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1332

  何颙抬起手,示意张邈不要说了。“我不是袁本初的说客,也无意指责你什么,这次来是请你帮忙。孙氏父子来势汹汹,显思虽然全力以赴,还是难当其锋,我希望你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助他一臂之力。”
  张邈一愣。“你……从昌邑来?”
  “我年前就到了昌邑,只是无颜见故旧,这才一直没来陈留。”
  张邈笑了。他还以为何颙是为袁绍做说客的,原来他是从昌邑来,换句话,他已经和袁绍决裂,转而支持袁谭。袁绍、袁谭看似父子和睦,可是他很清楚,他们心有芥蒂,除非袁绍亲口宣布袁谭是继承人,否则是很难化解的。既然如此,那何颙就不是袁绍的人了。
  “你要我怎么帮?”
  “出兵威胁睢阳,逼孙策退兵。吕范已经率部到达单父一带,睢阳空虚,你只要摆出出兵的架势,吕范后撤,昌邑之围便解了一半。”
  张邈略作思索,用力的点点头。“伯求放心,我立刻派人通知仲卓,让他出兵攻击睢阳。”
  何颙抚着胡须笑了。“多谢孟卓。不过你要提醒仲卓,小心孙策的骑兵。孙策有千余骑兵,擅长突袭,千万不能被他抓住机会。”
  张邈连声答应,又热情的邀请何颙在陈留住一段时间。何颙也不推辞,不过他想先去看看丁夫人。曹昂在前线作战,丁夫人一直留在雍丘。来之前,曹昂托人送信,请他去看看家人。
  张邈听完,笑道:“子修仁孝,我是知道,不过他这么做可是对我的不信任啊。难道我张孟卓身为太守,名列八厨,还照顾不好孟德的家人?”
  “言重了,言重了。”何颙也笑了。“和后辈计较这些,就是你的不是。”
第0983章
抢人
  孙策手挽马缰,看着人头攒动的城墙,看着被数面盾牌重重保护的袁谭,忍不住轻笑。
  “文向,上前叫阵。”
  “喏。”徐盛应了一声,轻踢马腹,催马来到护城河边,运足丹田气,大声喝道:“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江东孙策,有言相告袁使君。”
  袁谭咳嗽一声,推开面前的卫士,将身体探出城头。“我便是袁谭,不知孙将军有何指教?”
  “两军交战,数万将士风餐露宿,百姓惊扰不安。袁使君身为刺史,不能保境安民,只知龟缩城中,为天下笑。春耕将至,孙将军不想耽误农时,以致百姓衣食不全,愿与使君决斗,胜者留,败者去,早日结束战事,还兖州太平,使君敢应战否?”
  袁谭气得直想爆粗口,却不能在部下面前失态,只得强作镇定,大笑道:“孙将军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真是让人发笑。他既是会稽太守,就该在会稽理政安民,为何到山阳来?他若不来,百姓又怎么会惊扰不安?这些都是他造成的,现在却要扮出一副仁慈模样,愚弄天下人吗?”
  “孙将军并不想来山阳,只是有人不自量力,先攻睢阳不成,又派胡虏入境烧杀抢掠,豫州百姓死伤无数。孙将军奉太尉朱公令,率兵驰援,下邳败刘和,东海败文丑,方与败使君,如今兵临城下,向袁使君讨个公道。袁使君,你敢说,那些骚扰豫州的胡虏与你无关吗?”
  袁谭语塞,回头看看辛毗。辛毗皱皱眉。“跟他废话什么,用强弩射他。”
  袁谭看看城下的徐盛,一声轻叹。“算了,兵临城下,不能出城一战,就算杀了这骑士也无法挽回我怯懦之名,只是白白坏了一位勇士性命,有什么意义呢。”
  辛毗立刻躬身请罪。“使君仁厚,是毗失言了。”
  王彧等人互相看看,也连忙跟着附和,齐声夸赞袁谭宅心仁厚,不与孙策一般见识。满宠在一旁看着,心里说不出的别扭。孙策只有三千步骑,纵横山阳全境,袁谭不敢派一兵一卒出城接战,现在更是被孙策逼到城下邀战,连一句硬话都不敢说,只能用这些做派来挽回面子,真是可笑之至。
  这时,城下的徐盛又叫道:“满伯宁何在?”
  袁谭一惊,下意识地看向满宠,城上众人也觉得气氛有些诡异,纷纷转头看了过来。满宠没有丝毫准备,顿时满面通红。众人见了,更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只是不知道内情。袁谭却是清楚的,满宠在武唐亭与孙策见过面。他对满宠招了招手。“伯宁,来吧,既然孙将军有话要对你说,你就听听他说什么。”
  满宠无奈,只得走到城墙边,探出身体。“我就是满宠,不知孙将军有何指教?若是劝降,就不用多费口舌了。上次在武唐亭,宠已谢过孙将军美意,毋须多此一举。”
  众人哗然,这才知道满宠与孙策见过面,听满宠这意思,孙策还曾招揽过他,只是被满宠拒绝了。
  这时,孙策踢马走了过来,大声说道:“满伯宁,君子成人之美,你忠于袁使君,不肯轻于去就,我非常佩服。不过,忠义不相悖,我来昌邑是客,你身为东道主,难道不应该略尽朋友之义?”
  满宠笑了。孙策给他面子,在众人面前证实了他拒绝招揽的事,避免了被人误解的结果。“孙将军,你来昌邑,不仅我觉得荣幸,袁使君和昌邑俊杰也非常荣幸,愿意略尽东道主之义。只是将军兵马太多,昌邑恐怕招待不下,如果孙将军愿意匹马入城,我想会有很多人争着接待将军的。诸君,你们说是不是?”
  见满宠应对得当,反将了孙策一军,不仅王彧等人开心,就连袁谭也笑了起来,连声附和。
  孙策见城上发笑,也不着急。徐盛站在他右边,左手悄悄摘下了马鞍上的盾牌,警惕地注视着城头的一举一动。孙策离得太近了,万一袁谭要派弓弩手袭击他,他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护住孙策。
  等城上笑完了,孙策说道:“满伯宁,昌邑城我迟早会进的,而且用不了多久。不过我军务在身,不能擅离职守,离开将士,独自进城享用你们的款待。既然昌邑招待不了,那我就另选一地,听说你满家的庄园就在城南不远,我去那儿拜访,你愿共饮一杯无?”
  满宠的笑容僵住了,其他人也听出了孙策的意思,一个也笑不出来了。不仅满家的庄园在城外,城上大部分人的庄园都在城外。如今孙策兵临城下,他们一个也跑不掉。他们躲在城里,孙策没办法,可是他们留在城外的族人,孙策还是有办法的。孙策一路东来,屠庄灭园的消息不绝于耳,东緍、金乡都有,只是现在轮到昌邑了。
  在城头众人的死寂中,孙策哈哈大笑,拨转马头,扬长而去。
  满宠转身,对袁谭深施一礼。“请使君发兵,击退孙策,救我昌邑父老于水火之中。”
  众人纷纷行礼,七嘴八舌的要求袁谭出兵,与孙策交战。袁谭窘迫不堪,不知如何应对。这时,辛毗说道:“伯宁,你与孙将军一见如故,他对你如此器重,非得你不可,不惜以满家相要挟,虽然手段不堪,用心却是良苦。你出城去吧,使君能理解你的难处,不会怪你的。”
  袁谭嘴里苦涩,却也知道这是当前唯一的办法。不放满宠走,除非他立刻出城与孙策交战,否则他就是强人所难,不通情理,说不定会逼得满宠反叛。放满宠走,他还可以博得一个宽宏之名,也消除了一个隐患。他略作思索,立刻做出了决定。
  “伯宁,我德行不够,不能让你尽展才华,也不能耽误了你。你对孙策说,半个月之内,我一定会出城与他一决胜负。希望你看在这些都是你的乡党的份上劝劝孙策,爱惜百姓,莫要竭泽而渔,伤及无辜。”
  众人听了,如释重负,纷纷盛赞袁谭通情达理,大仁大义。他们都清楚,能放满宠走,就能放他们走。他们也许和孙策没见过面,没什么交情,但是只要不和孙策为敌,至少可以保住家人性命。既然袁谭保护不了他们,他们就得自己想办法保护自己。
  袁谭连连谦虚,顺势向众人保证,他正在征调援兵,半个月之内,如果不能击退孙策,他就退出昌邑,将山阳拱手相让。
  满宠松了一口气,躬身一拜。“请使君放心,满宠在此立誓,一定为保全乡党、保全昌邑尽绵薄之力。”
第0984章
钜野李
  看着满宠走过吊桥,袁谭脸上的笑容还在,却已经比哭还难看。
  他想转身离开,却被辛毗牢牢的拽住。毛玠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另一侧,挡住了袁谭的退路,也挡住了其他人的目光。袁谭很奇怪,他一直没有注意到毛玠的存在,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毛玠来得正好,他的坚定立场给了袁谭不少安慰,也给其他人立了个榜样。就算有人害怕,想去投孙策,也不能表现得太明目张胆。
  “孙策行霸道,使君就是要王道。”毛玠轻声说道。“霸道不可久,唯王道能得人。满伯宁一酷吏尔,得失无关大局。”
  袁谭轻轻吐了一口气,心情平静了一些。他没有重用满宠,也是因为满宠的酷虐之名。满宠之前弃官就是因为他任高平令时,将高平县督邮张苞考问致死,引起高平乡绅的愤怒,不得不弃官而归。这样的人到了孙策手下,有孙策支持,肯定会变本加厉,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人。孙策得了满宠未必是福。
  “多谢孝先。”
  他们三人并肩站在一起,说话声音也低,只有他们自己听得清楚,其他人只顾着议论,只看到袁谭不动如松,风度不失,却不知道袁谭离失态只有一步之遥。等满宠上了马,随孙策远去,袁谭这才放下手,轻叹一声,摇摇头,下城去了。
  众人也陆续散去,一边走一边轻声谈论,有的说孙策凶恶,这一来只怕昌邑周边的百姓要遭殃。有的说袁谭有风度,能舍己为人,有仁者风范。有的叹息着,祈祷援军早点到来。有的则豪气干云,声称要与孙策势不两立,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刚刚依附的钜野豪强李乾。
  袁谭听到了李整的声音,也明白了李乾的心意,不过他还是很感激。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鼎力支持他,至少说明李乾对他还是有信心的。他给卫士使了个眼色,卫士会意,悄悄的去了。等袁谭回到内城的时候,李乾的儿子李整已经在门口等着。
  “李校尉呢?”袁谭示意李整随他入府,一边走一边温和地说道。
  李整中等身材,比袁谭矮半头,说话的时候要仰着头,既兴奋又紧张。他们父子投袁谭时间不长,来得又比较晚,一直不怎么受袁谭重视,只做了一个普通的校尉。这一次遇到突发情况,李乾灵机一动,特意大表忠心,果然吸引了袁谭的注意力,让他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的和袁谭说话。
  “家父说孙策来袭,形势紧急,人心不安,他要先去检查城防,确保无虞,不能及时来见使君,所以派我来向使君请罪。等查完城防,再来聆听使君教诲。”
  袁谭忍不住笑了。这李乾虽然粗野,倒还是有点心机,虽然这心机看起来也和小儿没什么区别。不过正是如此,他倒有几分喜欢。
  “李校尉公而忘私,诚为楷模,何罪之有?”
  袁谭客气的请李整入座,又问了一些他们父子的近况以示关心,然后问起了李家的情况。李整早有准备,侃侃而谈,详细的介绍了一遍。李家是钜野人,但他们父子却是在乘氏积聚的力量,总共宾客五千余家,这次率领的三千人是其中的精锐,还有一部分留在乘氏,由他的兄长李进指挥。如果袁谭需要,他们可以随时赶到昌邑来增援。
  袁谭表示了感谢,但是他婉拒了。“贤父子的美意,我心领了,不过你们的家人也需要保护。孙策来势汹汹,迟早会到钜野掳掠。你们父子支持我,孙策肯定会报复,还是早做打算为佳。”
  李整哈哈大笑。“使君放心。孙策虽然凶猛,却不敢到钜野行凶。倒不是我李家有多强的实力,而是我家靠近钜野泽,易守难攻,除非孙策调水师来,否则他就算有雄师十万也无济于事。”
  袁谭很好奇,特地请李整详加解说。钜野泽是他预备方案中的重要一环,控制钜野泽对他们非常重要。如果李家这样的实力,那他就不能把李乾当一个普通豪强对待,重视考量李乾的作用了。辛毗也有同样的感觉,特地取来地图和纸笔,请李整做详细说明。李整受宠若惊,拿起纸笔又写又画,恨不得把所有的家底都捧给袁谭看。
  听李整说完,辛毗给袁谭使了个眼色。袁谭会意,伸手拍了拍李整的手臂。“我真是有目无珠,只当仲举父子小有武力,没想到却有这么见识。有失礼之处,还请贤父子兄谅。”
  见袁谭这么客气,直称他的字,李整乐得合不拢嘴,嘴上却还是谦虚了几句。
  袁谭顺势又道:“李家如此实力,想必人才不少,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若敢俯就,谭不胜荣幸。”
  李整正中下怀,说了半天,终于等到袁谭这句话了。依附袁谭不就是为了做官嘛。钜野李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就是仕途不畅,至今还没有做过县令长一样的官。他立刻报上了一串姓名,详细解说他们的能力。袁谭听得心里发笑,李整说得这么流畅,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这其中只怕水分不少。
  袁谭让人记下,却没有立刻录用,声称要与山阳太守袁遗商量一下。李整倒也没有想太多,心满意足地去了。送走了李整,袁谭让人去请袁遗和毛玠来,时间不长,毛玠先来了。袁谭非常客气,亲自起身,降阶相迎,倍加礼遇。
  毛玠却不怎么激动。他上堂入座,听袁谭说完事情的经过,又看完那一长串名单,沉思了片刻。“这些人大多小有武勇,能当都尉、军侯之任,真正堪为将校的大概只有两个人。”毛玠在名单上点了点。“一个是李乾的长子李进,一个是李乾的从子李典。尤其是李典,他是李家不多见的读书人,为人忠义,使君若能收为己用,将来可为方面之将。”
  袁谭和辛毗交换了一个眼神,很是不解。“孝先既然对他们知之甚悉,为何之前不曾提起?”
  毛玠不紧不慢。“之前刺史府人才济济,没有那么多空缺啊。边让被杀在前,满宠被夺在后,接下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弃官,空缺多了,自然要招揽新人补缺了。”
  袁谭很尴尬,顾左右而言他。辛毗不动声色,恍若未闻。
第0985章
进退之间
  过了一会儿,袁遗也来了,手里还握着一卷书。作为山阳太守,他对钜野李家的印象很一般。一个爱读书的世家子弟,一个是武断乡曲的豪强,他们之间没什么共同语言,反倒常有冲突。李家一直不能入仕,甚至被逼到济阴郡的乘氏去发展,和袁遗这个太守有一定关系。
  袁遗对李进没什么好感,倒是对李典印象还可以。正如毛玠所说,这是李家不多见的读书人。
  袁谭参考了毛玠和袁遗的意见,以兖州刺史的身份下令,任命李进为乘氏令,任命李典为刺史府兵曹从事,将兵屯驻钜野。袁遗对此不以为然,但形势紧急,他身为山阳太守,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听袁谭安排。他关心的只有一点:能不能守住昌邑?
  此言一出,袁谭很失望。其他人不相信他也就算了,连袁遗都动摇了,实在不应该。
  辛毗说道,济北、东平的郡兵正在增援任城,济阴、东郡的郡兵正在增援昌邑,陈留很快就会出兵攻击睢阳,总兵力近七万。孙坚、孙策父子总共不到三万人,加上吕范也不到四万,你说能不能守住昌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1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