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46

  柯先生看着科考当前却还得先顾着其他事的汪孚林,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科考历来都是大宗师主持,这次看来又要靠押题方了!可就算通过科考,除非未卜先知明年乡试的主考是谁,否则汪孚林的希望绝对谈不上多大。
  只不过,这位已经拥有一个进士弟子李师爷的心学弟子做梦都没想到,汪孚林这会儿却压根没想着科举,而是在打别的歪主意。
  高敏正大喇喇收买了个人跑去绿野书园,倒是真自信,难道不知道要论收买人做事,本地人比外地人要方便无数倍吗?要知道,他汪孚林在一穷二白的最初,赢下人生中最艰难两仗的办法,就只有三个字——耍无赖!
第四零一章
和你比无赖!
  府衙和县衙一样,每日早午晚三堂雷打不动,属官和属吏差役全都要点卯上堂。但由于能当到知府这个层级的绝不可能是菜鸟,因此不太会发生新知府上任之后什么都不懂,早堂午堂晚堂三堂拖拖拉拉决断不了事,最终全都紧挨在了一起,造成属官属吏也得陪着干耗一整天的悲催事件。尤其是晚堂往往不会有太多公务,申时过后的晚堂往往就是走个过场。
  所以,这天午后申正不到,府衙就散衙了。高敏正照旧从后门出来,穿过府后街进了自己家,适才在其他人面前那不苟言笑的表情就不见了,而是流露出了一丝轻蔑的冷笑。正如他所料,自从自己派去的那个人在绿野书园中和那几个五峰盗接触过后,这些犯人就再也没放出来服苦役,而是一直都羁押在大牢中。显而易见,他摆明车马的进攻让对方不得不谨慎应对。只可惜,破绽既然露出来了,他又怎会轻易放过?
  然而,高敏正在书房中却没有找到邵芳,问过在此伺候的书童,他才知道,邵芳一大早就出去了,自始至终就不曾回来过。尽管邵芳走的不是正门,而是带人从后墙翻出去的,但他仍旧有几分不快,可想想邵芳毕竟是曾经助高拱复相的关键人物,能来帮他这区区同知,他怎能苛求太多?饶是如此,在主位坐下来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
  “只希望他千万别操之过急,想当初格老大和五峰盗那些人横行东南,还不全都在歙县衙门栽了跟斗?”
  “高大人说得没错,我也知道自己扎眼,早早让人雇了马车,自己坐在车上绕着那座歙县衙门转了一圈,仅此而已。”随着门外这声音,大门咿呀一声被人推开,紧跟着却是邵芳跨过门槛进来。他对高敏正微微一颔首,继而开口说道,“只看表面,县衙似乎一切如常,但人既然是关在大牢,生死自然任凭他们揉搓,高大人身为新任捕盗同知,依我看再等下去变数太大,可以釜底抽薪了。”
  由于之前小北等人是夤夜潜出县衙,天一亮就从小北门出发,所以高敏正并不知道。但是,他不会认为叶钧耀就真的束手待毙,所以在一系列试探的组合拳之后,他也决定速速出击,邵芳的建议无疑正中他下怀。然而,他正要答话的时候,冷不防外间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嚷嚷。
  “青天大老爷,您要为我做主啊!”
  随着这个声音,乱七八糟的哭喊声嚷嚷声接踵而至,饶是高敏正最初只是觉得心头一点点膈应,此时此刻也不知不觉变了脸色。而邵芳更是立刻建议道:“高大人还请快出去看看,怕是事情有变。”
  高敏正也来不及多想,点点头后就立刻出了书房,等赶到这两进小院的大门口,看清楚门外那状况,饶是他事先有所预计,此刻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此时此刻,前头这条府后街上,正对着他家大门竟是跪着二三十号人,男女老少无所不包,最让人心惊肉跳的是,发现他出来,一大堆人呼啦啦全都起身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紧跟着就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自己的情况。
  “大人,我家三年前进了贼,家中仅有的值钱东西一对银镯子被偷,至今下落全无!”
  “你丢了一对银镯子算什么,我家丢的是一条金锁,一条连锁片带链子足有一两半重的金锁!”
  “大人,您不是捕盗同知吗?我家里孩子被拐多年,请您主持公道!”
  在这一片喧嚣中,听着这些七嘴八舌的声音,高敏正终于意识到自己眼下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他之所以会得到这个捕盗同知的职位,不用说,那是因为他在苏州府推官任上的杰出表现,可一连两任都是佐贰官而不是掌印官,对他这个两榜进士来说着实屈辱,更何况捕盗这两个字,对于立志当名臣的他来说,等同于烙上一个印记。而现在这些苦主拿着也不知道多少年前案子来堵门,口口声声让他这个捕盗同知做主,无疑加深了这个印记。
  他凭什么给徽州一府六县那些无能的前任知府又或者县令擦屁股?
  高敏正只觉得额头青筋微微颤抖,仿佛随时都会因为怒气而爆裂开来。他刚想呵斥,却没想到人群中有人嚷嚷道:“高大人,咱们徽州府从前都是没有捕盗同知的,现如今您既然上任了,这一府六县的长治久安,可全都指望您老人家了!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还请您帮一帮大伙儿,对有钱人家来说不过是几两银子几两金子的小事,可对大家来说就是身家性命,更不要说那些拐子可恨到极点,您若是能根除这些人,咱们愿意给您立长生牌位!”
  “对,不止长生牌位,咱们给您建祠堂!”
  “高青天,咱们求您老人家了!”
  见眼前那一大堆人竟是呼啦啦全都跪下了,高敏正嘴角抽搐,终于意识到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什么样的局面。他不得不压下怒火,苦口婆心地告知众人,自己是同知,不是主管一县刑狱的县令,也不是主理一府刑名的推官,众人这属于越级上诉,奈何这种道理和眼下这些百姓根本就没法沟通。每个人都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苦苦哀求高敏正能够明镜高悬,还他们一个公道。
  高敏正费尽唇舌,嘴都差点说干了,却不过只说服了数人回头正式到府衙去陈情,可其他人却不肯就此散去。而直到这时候,这位新任捕盗同知方才认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缘何地方官按照规矩都只能住在衙门的官廨里,而不能住在外头,其实也是变相杜绝这种被人堵门要求主持公道的陈情!尽管不能禁绝有冤百姓平日出行被人拦轿拦马,可总比如今这样动弹不得好多了!
  在距离人群老远的一座小茶馆二楼雅座里,汪孚林眯着眼睛观看自己一手导演的这一幕,心里却谈不上痛快。高敏正上任捕盗同知的消息,当然是他让人散布出去的,可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全都挑在这个时候跑过来,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这真的是意外之喜,但细细想来却又有些悲哀——尽管他掺沙子似的掺了几个人,也打探到来的人中歙县最少,而且都是鸡毛蒜皮官府不受理的小窃案,可其余各县诸如孩子被拐这样的案子,实在是让人揪心。
  叶钧耀上任以来,渔梁镇上的那些专门用来转运被拐男女幼童的花子船,已经从最初的明目张胆被打击到现在的少有露头,足可见地方官的治理方针和手腕非常重要。他倒要看看,高敏正会怎样应付这些把希望寄托在其身上的百姓!
  尽管邵芳身在内院,外院那些高家仆从全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可他听到外间动静依旧很大,而高敏正一去就没有回来,立刻意识到事情比预料中的更加严重。哪怕知道外间恐怕不止是针对高敏正的陷阱,也可能是诱出自己的拳套,可他终究没办法一直苦等在这里。起身出了书房,他往四周围一看,留下两个随从在家里,自己就从和隔壁人家相邻的那座墙翻了过去。
  小心翼翼地避开人眼,依样画葫芦攀过好几户人家的墙,他挑了一户正好没人的人家前门出来,这才到了府前街上。
  当从路人口中打听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不由得心中咯噔一下——高敏正竟是被人赶鸭子上架了!和他们之前派人去接触五峰盗的做法一样,这么多的苦主陈情求主持公道同样是阳谋,是不接则丢名声丢民心,接了则要被各县县令埋怨的阳谋!可手段实在是无赖!
  邵芳是从这条街上别的人家正门口出来的,并没有戴着斗笠,因为如此虽说能遮掩容貌,但却更显得可疑。只不过,在茶馆二楼一直在仔细观察四周看热闹闲人的汪孚林,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观众。当他看到人的正脸时,终于忍不住一下子丢下手中把玩的折扇,直截了当站起身。
  原来是邵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当下对身边的萧枕月道:“看见了没有,记住这个人,那就是东南赫赫有名的丹阳邵大侠!”
  隔着这样老远的距离,即便是邵芳素来警惕,也没有察觉到汪孚林的视线。然而,他之前潜踪匿迹,眼下既然现身,就已经做好了被汪孚林认出来的准备。然而,和上次在汉口镇上的情况不同,那一次是鲍二老爷的人盯梢时邵芳主动表明身份,汪孚林脑洞大开硬是栽到人家身上,最终竟然被其蒙对了那场械斗背后的文章,那叫瞎猫碰到死耗子。如今邵芳自忖在徽州什么都没干,一切都有高敏正,更何况高敏正手握铁证,他丝毫无惧于汪孚林故技重施。
  因此,在转了一大圈之后,他虽不曾大大方方从高家正门进去,却是直接走了高家后门。等回到书房时,他就对那书童吩咐道:“你出去告诉你家老爷,事已至此,不如先虚与委蛇答应那些苦主。别人既然用这种阴招,那我们也没什么好客气的,把正事办完再来料理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那时候挟了压制那位新任叶观察之威,哪怕不用把元翁的名头拿出来,也可以直接把这些案子发给所属县令,责令他们去破!”
  须臾,高敏正就得到了邵芳的传话。想想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当机立断听了邵芳的建议,承诺三天之内必然给一个答复,这才总算把这群人给哄走。等到他们一散去,他冷哼一声甩手进门,心底同样发了狠。
  竟然敢和他来这一手,那他也不必等了,明日直接发难!
第四零二章
摊牌
  又是一个放告日,一大清早,歙县衙门前头就摆出了放告牌,刑房吴司吏要在大堂上回事,这监管的差事便是典吏萧枕月担当。他虽说年轻,却也是极其精干的人,再加上有传言说,吏房钱司吏年纪到了,吴司吏打算届时自己接掌那名义上的六房之首,然后让萧枕月接刑房司吏的位子。一切全都会在叶钧耀这县令正式离任之前办完,因此萧典吏如今在县衙可谓是炙手可热。
  即便如此,对来告状的那些人,萧枕月恰是恩威并济。他一个个接过状纸先行看过,所诉确实有隐情的,他事先嘱咐快班快手预留出放告牌,可如果是通过那些讼棍在状纸上做文章,那种明显看得出就是打官司来讹钱的,他却也不会纵容,往往三言两语就把人批得体无完肤。最终,今天这放告日留下来告状的,只不过三人,都不是什么人命窃盗的官司,一桩分产,一桩田地买卖纠纷,最后一桩却是一女许两家。
  这全都属于户房范畴,户房司吏刘会和前司吏吴司吏都是县尊铁杆,再加上三班衙役,轻轻松松就能把事情原委查到水落石出,萧枕月根本不觉得这别人视若畏途的三桩案子能难倒县尊。在他心目中,近来称得上麻烦的,仅仅只有从汪孚林那知道的那件事。就在他来来回回踱着步子,猜想那件事是否真的会爆发时,就只见县前街上传来了一阵呼喝。他抬头一看,见是一行人拥着一乘二人抬的小轿过来,立刻眼神一凝,下了台阶迎上前去。
  当看清楚那落轿的轿子中,低头沉腰走出来的那个人时,萧枕月却是并不陌生。尽管高敏正上任不久,可他作为刑房典吏,去府衙那边刑房公干的次数不少,一来二去,也见过高同知几回,深知这位在府衙也是被人称作为冷面鹰,再加上昨天跟汪孚林看到的邵芳,知道邵芳多半就住在高同知那,他就更不敢有丝毫怠慢了。此时此刻,他行过礼后就立刻挤出一丝笑容问道:“高二尹大驾光临县衙,可是要见县尊?今天是放告日,只怕公堂上会比较忙……”
  “再忙,忙得过盗匪肆虐的大事?”
  高敏正是当过东南第一繁难的苏州府推官的人,深知刑房这些胥吏欺软怕硬,当即顶了回去。见面前这个青衫令史果然立刻面色发僵,他根本看也不看对方一眼,昂首挺胸地往县衙大门走去。他一身五品官服鲜亮夺目,再加上气势十足,一路上竟是无人敢拦,又或者说,三班六房的中心人物全都在大堂上,眼见刑房正得用的典吏萧枕月都吃瘪了,那些小人物还有谁敢上前自讨没趣,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位新任捕盗同知就这样悍然踏上了歙县大堂。
  一日之计在于晨,县衙早堂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昨天办结的公务当堂申报,然后签押用印,再有就是那些催里甲办的差,也要此时了结。至于放告日的诉讼,接状纸约摸是在这时候,但真正审理词讼,则要等到巳时开始的午堂了。如今天气还没完全转暖,大早上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别看堂上一个个人都站得好好的,却几乎没多少人心思在此,所以发现公堂上多了一个人,大多数人竟没什么反应,反应过来的也不过心里一声惊咦。
  今天怎么多了个人?
  然而,六房之首的反应就没有这么轻描淡写了。随着刑房掌案吴司吏第一个出声惊呼,叫了一声高二尹,大堂上其他属吏有的跟着乱糟糟称呼,有的则是弄不清楚状况询问旁人,一时间,本来严肃的大堂上乱成一团。高敏正却很欣喜于自己的到来引起这般骚动,见叶钧耀不情不愿地从主位上站起来,继而缓步下来算是迎候自己,他不禁哂然一笑。
  谁让你虽说荣升徽宁道,可衙门还没建好,还要署理歙县事务,品级又比我低一级,只要我挟势而来,不愁压不住你!
  “叶观察。”揖礼的时候,高敏正特意称呼的是叶钧耀的新官名,仿佛是表示尊敬,但紧跟着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今日前来,我为的乃是此前歙县一举将五峰盗一网打尽之事。我从府衙陈推官那里见到了卷宗原文,自廖峰以下所有人全都落网,这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也难怪朝堂诸公对叶观察褒奖有加,上任不过两年便超迁为徽宁道按察分司佥事。”
  “哪里哪里。”叶大炮不动声色,轻描淡写地反击道,“怎及得上高同知在苏州府推官任上打击刁顽,整治盗匪的政绩?若非是高同知将那些盗匪打击得无处存身,这些穷凶极恶之徒也不至于会跑到歙县来。”
  那一刻,四道目光俶尔交击,仿佛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以至于周围的属吏和差役不觉全都后退了几步。
  高敏正深知自己不可能一开场就大获全胜,因此也并不气馁,当下不慌不忙地说道:“只不过,我却得知,五峰盗此前被判徒刑的人中,其他人都曾一度放在外头服苦役,那廖峰却从不见踪影。未知叶观察是知道此人凶顽成性,故而将此人羁押在牢中不敢放出来,还是另外将其放在别处服刑?”
  叶大炮却也分毫不让,直截了当地说道:“高同知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有话不妨直说,不用拐弯抹角!”
  “好!叶观察既如此说,那我就不兜圈子了。有人在徽州以外的地方,见到过廖峰出没,怀疑此前他根本就不曾落网,又或者是落网之后越狱,禀报到了我这里。我如今既然是捕盗同知,别的事我可以不管,但这盗匪之事却不能不重视。叶观察可否把廖峰提上大堂,让我亲自询问?如若不便,我亲自下大牢面对面问他,也并无不可。”
  “廖峰如今并未羁押在歙县大牢。”
  此时此刻,大堂上人虽然多,可却不但不嘈杂,反而鸦雀无声。叶县尊上任以来,这县衙犹如梳篦一般梳理了好几回,令行禁止,又抓牢了几处要害,不到两年就高升了徽宁道,照旧还在徽州地面上做官,他们自然颇有敬畏之心。而如今这位新任同知竟然跑到叶县尊的地盘来撒野,谁不知道这是一场龙争虎斗?人家是过境强龙,可叶县尊就是地头蛇,这一场无论输赢,都还轮不到他们插手。
  可是,如吏房钱司吏这样混得不如意,甚至还要强制退休的,心底难免有些小小的想头。在叶钧耀直言不讳表明廖峰不在大牢之后,他用带着小小期冀的目光迅速扫了一眼高敏正,心中评估这位同知今天凯旋而归的可能性。如果所向披靡的叶大炮真的就此倒下,他说不定能迎来转折的契机!
  时间有限,人手有限,高敏正并没有把心思放在收买县衙中的胥吏和差役上,因此并未注意到钱司吏的期待。面对叶钧耀的回答,他心头大振,脸上却竭力掩藏住这股惊喜,只是挑了挑眉说道:“不在大牢又在何处?”
  “自然在其他地方服劳役。”叶钧耀的脸色显然已经有些不大好看了,“高同知难不成真的认为廖峰逃脱,又或者是本县当初根本就没有拿住他?”
  “叶观察之前拿住格老大等一众太湖巨盗,那是有首级以及相应人犯为证,而且都押回了应天巡抚衙门,这自然确凿无疑。可五峰盗在东南之名并不逊色于格老大一伙,在东南各府县犯案累累,按理是否也要解送应天府比较稳妥?如果叶观察同意,那不如将五峰盗其余人等转押徽州府衙大牢,等我问过之后,立刻转送应天巡抚衙门,如何?”
  “我便是新任徽宁道,主理徽州府以及宁国府两地刑狱之事,似乎不用高同知越俎代庖吧!”
  听到叶钧耀这硬邦邦的回答,高敏正终于哧笑了一声:“叶观察一再推搪,不是为了包庇人吧?我听说,歙县松明山生员汪孚林,出入县衙如入自家后院,被人称之为影子县尊,甚至县衙公务乃至于刑狱,他也常常插手。如若是他身为生员却大肆妄为,以至于廖峰逃脱,叶观察又何必因为一点点私谊,就废了公务?要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赤裸裸的挑拨言语顿时震得公堂上不少六房胥吏全都懵了。关于廖峰的事,大多数人都丝毫不知情,可汪孚林在背后力挺叶钧耀,为这位县尊铺路搭桥,做出政绩,他们却都是知道的,只不过这影子县尊四个字,大多数人也就只敢在背后嘟囔一下,却不想竟然被高同知捅破了。
  不但捅破,这位新任同知竟如此强势,打算和叶钧耀硬碰硬不说,还想将松明山汪氏拉下水?
  而让每一个人都没想到的是,面对高敏正这样露骨的警告又或者说威胁,叶县尊竟是犹如听到什么笑话似的,哈哈大笑了起来。等笑过之后,就只听叶钧耀一字一句地说道:“高同知既然如此不依不饶,很好,吴司吏,你亲自去大牢,把除了廖峰之外的五峰盗,全都给本县提到大堂上来,让高同知好好问一问,是否能得到他想要的那些消息!刘司吏,你去把汪孚林请来,省得高同知牵肠挂肚!”
第四零三章
硬顶回去
  所谓针尖对麦芒,这样的场面在别的县衙中,兴许难得一见,可对于歙县三班六房诸多胥吏差役来说,却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要知道,当初刚上任的时候还显得很菜鸟的叶县尊,拿掉了原户房司吏赵思成之后,就曾经在歙县班房舌战气昏时任徽州府推官的舒邦儒;曾经在六县合议夏税的时候,力压其余几位县令,还把乡宦的嚣张气焰给压了下去;后来更是干掉了监察徽宁池太道的浙江按察副使王汝正……至于其他那些辉煌战绩,一时半会也来不及历数。所以,当此刻叶钧耀拿出了斗争的气势来,就算蠢蠢欲动的吏房钱司吏,竟也立刻消停了下来。
  胜负未见分晓之前就先站队,这赌得实在是太大了,还是看看风色再说!
  高敏正并没有诧异于叶钧耀的坚决态度,他对邵芳的话也并非全信,在之前敌人在明自己在暗的那些天,他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甚至和那几个五峰盗的囚犯初次接触,其实也早在那次很明显的接触暴露之前,因此,他有足够的把握。更何况,他还隐隐之中听说,汪孚林距离叶家乘龙快婿,顶多就只有半步而已。所以,叶钧耀对汪孚林的维护,他早就料到,只没有料到叶钧耀会这样痛快地把五峰盗那些人带到自己面前,仅此而已。
  可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可不是蔡应阳,当初在预备仓清查一事上受挫,在公堂上原想就案子找茬,结果稍有不对就立刻偃旗息鼓拂袖而去。他是捕盗同知,就算在发现自己的人接触五峰盗后,叶汪二人有所准备,又或者用什么办法给那些盗贼封口,他也自有撬开这一张张嘴的办法。这就是他曾经在苏州这个南直隶最难治理的地方当推官的底气,也是他当初通过高拱力争徽宁道的底气!
  汪孚林来得很快,尽管他家里就在县后街知县官廨正对面,可真正的事实是,他之前照例呆在大堂知县主位后头那一扇角门的屏风后头,叶大炮和高敏正的一番交锋,他偷听得一清二楚,对于叶大炮如今突飞猛进的战斗力大为叹服。此时此刻出现在高敏正面前,他用无可挑剔的礼节见过之后,立刻便站到了叶钧耀身后,表明出了自己的鲜明态度。
  而在等待那些犯人被押上来的时候,叶钧耀又淡淡地吩咐道:“刑房中人及快班胡捕头,壮班赵班头,皂班罗班头留下,其余人等都散了,县衙里头各种要经办的事务多如牛毛,别在这里耽搁了功夫!”
  他这一说话,纵使如钱司吏这样再想浑水摸鱼捞点好处的投机人士,也不得不依言告退。至于余下来的人,一整个刑房都是叶钧耀的心腹铁杆;壮班班头赵五爷是和刘会一块最先投靠的;快班胡捕头虽说观望了好久才开始俯首帖耳,可在缉捕盗贼的事情上也是汗马功劳,之前甚至有传闻说他会调到府衙接替府衙快班王捕头;至于皂班罗班头,那人虽不显山不露水,可若非叶氏亲信,他之前能授意皂班皂隶们打出那样看似皮开肉绽却不伤筋骨的板子来?
  故而这样一个阵容留在大堂上,可想而知全都是向着谁。
  看到高敏正仍旧不慌不忙,汪孚林当然知道,这位有备而来,而且早就清楚地知道敌人是谁,相比从前那些对手,段数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如今做的准备尽管已经很多,但距离充足却还相差甚远。最重要的是,去敬亭山找吕光午的小北还没有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