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730

  可是华盛顿会议后,舰队法被无限期搁置,中国舰队规模受到限制,赢得世界二等海军强国地位,让程壁光喜悦中略显遗憾。在德国访问期间同德国海军签署秘密备忘录,原本想给总理一个惊喜,结果还未等总理惊喜,倒是自己先惊了。程壁光非常好奇总理在对美问题上的善变,前往华盛顿前,还非常在意与美国的友谊,现在却又问海军能不能击败美国。
  总理的问题把程壁光的思绪拉回现实,他清清上火的嗓子,过去基准点是进攻,现在,海军规模无法与美国抗衡的情况下,海军需要考虑防守,“总理,十五年后,华盛顿条约结束,海军拥有五艘汉武级战列舰,在陆基航空兵以及潜艇部队配合下,尚有能力击败美国海军的进攻。但如果我们为进攻方,美国海军实力远超我国,失去陆基航空兵的掩护,舰队很难单独击败美国海军。”
  海军舰队扩充计划未遭到限制前,海军考虑利用远程鱼雷轰炸机削弱美国海军力量。在未来对美或对英作战中,有利于力量上处于劣势的中国海军。假使优势的美国海军舰队横渡太平洋向西进攻中国,劣势的中国海军可以用飞机,到距离近海一千海里海域上空去迎击敌人,削弱美国海军,使中国舰队获得匹敌的可能,甚至使其劣于中国舰队。
  这就是海军稳妥的逐步消耗敌方的战略。实际上因兰芳问题造成中美、中英关系紧张时,海军就曾考虑如此逐步消耗敌海军。要实现此目标,只有依靠潜艇和飞机。如果使用航空母舰上的小型舰基机,因攻击半径同敌方一样,未必能取得绝对优势。
  使用远程陆基鱼雷轰炸机可以充分利用从日本获得的南洋各岛,把岛屿当成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必要时还可以将飞机从一个岛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岛,便于攻击突然性,依靠岛屿形成环卫中国的岛链。尤其是海军受到限制后,太平洋岛屿对中国国防的意义前所未有的重大。
  “总理,参加会议前,海军参谋部已经制定了应对计划。根据计划,如果在南太平洋各岛上修建机场、港口设施遭到限制,海军将与移民部门配合,通过修建标准公路‘停车带’的方式,建设野战机场。同时以修建民防工程为掩护,建立地下机场,同时海军计划与民航部门配合,在太平洋岛礁建立加油机场,从而构建完整的太平洋岛链防御体系……”
  在回答完应对方案后,程壁光思索了一会儿,又补充道:“如果说海军力不能及,可以从空军抽调远程轰炸机、战斗机,利用空中优势压制美国海军。至于南海,太平岛机场可以发挥作用,当然还可以考虑在兰芳修建机场。我仅仅是建议,需要外交部门解决,兰芳并未参加华盛顿条约,舰队、基地都未遭到任何限制。”
  听到海军的应变计划,司马承认海军的确走在了前面,但应变计划总让人感觉不太稳妥,如果真有那么简单,二战时日本也不会……不过话说回来,海军的计划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司马用比例尺、规尺在地图中国托管岛上比划,验证海军计划的可行性。程壁光感觉总理的神情随着比例尺的移动,变得越来越严肃、紧张,额头甚至冒出冷汗。
  “海军部的计划有什么差池吗?”总理的异样让程壁光很诧异,反复仔细思索“防御计划”,计划很完美,在双方舰队未接触前,利用空中、水下力量,远程消耗美国、英国远征舰队,从而为舰队决战创造机会,没什么错啊!
  “完了!”越看地图司马心跳越快,这那里是“防御计划”,根本就是“自杀计划!”
  “难怪觉得似曾相识……”司马喃喃自语。海军制定的防御计划,就是日本海军对美作战计划的翻版,差别是海军提前十几年,修建秘密机场或野战机场,除此之外完全相同。
  司马担忧的询问,“恒启,有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说如果,舰队战败,岛链能否自行作战?各岛能独立坚守多长时间?”
  程壁光沉思了一会,说出最不愿意的汇报。太平洋岛链要塞的修建,正是基于舰队战败考虑,岛屿以及岛上驻守的海军陆战队,等于被国家抛弃,必须在四面合围的情况下独立作战。
  “总理,以特鲁克岛为例,海军部原计划用五至六年时间建成要塞,要塞规模足以满足两个陆战师驻守,储备物资可以满足两万军队三年消耗。目前根据华盛顿条约,必须停止太平洋岛屿要塞工程,因此我建议秘密地下施工,和平时期完善地下交通、仓储等,并完成物资储备。一旦战争爆发,利用储备物资构建表面工事,坚守一年两年没问题,如有完善的地下机库,各岛屿或可长期坚守……”
  司马长出一口气,海军的应急方案果不出所料,“将军阁下,大型岛屿可以布置两万人,但根据海军计划,整个岛链防御由上百座岛屿组成,有大有小,像无水岛屿怎么守?甚至连淡水都需要外运。如果不采取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后,跳过下一个岛屿,集中兵力攻占下下一个岛,特别是略过防守坚强顽抗的岛屿,通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岛屿,迫使其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司马背着手,滔滔不绝的描述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打仗的方式,海军方案是重蹈日本覆辙,太平洋岛屿是死地。
  “跳过重兵把守的岛,专挑软的捏。在完全掌握制海权的情况下,只要是正常人都能想通,将军,到那时,丢在岛屿上的几万甚至更多的陆战队怎么办?”直视海军上将,司马反问。绝不能看到一手嫡造的一切,毁于类似自杀的方案。
  司马对海洋向往的同时,同样怀有莫名其妙的畏惧。无论这个时代或是那个时代,司马从未在任何一条船上呆过。正因为后世国内对海洋的无比向往,司马才会熟悉大海上的历史,熟悉大海上发生的事情。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陆地,起码能向陆地施加强烈的影响,美国人马汉的结论被美国取得世界霸权和德意志、日本、苏维埃三个帝国的覆灭证明。因时代变迁,有些结论需要修正,但基本上还是通用的。
  日本人不到四十年,拼出一支世界瞩目的强大海军,然而强大的海军也张开强大的吸管,吸干了并不富强国家的一切,最后这支海军在三年时间灰飞烟灭。强大的海军不像强大的陆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建成,夸张的说法是百年海军。因为海军需要大量装备、设施和人员,要耗费大量金钱,没有国力无法承担强大的海军。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衰落和日本海军的消亡都深刻的证明,强大的国力是海军的基础。日本人曾经用事实证明所谓“百年海军”只是一个传说,日本海军从初建到进入世界强军之列花了四十年不到,但日本人也用事实证明了:只有强大国力才能拥有强大海军,这不是传说。
  日本人战胜了北洋水师和沙俄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后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但日本始终没有意识到,他们战胜的只是传统陆地国家的水面舰队。与日本相比,中国海军甚至没有战胜过他国海军,击败日本海军靠的是奇袭。与日本海军相比,中国海军还太过稚嫩。依靠国力、工业建立起来的海军,未来有可能击败美国海军吗?向海洋进军,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光有船是不够的。
  司马旁若无人地在大厅中来回踱步、思索,总理办公室内异乎寻常的寂静,“海洋精神绝不意味着冒险和赌博,它还意味着跨越国界、洞察历史的思维方式,缺乏洞察力,对历史变化的洞察力,无法走向海洋。”司马脑中反复思忖这句话,寻找对历史变化洞察力的关键。
  总理在想着什么?程壁光不知道,亦不会去猜测,此时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修正的应变方案,尤其要想出应对总理跳岛战的作战方案,“或许可以和陆军合作,让陆军寻找解决办法。”
  司马突然转身,招呼程壁光,指着办公室墙上大幅世界地图,“恒启,你看这里。”司马重重拍打地图中央的太平洋,“我们控制的岛屿都在南太平洋,这、这、这,但这里是一片空白,美国人的情况类似。在南太平洋,依靠岛链是守不住的,所以要放弃不切实际的岛链幻想,一旦开战,必须第一时间把美国海军打垮。”
  程壁光苦笑不已,第一时间把美国海军打垮,中国海军没有那个实力,即便再过十年,恐怕也很难。
  “北太平洋,没有岛屿给我们当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所以,我们需要航母,大量的航母,不要想象舰队决战,海军需要航空母舰!”
  “总理!我们的航母吨位……”司马摆手打断程壁光的话,“吨位不是问题,我有办法,海军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扩建舰载机联队,一条航母同时训练六个梯队的舰载机联队。”
第37章
应对方案
  上午十点,大雾仍笼罩西北市,视距仅有百米,小轿车、卡车和公共电车都亮着雾灯,鸣着喇叭,在街道上缓慢行驶。
  程壁光离开后,司马望着窗外的实业大道,考虑航母问题,“吨位没有问题!”一时冲动的许诺,要实现困难重重。历史上,日本人为了增加舰船吨位,绞尽脑汁,结果只能在造单舰时“意外超标”,这是各国普遍现象,想直接扩大舰队规模,谈何容易。
  “护航航母”,司马脑中浮现出二战时美国的一百多艘“吉普航母”,吉普航母大都用商船改造,吨位从几千吨到二万余吨不等,甚至直到八十年代马岛战争期间,英国同样征用大型集装箱货轮,临时起降“鹞”式战机,以补充航母不足的缺口。
  “集装箱船?”想起英国人用集装箱船起降“鹞”式战机,司马想拿笔在纸上画一下,比较集装箱船和航母的异同,发现愣是想不起集装箱船的模样,“集装箱船是什么模样?”拿着笔在纸上随手画出几条线,司马尴尬的笑笑。自己虽然没有亲眼见过集装箱船,至少知道大概模样,可现在全忘了。
  “看来自己越来越适应这个时代了!”来到这个空间十一年,那个空间感觉越来越陌生,如果不是五十一区和仓库的存在,那个时空似乎是梦境,自己属于这里。十一年前,自己刚被清水衙门踢出来,靠看仓库混日子,唯一的梦想是多挣点钱,最大的乐趣是睡觉做黄粱美梦,幻想发达的一天。即便做梦,也未曾想过主宰、掌控一个国家。
  “总理先生,您最想带给中国什么?”
  “规则。”
  “规则?什么样的规则?”
  “大家都会去遵守的规则。”
  “总理先生,有人称您是中国的拿破仑,您是愿做拿破仑?还是愿做华盛顿?”
  “做自己。”多年前外国记者采访时提出的问题,再一次回响在耳边。
  用冰冷的凉水洗把脸后,乱七八糟的记忆总算暂时离开司马的脑海,站在梳洗台边望着镜中的自己,这是司马第一次认真审视自己,脸上已经有皱褶,越来越老了,“但愿你没被长年的政治生涯给扭曲。”司马感叹,头几年还知道每日三省吾身,以防飘飘然,现在反省的时间越来越少。
  “好像还有滚装轮!”用毛巾擦脸时司马又想起一种后世的轮船,与集装箱船相比,滚装轮更接近这个时代舰母标准。有内部多层货舱,车辆可以在舱内通行无阻,如果改造成航母,可以将货舱直接改造成机库。
  打开办公室书桌内的保险柜,司马从保险柜下方取出一个背包,尼龙制的黑色背包如果放在后世,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电脑包,可这个时空……接好电源线、熟练地打开电脑,熟悉的叉屁界面,令司马倍觉亲切,电脑很长时间没用了,司马甚至担心电脑受潮。
  输入密码后,司马生疏地打开电脑,笔记本500G硬盘中存储了大量资料,尽管电脑中的资料无法与五十一区资料室相比,但总比去五十一区方便。尤其资料对应五十一区资料库编号,如果需要调阅资料,只需要在电脑查找编号,然后给五十一区打电话,几个小时后,资料就会被送到办公室。
  “集装箱船上层建筑基本在船尾靠后,摆集装箱的位置应该可以改成机库。”司马在电脑上翻看集装箱船和航母图片,比较两者的差异。从表面上差别不大,尤其二战时期的航母,除了集装箱船上层建筑在船舰中后部,而航母在左舷侧舷外,并没有太大差别。边仔细比对集装箱船和航母,司马边在稿纸上画设想中的新式货轮简图。
  “如果把集装箱船和滚装轮结合在一起……”慢慢的新式滚装集装箱轮的构想浮现在纸片上。
  “单甲板,上甲板平直,上层建筑位于船尾或中部靠后,让出更多的甲板堆放集装箱,再用垂直导轨分为小舱。当集装箱下舱时,装置起定位作用,船在海上遇到恶劣天气时,它们又可以牢牢固定住集装箱。因为集装箱都是金属制成,而且是密封的,里面的货物不会受雨水或海水的侵蚀。”
  “集装箱,就像国防军的标准货运箱,不过尺寸更大,长可以是六米也可以是十二米,宽高大约三米左右,当然具体尺寸要由技术人员论证。在船体平甲板以下,有一个货舱,货舱和现在货仓不同,汽车可以通过跳板开进货舱,便于汽车出口,由于集装箱滚装船装卸速度高,停港时间短,为了尽可能提高商船运用效率,采用高航速,时速可以设定在每小时20~25海里……”
  刚离开国务院不到一小时,程壁光又被喊回来,依旧谦恭地站在办公桌旁,听总理滔滔不绝的介绍“新式货轮”。
  与激动的总理不同,程壁光对总理请自己“分享”他设计的货轮感到非常诧异,按说设计新型商轮,应该是交通部的事情,为什么总理请自己商量,难道要征询意见。
  高层人尽皆知,总理总是喜欢突发奇想,自己设计器物,同时设计时还会征求别人的意见,尽管商轮并不是程壁光熟悉的领域,但商船队作为国家预备舰队却是海军不能忽视的,于是便从专业角度指出总理设计的美中不足。
  “总理,货船会不会太快了!甚至超过邮轮的速度,获得大西洋蓝飘带奖的英国邮轮毛里塔尼亚号的26.6节纪录已经保持了十六年,对于商船,速度显然过快,航运公司更看重运输成本。”
  程壁光的回答让司马一愣,抬头看看海军总长,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吗?
  “商船?谁说我们需要高速商船,在华盛顿条约下,为补充航空母舰,建造可以轻易改装为航空母舰的战略商船,才是我的目的。航母吨位只有10.8万吨,够造几艘航母?我们需要六十万吨甚至更多的航空母舰!”
  “航母!”程壁光连忙弯腰仔细查看总理绘制的简图。
  “恒启,你看,这种滚装集装船可停靠于码头,然后展开坡道,以便货物车辆迅速驶出船仓。坡道跳板就在这,左右两舷分别有两部,一部在船中,另一部在船艉,战时可以将跳板拆除改为折叠升降机,舱库就是航母机库。出于增加运力的考虑,需要充分利用船体上层空间,以搭运五百至八百个标准集装箱。”
  “船甲板前后为水平整体承重甲板,战时可直接铺设跑道,甚至可以直接灌浇混凝土制成混凝土跑道,当然最好办法还是钢制跑道。因为船体需要分配两层或三层四至五米滚装货舱,因此发动机烟道需要采用弯曲烟道,烟道以贴舱壁的形式升至上层建筑顶,分为左右舷两至四个烟道,当然左舷可以预留烟道空间。战时改装时,可以直接将烟道集中在左舷舰岛。”
  说到这,感觉口渴的司马按下桌上的电铃,办公室外的侍从很快便端了两杯茶,喝了一口茶,司马脸上笑容更浓。
  “水线以下船舷两侧的压水舱,可以采用防雷层结构。外表上,压水舱还是压水舱。同时在下层舱库以下,尽量增加水密舱,可以增加抗打击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船体设计,考虑到设计是为了高速、便捷的将货物运输到世界各国,舰体设计参考军舰,当然最好还是由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优化设计。”
  看着总理绘制的简图,听着总理的解释,程壁光神光四射。正如总理所说,货船根本就是改装成民用商轮的简易航空母舰,而不是“新型货轮”。
  “总理,二十五海里的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几分钟前尚觉速度太快的程壁光改弦易辙,二十五节的速度勉强满足航空母舰的需求。
  “总理,这样,我们的设计速度定为十八节至二十节左右,但舰体设计则以三十二节为基础,战时可以更换轮机组……”
  “太慢了?等改装好,要么战争结束,要么敌人打到家门口。开战之初,我们就需要投入大量航空母舰。海军现有吨位还能再造两至三艘航母,意味着可以在高强度战区投入四至五艘航母,但并不是所有战区都是高强度战区,像二十五节航母可以投入强度较低的海区。”
  “我刚打过电话咨询过交通部,国际海运界普遍认为,客船航行经济性限度为二十二节,二十五节商船都有可能吸引他国海军的注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达到秘密扩军的目的,二十五节是极限了,即使二十五节同样需要适当的伪装,让船政处研究一下,是不是能通过技术手段限制速度,当然要注意保密。”
  司马武断的打断程壁光的建议,保密是最重要的,过快的速度只会引起他国怀疑,如果其它国家也跟着有样学样,只怕自己苦心弄出的一丁点优势,会前功尽弃。
  “打枪的不要,悄悄的进村,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一时得意的司马,脱口说出后世非常有名的台词。
  看着桌上的简图,程壁光思忖,货船是可以很容易改造成航母,但却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总理,这种船的油耗可能会超过商运部门承受范围,很有可能出于商业利益而拒绝订购。而且考虑到这种船是战略预定商船,又不能向商运部门解释新型集装箱滚装轮的意义,到时没有船运公司的订单,会成为大麻烦。”
  “恒启不用担心,你来之前,我已经打电话给四石,从中调局要了几家船运公司,这几家船运公司已经注册数年,旗下也有一些商船,可以由这几家公司出面定购。在建造商船前,把造舰钢板提供给造船公司。前段时间海军不是定了很多造舰装甲钢板吗?可以考虑拍卖嘛!海军情报处可以出面协调,组织一个机构负责这几家公司的具体营业。”
  笑容满面的司马打消了程壁光的担心,普通船运公司不愿意买,就让自己的公司买。
  “不过你们可不能把那几家公司弄亏本了!”
  总理的话让程壁光尴尬的笑笑,和需要伪装的调查局不同,海军还真没做过生意。
  “总理,造船经费没有问题,可以在舰船维护等其它名目中出,相信不会有漏洞,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程壁光想到其它问题,海军的问题并不只是航母能解决的。
  司马疑惑地看着海军总长,“还有问题?什么问题?说来听听!”
  “总理,假设在未来十五年中,可以造十五至二十艘战略预定商船,组成三至四个航母战斗群,每一个战斗群至少需要数十艘中大型驱逐舰护航,但海军没有那么多战舰,华盛顿公约限制了六百吨以上战舰,总不能让航母单独出击吧!”
  程壁光神情不太自然,华盛顿条约限制条件极为苛刻,只拥有数量足够的航母并不能解决问题,中国海军规模从主力舰到驱逐舰完全受到限制。如果条约限制潜艇,海军可以建孪生艇,然后利用潜艇洞库基地隐藏潜艇的实际数量,驱逐舰无法隐匿,条约签定后各国都在互相监视,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甚至连中国海军的一条小舢板都会计录在案。
  航母可以伪装在商船队中,但驱逐舰、巡洋舰,显然不可能伪装成商船,光明正大的摆在商船队内。程壁光的问题提醒了司马,自己根本没考虑过护航舰的问题,脑子里只有航空母舰的数量,没有护航舰,拥有再多的航母,也只是靶子。
  “储备!”沉思数分钟,司马想起曾在网络上看到的新闻,各大国退役战舰一般并不是直接退役,而是被储备在港湾中,作为后备舰队储备起来,好像谷歌还曾曝光过美国海军的后备舰队。储备在河道或港湾基地内的军舰,可以在十天到一百二十天之内转换成现役海军力量。
  “海军有没有相对隐秘的海湾基地?最好是不为人所知的基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