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22


第079章
天文台
  再前边的这一台机器,是传说中的工业母机,工业的核心。
  母机是制造机器和机器,通常被用来制造各种高精度的机床,是重启文明的重中之重。
  不过,这玩意也同样处于封存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开启。
  再周边的这一台是重金属3D打印机,也是目前唯一开动着的超大型机器,它可以用来生产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零部件。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者陶瓷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
  也就是说,从电脑中设计好设备后,它会自动吐出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就成。
  “这位同学,只能看,不能摸,千万不要乱动。搞坏了你可赔不起!”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看到张远东张西望的样子,连忙发出警告。
  他们很不喜欢张远这样的参观者。
  在这个地方飞来飞去的,如果真的撞到了什么。
  虽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工业区的安全防护,早就做的非常完善了。只不过依旧很讨厌就是了。
  赵师兄笑骂道:“老李,干嘛呢?这可是我师弟,放尊重点!”
  “李师兄好。”张远连忙叫了一声。
  这个生产间的每一个地方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重要岗位,最低学历也是博士,叫一声师兄也不算什么。
  伸手不打笑脸人,老李看了张远一眼,说道:“这些都是最顶尖的大玩具,想要研究可以招呼我,只要不自己偷偷跑进来乱弄就成!”
  “有几个外国的实习生,竟然溜进仓库,差点开动了工业母机,可把我给气炸了。”
  赵师兄笑着问道:“后来呢?”
  李师兄哼了一声:“本来想报警,让他们强制冬眠的,不过看他们痛哭流涕的样子,一时心软,又放掉了……”
  赵师兄回过头,开玩笑道:“老李是个耳根子很软的人,如果你装得可怜一点,流下痛苦的眼泪,叫他用3D打印机帮你弄一台真的机器出来,也不是不行……”
  张远瞪着眼睛,装了半天,发现自己装不出非常可怜的模样。
  看来,他没有办法靠演技吃饭,从今往后,只能以实力取胜。
  整个第一层的工厂参观地差不多了,飞船下边还有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等等,分别是矿物冶炼、轻工业生产工厂,可以以后再参观。
  张远也不好意思打扰别人工作,拉着赵师兄,急匆匆地离开了……
  “看完这些,有什么感想?”赵师兄第一时间发问道。
  张远叹了一口气,“很伟大!这些机器,可以说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甚至比我们的生命更加重要!”
  “但是又很窘迫,一种有力气没处使的感觉,绝大多数机器,都处于闲置状态,生产线都是零零散散的。”
  赵师兄点了点头,“唉,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顺利到达目的地,获得了大量的资源,才有我们的用武之处啊……”
  参观完毕后,张远心中对整个工业体系已经有了一个大概。
  两人继续乘上车,路过天文观测台,里边有一些天文学家正在进行天文观测。
  宇宙中没有灯塔,也没有卫星信号,只能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但整个银河系并非静止,也在不断运动着旋转着。宇宙航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运动方向差了那么几个微秒,可能最终要多走几百亿公里的距离。所以需要大量的计算、观测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
  张远心中一动,“按照日期,我们的飞船应该在火星轨道的位置了吧?”
  赵青锋点了点头,“差不多,已经一个多月了吧,想进去看看?”
  张远不得不感慨“地球时代号”的伟大,待在里边,完全感受不到身处于宇宙当中。
  总有一种……自己依旧生活在地球上的奇妙错觉。
  这其实也算一件好事,如果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身处宇宙当中,周边存在着致命危险,心理压力会急剧放大。到时候抑郁症大规模传播,可就麻烦了。
  在火星轨道的位置,与地球的通讯延迟大约是4分钟。
  发出的信息需要4分钟才能到达地球,地球接受到之后回复的信息也要4分钟,所以信息交流一次的时间是8分钟。
  张远在与地球通讯的时候,通常采用短视频的形式。
  “进天文台看看吧。”
  张远小心翼翼地飞上天文台。
  一片璀璨的星空就在头顶。在这里,能够与伟岸的宇宙进行最亲密的接触。
  天文台里边很安静,或者说,无重力区的每个地方都很安静。只是耳机中有时候会传出沙沙的声音。
  在亘古星光的照射下,亲眼见证整个银河系的璀璨,又产生了一种另类的静谧感。
  这种静谧,能够让躁动的心灵沉浸下来。
  用肉眼观测地球,会发现地球已经变成了一颗非常普通的小星星,在特定角度反射出的太阳光呈现出一种淡蓝色。
  从某个角度,和天狼星有点儿类似。
  而火星距离飞船大概六千万公里,看上去比地球稍大一些,反射出的太阳光呈现着一种橘黄色。
  通过天文望远镜,甚至还能看到停留在火星上方的太空城市——“玛尔斯3”!
  “玛尔斯3”,曾经是“地球时代号”飞船的原型,一座可移动的太空城市。
  它的体积只有地球时代号的三分之一,不过对于里边的技术人员而言,完全够用了。
  未来的太空城,都会按照“可移动”的概念进行设计。
  将目光放大到整个太阳系,会发现火星这个星球,实在太普通了,对目前的人类而言,没有太大的开发价值。
  从太空工业角度,火星比不上月球。月球距离地球足够近,交通方便,而且重力低、没有大气、各种资源充沛。
  从可利用资源角度,火星又比不上“木卫二”以及“土卫六”。
  木卫二以及土卫六附近,有大型气态行星,自带无穷的天然核燃料仓库。
  土卫六上边还有无数的碳氢化合物,如果能够开采这颗星球,相当于拥有了大量的石油。海量的易开采有机物,还是相当有价值的。
第080章
“能级大沙漠”猜想
  所以了,火星并非人类的重点关注星球,上方也只有这么一座孤零零的太空城,以科考以及中转站的性质居多。
  火星爱好者们正在思考着融化两级的二氧化碳,来改善火星大气,以达到未来宜居的目的。
  “如果,人类文明以后人口大爆炸了,地球以及月球都住不下,才有可能开发火星吧……相比其他的星球,这颗星球用来住人还是比较不错的。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外星微生物,安全性也还可以。”赵师兄忽然说了一句。
  张远回应道:“我觉得,可见的未来内,好像没有这种可能。因为文明人口增长率不高。”
  在自然资源、社会制度以及生产力允许的范围内,人口当然是越多越好,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口。
  但资本主义是人口增长的避孕药。
  在旧时代,限于资源窘迫,地球人口曾经长期停滞在70-80亿。
  而经历过第四次世界大战以及“核聚变之光”后,整个文明曾经迎来过一波生育高峰。不过现在,人口增长率又慢慢缓下来了,每年的增长率也就1%不到。
  从目前的百亿人口,增长到千亿甚至万亿,其实很难很难。对于许多家庭而言,生二胎已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
  至于某些国家的低素质人口,再多都没什么用场。
  张远突发奇想:“如果在未来,开发出了人造子宫技术以及机器人抚养,你觉得会改变这样的格局吗?”
  赵师兄摇了摇头:“人造子宫技术解放了女性,是影响整个世界进程的重大技术。有了人造子宫技术,什么女权运动终于可以停下来了。”
  “……但我觉得依旧改变不了人口增长的基本面。因为小孩子重要的是养育,而不是生的过程。养育消耗的精力可比生多多了!”
  “至于机器抚养,这需要多强的人工智能啊!而且,伦理方面可能要讨论很长一段时间……”
  “我反倒比较忧虑某些小国家的子宫革命战略,大量的国外移民会导致主体民族的影响力下降。意识形态以及文化之间的冲突,很可能让劣币取代良币。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好多次这种现象了。”
  张远叹了一口气,“唉,的确如此。”
  就这么胡乱侃大山,又在天文台参观了一阵子,张远忽然发现,这里竟然隐藏着一个电子阅览室,名叫“星辰图书馆”,有少量几人正在里边看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