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522

  “那我也来买,他为什么不卖给我?”呼征有些急了。
  “你别急,等我说完。”刘修的口气越发的温和,耐心得像是一个安慰任性孩子的保姆:“这些东西卖给我们汉军士卒其实是半卖半送,主要是想赚些小钱,补贴一下费用,并不是真的卖给他们,其实还是赏赐。你想啊,你是大单于的儿子,又是将来的单于,怎么能和我们一个普通的士卒一样接受赏赐呢?你马上就要去洛阳,到时候得到的赏赐可要比这多得多啦。”
  呼征被他绕得有点晕,想了半天才想起自己原本的问题:“可是我就是想买,不行吗?”
  “当然行。”刘修郑重的点点头:“不过可不是这个价。”
  “有多贵?我有钱。”呼征用力的拍拍腰包,里面的金币哗哗作响。
  “作生意的事,由这位曹大人作主。”刘修微微一笑:“其他的事由我作主,我说左贤王,你这件新衣被扯破了,我赔你一件,就把这件事了了吧?”
  呼征这时候也不好意思叫刘修赔衣服,很大度的挥挥手,表示算了。刘修假模假式的捧了他几句,转身走了,临走时对曹洪使了个眼色。曹洪会意,奸笑着点了点头。
  刘修刚回到大帐不久,呼征又气急败坏的赶来了,他怒不可遏的对刘修说,那个曹大人就是个奸商,他卖给我的价钱是给其他人的一百倍,他把我当傻子呢。你要给我做主,要不然我跟你们没完,你要是不解决,我到你们大皇帝面前告状去。
  刘修这时没了好脸色,他冷冰冰的对呼征说,做买卖,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你嫌贵,不买就是了,干嘛要这么说话,还要威胁我?你当我是吓大的?
  呼征一愣,他原本以为刘修还会和刚才一样客客气气的和他说话,把曹洪叫过来骂一顿,向他赔礼道歉呢,没想到刘修比曹洪还要横。他登时大怒,拂袖而去。
  田晏吓了一跳,连忙对刘修说:“德然,你何必故意戏弄他,明明是一件小事,闹大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刘修眉毛一挑,戾气十足:“我就是要把事情闹得大一点,敲山震虎,看看这些匈奴人现在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田晏又好气又好笑:“这些蛮夷脑子简单得很,他们不会想那么多,一看我们这里人少,他们说不定就会起兵叛乱,就算把我们都杀了,到时候朝廷如果能派大军来,他们再投降就是了。如果不能派大军……”田晏顿了顿,脸色非常难看,“那匈奴人可就真的造反了。”
  “你放心,这件事是我惹出来的,我自有办法摆平。”刘修不动声色的笑笑,示意田晏不要激动。田晏见他胸有成竹,倒有些搞不清他葫芦里究竟卖些什么药。不过想想刘修在洛阳搞出来的那些事,觉得他也不是那种胡闹的人,便打定主意冷眼旁观,看看刘修怎么整治匈奴人。如果他能把匈奴人摆平了,对现在北疆的情况还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刘修叫过刘表吩咐道,你去一趟单于大帐,就说我有重要的事要和他商量,请他和他们王庭的大巫师立刻赶过来。
  单于正在王帐里听呼征的控诉,他虽然没有像呼征那样怒形于色,但是也非常不高兴。刘修在这么多人面前不给呼征面子,还纵容手下的军吏戏弄呼征,这等于是藐视整个匈奴人。不错,汉人是曾经强大过,可是现在是在美稷,这里是匈奴人的地盘,匈奴人的实力远远大于汉人。汉人要想对付鲜卑人,要想对付羌人,能够依靠的力量就是匈奴人和乌桓人,乌桓人主要在幽州,并州要靠匈奴人。刘修到并州来,怎么可以这么无视匈奴人的尊严。
  就在单于考虑着如何让刘修看看他的厉害的时候,刘表来了,听完了刘表的传达,单于既有些茫然,又不敢掉以轻心。匈奴人和汉人一样,崇拜天地、祖先和鬼神,认为人死了之后会到另外一个世界,行事要遵从天意,如果违逆了天意就会招来灾祸。与汉人认为天人感应,上苍以灾异或者祥瑞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不一样的是,他们认为单于虽然也是上天之子,却没有和天神沟通的能力,只有大巫师才能有这种神奇的能力。
  匈奴人几乎每一个部落都有巫师,王庭也有王庭的大巫师,在某种意义上大巫师的权力甚至还要比单于更大。大巫师一般不管小事,除了出征之外,大巫师只有对关乎匈奴人命运的重大事件才会给予指点,刘修不仅要见他,还要见他们的大巫师,莫非确实有什么重大的事情?
  “究竟什么事?”单于有些心神不安的问刘表道。
  刘表也不知道,他接受刘修的命令来见单于的时候,还觉得这太唐突了。刘修是长水校尉不假,可是他无权支使匈奴单于,从品秩上说,匈奴单于相当于王侯,要比刘修高上很多,应该是刘修来见单于才对。单于听到这句话,会不会把他轰出去?
  可是单于不仅没有把他轰出去,还很客气的向他询问究竟有什么事,这就让刘表有些搞不懂了。他摇摇头,一本正经的说:“大人说了,这件事只能和单于当面说。”
  单于一听这话,心里更没底了,一面请刘修稍候,一面派人去请大巫师。他要先问问大巫师,最近上天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启示,怎么连汉人都知道了,他却还蒙在鼓里。
  大巫师是个老得看不出年纪的老太婆,满脸沟壑,头上载着用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牙齿编成的头饰,身上披着一件由各色羽毛织成的衣服,让人眼花缭乱。瘦得一把骨头,但是精神很不错,两只眼睛更是寒光四射,她拄着一根看不清本色的拐杖,腰虽然哈着,可是散发出的那股威风却让人不寒而栗。
  “我没有接到上天什么启示,我也不相信一个汉人能够知道什么与我们匈奴人有关的天意。”大巫师冷冰冰的说道,她恶狠狠的盯着刘表,盯得刘表心时一阵阵的发毛,凛然心惊。
  “那我们……是去还是不去?”单于小心翼翼的问道,唯恐惹怒大巫师。
  “不去!”大巫师昂起了头,尖细的嗓声刺得人耳膜疼,她盯着呼征说道:“你是未来的单于,你所受到的耻辱,只有用鲜血才能洗干净。”
  呼征吓了一跳,把目光投向单于。单于犹豫不已,要和汉人开战,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现在是有实力把刘修和田晏全给杀了,可是接下来呢?
  单于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客客气气的对刘表说道:“请你转告刘大人,我不能去拜见他。如果真有什么事,那请大人屈尊前来,我一定用最隆重的礼节来款待他。”
  刘表被大巫师的话吓得一身冷汗,见单于没有立刻发兵,这才松了一口气,忙不迭的应了,告辞出帐,飞报刘修。刘修听了之后,也不生气,对刘表说,好啦,你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刘表一头雾水,不知道刘修在搞什么鬼,只得走了。
  大帐外却是一片紧张的气氛,很多人都知道了军市上发生的事,有叫好的,也有担心的,毕竟匈奴的实力远远超过汉人,如果发生冲突,大家可能都会没命。刘表一出帐就被袁绍的人请了去。作为洛阳士人中的领头羊,袁绍早就认识刘表这个山阳八顾之一的名士,一见面,袁绍就直截了当的问刘表:“大人准备怎么办?”
  刘表扫了一眼,见王允和陈谌都在座,而且袁绍还穿着铁甲,知道他们心里都很紧张,生怕一发不可收拾。可是他也不知道刘修在搞什么鬼,面对袁绍等人焦急的询问,他只能摇头。
  “大人太年轻了。”王允轻声说道。他非常生气,一路上刘修对他一直很客气,没看出什么问题来,没想到一到美稷就闹出了这么大的事。现在刘表又说匈奴人的大巫师要呼征用鲜血来洗涮耻辱,更觉得心惊肉跳。他对匈奴人太熟悉了,大巫师的话可比皇帝的诏书还要顶用啊。
  怎么这么倒霉,侍奉了几个刺史,还是第一次碰上这么一个愣头青,以前觉得董卓就算粗鲁的了,没想到刘修比他还缺心眼。他从卢植和段颎那儿都学了些什么啊?
  刘修死了无所谓,朝廷会再派一个并州刺史来。可是如果真的打起来,他们这些人都跑不掉,很可能死在匈奴人的手里,就算逃出去,到时候也免不了被朝廷降罪,自己的仕途又要受到影响。
  王允又恨又气,眼睛也有些发红,就像一座沉默的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陈谌虽然表现得很沉着,可是他有些散乱的眼神表明他现在也已经六神无主了,只有袁绍不动声色,抚着刀环在帐内走来走去,他手下的亲卫在大帐外沉默的挺立着,就像一根根松树。
  “你们不要急。”袁绍站定了身子,摆摆手,示意王允他们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糟。“刘大人也许真有什么办法也说不定,他到洛阳才一年多,就做了这么多事,我看他不会是一时冲动。”
  “洛阳的事算什么事?”王允不屑一顾的一挥衣袖,大声说道:“那不过是一些小聪明罢了。现在敌我悬殊,一旦发生冲突,我们能冲得出去吗?”
  袁绍扫了他一眼,轻笑了一声:“子师,这件事本来就是意外,匈奴人也不是预先有什么准备,你觉得他们敢轻易的进攻我们?”
  王允眉头一皱,若有所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笑容非常不自容。
  袁绍接着说道:“这件事是我们主动挑起来的,我认为匈奴人反而会以为我们是有谋在先,他们应该比我们更紧张才对,只要我们不进一步的去刺激他,他应该不敢主动进攻我们。”他指了指帐外肃立的将士:“你觉得匈奴人有我们这么快的反应速度吗?如果是仓促应战,仅凭他身边的战士,他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我们吗?”
  王允眼神一亮,连连点头,看向袁绍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赏。袁绍看在眼里,也不作声,只是微微一笑。
  刘表将他们的目光交流看在眼里,眉头轻轻的皱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来,若无其事的转过身去,从书案上拿起一本书看了一眼,笑道:“本初,你在军旅之中也是手不释卷啊,居然在看段太尉的《东羌战记》。”
  袁绍身子一动,这才想起刚才摊在案上的书还没有收起来,不免有些尴尬。刘修等人拜段颎为师学习兵法,他拉不下面子去听课,又想从段颎那儿学些东西,正好刘修为段颎印行了记载段颎平东羌事迹的《东羌战记》,他便买了一本放在身边随时翻阅,既当消遣,又当学习,没想到被刘表看到了。
  “闲来翻翻,以解旅途烦闷。”袁绍平静的说道。
  刘表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
  刘修把郝昭支了出去,只留下了王稚。
  “道长,有把握对付那个什么老巫婆吗?”刘修坐在行军床上,神情轻松,根本看不出刚惹出了泼天大祸的样子。当年他为了了解鲜卑人写过《东胡志》,匈奴人虽然不是东胡,但实际上各种习俗也非常相近,神权高于王权,最关键的人不是单于,而是大巫师,这个道理他早就懂,那次就是摆平了火狐,才顺利的摆平了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现在不过是故技重施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不相信匈奴人的大巫师能比拥有青牛角的火狐更厉害。
  “大人要我怎么做?”王稚若无其事的问道:“杀了她,还是……”
  “要是听话,那当然不用动粗,如果不能让她听话,那就把她干掉。”刘修轻描淡写的说道,神情轻松得不像是要做一件足以影响匈奴人命运的大事,而只是杀只鸡一样。“我想以你的道术,要让人看不出破绽应该没问题吧。”
  王稚笑笑:“我先去试试看,就算不成也没关系,大人身怀重宝,还怕治服不了一个蛮夷的巫婆?”
  “呵呵呵……”刘修有些得意的笑了。卢氏看过指环里的道术,对那些飘来飘去的武侠片深信不疑,估计也跟王稚透露了一些。王稚这段时间虽然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但是他平时很淡漠的眼神一接触到他手上的指环便会变得很热烈,这一点逃不过他的眼神。
  他摸了摸指环,淡淡的说道:“总不能什么事都要我去办吧。”
  王稚脸色一紧,连忙躬身道:“喏,请大人静候佳音。”
第234章
神谴
  王稚走了出去,刘修把张飞和郝昭叫了进来,准备和他们闲聊一阵。张飞比郝昭略大几岁,非常照顾郝昭,两人随侍在刘修左右,几乎是形影不离。一进帐,张飞就笑了,对刘修说:“先生,伯道刚才还担心呢,他说这儿匈奴人太多了,真要打起来,我们可能要吃亏。”
  郝昭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转身从火塘上提下了一只铜壶给刘修倒了一杯酒。刘修捂着热乎乎的酒杯,看看郝昭,随口问道:“翼德跟你怎么说的,他是不是又在吹牛了?”
  郝昭吭吭哧哧的摇摇头:“翼德兄没有吹牛,他只是对大人有信心罢了。”
  刘修笑笑,没有吭声。上次他准备回洛阳大杀四方,提前把张飞留在了涿郡,后来又把许禇赶回了谯郡老家,独闯曹府,后来张飞等人知道详情之后,都吓得不轻,直到刘修平安无事的从洛阳狱里走了出来,一点油皮都没伤,反而又升了官,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虽然没搞明白刘修是怎么做到的,但是他们对刘修的决定再也不怀疑了。
  张飞相信刘修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是一点把握也没有,肯定是谋定而后动。不得不说,他这种信任有些盲目,但刘修现在很需要有人这么盲目的信任他,要不然他还拿什么和袁绍他们斗。
  “那你自己觉得呢?”刘修呷了一口酒,温热的酒液顺着咽喉流过胸腹,暖洋洋的散了开来,在这寒冬腊月里真是一种享受。帐门关得紧紧的,但是他能听到外面越来越紧的北风,大概又要下雪了。
  “以有心对无心,我们至少没有落下风。”郝昭拿起火钳拨了拨火塘中的木炭,红红的火光照亮了他有些稚嫩的脸庞:“匈奴人崇尚蛮力,但是信巫神,不喜欢自己动脑子,和这样的人对阵,只要自己不露出破绽,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他的话看似平静,但刘修还是从中听出了不安的成份。他笑笑,没有解释。郝昭见了,更相信张飞说的话,刘修肯定是有备而来,绝不是看起来那么冲动。
  天可怜见,刘修想震震匈奴人的心思是早就有的,但是拿这件事发挥却是临时起意,他开始只是想打击一下匈奴人,特别是呼征这样的少壮派的气焰,并没有想好怎么对付他们。事情发生之后,他才临时决定试探一下单于的心态。让刘表去召单于和大巫师来见他,就是想看看单于有没有和他兵戎相见的勇气。如果单于真的有动武的念头,他也只能自己找个台阶下台,先把眼前的事情混过去再说。
  然而刘表的回报让他非常意外,大巫师要求呼征以鲜血洗却耻辱,可是单于虽然不敢违抗,却没有立即发兵,这让他发现了其中可利用的机会。单于老了,他对汉人有着本能的敬畏,他不是最危险的,而大巫师才是最危险的人。
  这勾起了刘修辽西之行的记忆,他意识到,自己在洛阳的时间太长了,忽略了汉人和草原民族之间的细微差别。汉人是神权和王权合一的,笼络住了天子,就是把握住了一切,而草原民族的神权是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真正说了算的是大巫师,而不是单于。
  除掉这个扬言要用鲜血洗却耻辱的大巫师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王稚是天师道的高手,他的道术在天师道中仅弱于嗣师夫人卢氏,和王英等人不相上下,由他出手对付大巫师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就算不成功,他也能全身而退,不会被匈奴人抓住把柄。真要是败露了,他也不怕,凭他手中的指环,什么样的巫术都是小菜一碟。
  他的道术境界虽然不算非常高深,可是要论装神弄鬼,他现在几乎是天下无敌。
  “你们早点休息吧,今天赶了一天路,都累了。”
  “喏。”张飞和郝昭同时应了一声,郝昭给刘修放好了被褥,退了出去。刘修坐在火塘边,又细细推演了一番,分析了一下可能出现的情况。他没有上床休息,只是脱了外衣,在帐内练走了拳,舒展舒展身体,做好万一王稚失手就亲自出马的准备。
  随着他在帐内的走动,拳脚挥动时带起的风声扰得火塘中的火苗摇晃不停,将他的身影投到帐逢上,扭动着,摇摆着,似静似动,形如妖魅。不知是因为郝昭出去之前添了炭,还是他的走动让空气流通得更快,火塘中的火似乎更旺了一些,舔着铜壶的底,发出吱吱的声音。
  帐门一动,王稚闪了进来,拂了拂肩上的雪,很自然的坐在火塘边,取过一只杯子,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悠得自得的品着,扫了一眼还在行拳的刘修,忽然有些诧异的问道:“大人,你是火质?”
  “什么火质?”刘修停住了拳势,莫名其妙的问道。
  “天有五行,地有五行,人也有五行。”王稚很无语,刘修身拥三件神器,可是却一直不肯相信道术,连五行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他细心的解释说,人的体质也分金木水火土五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也有不同的性格。普通人可能不太在意,但是对于修习道术的人来说,分清自己所属的五行非常重要,只有选择了与自己体质五行相同的道术,他的进展才会快,如果选择不当,轻则若练无果,重由越练越差。
  “你怎么知道我的火质?”
  “你练拳的时候,火变得更旺。”王稚指了指火塘中的火苗,“因为你练拳的时候气息外放,和火塘中的火气产生感应,相得益彰,你看现在是不是没有刚才那么亮了。”
  刘修将信将疑,没什么兴趣和他扯这些玄乎的东西,立即问他行动的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