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446

  虽说宿夫人提过彼此称呼不用那么生分,但小北一直没改口,可刚刚李如松叫了一声弟妹,此刻就听到她直接一声李大哥,顿时觉得这丫头挺好玩的。他想都没想就欣然笑道:“不过是一群战俘而已,虽说侥幸逃了性命,但本来也要发配去养马筑营做苦役,战时便作为奴军冲阵当炮灰。要有其他军将挑中去当亲随,那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你要我就送你,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有一条,你家相公吃醋可别怪我。”
  小北半晌才反应过来,自己竟是被李如松给调戏了,见人已经大笑转身先走,恨得牙痒痒的她便扬声说道:“上次夫人还提过,说是李大哥你身边家丁一个赛一个英俊,要真有那么出色的,我一准先给你留着!”
  走在前头的李如松闻言差点一个踉跄。要说军中好男风,那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可他却货真价实只好美人不爱男色,只不过谁不喜欢身边用的人也能精神一些,省得看着也心里烦?想到之前在万紫山上就是自己主动去招惹这对夫妻的,他突然有些莫名后悔。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多事,要么就在问了那一两句后,没有出剑试探,也省得后来这一堆麻烦!
  小北见李如松走得飞快,纯当没听见自己的揶揄,这才用胳膊肘撞了撞有些发愣的汪孚林:“喂,发呆什么,跟着去看看啊!”
  正在那掰着手指头算大概年份的汪孚林这才恍然惊觉,干咳一声就冲着妻子竖起大拇指道:“这次带你出来真是带对了,赶紧走!”
  否则若是真的发现了人,他还得想该怎么开口,谁知道小北嘴快先定下了基调!
  汪孚林本以为李如松要带自己去的是战俘营,却没想到他带着自己和小北到了一处正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
  如今对于东南来说,已经春暖花开,但关外却还是乍暖还寒,可这里一应人等全都是赤裸上身,有的扛木头,有的推石头,分明正在建造营房。而其中大多数人的身量都相当矮小,往往要两三个人才能扛起一根木头来。监工的军卒全都是五大三粗的壮硕军卒,每人手上都提着一条皮鞭,若有人动作迟缓,又或者偷懒耍滑,立时便是一鞭子点过去。即便如此,没人敢呼痛,更没人敢求饶,只有监工不时的吆喝声以及鞭子声。
  策马而立的李如松斜睨了一身男装的小北一眼,本还以为她看到那些赤裸上身的少年战俘,或许会羞怒,可却发现她只是有些不自然地别开目光,却没有过激的反应。而汪孚林也只是眼神闪了闪,没有对如此苛待战俘的行径指摘半个字,须知他本来还以为汪孚林会至少来一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
  汪孚林确实有一瞬间动过恻隐之心,但须臾就完全被摁了下去。明朝自从立国之初开始,对女真就一直都采取招抚和高压政策结合的策略,而与之伴随而来的,则是无论建州女真还是海西女真,一旦崛起之后就会因为掠夺人口财富又或者纯粹的报复,用铁蹄踏破辽东的土地。一来二去,这种仇恨根本就不可化解,努尔哈赤带领女真人崛起之后,手段又何尝不残酷?
  而李成梁的治军作风,其中最有名的一条,便是嗜杀。尤其是在打女真的时候,据说动辄屠城,此次打古勒寨应该是如此,而日后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就是这么死的。这么多年明军杀了多少女真人,可女真人每年又从辽东劫掠过去的人口有多少,这笔血债怎么算都是没法算的。
  见李如松朝自己看了过来,他就淡淡地说道:“想到昔日靖康之变后,宋国从王公贵族到后妃公主全都被掳劫北上,多少人便凄凄惨惨戚戚死在五国城的遭遇,我自不会有那妇人之仁。”
  李如松对这话大为赞同:“朝中就是有些人常把仁义两个字挂在嘴边,完全没瞧见这些年来战死辽东,子哭其父,父哭其子的军属之家有多少。”
  小北倒是很快调节了心情,见李如松那些随从上前去应付匆匆过来的几个军官了,她就岔开话题问道:“话说回来,这些战俘在此服苦役,似乎也用不着李大哥你亲自过来查看吧?你本来是上这儿做什么的?”
  汪孚林也同样就想问这个问题,妻子代替自己问了,他心中暗赞一声知夫莫若妻,当即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东张西望。
  李如松从母亲宿夫人那里,就知道小北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当下耸了耸肩道:“父亲让我挑几个机灵点的,放在总兵府为亲随。教他们汉话,学会汉字,这些都是通晓女真地理的,只要能够用汉化磨软他们的心志,以后说不定会另有所用。”
  就是这个!
  汪孚林一下子抓到了重点,再看看那些做着最劳苦工作的女真少年俘虏,暗想努尔哈赤兄弟如果真的在古勒寨被打破后为李成梁俘虏,沦落到眼下这境地,在繁重的劳役下,能活几年那都是要烧高香的,怎可能轻易又逃回去?也只有李如松这样的解释,这才能说明问题。
  小北看到不远处一个粗壮少年一跤跌倒,可招来的却是凌厉的皮鞭,俯卧在地连翻滚的力气都没有,终于流露出一丝不忍的眼神,但嘴里却问道:“可那难道不会养虎为患?”
  “弟妹太高看他们了!虎?别说现在顶多就是虎崽子,就算是真的山中猛虎,到了广宁这一亩三分地,也得给我老老实实跪着当狗!”李如松冷笑一声,抱手说道,“既然要当有用的狗那样养着,自然要拴上套子,提牢脖子,而且要多养几条,让他们在獠牙锋利了之后,彼此互相去咬。不过那都是将来的事了。现在他们想要当狗,也要等他们今天能够幸运地爬出来见我,那才能有这个机会!”
第五四七章
鹤立鸡群
  尽管小北已经对李如松不大陌生了,知道这位辽东总兵的大公子除了言语直接,有时候粗鲁到有些粗暴,又是争强斗狠的人,可此时此刻听到他用那样赤裸裸的话揭开那种血淋淋的现实,她仍然忍不住心里一跳。然而,她曾经从千金小姐沦落到颠沛流离,也曾经在县衙中手刃过太湖巨盗,见识过很多同样血腥残酷的事情,深深吸了一口气后,最终没有做声。
  而汪孚林那就更加镇定了。他眯了眯眼睛,带着几分狐疑问道:“那李兄打算如何挑选那些幸运儿?这些女真战俘,是大帅从古勒寨千里迢迢带回来的,你若是做得太过头,御史弹劾倒是兴许未必那么严重,可大帅那边也不好混过去吧?”
  “世卿你到底是读书人,不知道军中某些狠辣的手段。比如说,给出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让他们去完成,看他们如何挣扎求存,如何互相算计,如何最终爬到终点;比如说,让他们彼此厮杀到死;又比如说,以这个修筑营地的工程作为目标,告诉他们干活最多的最好的,到时候就能脱离这个苦役营,让他们去流汗流血;再比如说,让他们互相告发,若是能揭破同伴逃跑又或者其他图谋的,我就把人从苦役营里捞出来……”
  见李如松说这些的时候,连眼皮子都没眨一下,活脱脱一个阴森恐怖的恶人,汪孚林突然善意地提醒道:“李兄,我得提醒你一件事。你这个人说谎的时候,常常会不经意地轻轻动肩膀。”
  小北还以为汪孚林打断李如松,是提醒他不可太阴毒,没想到却是迸出了这样一句话,呆了片刻就扑哧笑出声来,随即赶紧别过头去。而李如松则是下意识地往左右肩膀上瞄了一眼,等意识到汪孚林这话很有可能是故意的,他这才不怒反笑了起来。
  “你说对了,我还没那么大闲工夫,要从这些苦哈哈的战俘身上取乐。要挑人嘛,很简单,他能做什么?如果没有价值,就让他在太平时期做苦役,打仗的时候充作炮灰。能者才有培养的价值,无能者就自己在这里等死吧。”
  对于这样的回答,汪孚林觉得还差不多。毕竟,之前和李如松相处的这段日子,他没觉得这位大公子性格那样恶劣。屠城是一回事,把战俘纯粹当成劳动力是一回事,可拿着人命当取乐那又是一回事。等到他和小北跟着李如松穿过这宽阔的营地,看到不少干活的人偷偷往这边瞧看,那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怨恨、惊恐、愤怒,他只扫视了一圈就放弃了从中找人的可能性。
  而且,他所知道的努尔哈赤那个名字,是根据满语翻译成汉语之后的结果,到底怎样还说不清。而且,万一人家随便捏造一个姓名呢?他眼下只需要挑一个当初在古勒寨中应该有点身份,而且比较机灵,但年纪也不算太大的人就行了,到时候学一下当地土语,然后再慢慢打听消息,没有必要纠结于非得毕其功于一役,赌自己的运气爆棚。
  总兵府大公子的驾到,对于统管此地的千户岳光而言,着实是一个惊喜。监管这些年纪全都不超过十五岁的女真少年战俘,绝不算什么重要的任务,甚至可以说是不受重视,而李如松不但是李成梁长子,而且年纪轻轻就已经战功不少,他当然希望至少在人前混个脸熟,以后能够被提拔到大帅身边,能有仗打,能立战功。所以,李如松说要挑几个机灵的女真少年作为侍从,而且挑明说是李成梁要的,他一点二话都没有。
  可他正打算出去,却只听背后传来了李如松的声音:“去挑人的时候,你记得问一声,让他们想好了,究竟能做什么。要是只会那些谁都会的力气活,没有什么出众的能耐,那就不要带来了,我还没那样的闲工夫。对了,一定要会说汉话,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岳光愣了片刻,在心里一琢磨,立刻连声答应离去。一刻钟之后,他就带着十几个少年鱼贯而入。就只见他们还是如同之前一样精赤上身,但本来尘土满面的脸却总算是洗干净了,垂手低头,没有一个抬眼的。在听从岳光的命令跪下行礼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表现得异常顺服,额头紧紧贴着地面。
  汪孚林虽说从这些人一进来之后,就开始仔细观察,奈何那一张张脸乍一看去都长得差不多,没有谁表现出虎躯一震,就让人另眼看待的王霸之气,当然这也不奇怪,真要有那种角色,在被俘的时候兴许就被一刀宰了。反正他今天是被李如松捎带过来看热闹的,这会儿就严格遵守一个观众的应有素质,在李如松没吭声之前,纯当不存在。当小北有些不耐似的动了动身子时,他立刻冲其摇了摇头。
  果然,足足等了许久,岳光这才接到了李如松的暗示,立刻大声说道:“大公子奉大帅之命到这里来挑人,你们都会做什么,一个个好好说。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一个个说,别给我乱了次序!”
  “小的会硝制毛皮,会钻木取火,会伺候花草。”头一个开口的少年应该是在外头就想好了,用一口比较生硬的汉话吐出这些话后,发现没得到任何回音,不禁有些心急地抬起头,可当接触到李如松那冷冷的目光时,他那到了嘴边的讨饶以及解释却硬生生地全部冻住了。直到脑袋被人重重摁在地上,这才再不敢发出任何异声。
  “小的跟一个兽医学过,会给马看病。”
  “小的跟人学过造房子。”
  汪孚林在一旁听着,心里却忍不住琢磨,怎么就没听到那招牌的奴才两个字呢?不过也是,女真人大多不懂汉语,怕是这两个汉字还没通行。说起来,那个曾经在靖康之变中把自我中心的宋国打得满地找牙的金国,宗室大臣可从来不像满清那般奴化严重,从没听说过金国那会儿,皇帝和臣子之间叫什么主子奴才的,可以说是最快速度从奴隶制转化为封建制的典范。正因为如此,后世才有人口口声声说满洲和真正的女真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什么通古斯人,至于八旗那变态的主奴制度,更不是什么女真遗存。
  听李如松之前所说,还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可想什么就来什么,就在他沉思的时候,只听得有人畏畏缩缩地说:“奴才对于抚顺关外东边的山河地理很熟悉。”
  小北倒也罢了,汪孚林却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待见李如松面色虽说如常,但原本支着脑袋的手却垂了下来,他就知道李如松也没把这话当成耳旁风,只是没有出声做出反应罢了。而接下来又是两三个很没新意的回答后,他就又听到了一个声音。
  “我会驯马,不管什么样的烈马,我都能驯服。”
  这小子吹牛说大话的吧?
  汪孚林瞅着那个瘦弱如同芦柴棒的小个子,心想这家伙顶多就十岁,十岁说什么能驯烈马,而且是在李如松面前,不怕人家真的找匹烈马给你试试?他正这么想,李如松果然嘿然笑道:“好,来人,去找匹烈马来,让这小子驯服了来见我!”
  见那说话的小个子利索地站起身来,二话不说就扭头出去了,汪孚林忍不住为之大讶。难道这不是吹牛,而是当真的?耐着性子等到接下来四五个人一一说完,除却一个吹嘘武艺超群的,其他大多数人会的东西都比较普通,而且没有一个人敢自称读得懂汉文书籍。由此可见,在如今女真仍处在分崩离析的情况之下,就算他们掳掠过汉人,也许其中还有读书人,也不会将其放在什么要紧位置,能说汉话不奇怪,能看汉文书那就不大可能了。
  因此,他也懒得看李如松接下来会如何考问这些人,站起身来笑着说道:“我对那小家伙的驯马很感兴趣,先过去凑个热闹。”
  “我也去看看。”小北最是夫唱妇随,更何况汪孚林的建议更对她胃口,也跟着噌的一下站起身来,笑嘻嘻拱拱手就跟着溜了。
  李如松见这夫妻俩走得飞快,原本也想去瞧瞧,现如今却不得不先把自己惹出来的事情先给完结掉。虽说岳光带来的这些人中,应该是这位千户认为的比较聪明机灵的了,可明显不符合他的要求,那个说自己熟悉抚顺关外地形的更扯淡了,都打过古勒寨,明军还会不熟悉那边的地形?辽东这两百多年来,对女真大规模用兵也有很多次了。倒是那个自告奋勇的十岁小家伙有点意思。
  不过,若那只是吸引他的注意力,实则没有那本事,那么他接下来就只能亲自去挑。这种大海捞针的事平时他是绝对不会做的,可这次因为在汪孚林夫妻面前说过大话,至少总得选几个真正出挑的。之所以之前父亲凯旋回辽阳时没有先挑选,是因为辽东巡抚张学颜一直都在。
  等等,此次父亲破古勒寨,总应该抓到了几个女真酋头的子孙,又怎会就这么几个货色?有人在藏拙?
  “如果真的是破了古勒寨后抓到的所有不满十五岁的女真少年都在这里,那么,刚刚那十几个之外,一定有人在藏拙,毕竟俘获的总该有几个女真族酋的子孙。”
  这是汪孚林站在跑马场边上,低声对小北说的话。而在场中,已经有人放出了一匹不停尥蹶子打响鼻的貌似烈马,而那个自称能驯马的十岁少年,此时此刻在手心里吐着唾沫,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见此情景,他不由得眯起了眼睛,暗想莫非真的有十岁能驯烈马的少年英杰?而且此人在那群貌似驯服的女真少年中,确实显得不一样,只从自称当中就可以窥见端倪。
  若是真的能够驯服烈马,到时候等待这小子的是死还是活?
  汪孚林眯起眼睛的一刹那,正看到那芦柴棒似的少年犹如离弦利箭一般,朝着那匹没了人牵引正高声嘶鸣的烈马冲了过去。
第五四八章
孤注一掷
  尽管要驯服烈马的不过是一个十岁左右的芦柴棒少年,但选出烈马的人并没有一丁点放水的意思。那匹烈马确实是一匹脾气最不好的公马,尚未阉割,而且也没有鞍辔,马头两侧是漂亮的棕黑色鬃毛,确实是一匹很不错的马,也不是没有军将对其感兴趣,打算驯服为坐骑,但最终多失败了。不但如此,那奔跑的速度,冲撞的力度,曾经让不少人吃过苦头,所以这时候来看热闹的何止汪孚林和小北,围栏边赫然是一堆人。
  当看到那直奔烈马冲过去的少年敏捷地避过朝自己踢过来的蹶子,一把抓住鬃毛,利落地翻上马背,场边传来了一阵起哄声。那却不是叫好,谁都知道,要驯服这种烈马,骑上去不过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如何能够不被甩下来,而且能够坚持越长越好的时间,而同时在马背上那段时间里,把这匹马给驯服,那才是最最重要的。
  果然,觉察到背上落了一个人,那匹棕色的高头大马立刻开始暴怒了起来,先是高高尥起了蹶子,紧跟着就一个劲打响鼻,开始满场乱跑了起来,时不时举起前蹄又或者抬起后腿,想要把背上的人掀翻下来。芦柴棒少年在坚持了一小会之后,终于仿佛支撑不住了似的,从马背上滑落了下来。见此情景,饶是小北本只是看热闹的,也不由得发出了低低的惊呼,而汪孚林却按住了她的肩膀说:“还没完,那小子不简单!”
  话音刚落,刚刚才从马背上滑落的少年竟是差之毫厘地躲过了要从他身上踏过的马蹄,巧妙从马腹底下钻了出来,随即又落在了马背上,而这时候,他的手上竟是多了一条绳子。汪孚林不清楚那是他驯马之前讨要来的,还是刚刚趁着滑落马背捡上来的,就只见其紧紧俯下身去,手脚很快地将绳子在马颈上绕了几圈,而后又在马肚子上绕了两圈,不多时竟弄成了一个缰绳再加单边简易马镫!有了如此辅助,芦柴棒少年紧紧抓住绳子和鬃毛,任凭烈马如何闹腾,赫然稳住了。
  这时候,四周围终于传来了几声叫好,哪怕最初毫不看好他的人,也忍不住露出了赞赏的表情。而汪孚林见这小家伙骑在马背上,并不是任凭那坐骑烈马闹腾不休,而是时不时腾出手来,将那小拳头往马身上不停地擂去,嘴里还发出了各种意义不同的呼哨,他不禁沉吟了起来。
  十岁的少年能够驯马,或许有点出奇,但是自己练的,还是别人教的?而且,他是孤身一人被大破古勒寨的辽东兵马掳来,又或者是还有其他同伴?
  汪孚林正这么想着,突然只听耳畔传来了一个声音:“小心!”
  他一下子反应过来,却觉得自己被一股大力猛然推开。踉跄了好几步,这才稳住身子的他抬头一看,就只见那一人一马不知何时往自己这边狂奔而来,此刻距离自己刚刚所站的围栏不过一两步远,如果他不是被小北推开那几步,就真的遭殃了。
  那匹性子暴烈的坐骑正腾空而起,仿佛要从围栏跃出去。意识到那芦柴棒少年驯马是假,逃跑是真,而这样的情景出现在眼前正在修造的营地,很可能会引起骚乱,而后果便是极可能有更多人趁此逃跑,他登时挑了挑眉,但随即就笑了一声。
  说时迟那时快,他还正在这么想,就只听身后传来了一声怒喝,紧跟着,一个人影就从他的头顶腾空而起,在围栏上借力一点,下一刻就一把抓住了马背上那少年。随着那匹烈马安然跨过围栏落地,随即疾驰了出去,马背上的两人却先后滚落在地,汪孚林醒悟到是小北气不过出手,也顾不上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冲了上来,正在堵截那匹跳过了围栏撒欢四处跑的马,立刻快步赶上前去,却发现灰头土脸的小北已经用膝盖压在了那芦柴棒少年的脊背上。
  小北一想起刚刚汪孚林呆呆出神,险险伤在马蹄下,心里就一阵后怕,因此二话不说就把人摁在地上。侧头看见汪孚林过来,她立刻问道:“你没事吧?”
  汪孚林见那芦柴棒少年死命挣扎,可后腰脊背被小北很有技巧地制住,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用不出来,他就笑了笑说:“多亏你推那一把,正好避开。这小家伙倒着实懂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要不是你截住,他说不定真的能跑出这马场。可这又不是一望无际的荒野,逃出去兴许能找个地方藏身,广宁城乃是军管,总兵府一声令下六门关闭,甭管有多少人趁乱逃脱,事后一个不少都会被抓回来,到时候也不知道要掉多少脑袋!”
  他知道之前被选上去的人全都能够听得懂汉话,果然这话说出来,他就只见原本拼命挣扎的芦柴棒少年渐渐消停了下来,眼神中有些黯然,却死死咬住了嘴唇没吭声。此时此刻,四周围不少看热闹的人也都围了过来,尽管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汪孚林和小北,但看到又或者知道他是跟李如松来的却很不少,少不得上前关切一番,更有人恼火于这场大乱子,说出来的话杀气腾腾。
  “这小兔崽子着实狡猾,杀一儆百,让这些小建虏知道厉害!”
  “那也得大公子发落,这小子太过刁滑,不如先断了他的手筋脚筋,免得他再耍花招想着逃跑!”
  见已经有人拔出刀来,芦柴棒少年瞳孔猛地一收缩,继而声音沙哑地叫道:“杀了我!”
  见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两个人没有什么反应,他不由得提高声音叫道:“快杀了我!”
  小北把这芦柴棒少年从马背上掀翻下来,只不过是因为恼火这家伙好死不死非得从自己夫妻俩这边突围,险些就伤着了汪孚林,可听到周遭那些人一个个喊打喊杀,要杀鸡儆猴也就算了,挑人手筋脚筋这种话,听来却让人很不舒服。她正想反唇相讥这些事后放马后炮的家伙,却只听汪孚林开口说道:“这小子是死是活,把人带去见李大公子再说,这会儿动私刑实在不妥当。劳烦诸位去找几根绳子来。”
  当李如松听到消息,又看到那个五花大绑的芦柴棒少年被人押上来摁跪在地上,他忍不住朝后进来的汪孚林和小北瞅了一眼,暗叹这要是他家里有个如此剽悍的妻子,平时一个闹别扭的时候,会不会在房里就大打出手?这比什么悍妇都更吓人,听说戚继光的夫人就是这样的,他可消受不起。
  而岳光虽不知道汪孚林差点遇险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挑出来的人险些逃跑,甚至还引发了一场骚乱,更是感到背后冷汗涔涔,不等李如松问起,他便慌忙开口解释道:“这小子说是叫小齐,还有一个哥哥小罕,平时都还算安分守己,没想到今天竟然闯了这么大的祸事。刚刚那匹烈马在营中横冲直撞的时候,骚乱不小,幸好想逃跑的全都被拿下了。要不将这兄弟二人以及平日编伍的另外三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