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1332

  他与人交手无数,还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气势,心脏不争气的猛跳起来,将一股股血液推向全身,不仅头皮一阵阵发麻,太阳穴呯呯跳动,就连指尖都有些麻酥酥的感觉,能感觉到血液在身体里的脉动。
  他当然不能不战而退。遇强则强,这样的对手太难得了,就算不敌,就算受伤甚至送命,他也要全力以赴,一较高下,见识一下真正的刀法。沈友深吸一口气,缓缓拔出长刀,将刀鞘扔在一旁,双手握刀,置于身侧,身体缓缓下蹲,做好了进击的准备。
  “吴县沈友,请指教。”沈友沉声道。
  孙策不由得赞了一声。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沈友分明被他的气势所迫,感觉到了恐惧,却没有一丝动摇,反而激发出了更加旺盛的斗志。这年轻人看似文弱平静,但他的骄傲渗入血液,绝不是那种玩票的书生,他是真能上战场杀人的。
  孙策也收起了笑容,沉声道:“请!”
  沈友大喝一声,往前一纵,双手舞刀,长刀呼啸而至,刀光如水一般洒了开来,将孙策笼罩在其中。
  孙策暗自叫好,举刀相迎,与沈友战在一起。“丁丁当当”一阵脆响,沈友一口手连劈十一刀,向前逼了十一步,每一刀都全力以赴,宛如狂风暴雨,势若奔雷。即使是孙策也不敢掉以轻心,全神贯注的避让招架,将沈友的攻击一一化解。
  沈友砍完十一刀,气势已竭,脸已经憋得通红。他暗自叫苦。他自知实力可能不如孙策,所以一上来就抢攻,打算以势取胜,不给孙策反击的机会。没想到十一刀砍完,依然没能击败孙策,反把自己逼入了绝境。此刻正是新旧交换的当口,如果孙策反击,他很可能连一招都接不住,会输得很难看。
  但孙策没有进攻,他换了个姿势,双眼紧紧地盯着沈友,沉声道:“沈君,该我进攻了,你准备好了吗?”
  沈友脸上泛起了潮红。他又不傻,岂能不知这是孙策给他机会。他调整了一下呼吸。“将军,我虽然不是你的对手,但我很想见识一下你的刀法,还请将军不要留手,让我一睹为快。”
  “一定!”孙策点点头,非常满意。他给了沈友机会,沈友也很磊落,不待比武结束就直接认输,之所以坚持下去,就是想看看他的刀法。
  这才是真正的武者,这才是真正的骄傲。
  孙策原本是想留一点手,给沈友一个面子,免得下不了台。听了沈友这句话,他知道自己想多了,沈友虽然骄傲,却不是输不起的人。如果他不能全力以赴,反倒会让沈友觉得丢脸。
  孙策再次调整了一下姿势,眯起了眼睛,绕着沈友转起了圈子,缓缓逼近。他走得很慢,脚离地也不高,几乎贴着地面向前滑行,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像一头猛虎,虽然身躯沉重,却能悄无声息地逼向对手。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孙策的杀气。就连马超、阎行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在孙策身边这么久,也经常和孙策切磋,但第一次看到孙策如此凝重。许褚和典韦交换了一个眼神,许褚做了一个手势,一个义从会意,返身向后面的辎重船奔去。
  沈友身在风暴中心,感受最深。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压在山底,又像是潜水时潜得太深,胸口被水压得透不过气来。汗水不知不觉的渗出身体,衣服都粘在了身上,掌心更是湿漉漉的,他却不敢动一下。
  陆康在舱内看文章,忽然感觉到外面气氛不对,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纵身而起,奔出船舱,举手欲呼。就在那一刻,孙策向前迈了半步,手中长刀倒卷而起,划出半道圆弧,像一阵清风掠过沈友身边,两条身影一触即分,沈友一步不动,手中的长刀颤了一下,半截雪亮的刀刃突然晃了一下,“当”的一声脆响,落在地上。
  “嗤啦!”沈友肋下的锦衣忽然炸裂,撕开一个大口子,由腰际直到肩头。
  “好刀法!”沈友惨笑一声,嘴角溢出一丝殷红,向后就倒。
  孙策就在沈友身后,长刀一闪,割下一片衣幅,“唰!”长刀入鞘。他转过身,单手跪倒在地,一手托住沈友的后背,将他靠在自己腿上,一手将衣幅按在了沈友的肋下。
  “放松。”
  沈友脸色苍白,眼睛却非常亮。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孙策。“将军好刀法,友佩服之至。”
  孙策淡淡地说道:“因为我身边高手很多,不敢有丝毫懈怠。”
  “沈友不才,愿随将军左右,时时精进。”
  “荣幸之至。”
  这时,辎重营的医匠提着药箱奔了过来,从孙策手中接过沈友,拿开孙策的衣摆,看了一眼,鲜血涌了出来,医匠却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没有伤着心脉,只是皮肉伤,将养个十天半月就好了。”
  陆康赶了过来,见沈友肋下鲜血淋漓,衣服染红了一大片,吓了一跳。“将军,你这是干什么,我不是……”
  沈友笑道:“陆公,不妨事,能见识如此精妙的刀法,别说受点伤,就算是送了命也是值的。从今日起,我这刀妙不能再用了,免得有井底之讥。”他想了想,又笑道:“好在这一妙仍在吴郡,吴人失之,吴人得之,幸哉幸哉。”
  陆康哭笑不得,跺足道:“你们这些竖子,少年轻狂,为了这点虚名赔上性命,值得吗?真正的士应该为国为民,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0739章
刘繇
  丹徒。
  刘繇负着手,站在船头,看着滚滚东逝的江水,神情凝重,面皮紧绷。他身高七尺五寸,体格健壮,方脸大口,气势威猛,两眼闪烁间如有利剑,寒光凛冽。
  太史慈站在刘繇身后,他比刘繇还要高一点,不如刘繇这般威猛,肩很宽,腰却比较细,显得更加矫捷,手臂比一般人长近一掌,指尖可达膝盖,左挎弓,右带箭,背后插着两柄手戟,腰间还横着一口长刀,威风凛凛。身后站着一匹马,鞍辔整齐,马鞍上还挂着一柄长戟。
  濯辑士摇着橹,大船渐渐靠岸。
  太史慈看了一眼岸边,向刘繇靠了一步。“使君,岸上有人迎接,大概有六七十人,其中一个短须,相貌凶狠,四十上下,当是吴郡太守许贡,他旁边有一个老儒生,白面长须,大概有五十岁左右,当是许靖。”
  刘繇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远处的江岸,又看看太史慈,眼角露出满意地笑容。“子义好眼力,这么远也能看清相貌,不愧是神射手。”片刻之后,他又恢复了严肃。“子义,虽说朝廷有尚武之意,但许靖与许劭一样,都以品鉴人伦著称,对武人怕是没什么好的印象。待会儿如果有什么不动听的,你且忍耐一时,不要与他计较。”
  太史慈闷闷地应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大船渐渐靠岸,许贡和许靖站到码头上,远远地冲着刘繇拱手。刘繇还礼。太史慈打量着岸上诸人,一声不吭。船靠了岸,有人拉上缆绳,刘繇一个箭步上了岸,来到许贡面前,拱拱手。
  “府君太客气了,繇感激不尽。”
  许贡满面笑容,深施一礼。“扬州危急,吴郡世族都盼着明使君早日到来,解万民于水火。今天明使君终于来了,太平可期,我们终于可以放心了。”
  “府君言重了,孙策凶猛,要想恢复太平,还需诸君大力协助。我刘繇孤身到此,纵有一腔热血,又能有多大作用呢。”他转身许靖。“这位想必就是汝南月旦评的评主文休先生吧?”
  许靖含笑点头,与刘繇见礼。目光扫过刘繇身后的太史慈,看到太史慈身上的武器,不禁皱了皱眉。“使君,这位勇士是……”
  刘繇连忙为他介绍,将太史慈介绍给众人。许贡很高兴,拉着太史慈寒喧了几句,许靖却颇冷淡,连一句话都没和太史慈说,忙着向刘繇介绍一起来迎接的吴郡名士。
  “这位是无锡名士高岱高孔文,其父高义方曾问道马扶风,先帝画其像于东观。这位是孝廉妫览妫仲儒,家学渊源,精通三礼……”
  刘繇一一见礼。
  一群人寒喧了一阵,一起上车,来到不远处的神亭岭,许贡在岭上安排了酒席,准备为刘繇接风。许贡与刘繇同车,一上车,刘繇就问起了孙策的情况,当他得知孙策此刻可能已经进入吴郡境界时,他不免有些着急。“既然孙策至此,府君可有戒备?”
  许贡胸有成竹。“使君但请宽心,我已经安排好了,不仅吴县兵精粮足,湖中也安排了重兵,若孙策敢轻举妄动,必让他有来无回。”
  “吴县有多少人马,湖中又有多少船,多少人?”
  “吴县有五千人,湖中有战船三百余艘,水师四千余人。”
  “府君可曾派人去迎孙策?”
  “郡丞王珍,吴县名士陆康。”许贡得意地耸了耸眉。“我还安排了一个少年名士去见孙策。”
  “少年名士?”
  “是的,一个吴县少年,姓沈名友,不仅文才好,口才好,刀法也好,人称三妙,是吴郡世族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年轻人嘛,文武全才,难免傲气。他和孙策见了面,只怕会很热闹。”许贡压低声音,狡黠地笑道:“如果他能杀了孙策,那当然更好,如果杀不了孙策,反被孙策杀了,也不错,这吴县世族见识了孙策的凶狠,就不会三心二意了。”
  刘繇瞅了许贡一眼,沉默不语。许贡很尴尬,连忙收起笑容。“使君,扬州六郡,孙策已得四郡,眼下只剩下吴郡和豫章,使君打算如何着手?”
  刘繇轻咳一声:“府君,你知道我这个扬州刺史是谁任命的吗?”
  许贡眼神闪烁。他不知道刘繇这个扬州刺史是谁任命的,但他知道刘繇是袁绍的人,要不然袁绍不会专门派人通知他,让他配合刘繇的行动,他也不会特地赶到丹徒来迎接刘繇。刘繇兄弟与袁绍关系匪浅,他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吧?
  “我是盟主派来的,但我的任命诏书是由长安下达的。”
  刘繇放慢了语速,让许贡有充足的时间理解这其中的区别。吴郡一直是袁绍的势力范围,许贡的前任盛宪是党人,接受的是袁绍的命令,而袁绍的命令在不久前还是以诏书的名义下达。他特地说明诏书是长安下达的,就是告诉许贡一个重大信息:袁绍向朝廷低头了。扬州要争,但是要控制好节奏,不能给袁绍带来麻烦。如果不是形势严峻,袁绍是不会向朝廷低头的。
  许贡的眼角抽了抽。他听懂了刘繇的提醒,却感到由衷的愤怒,还有说不出的失望。
  袁绍究竟是怎么想的,造反这种事还能回头吗?那么多人跟着你,听你的命令,接受你的诏书,为此不惜和孙策杀得死去活来。你倒好,嘴上喊得凶,腰杆子却软得很,脸一转,居然接受朝廷的诏书?
  你以为这样就能回去,重新做你的四世三公?
  “为什么?”许贡的声音变得沙哑,像粗砺一样刺耳。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扬州丢得太快了。几个月内,庐江、九江、丹阳三个郡先后失守,扬州刺史陈温、周氏三兄弟及陈登阵亡,扬州六郡只剩下两个郡,我这个扬州刺史居然无法到历阳上任。不缓一缓,恐怕我还没站稳脚跟,吴郡、豫章也会被孙策收入囊中。”
  许贡脸色涨得通红,咬着牙,一言不发,只有眼角不住的抽动。
第0740章
胜负手
  太史慈手挽缰绳,轻踢马腹,跟在车旁,目光扫过许贡的脸,又看了刘繇一眼,眉心微蹙,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刘繇会意,微微颌首,和声道:“府君,汝南是袁盟主的乡里,吴会是江南繁华之地,人才荟萃,皆是盟主臂膀,接连折损这么多的豪杰,盟主如折肱股,哀痛之至。不过他相信府君,相信吴会俊杰不会为孙策的淫威所慑,绝无猜忌之心。这只是一时的困难,只要你我同舟共济,一定能扭转颓势。”
  许贡打了个激零,挤出一丝很勉强的笑容。“敢问使君方略。”
  刘繇客气了几句,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丹阳失守,对江东的形势有莫大的影响。一是失去了兵源,二是吴郡与豫章被隔开,陷入孙策的包围之中,随时可能被击破。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夺回丹阳。丹阳得手,吴郡与豫章才能重新联为一体,反过来隔断江南江北,将孙策困在会稽。
  要攻丹阳,就需要吴郡与豫章同时并力。这两个郡是扬州六郡中实力最强的两个郡,人口加起来将近全州六成。运作得当,夺回丹阳并不难。不过吴郡与会稽毗邻,境内又没什么地利可守,一旦孙策先下手为强,占吴郡为已有,形势将彻底崩溃,仅凭豫章一郡是很难逆转形势的。周瑜已经拿下江夏、南郡,很快就会渡江,长沙是孙坚旧郡,很可能不战而降,届时豫章将遭受三面夹击,就算有地利可用,也会左右支绌,疲于奔命,起不到应有的牵制作用。
  吴郡的得失已经成了扬州得失的转折点,容不得一点疏忽。
  许贡听了,觉得有理。吴郡确实没什么地形可用,一旦交战,短时间内就可以分出胜负,不存在什么对峙的可能。“那使君打算与孙策妥协吗?”
  刘繇笑道:“缓兵之计而已。只需几个月,等孙策进入会稽,被会稽诸家缠住,我们或出兵丹阳,或出兵会稽,无往而不利。”
  许贡如梦初醒,连连点头。“还是使君高明,有如国手落子,只是一个先后手,却有云泥之别。”
  “这都是子义的谋划,我只是坐享其成罢了。”
  许贡赞叹不已。“我只当子义英武,没想到他还有这等谋略,使君有子义相助,大事可成。”
  刘繇哈哈大笑,拍拍许贡的手,面有得色。许贡又咂了咂嘴。“照这么说,的确是我孟浪了。吴郡人才虽多,文武兼备、堪与子义相敌者唯有沈友。他去见孙策,不管是伤了孙策,还是被孙策所杀,都是莫大的损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