时穿着宫廷女官服饰的杨若欣走过来打断安娜的思绪。
  “吉娜,让波多金先生来这里吧!”安娜轻声说道,然后看了几眼身边的吉娜,在过去几个月之中眼前的吉娜给了自己很多政务上的建议,如果没有她和波多金先生的帮助,安娜真不知道自己怎么能撑下去。
  看着吉娜离去的背影,对这个女人波多金一直都持以警惕的态度,但是一直以来她的表现,却让波多金找不到任何说服安娜远离她的理由,她表现得太出色,而且很多事情都是以俄罗斯利益为主,这让波多金非常迷惑。想到安娜、玛丽娅以及阿列克谢对她的信任,波多金便轻叹了一口朝庄园后面走去,作为内务大臣的波多金,自从两个月前就充当安娜和将军们之间的桥梁,未婚先孕是那些将军们无法接受的,所以两个月来,安娜一直以身体需要疗养的名义与那些将军们避而不见。
  “安娜,将军们希望您能够批准他们要求中国军队直接投入在圣叶卡捷琳堡的战斗。”经过几分钟轻松谈话后,波多金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攻占圣叶卡捷琳堡时赤卫军顽强的抵抗和巨大的伤亡让将军们有些错愕,所以他们希望像上一次在鄂木斯克受挫时一样,让中国军队直接作战,他们比皇家近卫军和护国军更擅长攻城战。
  “波多金先生,您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请求中国军队的帮助?”对于军事安娜并不了解,所以只能征询波多金的意见,尽管他也不是一名将军,不过他一直都能够给自己很好的建议。尽管将军们并不愿意承认,但是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显然要比皇家近卫军和护国军强上许多,上次鄂木斯克进攻受挫时,是中国军队的一个师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现在他们会想起中国军队,并不让人觉得意外,但是对于俄罗斯而言绝不能过分依赖中国军队。
  “安娜,我们和西北达成的协议是到乌拉尔为止,剩下的都要靠我们自己,莫斯科一直宣传我们是中国的仆从军,他们试图用民族主义号召俄罗斯人起来反对我们,而且中国军队也小心谨慎地处理着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自己做,尤其是即将返回欧洲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让俄罗斯人明白,皇家近卫军是俄罗斯的皇家近卫军,而伊尔库茨克政府也是俄罗斯的政府,这样还可以减少来自英法等国的顾虑,毕竟他们并不愿意看到我们和中国人之间越发亲密的合作关系,而且在不久之后,我们或许需要修整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当然也需要修整和英美法等国的关系。”
  波多金更愿意从政治角度去考虑事情,在说话的时候,波多金忍不住看了一眼安娜隆起的小腹,想到沙皇阿列克谢越发虚弱的身体,波多金知道眼前这个女孩和她的孩子或许……为了俄罗斯,波多金不得不提醒安娜。中国人的帮助并不是无私的,中国人利用巨额贷款取得了在西伯利亚的移民权和部分矿权,他们以垦殖公司的名义购得大量土地,或许不久之后西伯利亚将会出现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移民,西伯利亚会被中国人染成黄色。
  每每想到现在俄罗斯国内局势波多金深感无力,美国政府要铁路、要矿权来安抚他们那些贪婪的企业,中国人要移民权用于安置过多的人口。英国人、法国人,同样各怀鬼胎,而日本人更是直接占领西伯利亚,虽然明知道他们的野心,俄罗斯却不能拒绝,俄罗斯现在需要他们的帮助,现在皇家近卫军庞大的军费开支、武器弹药都是依赖于他们。以至于尽管认识到这些国家的贪婪和野心,作为内务大臣的波多金却不得不接受他们的种种条件,而那些被各国收买的政府官员和将军,却并不介意拿俄罗斯的利益做私下交易。
  “谢谢你的建议,波多金先生。”安娜从来没有想过修整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他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自己,但是安娜知道波多金的建议是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利益。
  “他现在怎么了?”想到修整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时和他或许会无可避免的产生矛盾,安娜心中难免有些失神,轻抚小腹的安娜把目光投向了远方。
第115章
99%与1%
  在西北,除了当初参与修建的工兵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在司马书房下有一条位于地下十五米深的钢混结构秘密通道,这个通道是以加强官邸防御为由开工修建,所有资金全部由司马个人提供,通道可以用四通八达来形容,从这里司马可以直接到达边防公署和民团指挥中心。但是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个通道的真实用途,实际上是司马为了方便自己往返时空异常点而修建,自从那次返回遭遇巡逻的内保后,司马才以安全目的为由建成了这个地下通道,通道内有一条秘密支线连接司马旧办公室的地道,最大程度方便了司马的往返。
  此时司马并不知道在几千公里外的叶卡捷琳堡,安娜正在想着自己,对司马而言现在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在地道中休息室内换了一身休闲服的司马,从一旁保险柜中拿出装着RMB的钱包,随后把自己不锈钢六式警用手枪装在腋下战术枪套内,自己携带武器一直是司马的一个良好习惯。六式警用手枪,是去年二机厂参照司马提供的PPK手枪图纸专门为西北警察生产的手枪。
  这种性能可靠,便于隐藏,适于穿着便衣警察携带的小型手枪,一经问世便立即赢得了西北警察和调查部以及军情局等部门的喜爱,一部分官员也乐于佩戴这种外观别致小巧的手枪。这种可以用精致来形容的手枪同样赢得了西北之外很多人的喜欢,北方政府去年仅一次就从二机集团定购了多达五千支。
  在美国华人大量使用六式警用手枪后,这种可以装在口袋里的手枪立即在美国赢得了市场,甚至于后来就连英国、法国等国的情报部门也先后采用六式警用手枪取代他们那些粗陋笨重的武器。做好一切准备后,司马才提起地上的箱子,随后关上拥有机械密码锁的钢门,然后便提着箱子朝通道另一端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