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249

  “我不走。”项羽摇了摇头:“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白白的死在这里的,伤他的是我一个人,我去见他,了结我们之间的恩怨,然后向他推荐你们。你们都是难得的勇士,他一定会接受你们的。”
  “他接受我,我还不接受他呢。”一直没有吭声的季布哼了一声,把头扭在一边。
  “季布,你兄弟的事,不能怪他。”项羽拍了拍季布的肩膀,叹惜了一声。
  “与我兄弟的事无关。”季布躬身施礼:“臣侍奉大王多年,眼中从无他人,大王不惧生死,臣又何惧?臣唯愿追随大王。”
  “臣也愿追随大王。”桓楚随即慷慨的抱拳施礼。
  “臣也是。”萧公角大声说道。
  “臣……也是。”丁固最后说,可是他的声音不是那么坚定,显然有些犹豫,不过其他人心情激动,都没注意他的异常,只有项羽有些异样,他抬起头看了丁固一眼,刚要说话,却发现李左车负着手,站在台边,平静的看着他们君臣。
  “李军谋……”项羽大喜,顾不上其他,连忙分开桓楚等人,大步走到李左车的面前,深深施了一礼。李左车连忙还礼,两人打躬作揖,不象是生死之间,倒象是参加宴会一般。
  “李军谋,我想再见你家大王一面,请军谋代为通禀一声。”
  李左车苦笑着摇摇头:“敢告大王。我家大王心情很不好,不想见你。我到这里来,是向大王传达他的意思,他请大王即刻离开萧山回彭城去,做好准备,我军三日后将开始攻城,到时候大王将亲临战阵,以你一决雌雄。”
  桓楚等人一听,惊喜的互相看了看,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共尉居然还会放他们走。丁固更是欣喜若狂,不等项羽说话,他就向下冲去,刚走了一步,又觉得有些异样,连忙站住了。
  季布大怒,恨不得一剑砍杀了他,只是李左车在这里,他不好在外人面前丢了面子,这才强忍住了。丁固见季布发怒,心虚的低下了头,退到一边。桓楚和萧公角不屑的哼了一声,把头扭了开去,看看李左车,见他脸色郑重,并不象玩笑,这才放了些心,又看向项羽。
  项羽皱着浓眉,长叹一声:“战又何益,彭城虽有八万兵,可是存粮不足半年,如何能胜?我不回去了,请李军谋代为通禀,我要再见他一面,把我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一并解决。”
  李左车为难的看着项羽,考虑了好久,见他神情坚决,不象是一时冲动,只得点点头:“请大王稍候,我去试试看。不过,大王现在心情极差,能不能见你,我可不敢担保。”
  “多谢军谋。”项羽又是躬身一拜。
  李左车下台去了,陷阵营似乎已经得到了命令,铁桶一般的战阵分开了一条通道。李左车穿过那条长长的通道,一直向远处的共尉大营走去。项羽站在台边,目光一直跟着渐行渐远的李左车,直到消失在大营里。
  台上安静下来,谁也不说话,刚自想着自己的心思。共尉说要放他们回去,至少说眼下不会有生命危险了,现在的麻烦是项羽,他放着眼前的机会不抓住,却一根筋的要见共尉,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李左车钻进大帐,共尉正饮着酒,一看他进来,笑嘻嘻的问道:“如何,他们走了吗?”
  李左车摇了摇头,一脸的不解:“大王,又被你猜中了,他坚决不走,要再见你一次。”他看了一脸得色的共尉一眼,叹了一声:“看来大王赌对了,这个项羽与普通人不一样,只能用不一样的办法来对付。”
  共尉收起了笑容,叹惜了一声:“所以我说,他还是个赤子,生活在单纯的世界里,不适合这个世界呢。你看看他身边的那些人就知道了,季布为了一个诺言,可以不惜生死,季心宁可去死,也不吐露一个字,不让我们抓住项羽的任何把柄。桓楚、萧公角,明知萧山是个死局,却义不容辞的跟着一起来。”
  李左车默默的点了点头,插了一句嘴:“只是那个丁固,好象有动摇之意。”
  “是吗?”共尉有些意外,想了想,又摇了摇头:“真是怪了,他和季氏兄弟一母所生,却相差甚远。”
  “龙生九子,还子子不同呢。”李左车也笑了,“项家这么多人,也不是只有项羽一个人如此吗,项佗、项伯,恐怕心早不在彭城了。”
  “那个项庄还不错,有点骨头。”共尉接着说道。
  “嗯。”李左车坐在共尉对面,自己拿起酒匙给自己添了一杯酒,端起来有滋有味的喝了。“现在怎么办?”
  “耗他一阵子再说。”共尉放下酒杯,双手抱在头后,惬意的笑道:“李君,只是要麻烦你多跑几趟腿了。”
  李左车哈哈大笑:“无妨,如果真能收服项羽,兵不血刃的拿下彭城,免得生灵屠炭,臣愿意多跑几趟。”
  “知我者,李君也。”共尉笑着指指李左车,又指指自己:“你我想到一起去了。”
  两人相视而笑。
  项羽在高台上等了好久,李左车才阴着脸走了回来。项羽一见他的脸色不好,气势先弱了几分,然后听李左车说共尉正在帐中大发雷霆,心里更是悲痛,觉得自己这次真是伤了共尉的心了。李左车越是极力的劝他们立刻离开萧山,回彭城去准备作战,项羽越是不肯,他恳请李左车再去请示,无论如何一定要见见共尉。李左车无可奈何,只得唉声叹气的再回去请示,一去又是好半天,回来说,共尉还是不见,不过现在他不发火了,正在喝闷酒,已经快醉了,大王就不要等了,还是尽早回去吧。
  一听说共尉喝闷酒,项羽更是着急,他拉着李左车的手着急的说道:“李军谋,烦劳你再去通禀一声。阿尉的脾气我知道,他一旦喝闷酒,一定会喝得烂醉如泥,然后头会痛好几天,和大病一场没有区别。是我伤了他的心,如果他喝醉了,我这心里……”他急得哽咽起来,话都说不下去了,只知道连声哀求李左车再去通报,说到最后,他撩起衣摆,就要跪在李左车面前,吓得李左车连忙拉住他,忙不迭的应道:“既然大王如此说,我就再去通报。正如大王所说,我家大王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这次他力排重议,邀大王萧山一会,就是不希望与大王刀兵相见。现在弄成这个样子,也确实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
  项羽更是羞愧难当,忍不住又要下跪。李左车如何敢受他的跪拜,连忙下台,匆匆的去了。
  看着李左车健步如飞的身影,项羽懊悔的搓着手,焦急的在台上来回走动着。桓楚和季布等人见了,都哭笑不得。虽然他们觉得共尉的举止有些可疑,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愿去提醒项羽,一来项羽已经深深的陷入了自责之中,他们如果说共尉这是一个圈套,项羽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大发雷霆。二来如果共尉和项羽真能解开这个结,那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目前的情况,共尉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血洒萧山。项羽死了,彭城就是共尉的囊中之物,就算他是在做戏,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恶意。
  桓楚他们虽然没有商量,但是从眼神之中,都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不约而同的闭口不言,静静的等待着。他们有了计较,反而倒不着急了,着急的只有项羽一个人。
  就在项羽在台上第一百二十一次转身的时候,李左车终于又出现了,他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赶到台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对项羽说:“大王,大……大王,我家大王……愿意……愿意见你了。”
  项羽一听,心花怒放,顾不上安排桓楚等人,一步就跨到李左车面前,一把拉着李左车的手,大叫道:“太好了,立刻带我去见他。”
  两人大步下了台,直奔大帐而去,桓楚等人站在台上,互相看了看,都无声的叹了口气。大王虽然力可扛鼎,气可盖世,可是遇到共尉,他是彻底的失败了,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桓楚本来是想看看这两个当世的高手对决的,可是现在却一点兴趣也没有了,他走到台中央,捡起项羽他们的酒壶看了一眼,走到台边冲着下面的西楚军大声叫道:“他娘的,西楚就是这么待客的?给老子拿酒肉来,老子饿了。”
  季布等人听了,也跟着破口大骂。台下的田锦江听了,哭笑不得,挥了挥手,命人抬了几瓮酒,送了几只羊上去,还有一些水陂中刚刚钓上来的鱼。桓楚等人见了,也不管地上没有席,就坐在地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四节
巧舌如簧
  共尉叉着腿,两只手臂搁在膝盖上,满脸怒气的坐在帐中,大帐整体上还算是整洁,只有帐角还有一些酒渍,看起来已经被收拾过了。他头上的王冠也不知道扔哪去了,头发有些凌乱,脸色很不好,眼睛红红的,看起来很凶恶。大帐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酒气,几只酒瓮封泥大开,堆在他的面前,案上的一只髹漆凤纹耳杯中,斟着满满的一大杯酒。
  项羽嗅了嗅,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再看看共尉的脸色,又长舒了一口气。共尉的脸色虽然看起来很臭,可是还远远没有到烂醉如泥的地步。
  “阿尉!”项羽走到共尉面前,关心的叫了一声。李左车暗暗一笑,连忙撤了出去。从项羽这一声称呼中他可以看得出来,共尉绝对是安全的。
  “东楚王。”共尉余怒未消,语带讥讽的哼了一声。
  “唉呀……”项羽老脸一红:“贤弟误会了,我真的没有伤害你的意思。”
  共尉又哼了一声,盯着项羽的眼睛看了好一会,似乎觉得他是真心的,这才捻指打了个响指,薄昭应声走了进来,拱手问道:“大王,有何吩咐?”
  共尉指了指项羽:“备一张席。”然后又加了一句:“蔺席。”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喏。”薄昭应了一声,返身出了大帐,过了一会儿,取过一张厚实的蔺席铺好,在四个角上压上四只镇席兽,然后又在席上放下一个小一些的席子,对项羽躬身一礼:“大王请入座。”
  项羽颌首,他知道这个年轻人不是普通的仆人或者亲卫,而是共尉的小舅子,现在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薄昭恭恭敬敬的还了礼,然后又给项羽布了杯箸,这才退了出去。
  共尉沉默不语,神情之间的凶恶已经淡了,却露出一丝疲惫来。项羽暗自叹了一口气,双手举起杯,诚恳的说道:“贤弟,刚才是我出言无状,还请你不要记挂在心上。我用这杯酒向你陪罪,先干为敬!”说完,一仰脖子,将满满一杯酒喝得干干净净。
  共尉强笑了笑,也举起杯子,一口喝了。
  “彭城准备得如何了?”共尉开了口,神情平静而淡然,似乎不是说的血腥的战事,而是家长里短一样。项羽苦笑了一声,给自己添了一杯酒,又一饮而尽,这才说道:“贤弟你刚才也说了,我不是个明君。我入主彭城这些年,几乎天天在打仗,彭城的百姓没有想过我一天好处,我如果再拖着他们打这一场必输无疑的仗,除了多增加几万、十几万的伤亡之外,还能有什么结果?我不打了,贤弟你坐这天下吧。以你的能力,一定能让他们过上和关中百姓一样的好日子的。”
  共尉抬起眼皮,打量着项羽的眼睛,项羽的脸色很沮丧,看得出来,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轻松,让一个从未认输过的人放弃自已为之奋斗了五年的梦想,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你舍得?”共尉的声音也缓和了些。
  “舍不得。”项羽又给自己斟酒,三只指头捏着,端着嘴边呷了一小口,沉默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可是我知道,这一仗打得没有意义。东楚不是西楚,彭城也不是咸阳,这样的大战事支撑不了几年。而在这几年内出现转机的可能性又太小了,以你西楚的雄厚实力,这个仗打上两三年最多是钱粮受点影响,东楚则不然,最多半年,钱粮就会消耗一空,城中百姓就得易子而食,拆骨而炊。何苦呢,大丈夫,败了就败了,又何必拉着十几万的百姓做无用的挣扎。”
  项羽的声音越说越小,渐渐的变成了喃喃自语,与其说是说给共尉听,倒不如是说给自己听更合适。共尉一声不吭,认真的倾听着,一直等到他沉默不语了,才点点头:“有这份心,也不枉我与你相交一场。”
  “我不是个明君,这一点,我承认不如你。”项羽抬起头,看着共尉的眼睛说:“只可惜亚父去得太早了,如果有他在,我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哼哼。”共尉笑了一声,没有接他的话茬。他当然知道范增的作用,要不然也不会处心积虑的先把他气死。不过,范增就算没死,发挥的作用也有限,不到今天这个地步,项羽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认识?
  “比起我季父来,我就差得更远了。”项羽又陷入了沉思。一想到项梁,他的心又有些刺痛。项梁临死前,将天大的责任放在了他的肩上,他曾经离那个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可惜,他现在却永远也不可能完成那个梦想了。将来,他如何去面对项梁?
  项羽出神的看着杯中酒,痛苦不堪,只有举起杯,一杯接着一杯的往口中倒酒。酒入愁肠化作泪,两行泪珠从项羽的眼中溢出,划出他瘦削的面庞,摔到蔺席上,泪花四溅。
  共尉一直默默的看着项羽以酒浇愁,直到他有些醉意了,才伸手摁住了他的酒杯,不让他再喝。项羽抢了两下,撒手松开酒杯,双手掩面,痛苦的弯下了身子,压抑的抽泣声更让人心碎。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煎熬,他终于有机会不用再憋在心里,痛痛快快的宣泄出来。
  共尉叹了口气,挪到他的身边,轻轻的拍着他的背,轻声劝道:“你又何必如此,项家,也不是到了穷途末落的时候,只要你还在,项家就还在嘛。”
  项羽摇了摇头,止住了哭泣,有些不好意思的擦着眼泪。“贤弟见笑了。”
  “有什么见笑的。”共尉摇了摇头,感慨的说道:“兄长,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你这样一个盖世大英雄,能在我的面前流泪,我觉得十分荣幸。这说明你还把我当兄弟。”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项羽抽了抽鼻子,带着浓重的鼻音说道:“不瞒你说,自从季父去世,这个担子落在我的肩上,我就没有一天安睡过,无时不刻在想着这些事情。细想起来,还是在巨鹿时安睡了几日。那时候胜负未分,如果战败,一切都将成为虚妄,我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作战,反倒不用想得太多。”
  “嘿嘿嘿……”共尉心有同感的连连点头,向项羽凑近了一些,压低了声音说道:“不瞒兄长说,我也是夜不安寝啊。原本手下只有几千人,我大可以放心入睡,后来入主关中了,又想着如何与兄长争夺天下。兄长,你安排章邯、司马欣的事情,可干得不地道啊。”
  项羽尴尬的笑了笑:“一切都在贤弟的掌握之中,我那点安排,不是被你轻易的就破了吗。对了,章平被俘之后,为什么会传言说被你杀死了?”
  “哈哈哈……”共尉一想到这件事,就有些得意,他放声大笑。不过,这其中的原因他却不能告诉项羽,他笑着说:“那时候章邯势大,我是怕哪一天被他给堵住,好拿章平的命来换一条活路啊。可没想到,最后会是这个样子,只能说是天意了。”
  “真是天意。”项羽也长叹不已。
  “得了关中,降伏了章邯、司马欣,我又开始愁匈奴人。匈奴人来去如风,没有骑兵就无法制服他们,所以我和匈奴人谈判,要他们归还乌氏族人。匈奴人当我好欺负,向我开出了天价,我实在气不过,只好集全国之力,与匈奴人一战。幸有天佑,我将匈奴人赶出了长城,恢复了蒙恬时的故境,也算没有辱没了我华夏一族的先贤。”
  “华夏?”项羽愣了一下。
  “嗯。秦灭六国,六国灭秦,现在又是我楚国天下独尊,再说什么楚人、秦人都不合适了。经过诸位臣工和太学的老师们商议,还是觉得以华夏为族名比较合适。不管是楚人还是秦人,抑或是齐人、赵人,都是炎黄子孙嘛。”
  “嗯。”项羽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我倒是从来没有想到过。”
  “嘿嘿,你只知道天天打仗,哪里会有时间想这些头疼的事情。”共尉摆了摆手,不以为然的说道:“象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比如说以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当初在咸阳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考虑才决定下来的。别看现在大家都认同了我以德立法,以法治国的办法,可是当初,老夫子可是把我堵在宫里出不来,那个唠叨啊,唾沫星子都能洗澡了。”
  共尉半闭着眼睛,伸出一只手在眼前挥动着,似乎老夫子还在他眼前滔滔不绝的讲着他的鸿篇大论,神情痛苦不堪。项羽看在眼里,有些忍不住的想笑。原本他以为就他这个王无法安睡的,现在看来,共尉这个王当得也累。
  共尉也打开了话匣子,将咸阳的新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情一五一十的对项羽讲了,事情太多,说了好半天,才算是说了个大概。项羽听得感慨不已,只知道共尉这个王有钱,关中财富甲天下,以为共尉这个王做得舒服,可是现在听了共尉的讲述才知道,这些财富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心血,而共尉这个王更是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项羽又想,如果自己得了关中,会象共尉一样耐着性子和臣子们讨论,当他们不认可的时候,还会一遍遍的和他们沟通,讲道理、摆事实吗?
  恐怕不会。项羽摇了摇头,又强调了一遍,肯定不会。
  在政务上,自己的确不是共尉的对手,他做到的那些事,恐怕自已一件也完不成,更别说在短短的几年内将关中建设到这个地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