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446

  “老祖宗,我之前实在是不知道您找冯公公商量了什么,后来知道的时候,却已经收不住手了。我想着横竖也就是张四维倒霉,可他是内阁三辅,张居正援引入阁的,就算因此倒台,那和老祖宗您总是无干的。至于那小火者,他家里娘和哥哥全都是我养活的,别说为我死一死,就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绝不会皱眉头,就和我一样,哪怕落在锦衣卫和东厂手里,别说十八般花样,便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刑罚,我也自然不会吐出一个字来……”
  听到张鲸在那赌咒发誓,说什么全都是为了自己这个老祖宗着想,张宏没有嗤之以鼻,他脸色淡淡的,到最后方才不耐烦地用脚尖捅了捅张鲸,示意人起来。等到张鲸踉踉跄跄站直了身子,他就冷冷说道:“你是我名下出去的人,要是出了问题,怎么都会牵连到我身上。所以,不为了你刚刚说的这些话,我也得保你一保。你别以为上次在更鼓房,我先捞了张诚,再捞了你,这是偏心,你不想想,那次的事是谁纵容的孙海!”
  见张鲸登时脸色一变,张宏便随手放下了手上茶盏:“除了我之外,没人知道‘张诚’见过何心隐,何心隐也会守口如瓶。他日后不会踏进京城半步,自然更不知道张诚背后还有你,所以你别玩什么花样,否则天知道他会不会背后妙手画一张丹青图出来。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你回乾清宫去。”
  张鲸深深低头应了一声是,却很好地隐藏了眼神中那一缕杀机。然而,转身出门的他却没有看到,张宏那眼睛盯着他的背影,就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居然说什么落在东厂和锦衣卫手里,也不会吐出一个字来?敢做这种事,只你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万一被人发现那得捅多大一个窟窿?”
  喃喃自语了一句之后,张宏双手交握,最终有了一个大体的判断。那便是锦衣卫又或者东厂这个体系当中,有人在暗中帮着张鲸,不说设计谋划,至少扫尾又或者清除掉那些痕迹,使得冯保不至于发现。又或者说,张鲸谋划了这么一出戏,根本就是为了给冯保送刀子?
  “不能留了……心太大,如今只怕是连我也当成了寇仇!”
  但张宏更清楚,张鲸在他面前做小伏低的同时睁着眼睛说瞎话,看似十分恭顺,其实却只是做个姿态,并不是怕他拆穿。
  他在这宫里还有很多徒子徒孙,其中也有人的地位不低于张鲸,甚至司礼监太监当中,就还有两个他名下出去的。然而,他这个司礼监秉笔拥有皇帝的信赖,拥有与人为善的名声,在朝臣中间也颇多赞誉,但他相比冯保,缺少了两样东西。
  他没有排名第二的司礼监秉笔应该有的东西——那就是提督东厂的大权!
  而他也不像冯保那样,拥有张居正这样强大的盟友!
  所以,张鲸方才有恃无恐,便是笃定他除了用罚跪和训斥来惩罚之外,总不可能直接用大棍子将其打死!朱翊钧这个皇帝不会允许,慈圣李太后不会允许,冯保更不会允许。故而他只能通过别的手段,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借助冯保又或者慈圣李太后,又或者干脆通过皇帝,可眼下张鲸已经对他有了防范。事到如今,他不得不后悔自己提前给了张鲸警告,让其有了防备。
  张宏当然没有一直沉浸在懊悔又或者恼火的情绪之中。既然之前犯了一个错误,他眼下自然不会因为张鲸这个出自自己名下的太监牵涉其中而束手束脚,他很快做出了决断,当即先派了一个人出去。
  于是,就在这天傍晚,上午请假回了一趟家,晚上却仍旧在都察院轮值的汪孚林,便迎来了一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客人。
  都吏刘万锋在得到张宏的传讯时,一度觉得自己听错了。汪孚林虽说总共只当了两年多的御史,但一年巡按,一年掌道,如今执掌广东道印,和都察院另外十二道那些年资久远的掌道御史平起平坐不说,而且因为前后两任左都御史都对其信赖备至,之前又一语挽回了好几位原本要退回吏部候选的试御史们的窘境,因此在整个都察院中,很多人不喜欢他,但更多的人不得不信服他。
  御史上书弹劾哪位高官很容易,邀名也很容易,但一上一个准,每次都能驳得别人哑口无言,这却不容易!
  而就是这样一个外人视之为张居正心腹的人物,居然和自己那位远房伯父有联系?
  可身为吏员,他亲眼见证了汪孚林把湖广道掌道御史秦一鸣挡回去,而后将那些非经制吏的白衣书办都留用的气魄,更知道都吏胡全就差没以汪孚林门下走狗自居,此时来见时,自是小心翼翼,压根不敢仗着张宏的势,摆什么故弄玄虚的架子。
  当他将手中那颗鸡蛋大小的铜丸递上去之后,连忙又低声说道:“公公说,钥匙回头会送到府上。此物乃是御用监从前用过的最好匠人做的,如今人死,工艺失传,总共两把钥匙,若无钥匙硬开,则铜丸之中的信笺字条会自毁。开锁的方向是左二右三。”
  原来这是大明版保密箱……
  汪孚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见刘万锋满脸敬畏,他就淡淡地说道:“知道了,若有回信,我自会找你。不过你平日很少出入我这里,将来若常来常往,那就有些扎眼了,若再有事情,事情不大,你就找郑有贵,放在公文之中转达,回信我也会让郑有贵给你送口信去。”
  对于郑有贵的好运,刘万锋自然有些羡慕嫉妒恨,可这是人家的缘法,他也只能想想而已,等到汪孚林随手赏了他一对五分的小锞子,他就再无那些乱七八糟的想头,磕过头后便告退了出去。直到他一走,汪孚林才从抽屉里拿出了那把小北让人送晚饭时夹在最下一层,根本不像钥匙的钥匙,心想张宏一旦真细心起来,那可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按照刘万峰的话打开了那铜丸,他见内壁上赫然有封闭的小孔,就大体明白了其中原理。
  十有八九是万一拿着钥匙却开错了锁,又或者有外力撞击,夹层中的液体就会进入其中,将信笺毁尸灭迹。
  一面想一面开锁,等到取出里头那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笺,他却渐渐收起了漫不经心的猎奇心理,很快便郑重了起来。
  因为,张宏一反从前说一半藏一半的习惯,把对于张鲸的怀疑全都挑明了,更承诺他从今往后,宫内若有风吹草动,一定立刻送出消息来,而作为回报,也希望他将外间紧要的消息送进宫去。而最重要的是,张宏在信上明确表示了结盟互助之意,对于一个等同于内阁次辅的司礼监秉笔来说,这样赤裸裸的结纳之意,和上次张丰来找他时先行打探了他的行踪,占据了那处他常去的面摊,提议时也带着居高临下的意味截然不同。
  毕竟,无论从前几次相遇相见,张宏还是第一次流露出了一种平等联系的意味。
  汪孚林深知,这是在如今群魔乱舞的局势下,非常有用的助力。而且,他更加可以放心的是,只要他一日还是张居正的亲信,张宏就还会支持他一日。而他背靠这位人品暂且还算靠得住的权阉,做事会方便许多。而他正好思量着怎么就此事给张宏出个主意,机会就送上门了。
  烧了信件,汪孚林整整斟酌了许久,这才写了回信,随即锁入这小小的铜丸保密箱,随即便叫了郑有贵进来。因为之前王篆给他透过的风声,他不大确定自己还能在都察院呆多久,而万一真的被调去吏部,那些常常要打交道的底层吏员他还要重新熟悉起来,他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了一个打算。此刻,他等郑有贵行礼之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你跟了我也有一年,算是我用得很趁手的人。只不过,我也许不会在都察院长留,你可有什么打算?”
  郑有贵登时大吃一惊。要知道,科道言官这种职位,并不局限于三年一任,如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和户科都给事中石应岳,便是分别当了超过五年,年资越是久远,到时候转迁他职时,官职也会越高。如今汪孚林满打满算也才两年的御史,怎么就知道留不长了?想到从前自己谁也瞧不起,现在人人给三分薄面,他登时异常纠结。
  足足好半晌,他才突然长跪了下来:“小的承蒙掌道老爷提拔,这才能有今天,愿随掌道老爷效犬马之劳!”
  “你可要明白,说这种话需得言出无悔。”
  郑有贵本来不过是赌一赌,听到汪孚林如此说,他意识到汪孚林竟然可能真的愿意带他走,这下子登时心中狂喜,连忙磕头应道:“小的绝不后悔!”
  “很好,从今以后,不管我到哪儿,你都是我的人,起来吧。”一锤定音之后,见郑有贵扶着膝盖爬起身,汪孚林这才徐徐说道,“刚刚都吏刘万锋来过,你去把这匣子文书给他,是他之前来要,说是归档用的。然后你到都察院门外找个帮闲跑腿的到我家里送个口信,就说明天早上我想吃定胜糕。”
第八四五章
抢先一步
  让人将那把钥匙放在食盒最底下,夹在家中厨子精心炮制的一堆美味佳肴当中给汪孚林送晚饭,小北本来并不是太确定那东西的用途。毕竟,莫名其妙有人给家里送来了定制的首饰盒,连单据也一应俱全,钥匙却多了一把怎么都对不上的,若非和首饰盒在一块,她几乎只以为那红绳上的玩意是个吊坠。
  可是,汪孚林特意派人捎口信来要吃的,还指名了定胜糕,她就沉吟了起来。定胜糕是江南很有名的点心,民间有多种象征意义,有说是贺升迁,有说是预祝打胜仗,也有说是恭贺乔迁。
  但琢磨着汪孚林特意让人捎回来的吩咐,她却觉得更可能的是汪孚林暗示她,送去的东西确实用得上,所以才叫定胜,但是,接下来还可能要打硬仗。
  否则,他今天上午都能特意请假回家,一来见她,二来叫告病的程乃轩回六科廊,如今下午明明那场朝议都已经结束了,风波暂歇,缘何晚上还是继续在都察院值夜,还随便找了个跑腿的帮闲,报这种完全是闲情雅致饱口福的口信?
  “严妈妈来了!”
  听到这声音,见芳容打起帘子让了严妈妈进屋,小北便笑着说道:“妈妈,你可听说了,相公特意让人捎口信回来,说要吃定胜糕。他多大的人了,才在都察院中值夜两天而已,居然还这么嘴刁。”
  “那不是少夫人又是早点,又是晚饭的送过去,这才让公子张口就直接提要求的吗?”严妈妈笑着接了一句,这才对芳容和芳树说道,“芳容,你去灶上看看,银耳羹炖得如何了,如果好了,就给陈相公端一盅过去,再给少夫人送一盅过来。芳树,这天气越来越热了,你去前头吩咐一声王思明,明日去把夏天用的冰都订了,免得晚了订不到那么大分量,今年夏天热得过不好。”
  芳容和芳树连忙答应,蹑手蹑脚都退下了。等到她们都走了,严妈妈才来到小北身侧,低声说道:“家中正门和后门,又有人看着了。傍晚之后才来的,就是派了人去都察院给公子送晚饭之后。”
  “果然。”小北眉头一挑,顿时有些心烦意乱,“好容易之前才撤了人,现在又这么被人盯着,真是束手束脚。孚林上次还让我少翻墙的,可妈妈你瞧瞧,一直被人这么紧紧盯着,哪里那么容易出门?要不是因为程家紧挨着,有时候还可以借用程家的门户,又或者让他们那边打掩护,否则就更难了。”
  严妈妈哪里不知道,小北怨言的是不能想跑哪跑哪,而是家里竟然又成了那些厂卫的目标,当下便笑着说道:“只不过,都察院那人跑过来报信,说是公子要吃定胜糕之后,那人一走,正门那边就有人跟上去了。”
  “天哪,那个冯保难不成是打算盯紧每一个官员,连吃喝拉撒都要管?”嘴里这么说,小北脸上却满是笑意。汪孚林派的那个完全是各处衙门门口专门跑腿的闲汉,就算是被人拿住严刑拷打,也绝对问不出什么来。说不定,汪孚林这就是故意让人去跑腿的。
  只不过,汪孚林人没回来,下午朝议到底是个什么局面,她却不得而知,想想真挺好奇。
  不仅是小北,就连程乃轩也一样对下午那场朝议究竟说了什么,到底是个什么结果感兴趣得很,奈何他的顶头上司石应岳没有被召去,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则是事毕之后阴沉着脸回到六科廊,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搞得六科廊上下猜测纷纷,他就算肚子里再痒痒,也只能对着妻子抱怨两句。
  至于抱怨什么……当然是汪孚林用完了他就扔,别说连个解释都没有,如今干脆连人都不回来了!
  夜深人静时,徐爵派去各家的眼线一一回报,而他在一一记下之后,就匆匆去了冯保在宫外的私宅,向这位今天一怒出宫的司礼监掌印禀告。其中多位尚书侍郎的各自见面和串联,大体可能说了些什么;陈三谟早早出了六科廊,分别去哪几家做了拜访,停留了多少时间。
  至于最最“安分”的汪孚林,那简直是没啥好说的。除却有首饰匠人给家里送了定做的首饰盒,家中妻子派人去都察院送了晚饭,汪孚林自己又捎信回家,道是次日早上要吃定胜糕,这全部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之外,就没别的了。
  毕竟,人在都察院没回家的汪孚林,在掌道御史的直房里处理公务,见的人千篇一律都是都察院中官吏,压根没一点特别的,连陈炌那都没去过。
  因此,对于汪孚林和陈三谟抬杠归抬杠,最终也不同意穷究高拱,换言之竟是暂且放下了和张四维的私怨,虽说冯保有些恼火,可对于这么个不动如山,没有四处去奔走的区区掌道御史,他还是到底没那么关注。和其他人相比,无论从官职还是资历年纪,汪孚林都逊色太多了,人脉也远远不如。就拿陈三谟来说,今日文华殿的那些高官便至少个个都认识,不似汪孚林和其中一多半连句话都没说过。
  徐爵对汪孚林谈不上什么好感又或者恶感,可游七相当于间接栽在汪孚林手上,他哪怕没查出汪孚林在此事上有任何问题,可总难以避免地对人提防三分,所以,他刚刚才把汪家琐事以及汪孚林在都察院都见过谁这种细节都毫无遗漏地禀报了上去。可是,看到冯保显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不耐烦地皱眉头,他就打消了原本的主意,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说话的节奏,打算把张鲸的“告密”内容丢出来。
  虽说他瞧不起张鲸的背主和自私,可张鲸直接把最明显的把柄送到了他的手上,他要冒的风险已经很小,如若连这都不敢,他还怎么更进一步?
  日后取代刘守有这种事,那就更不用说了!
  可是,他才小心翼翼就外间有人向张宏密告高拱文稿这件事起了个头,正要引导到文稿来处上,突然只听外间传来了冯邦宁的声音。
  “伯父,锦衣卫刘都督求见!”
  尽管是武官,但出身麻城刘氏的刘守有却一向以士大夫自居。所以,他一贯最抵触的见冯保。如果在内阁首辅张居正面前,他跪一跪也就罢了,可是在冯保面前却每每要跪下磕头,他心里怎么痛快得起来?而且,冯保素来不大接见外官,哪怕是尚书侍郎也是一样,所以他竟是除却张居正之外见冯保最多的士大夫,就算想吝惜膝盖也难能。此时此刻,他进屋之后迅速扫了一眼,见徐爵已经起身相迎,他微微颔首后,就上前撩袍跪了下来。
  冯保当然不知道刘守有每次来见自己,全都要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自从没了处处看他不顺眼的高拱,他在宫中独尊,外臣谁见了他不是毕恭毕敬,刘守有虽是权掌锦衣卫的都督,却不过一介鹰犬,他坐在那里连动都没动一下,直到刘守有结结实实磕头下去,他才淡淡地问道:“起来吧,什么事这么急?”
  “冯公公,夤夜来见,实在是因为下官查出了一件事。”刘守有站起身后,微微顿了一顿,这才沉声说道,“有人首告宫中内官监掌印太监张诚,说是他藏了高拱的文稿,然后要挟次辅张四维,下官立时派出缇骑精锐,拿到了一个证人……”
  “等等,你说什么?”徐爵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是抢在了冯保之前,“有人首告张诚?你还拿到了证人?那证人是谁?”
  “是灵济宫中的一个道童。”刘守有没想到徐爵这么大胆量,竟敢抢在冯保之前问话,本能地回答了一句后,这才意识到这一点,登时眉头紧皱。可是,看到冯保仿佛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而是目光凌厉地瞪着他,他方才收回了看向徐爵的目光,恭恭敬敬地说道,“那道童看到有人在灵济宫中一处僻静的地方和人见面,要挟别人拿出高拱的文稿。他因为害怕就藏了起来,没看清两人的头脸,却听到其中一人自称内官监掌印太监张诚。”
  此时此刻,徐爵只觉得心里泛起了惊涛骇浪。张鲸之前来找他的时候,也说张诚在张鲸与何心隐两次见面的时候,都在灵济宫附近出没过,他虽不知道张鲸是如何办到的这一点,可如此一来,告密的时候就可以轻易抓住证据,他自然乐见其成。可是,自己都还没有把这件事撂出来,刘守有就竟然已经先下手为强拿住了一个可以作为证人的道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若是那道童认出了张鲸……
  冯保听到这里,却眯起了眼睛,再次问道:“那首告的人是谁?”
  “首告的人是御用监太监张鲸身边的一个小火者,说是他之前出宫,在灵济宫附近看到过张诚,就跟了进去想要瞧个究竟,却被人挡住,他绕道翻墙,看到张诚在和人密会,还从人手中接过了几册东西。”
  闻听此言,徐爵登时心头大怒。莫非是张鲸见他迟迟没有反应,便又支使人勾搭上了刘守有这个锦衣卫的头把交椅?但须臾之间,他便冷静了下来。不对,张鲸都已经对他和盘托出陷害张诚的事,甚至明明白白告诉他,会支持他取代刘守有。而且,张鲸能够许他徐爵这样的条件,却拿什么条件去许诺刘守有?身为掌管锦衣卫的都督佥事,刘守有顶多在官阶上再前进个一品半品,实权上不可能再增加了!
  可告密的人偏偏就是张鲸身边伺候的……难不成,张鲸设想得天衣无缝,分外美好,实则却走漏了风声?
  徐爵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而冯保却已然面色铁青。即便他敲打磋磨过张诚,可张诚却是他名下出去的人!
  他霍然站起身来,片刻之后却又徐徐坐了下去,脸上竟又恢复了常色:“我知道了,出首的人也好,证人也好,你全都先扣着,等明日我回宫之后,抓到切切实实的证据再说。在此期间,你好好看着人,别让他们有半点损伤!”
  刘守有连忙躬身应喏,可等到要退出屋子时,他却忍不住在转身时又看了一眼徐爵。见徐爵的脸色变幻不定,发现自己在注意时,这才立刻敛去,换上了一个得体的笑容,他在跨过门槛出门之后,不禁若有所思地蹙紧了眉头。直到冯邦宁送出了大门口,他方才突然停顿了脚步,亲切地对冯邦宁说道:“邦宁,你在家里也歇了这么久,什么时候回锦衣卫做事?之前的事也过去这么久了,要不要我回头在冯公公面前替你求个情?”
  冯邦宁险些直截了当迸出一句那敢情好,总算他还知道冯保的脾性,便打哈哈说道:“都督好意我心领了,只不过伯父规矩大,还是以后看机会吧。”
  刘守有也知道冯邦宁用不着这种直接的施恩,但两人毕竟曾经同在一个衙门,用这话拉近了一点距离之后,他就状若无心地说道:“你之前被游七算计,吃了挺大一个亏,以后对这些下仆走狗之类的小人物,也需得要留心一些,别让他们有可乘之机。要知道,这些小人为了往上爬,有时候恰是不择手段。”
  冯邦宁又不是蠢人,听出这话之中仿佛若有所指,他在目送刘守有上马之后,心里少不得反反复复思量了起来。可直到回了冯保那间屋子的门前,他才一下子意识到,刘守有的这话暗指的恐怕不是别人,而是当年和游七常有来往,一直都是自家伯父冯保得力臂膀的徐爵!他轻轻吸了一口气,撩开门帘进屋,低声禀告了刘守有已经离开,可临到离去的时候,他却福至心灵地说出了一番话。
  “伯父,这宫外私宅您虽不常来,可有时候总有人因为各种事情求上门来,父亲也好,我也好,总有些难以做主。徐爵自己也有私宅,也不可能一直在这住着,您看能不能让掌家的张公公出来坐镇?除了伯父您,司礼监各家公公在外头的私宅,向来也都是用着自家私臣打理的。”
  冯保的全部精力眼下都放在张鲸派人首告张诚身上,冯邦宁提的这点小事,他又怎会放在心上,当下不曾细想就开口说道:“知道了,来日我让张大受挑一些妥当人出来放在你这里就是。你也大了,有人帮衬也学着点,别老让我操心。下去吧!”
  徐爵也压根没注意到冯邦宁所求有什么特殊,疑神疑鬼的他满心全都是此事怎么会如此爆发等等疑问。直到冯保突然一拍扶手,他这才惊醒过来。
  “徐爵,你先回去,明天坐镇东厂,看看还有什么牛鬼蛇神。我要先休息一阵子,明日一早便立刻回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4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